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觀央視《天宮課堂》太空授課觀后感(精選25篇)
看完一部經(jīng)典作品以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后感,把你的收獲感想寫下來吧?墒怯^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觀央視《天宮課堂》太空授課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觀央視《天宮課堂》太空授課觀后感 篇1
星期四,我和同學們一起收看了中國航天“天宮課堂“,神舟十三號的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宇航員變身“太空教師”,給我們上了非常生動有趣的一課。宇航員們開展了許多太空實驗:“太空健身”、“細胞培養(yǎng)”、“浮力消失”……,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王亞平宇航員做的一系列關于水的'實驗,水在太空中由于失重,展示了和在地面完全不同的奇妙現(xiàn)象。水膜張力實驗中,折好的紙花在水膜表面轉動,慢慢綻放,簡直太美了!水球光學實驗中,水球中注入空氣后形成圓泡,水球和圓泡中的鏡像竟然一正一反!泡騰片實驗中,在水球中加入顏料和泡騰片后,水球中快速產(chǎn)生許多氣泡,慢慢變大成了“藍色水球”,就像我們的地球一樣,多么的神奇啊!
通過天宮課堂,我不僅學到了奇妙的科學知識,同時也感受到科學技術的力量。我國航天事業(yè)的飛躍發(fā)展,空間站的建立,飛天夢的實現(xiàn),靠的就是先進的航天科技。仰望星空,我將更加努力,學好科學知識,為未來中國科技發(fā)展貢獻力量。
觀央視《天宮課堂》太空授課觀后感 篇2
當航天員們在《天宮課堂》為我們太空授課時,你是否了解過她為夢想付出的努力?他們是名人,他們也只是一個為了夢想而不斷奮斗的普通人,是堅持讓他們的生命變得與眾不同。夢想雖然美麗,但如果沒有堅持的勇氣和行動,那么,那份美麗就只能停留在夢境中,而不會成為如今的現(xiàn)實。
這讓我想起之前在少年宮中學習的那些日子。我很喜歡發(fā)明,爸爸雖然支持,但媽媽卻認為“發(fā)明不能當飯吃”,不贊成我學發(fā)明。我還記得爸爸說:“放心兒子,你想學就學。這是你的夢想,就算一萬個人反對,自己堅持就對了!卑职值倪@句話和王老師的話真是不謀而合,也讓我學畫的心更加堅定了。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我夢想著成為畫家,而付麗娟姐姐卻是擁有一雙飛翔的翅膀。我很佩服她在藍天中勇敢下跳的這份勇氣——因為我恐高。
他們的事跡全都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有夢就動力,有動力夢想才能成功;有夢就要堅持,只有堅持才能成功;有夢就能出彩,只有出彩才算成功。
夢想不會拋棄我們,只有我們自己才能拋棄自己。沒有誰能隨隨便便成功,所以,盡管在實現(xiàn)夢想的旅途中會出現(xiàn)各種磨難,必須經(jīng)受多重考驗,甚至會讓我們難受得哭泣,會給我們帶來許多疼痛,但是,如果放棄那就什么都沒有了。所以,就算再苦再痛再累,我們一定要堅持。因為,堅持是通向夢想的最好途徑。
我也有自己的夢想——當一名發(fā)明家家。雖然這個夢想看起來很可笑,因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玩弄發(fā)明,認為發(fā)明家不外如是;蛘哂械娜苏J為發(fā)明家只是多余的,不能與時代接軌,不能創(chuàng)造社會價值,但我并不這么認為。
我喜歡帶著欣賞的目光、愉悅的心情欣賞那些有用的發(fā)明,去了解過去歷史中發(fā)生過的事情,去傾聽古人的心聲,去追尋他們所走過的'痕跡。這盡管有許多困難要克服,但我會一如既往地堅持,就像他們一樣。
夢想是一片鑰匙,她不能打開所有的鎖,但卻能夠打開屬于我們自己的鎖。但有個問題,這片鑰匙可能需要我們自己去打磨,打磨得更適合打開夢想的鎖。沒有經(jīng)過雕琢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所以,我的朋友,就讓夢想雕琢我們的人生,就讓夢想帶領我們走向成功吧!
如果想要放棄,請握緊手中的鑰匙,堅定自己的信念——我一定要打開那把鎖!
