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5篇(精品)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xiàn)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1
雖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钡蚁嘈,各地的人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習俗祭祀祖先,一般都在清明節(jié)和農歷年的末尾。而我的家鄉(xiāng),對先祖的祭祀尤為隆重。
我的家鄉(xiāng)祭祀祖先的大型活動一年就有四次,分別在清明節(jié)、七月半、冬至、農歷年前。
每到這樣的日子,爸爸媽媽總將這一習俗,發(fā)揮到淋漓盡致。通常祭祀祖先時用菜是七道,但在清明和年三十的時候會增加到九道,菜更是多種多樣,有雞、魚、豬肉、牛肉、筍,青菜,芹菜祭祀前幾天,不管是奶奶,還是外婆,總會親手用錫紙折很多的金銀元寶,并且放在太陽底下曬曬,據(jù)說這樣老祖宗用起來會更值錢。
祭祀那一天,爸爸媽媽早早就出門買菜了,我在家中排椅子,放盤子,分工明確。爸爸媽媽把菜燒好之后,挑選一個吉時,把酒菜按順擺上,同時也會擺上六個蘋果和六個橘子加兩杯白茶,讓祖宗們吃好喝好。
一切準備就緒,可以給祖宗燒紙錢了,爸爸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各種紙錢和元寶點燃放入盆中。我和爸爸都要給祖先燒紙錢,據(jù)說這樣老祖宗會在陰間保佑家人。燒完紙錢要輪流給祖先磕頭。爸爸最先磕頭,只見他雙目緊閉將雙手并攏靠在額頭上拜了三拜,嘴里輕聲的禱告著,然后畢恭畢敬地彎下身子鞠了三個躬,連續(xù)三次后站了起來?吹桨职止ЧЬ淳打\拜磕的樣子,我也學著爸爸樣子地拜磕了起來,媽媽則在我磕頭的時候站在我旁邊為我說好話:“老祖宗,保佑我們顏安,健康聰明,學習進步,爭取考上清華北大!甭犃藡寢尩暮迷挘腋域\的磕拜起來,但是我知道要實現(xiàn)這個美好的愿望,除了祖宗保佑還是要自己認真努力學習的。
單說清明節(jié),上午供完祖宗后,下午一家人都要去上墳掃墓。所謂掃墓,除了祭拜祖先,還需清掃墳地,添加新土,敬獻鮮花。我們先是把墳地周圍的一些雜草雜樹去掉,把墳邊的落葉掃到旁邊去。記得有一次爸爸爬到了墳頭上去,把墳上的雜樹都給砍掉,可我問爸爸為什么要整理的這么干凈,爸爸說:“子孫后代發(fā)達的人家都非常重視祖墳的環(huán)境和風水,這樣老祖宗才能保佑子孫后代興旺發(fā)達!苯又职謱①I來剪好的白色錢紙放在了墳頭上,用一頂土帽子壓著,風吹著白色的'錢紙就像老人的白發(fā)一樣飄飄然。之后在墓碑的前面擺上兩盆鮮花,有的人家也會擺上兩盆鮮果。最后我們將燒冥鈔送給老祖宗,讓老祖宗在天堂享福安樂。我磕頭時爸爸便在旁邊給我講各位老祖宗活著時平凡事跡。
望著那縷縷青煙繚繞,我仿佛看到了我的先輩們不辭辛勞努力培育后代的景象,沒有他們的辛苦付出就沒有我們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我們要時常懷念我們的先輩,把他們銘記在心中
百善孝為先,這種祭祀祖宗的風俗傳統(tǒng),要世世流傳下去。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2
一說起花,大家肯定都會說:“花?司空見慣!誰都見過!”但是,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今天我要說的花是一種特殊的“花”,也是一種具有京味兒的“花”絹花。
絹花,據(jù)考證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最初絹花作為頭飾在宮廷里使用,相傳楊貴妃為了遮掩住額頭上的一塊傷疤,每天都讓宮女采一朵鮮花戴在頭上。但是到了冬天,采不到鮮花了,一個宮女就用絲綢做了一朵假花獻給楊貴妃,深得貴妃的喜愛。于是在宮廷中人人爭相效仿。到了宋代,頭飾花廣為普及,連男子也有佩戴的習俗。延續(xù)至清,皇城內外、全國上下,都以戴花為美,盛極一時。
