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人生總歸塵與虛無散文
從小學到高三的時光里我懶散的度過了十二年,歲月總在不經(jīng)意間就會默默邊緣化而最后只剩下一片虛無。就如同樹葉一般,從芽到綠葉再到一片枯黃,天地間最后的生命便是從樹丫上飄飄灑灑的墜落最終化為一捧泥土重新滋潤著大地,那也是一種虛無的飄渺,人講不清楚!
而即便是曾經(jīng)浩蕩的高志徘徊于天地之間的人,也不難忘卻紅塵的美好,因為人本就是群居的動物,沒有一個人可以脫離了這個社會獨立存在!陶淵明不行,即使他不愿意為了五斗米折腰,但是他最終也要吃飯,于是會有“草盛豆苗稀”的感慨!唐伯虎也不行,雖然他念著“寧愿老死花草間,不愿躬耕車馬前”,但是他卻一直留戀于青樓,自詡語風流!……誰都不行,我們總在這里有所羈絆,有所期待,有所需要!但是我們又是孤僻的,是傷心的,孤僻的時候不愿意與任何人交流!似是冬眠的青蛙,或是沉睡的蟒蛇,在這一片天地間就這么沉睡著!
不是矛盾的嗎?朋友在一起暢飲,豪吃,拍肩膀,談著過去的點點滴滴,心卻一次次的感到孤寂,感到實在是太過于虛無,于天地之間自己就是多余!我們從一個城市穿梭到另一個城市,但是卻總歸是客人等到斑駁了頭發(fā)回到家鄉(xiāng)時,你也成了遠去歸鄉(xiāng)的客人!對于時間的穿梭者來說你也是如此,無論是悵惘未來還是祭奠過去,都是悲傷都是痛苦,人性如此,該要怎么才能去改變呢?
就這樣一天天的悵惘吧,或者就這樣衰退下去,得過且過吧!在漫長的時間流水中,去感懷一種別樣的痛苦,無論是飛來之風,還是平地之塵,其實總有它的道理,而我們也是如此。我們自然幻想著飛上梧桐變鳳凰,也想著一步登天,但是身體卻總是慵懶的,于是也如同飛來之風一樣呼嘯而過只留下一片心傷,又如同平地之塵一般無論怎樣撲騰都終將歸于大地,而那片大地就是虛無一般,吞噬著天與地,心與志!慵懶的生命有著慵懶的過法,骯臟的靈魂有著骯臟的歸宿。
人生失意也好得意也罷,隨意也好認真也罷,總有活下去的使命,活下去就是一種悲愴,只是從來沒有這般欣喜,沒有這般的思索!其實如果給我一片虛無一片荒野也未必不好!只是我們總畏縮著畏縮著與同類的差距將要拉上了一段距離,畏縮著自己總歸不能得到承認,于是我們寧愿躲避在襁褓中。
植物永遠向著陽光,無論是競相向上的群林還是低矮的灌木,向著太陽就是一種本能,但是因為我本不是一株松樹,而是一棵灌木,生而決定你只能有這么高的距離。是!人生本就不是公平的,人生也本就不是慷慨的,但是松樹秀麗也好,灌木低矮也罷,最終都要歸于虛無,這是一個真正的平等世界。
而活著的人即便是遭受著煎熬,但也是一種歷練,千年的巨木未必不遭受著寂寞,萬年的老鱉難道就不感到孤獨!只是至少他們擁有一片荒野供給者心靈去暢游,這是一篇怎樣的荒野啊,獨一無二,誰都不會踏入彼此!每個人總有一片屬于你的荒野,譬如《國榷》至于談遷,人生在世,總有一片屬于你的荒野,否則如何去度過這一世無奈與滄桑!
荒野是廣闊的,遼闊無際,讓人感到一種靡靡,但是人活一世,草長一秋,這種虛無伴隨著多少春花秋月。歲月高歌,激昂飲酒,或如曹公所言,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或許總要這樣子去度過一生,無論你怎樣,總歸要歸于虛無!虛無是永生的,也是永存的,化作綿綿流水或許可以徘徊天地,從天上,沉寂地下,最終失卻于人心。
【人生總歸塵與虛無散文】相關(guān)文章:
總歸04-29
蓮心不染塵散文05-01
幽谷卜居靜洗心塵散文05-01
虛無的狂歡的論文04-30
存在與虛無(組詩)04-27
腳下有塵,心中無染散文(通用27篇)09-26
虛無的美學:本體、價值與方法--薩特虛無論美學的基本架構(gòu)04-29
歸地不是虛無作文07-31
滅塵戰(zhàn)役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