觀央視《天宮課堂》太空授課觀后感 篇3
這次“天宮課堂”授課的對象主要是青少年,采取天地協(xié)同的互動方式,由神舟十三號的航天員王亞平擔任主授課教師,葉光富和翟志剛擔任助手,為大家進行直播授課。
三位“太空教師”為廣大青少年展示了三個有趣的科學實驗:乒乓球實驗、水膜實驗和泡騰片實驗。同學們在地上也進行了上述實驗,由于太空失重環(huán)境和地球的重力環(huán)境完全不同,呈現(xiàn)出了完全不同的實驗現(xiàn)象,引發(fā)人們的深思。
比如同學們把乒乓球浸入水中,由于受到浮力的.影響,小球會浮在水面上。但是在太空中,將乒乓球浸入水中后,小球卻懸在水中,即使在空中來回旋轉也不會下落。據(jù)王亞平解釋,這是因為在空間站內(nèi)浮力會消失,所以小球不會受浮力影響上浮。
再來說說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實驗——有趣的`水膜實驗。王亞平把水注入金屬圈中,形成一個似凸透鏡的大水球,放入折紙花,花在水球中綻放開來,令人嘆為觀止。這是由于失重環(huán)境下水的表面張力大顯神威,所以水不會向下流,從而形成水球。再向水球中注入氣泡,氣泡將水球分割成兩個部分,會形成兩個一正一反的像,但是王亞平并沒有直接告訴我們,而是引發(fā)我們思考,讓我們積極去探索,發(fā)現(xiàn)科學的奧秘。
這次空間站的授課,我受到了極大的震撼,這也大大增加了我對科學的興趣,在我心中埋藏下了探索宇宙的種子。
綻放的水中花似祖國欣欣向榮的繁華,綻放著自己的光彩,熱烈而又美好。在直播中,我們不僅學習到了許多知識,同時也看到了地球表面和太空的美麗景象,太空中遨游的每一顆星辰,大海中的每一滴海水,都承載著中國無數(shù)青少年的夢想。
這是“天空課堂”第二次在中國空間站開課,我們堅信,在未來,中國空間站會繼續(xù)利用太空中獨特豐富的資源,引導和鼓勵青少們積極探索,弘揚偉大的科學精神,讓我們懷著一顆熱愛科學和探索未來的心繼續(xù)期待接下來的課程吧!
觀央視《天宮課堂》太空授課觀后感 篇4
今天,老師組織我們觀看了天宮課堂,我懷著無比期待的心情去看天宮課堂,第一次近距離感受太空生活,心情特別激動。
首先,我看到他們喝水的時候,并不是用我們那種普通的杯子,而是用一個袋子,上面有一個吸管來喝水。我還發(fā)現(xiàn)他們不是剛開始就喝,而是先把水擠出來。水可以在空中漂浮,只要一張嘴就可以把漂浮在空中的水喝到肚子里。我了解到是因為太空中沒有重力,所以東西才都漂浮起來。
隨后,他們利用水的張力,把水從水膜做成水球。給我們講解了凸透鏡成像實驗,讓我們懂得了凸透鏡成倒立的像原理。
通過這次天宮課堂的學習,我學會了很多的.太空知識。他們勇于探索的精神,值得我們敬佩!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也用自己的科學文化知識為祖國的航空航天事業(yè)做貢獻!
觀央視《天宮課堂》太空授課觀后感 篇5
盼望著,期待著,《天宮課堂》終于要和我們見面了,節(jié)目把課堂搬到了中國人自己的空間站,由天核心艙中的三位宇航員為我們帶來一堂特別的“太空授課”。
長大后我想當一位人民教師,因為現(xiàn)在同學們的作業(yè)太多了,在家長看不見的地方,他們因為作業(yè)默默哭泣。都說人有三苦:讀書、趕馬、磨豆腐,F(xiàn)在讀書比以前更苦了,所以以后我要讓我們班的同學做到真正的.“減負”,讓祖國的花朵笑得更燦爛。
春天,我要帶他們出去春游、賞花、玩游戲。夏天,我們一起坐在樹下聊天、談心。秋天,我們一起去看樹葉是如何落下的。冬天,我們一起打雪仗、堆雪人。
同學們,理想不是空想,需要我們付出實際行動,加油,讓我們一起創(chuàng)造美好的明天吧!
觀央視《天宮課堂》太空授課觀后感 篇6
為激發(fā)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向學生普及航天知識、弘揚航天文化、感受宇宙奧秘,12月9日15:40時,新右旗各中小學組織全體師生收看由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聯(lián)合教育部、科技部、中國科協(xié)、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共同主辦的“天宮課堂”第二課。參與觀看的師生及家長達3500余人。
此次“天宮課堂”第二課是中國空間站首次太空授課,體現(xiàn)了空間站為國民教育服務的理念,彰顯了我國強大的國力,同時也表露了我國教育的`溫情。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空間站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太空科普課。3名航天員將在軌介紹展示中國空間站工作生活場景,演示微重力環(huán)境下細胞學實驗、浮力消失實驗、泡騰片實驗、物體運動、液體表面張力等現(xiàn)象。他們講解了實驗背后的物理原理,并與地面課堂進行實時交流,傳播載人航天知識。同學們對種種物體在太空中表現(xiàn)出的現(xiàn)象驚嘆不已,每一項科普實驗都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吸引了更多孩子仰望星空,使偉大的航天精神、科學精神在學生們心中生根發(fā)芽,同學們將觀后感同家人交流,與小伙伴分享,寫進日記,畫在紙上,流露出了他們崇尚科學、熱愛航天、探索未知的熱情與夢想。
觀央視《天宮課堂》太空授課觀后感 篇7
人類踏入宇宙太空是文明的進步,我國可以將宇航員送上太空,并且擁有很高的航天技術,那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底氣!