從宮廷傳到民間,有了大量的.需求,制作這種頭飾花就逐漸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手工藝,F(xiàn)在北京東城區(qū)崇文門附近有一條“花市大街”,就是當時頭飾花作坊的聚集地,據(jù)《燕京歲時記》記載:“崇文門外迤東,自正月起,凡初四、十四、二十四日有市。所謂花市者,乃婦女插戴之紙花,非時花也。”可見,制作、交易“頭飾花”在當時已經形成了獨特的“市”!百戶千家花如錦,不似春時也醉人!“花市大街”由此得名并沿用至今。
由于頭飾花的制作材料多為絲絹織物,人們就把這種花稱為“絹花”。后來,在花市大街成立了北京市絹花廠,更有“全國絹花出京師,京師絹花出花市”之說,因此絹花也被稱為“京花兒”。
現(xiàn)在,絹花已經被評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在角樓參加過一次“絹花非遺”的民俗講座,了解到絹花制作的主要工序是鑿、染、窩、粘、攢。就是經過鑿形、染色、窩瓣、粘接、攢葉,一朵朵形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的絹花就誕生了。
如今絹花在現(xiàn)代家庭中已經式微了;蛟S只有到民俗博物館或者在戲曲舞臺上等一些特定的場合才能看到這項老北京的技藝。再或者一些老北京人家有擺放絹花的習慣。
比如我的姨姥姥是住在崇文門的老北京,每次去姨姥姥家時,一進門總能看見大花瓶里插著五顏六色的月季絹花,赤橙黃綠青藍紫一應俱全,非常鮮艷,非常扎眼。姨姥姥告訴我,以前老北京人一到逢年過節(jié)幾乎家家戶戶都裝飾著絹花。因為北方的鮮花花期短暫,幾乎一到秋冬就都謝了。而不會謝的絹花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增添了許多色彩和樂趣!漸漸地,逢年過節(jié)時插絹花,就成為了北京當?shù)鬲毺氐娘L俗。
而且,現(xiàn)實生活中有什么樣的鮮花,工匠們就能做出什么樣的“京花兒”:春有牡丹、夏有茉莉、秋有桂菊、冬有臘梅,可謂“京城無處不飛花”!日常生活中的紅白喜事、聚會往來,老婦人的發(fā)髻、姑娘家的小辮,絹花處處可見!姨姥姥尤其喜愛月季絹花,因為那是代表著老北京的“京味兒花”!
絹花,雖然只是一朵小小的仿真花,但是對北京人來說,它是一朵帶著家鄉(xiāng)味兒的花!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3
春節(ji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俗話說:“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在我的家鄉(xiāng),春節(jié)從臘月初旬開始,第一個節(jié)日便是臘八。
按照我們當?shù)氐牧曀祝谂D八這天,是要“炒冬”、“熬冬”的!俺炊本褪浅垂献、花生等堅果,而“熬冬”則是熬羊肉和羊頭、羊肚等羊雜。為過年做準備。在忙碌一天后,大人們會在羊骨湯里加上羊肉丁和黃軟米,熬上一鍋香噴噴的羊肉丁丁飯,孩子們都會滿滿的吃一大碗,仿佛這一碗下去就會驅散整個冬天的寒意。
過了臘八,天氣漸漸開始轉暖,但街上人并不多。年,才剛剛開始。
到了臘月二十三,在鄉(xiāng)下是要送灶王的,祈禱來年是個幸福年。家家戶戶都要打掃衛(wèi)生,干干凈凈迎新春,寄托著人們萬象更新和事業(yè)一帆風順的愿望。從這天起,人們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
緊接著,除夕到了。一大早起來,要貼對聯(lián)、窗花和福字,還要掛燈籠,再做一些油炸的小吃。中午,大人們在家中準備年夜飯,孩子們就在一旁玩耍。傍晚,豐盛的年夜飯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共吃團圓飯。在我家桌上必不可少的是魚!棒~”和“余”諧音,象征“吉慶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最后則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當午夜新年第一聲鐘聲敲響時,各家各戶都會放花炮,大街小巷,到處都是絢麗多彩的.煙花與震耳欲聾的爆竹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
