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何日能歸家隨筆散文
第一次結(jié)識《浮生干山路》這首歌,是因為楊宗緯。在“中國音超”的比賽舞臺上,楊宗緯用極其豐富的聲線、恰到好處的情感詮釋了它。自此,我便開啟了單曲循環(huán)模式,直到把這首歌的含意和來歷弄得透徹。
楊宗緯的唱腔當(dāng)然不用再夸,細膩、古樸,娓娓道來,好一場干山萬水、五味俱全的人生長旅,萬千滋味都在足下。至于原唱潘越云的演繹,則是另一番山高水長,人生蒼涼,相比楊宗緯的這版,是別有滋味在流轉(zhuǎn)。
這首歌的歌詞是散文大家陳幸蕙老師寫的,幾乎做到了無一句無典故,無一字無來處。
“不記來時路”出自秦觀的《點絳唇·桃源》,寫他在遭受一連串政治打擊后謫官遷居,因而厭倦現(xiàn)實黑暗,向往世外桃源的心境。
“心托明月”的原句為“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說明自己的真心付出沒有得到應(yīng)有的回報和尊重。
“誰家今夜扁舟子”出自《春江花月夜》,描繪了游子的恫悵與落寞,然而并不頹廢消沉。全詩呈現(xiàn)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并有對廣闊宇宙及人生的探索。
此歌的重點落在重復(fù)數(shù)次的“春遲遲燕子天涯/草萋萋少年人老/水悠悠繁華已過了/人間咫尺干山路”。
其中“燕子天涯”及“繁華已過了”都是出自宋朝詞人張炎之手。“燕子天涯”是引自張炎的《清平樂》:“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誰家?”當(dāng)時元兵入侵臨安,張炎的親人被殺,他只好逃離臨安,這首《清平樂》是他重游故地的傷春之作。燕子是春天的使者,詞人藉物比興,以燕子比喻自己:去年漂泊他鄉(xiāng)遠離家園,如今故地重游,卻物是人非,我今后又該去住何處?
為了呈現(xiàn)歌中現(xiàn)實與理想沖擊帶來的恫悵,進而回歸田園山間找尋心中的桃花源,楊宗緯以獨步歌壇的聲線扮演一位古典仕女。琴音伴隨著古典的絲竹樂聲,加上他眉宇間揮不去的愁緒,疲憊迷茫卻又清亮纖柔的歌聲,細致的氣音和轉(zhuǎn)換于無形之中的真假音,一位在紅塵俗世中漂泊無依的古典仕女之無奈,便被生動地勾勒出來了。
由于繁華已落盡,所以這位仕女嘆道:水悠悠繁華已過了,人間咫尺干山路。如此婉轉(zhuǎn)淡然,似已放下過住,走向歸鄉(xiāng)之路。
楊宗緯在結(jié)尾處用的清唱。敢在大型音樂比賽節(jié)目中停掉一切樂器,僅用裸聲表達最關(guān)鍵的一個段落,這不僅需要極佳的音;隹和對聲音的學(xué)控力,更需要膽識。這句指的是古典仕女返回夢里故鄉(xiāng)的路途,是一錘定音般的“落款”。因為歌者傳神的演繹,聽者的心里掀起了層層漣漪。
這段清唱尤其突出“已過了”三個字,如此驚艷的絕美長音令人不禁要問:對于歌中主角來說,真的徹悟過往,并且找回自在閑適的心境了嗎?恰恰相反。雖然知道不如歸去,舉目眺望要走的路,看似在不遠的前方,但是有著干重山阻隔其中般的無法企及。
從歌唱類節(jié)目中一路走來,楊宗緯選歌的能力和出色的唱功,一直令人稱贊。這首《浮生干山路》,把臺下的觀眾唱哭一片。評委追問楊宗緯唱這首歌的心境。他說:“我覺得,千山路好像我的際遇一般,走來走去,高高低低,曲曲折折。我很清楚自己的起點是什么,但我不知道什么時候是終點,就會給自己一種‘有家歸不得’的懲罰!
其實很多人又何曾不是這樣?少小離家,渴望有一天衣錦還鄉(xiāng),卻發(fā)現(xiàn)自己仍在路上,于是只能在遠方思念心里的故鄉(xiāng)。
【何日能歸家隨筆散文】相關(guān)文章:
歸家的路上03-02
散文的隨筆05-17
若光陰能緩若我們不散散文隨筆04-27
我們能堅持多久,能等多久散文04-28
圣誕隨筆散文隨筆04-27
夏日隨筆美文隨筆散文05-02
哲理隨筆散文04-30
異次元隨筆散文05-02
豆腐的隨筆散文05-02
大海的隨筆散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