在這次互動課堂中我感受到了中國,我們的祖國,在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迅速,對太空的向往,學習到了空間站的結構構造以及其他載人火箭和載物火箭接入空間站的先后順序,體會到中國勇于探究太空的奧秘,知道了人在地球上的一天,就第于人在宇宙中的30天!如果人不在外太空做運動,并且是長期呆在外太空的話,血液就會往上升,當腦部血液過多地時候還會致死。
課上,老師給我們看了在外太空重力消失的實驗。水在外太空里不會像地球一樣,而是會浮起來,宇航員在外太空里喝水時,要放在一個袋子里。其中有一個實驗是水膜張力實驗,先做出一個水膜,再往水膜里加水,變成一個大水球,在水球中注射色素,水球會變成其他顏色。最后把泡騰片往里面放,泡騰片帽出的.氣泡沒有炸,而是在水球里面,沒過一會,水球里面充滿了氣泡,水球越來越大,可里面的氣泡卻一個都沒炸裂,而是在水球里面,一個也沒有離開它。這個實驗真神奇,水可以做成一個球,而不流下來,泡騰片冒出的氣泡都沒有炸裂。在太空中還要多鍛煉,不然回地球會不適應而變胖。
太神奇了!從這次學習中,我深深地體會到中國在航空這方面的進步,也讓我了解了火箭的結構和太空生活。太空中還有很多有趣的事,等著我們新一代祖國的加班人去發(fā)現(xiàn)。
觀央視《天宮課堂》太空授課觀后感 篇8
艱苦的條件錘煉了航天人特別能吃苦的精神。航天事業(yè)是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起步的。茫茫的戈壁,浩瀚的海洋,廣大航天工作者為了早日實現(xiàn)飛天之夢,不辭勞苦,日曬雨淋,克服了無數(shù)的困難,付出巨大的'犧牲。嚴酷的挑戰(zhàn)鑄就了航天人特別能戰(zhàn)斗的精神,崇高的使命煥發(fā)了航天人特別能攻關的精神。我們青少年,更應該在學習上多下苦工,好好學習。在生活上、學習上,遇到困難和挫折,不要逃避,不要退縮,要知難而進,一往無前,敢于勝利。有的同學,在生活中遇到了一點點的挫折,就對人生失去了信心和希望,覺得世界上什么都不是好的。于是,就自尋短見,恨離人世。要知道,這個世界是非常美好的,我們要珍惜生命,好好地享受這美麗的人生。就算它是不好的,那也是無可改變的事實。就像航天人員要在嚴峻的環(huán)境中訓練一樣,那嚴峻的環(huán)境已是無法改變的事實,那只有改變自己,去攻破這個難關。所以,我們不能因為一點點的挫折而放棄自己的使命,而是要在環(huán)境中、在艱苦中、在困難中成長,成就自己的人生和使命。學習上也是如此。學習靠的不是小聰明,而是刻苦。讀書要用功,持之以恒地刻苦學習、鉆研,這才是學習上刻苦精神永遠美好的表現(xiàn)。
團結奮斗培育了航天人奉獻的精神。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是航天規(guī)模宏大的系統(tǒng)工程。廣大航天工作者不論前方后方,不計名利得失,履行職責,堅守崗位,形成了強大合力。我們都生活在同一個大集體中,都為了一個共同目標——保護集體,就應該淡泊名利,不計較個人得失,甘于奉賢,團結一心,共創(chuàng)輝煌!皥F結就是力量”,這是一股強大的力量,是一股催人前進的力量。有了這股力量,可以排除萬難,勇往向前,達到目標。大至世界全人類、國家,小至班集體、家庭,都要團結。
科學是一個國家發(fā)展進步的重要象征。身為21世紀青少年的我們,必須要學好科學,熱愛科學,使用科學?茖W與人文都需要我們同時高高地舉起。一個規(guī)范的學生,更是祖國的需求,是未來成就大事的人?茖W與人文并舉,規(guī)范與個性共存更是一句警惕學生的話語。
觀央視《天宮課堂》太空授課觀后感 篇9
今天真是讓我大開眼界的一天,因為老師和我們一起觀看了天宮課堂。
通過觀看天宮課堂我知道了,為什么三位航天員的臉看上去胖胖的,因為失重環(huán)境會導致他(她)們的血液分布和地面不同,下肢的血液會上涌,所以他(她)們的臉看起來胖胖的。