大年初一比較冷清,但大年初二就不同了。這一天,人們都會訪親拜友。在以前,街上的商鋪可都是初六才開張,但今天已經開了一些,為人們走親訪友提供了便利。
正月初六是我們這里的小年。會有秧歌隊出來表演,觀看的人也不少,可卻沒有正月十五的人多。
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可謂是盛大喜慶。白天,所有的秧歌隊聚集在一起,在大街上扭起秧歌,鑼鼓喧天,熱鬧非凡。每一支秧歌隊的人都很多,但觀者更多,把舞者圍得是里三層外三層。人們跟隨著秧歌隊緩緩向前,遠遠望去,像是人流里有一條蜿蜒的長龍在舞動。入夜后,人們會觀花燈、猜燈謎;舻臉幼用磕甓疾灰粯,有拜年的福娃,有象征著延年益壽的仙鶴,有神話傳說中的嫦娥奔月種類繁多,看得人眼花繚亂;丶液,一家人圍坐桌旁,吃著美味的元宵,象征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
十五過后,就到了正月二十三。這一天是放禮花的日子。晚飯過后,人們早早出門去指定的地點,只見天空中到處都是五顏六色,造型各異的禮花,給原本就美麗的天空增添了別樣的色彩。
正月二十三過后,孩子們也都去上學了,但年還沒有過完,一直要到二月初二龍?zhí)ь^過后,燈籠摘了,這年才算過完了。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4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
寒假預示著春節(jié)到來,而春節(jié)代表著新的一年。新的一年,有期盼,有快樂,也有嬉鬧。于是,這火紅的春聯(lián)便隨著它的腳步,也貼起來了。
街上掛滿了新異的燈籠,街上的人也是個個露出了笑臉,笑得比那初春剛綻開的花苞還要燦爛呢。然而在這個花炮之鄉(xiāng),又怎么會少了放鞭炮這一重大習俗呢?開門鞭的聲音不絕于耳,放完了,聲音卻仿佛還在耳邊縈繞。再夾雜了一些人們處處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增添了許多熱鬧的氣氛。
同等重要的是吃各家辦的酒席,老話說得好“無肉不歡”,人們大口大口吃肉,大碗大碗喝酒。不用語言表達內心的喜悅,這香醇的酒中,便飽含了一切感情,人們舉杯交談,何嘗不是一樁美事呢?喝完酒,男人們的臉上都是熟透的柿子般紅了,而他們的妻子則會勸誡少喝酒。但是,在這樣一個紅紅火火的'日子,誰又會聽得進去呢,女人們也就不再多說什么了。
雖然這個假期不同于之前,可疫情的發(fā)生,倒也不妨礙我喜歡除夕,不僅因為全家人可以歡聚一堂,其樂融融,可以吃美食,可以放鞭炮煙花,可以看春晚,更多的一方面是我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
從小我就牽著大人的手,將那紅紅的春聯(lián)協(xié)力貼在大門的兩側,讓整個家中充滿了氣象,有了許多年味,新的一年,萬象更新。不管外面的冷風吹得多瘆人,我和父母都相視一笑,心中早已經被溫暖遍布了。
今年,我又開始了這一歡樂行動,三下五除二,我搬來凳子,拿出早已買好的一大卷粗膠帶、剪刀。把那抱有著對新年期望的春聯(lián)躡手躡腳地拿了出來,便覺得一切都準備妥當了。你可能要問了,是什么期望呢?自然是祖國度過這次難關,讓“母親”再次展露難得的笑顏。懷著這樣一顆“赤子之心”,激動的心情更是久久不能平復,我們便很快做好準備,開始做起了這忙碌而又歡樂的活動。
寒風可不會懂得憐香惜玉,像一頭迅猛的獅子,嚎叫著,吶喊著。如一把把尖刀似的打在了我和母親的臉頰上,真是怪疼的,我與家人就剁剁腳、搓搓手,便懶得去管它,真是搞了個寒風自討沒趣。春聯(lián)在我手中可是被治得服服帖帖,挺直了它的腰肢,嶄新靚麗的春聯(lián)展現(xiàn)在我的眼前。我便拎起膠帶,勢要拿下這場“戰(zhàn)爭”的勝利,小心翼翼地粘好,生怕不小心扯壞了。那一刻,我似乎聽得見自己的心跳聲。額頭上已滴下了緊張的汗水,呼吸都變得急促了起來。
經過我天衣無縫的配合,這春聯(lián)也就此告一段落了,我不由得打心底有了一種自豪感、滿足感?粗窃⒁庵谂蔚拇郝(lián),我好像又聽到了人們的期盼聲
“年年順心走鴻運,事事如意迎吉祥!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5
說到餃子,可謂是遠近聞名。在寒冷的冬季,誰不想來上一盤熱乎乎的餃子呢?
