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古典文學里的酒
酒文化在中國歷史悠久,自西周傳承至今,已成為當今社會不可或缺的飲品。我認為當今社會的酒有兩個特征,第一個是它不代表任何情緒,卻放大了所有情緒。例如:商務交流需要飲酒,朋友聊天需要飲酒;迎接客人需要飲酒,送別兄弟需要飲酒;結婚要飲酒,失戀也要飲酒。而第二個特征是它不分高低貴賤,只要你喝,情緒就會放大,再喝就暈,繼續(xù)喝就吐。這不取決于是高端的茅五劍,還是低端的老村長;也不取決于是格調文藝的江小白,還是粗獷不羈的二鍋頭;也更不論它是醬香濃香,還是清香鳳香。這便是當今社會的酒文化。而要探究古典文學里的酒文化,從當今社會的酒文化中便可見一斑。
說到古典文學里的酒文化,詩仙李白是繞不開的,有余光中詩為證我輩此中惟飲酒,先生在上莫談詩。李白的詩多以豁達,豪放見長,輔以酒放大情緒的作用,便將這豪放發(fā)揮到了極致。所以李白的酒,多是令人開心的,忘卻眼前煩惱的。例如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又例如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后千載名。這兩句詩總結起來就是,不追名,不逐利,你便少卻許多煩惱與憂愁。李白借酒為意,放大了這種情緒,讓他對于人生的理解上升到了更高的層次,也就有了李白斗酒詩百篇的贊譽。
李白的酒表達浪漫,而杜甫的酒表達現(xiàn)實。雖然李白多是清酒,杜甫多是濁酒,但絲毫不影響酒對于情緒的放大。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艱難困苦通過一杯濁酒的放大,使讀者感同身受,甚至那種無奈都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梢哉f酒是情緒的放大鏡。
通過李杜的對比,或許能得出清酒表達樂觀,濁酒表達憂愁。其實不然,因為李白也有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澆愁愁更愁。的愁苦;杜甫也有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的樂觀。所以這也恰恰印證了當今社會的酒文化,與古典文學的酒文化基本一致。即酒不表達任何情感,卻能放大所有情感。而且無論清酒還是濁酒,所展現(xiàn)的功能是一樣的,都能將情緒放大到更高的一個層次。
酒的意境也不單單表達在李杜的詩詞中。曹操何以解憂,唯有杜康表達求賢若渴;唐寅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表達懷才不遇。無論何種情緒,都能夠通過酒來表達,并且放大。陸游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濁酒也能喝出喜悅;王維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美酒也難掩悲傷。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無論是美酒還是濁酒,也同樣表達出了戰(zhàn)爭的疾苦。酒,無論飲酒者是何種心境,都能讓人找到適合的狀態(tài),這便是酒的魅力。也是傳承至今仍蓬勃發(fā)展的原因。
在古典名著中,酒也同樣占據著很重要的地位。武松打虎,為什么要喝三碗酒再去呢?因為酒放大了膽量。溫酒斬華雄,為什么不是溫水斬華雄呢?因為這不僅僅突出斬華雄速度之快,更重要的是突出關羽的自信與膽識。酒永遠是文學作品中突出個性的催化劑,凸顯情緒的放大鏡。
酒文化在中華文化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的范圍之廣,影響之大絕不是寥寥數(shù)語可以概括,甚至都不能是用語言來形容的感受。真正的酒文化,或許只有飲酒者才能體會吧。
【中國古典文學里的酒】相關文章:
中國傳統(tǒng)文化手抄報資料:稅酒06-30
中國傳統(tǒng)文化手抄報資料:榷酒06-30
酒兵08-02
九日對酒,九日對酒元凜,九日對酒的意思,九日對酒賞析 -詩詞大全03-13
中國傳統(tǒng)文化手抄報資料:最古老的中山王酒06-30
描寫酒的詩句01-28
關于酒的經典詩句01-08
關于酒的詩句01-09
酒的宣傳口號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