在煙花爆竹聲中,我們終于迎來了團圓佳節(jié)除夕(春節(jié))。晚上八點,家中就已經熱鬧起來。盡管七口人將廚房擠得滿滿的,卻也為除夕增添了幾分喜氣。姥姥忙得像個旋轉的大蛇螺,一會拌餡,一會兒揪劑子,都已經沒時間管我們兩個搗亂的小孩子了。
做餃子的整個流程可都是技術活。就像這和面,需掌握水與面粉的比例,揉面的勁兒要大些,揪劑子用的是個“寸勁兒”,搟餃子皮要中間厚四周薄,才能撐住餡這些可都是老一輩的經驗。餃子,據(jù)說在清朝是位叫張仲景的大夫給平民祛寒的,名曰:“祛寒嬌耳湯”,后來才漸漸從藥膳演變成了民間美食。
全家人在一起其樂融融地包餃子,可是我們小孩子最喜歡的環(huán)節(jié)。只見姥姥拿起一張搟好的圓形餃子皮,舀上一勺餃子餡放在中間,先將皮兒對折在中間捏一下,再用兩手的拇指和食指同時按住皮兒的邊緣往中間一擠,一個完美的大肚餃子就包好了,欣賞那均勻美觀的餃子褶兒也是一種享受哦。我們小孩子馬上也學模作樣地包起來,可是包出來的餃子都是歪歪扭扭的,還總把餡兒擠出來。盡管如此,我們也不放棄地“埋頭苦干”,當手法不再那么僵硬后,終于得到了大人們的認可,賜予了我們“神圣”的硬幣。黃色的五角硬幣和白色的.一角硬幣被包在餃子餡兒里,一會兒就看誰的運氣好嘍。我倆還特意留下了小記號,希望可以先吃到錢。
鍋中水煮沸了,“咕嘟咕嘟”地吐著泡兒,大人們緊忙端著蓋簾往鍋里送,拖鞋在地板上“啪嘰啪嘰”地響成一片。油煙機“嗡嗡”地卷進大片的白霧。剛下鍋的餃子就有香味飄出,這再熟悉不過的味道也讓我們不禁口水直流,接著我們就被打發(fā)去樓下放鞭炮了。
今年放炮的人格外多,昏沉漆黑的天空都被煙花映出幾分活力與喜氣,鞭炮的炸響也是此起彼伏。我們五千響的炮也不是蓋的,直炸得玻璃微顫,紅紙紛飛,煙氣四漫,連姥姥的吆喝聲都聽不到了。好不容易放完,我們就笑著樂著跑回家。開門才發(fā)現(xiàn),大人也都使勁捂著耳朵呢,一定是炮太響了!
屋里彌漫著白菜豬肉餡兒餃子的味道,餃子煮好了,像一個個小元寶,餃子餡兒大,皮兒薄,湯汁飽滿,再配上臘八蒜和醬油、醋這些傳統(tǒng)的蘸料,讓人忍不住再多吃兩口。
兩個小孩兒總是很皮,如果你仔細留意就會發(fā)現(xiàn),幾乎每個餃子上都有筷子孔兒,那是我們用來“試錢”的。那些我們在包餃子時自以為聰明留下的小記號,一煮熟就都不見了。當然,“搞破壞”被發(fā)現(xiàn)的就會被大人訓一句。
和平的國家,才能有我們團圓的節(jié)日。讓我們保持現(xiàn)在的一切,感恩現(xiàn)在的一切!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相關文章: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精選】07-11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精選)07-16
【精選】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07-05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精選)07-09
(精選)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07-21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06-13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經典)09-30
[精選]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10-10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精選]10-13
(精選)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