王亞平老師做了好幾個小實驗,其中我特別感興趣的一項實驗就是“泡騰片實驗”,王亞平老師將泡騰片放入藍色水球里面,泡騰片在水球里面不斷的冒泡,產(chǎn)生了許多歡樂的小氣泡。水球逐漸變成了一個充滿歡樂氣泡的氣泡球,而且伴隨著氣泡的產(chǎn)生還有陣陣的'香氣。哇!真是太神奇了。這個實驗把同學們看的目瞪口呆,簡直就是一個奇跡。我不禁在心里產(chǎn)生了一個念頭,我也特別想去天宮親自做一下這個實驗。
雖然現(xiàn)在只能在遠隔千里的電視屏幕上觀看太空授課,但我相信,終有一天我們可以親身上太空,與授教老師面對面地交流,感受在太空中的樂趣。
觀央視《天宮課堂》太空授課觀后感 篇10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fā)布消息,為發(fā)揮中國空間站的綜合效益,中國首個太空科普教育品牌“天宮課堂”即將正式推出,中國空間站首次太空授課活動將于近日面向全球進行直播。
看到這個消息異常激動,因為又可以看到太空微重力環(huán)境下物體運動的一系列奇妙現(xiàn)象。這讓我想起了2013年那次太空授課。
在僅有的40分鐘里,航天員們卻只有用了簡單的5個小實驗來讓大家更了解在失重環(huán)境下,物體的變化以及它變化的原理。分別有水膜實驗、陀螺實驗……就讓我知道原來在失重的環(huán)境下能做許多不可思議的事情,其中,我最感興趣的就是水球實驗了!首先,用一個類似放大鏡大小的環(huán),伸進飲用的自來水袋里,拿出來時竟成為了一個水膜,再往里面不停地注入水珠,慢慢地水膜就變成了一個晶瑩剔透的水球。如果在地面上把一只針管插入水球里,那不用說,水球一定會爆開來。但是,在太空中竟然可以用針管給水球注入墨水,而水球卻“毫發(fā)未傷”,這對于我們來說,簡直是一個奇跡!這讓觀眾們都看得目瞪口呆。
第一位上去月球的'人——阿姆斯特朗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雖然現(xiàn)在只能在遠隔千里的電視屏幕上觀看太空授課,但我相信,終有一天我們可以親身上太空,與授課老師面對面地交流,感受在太空中的樂趣。
觀央視《天宮課堂》太空授課觀后感 篇11
自古以來,人們對浩瀚的宇宙就充滿著遐想,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人類漸漸將探索的腳步邁向太空。但質疑的聲音也逐漸傳來:探索外太空是否是勞民傷財呢?
時至今日,由于地球資源有限,世界上的航天強國紛紛將探索的`腳步邁向外大空,而太空廣闊無垠,擁有豐富的空間資源,如高真空、太陽能,月球、微小行星等。
此外,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gps導航系統(tǒng)便離不開航空事業(yè)的發(fā)展。近年來,航天技術在開發(fā)航天器高位置和高速度資源以獲取、傳輸和轉發(fā)信息方面取得了明顯成就,獲得了巨大的利益,例如通信衛(wèi)星、遙感衛(wèi)星的廣泛應用。另一方面,隨著軍用航天器的迅速發(fā)展,各種軍用衛(wèi)星、載人航天器、彈道導彈與反彈道導彈等空間新式武器形成了一體化的太空戰(zhàn)場軍事系統(tǒng),并將在聯(lián)合戰(zhàn)役中發(fā)揮重要作用。而眾所周知,沒有穩(wěn)固的國防,我們的幸福生活就難以保障。
沒有今天的投入就不會有我們明天的輝煌。航天事業(yè)的進步會帶動相關行業(yè)的發(fā)展,航天科技的應用會對人類產(chǎn)生重大的影響,只有社會不斷的進步,科技的不斷發(fā)展,我們的生活才會越來越美好。
觀央視《天宮課堂》太空授課觀后感 篇12
今天老師帶我們觀看了神舟十三號的課程,各個地區(qū)的人都在觀看,有北京,濟南,山東等地方。神舟十三號創(chuàng)造了許多個第一。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個水膜因為沒有地球重力,水能飄在空中,用水沖一下又變成一個圓圓的水球。最有趣的'是宇航員在里面滴幾滴色素,從水球里面放一個橘子形的泡騰片。不一會兒就像吃了好多好多氣泡。不一會兒就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大。以前跟乒乓球那么大,現(xiàn)在都有手掌那么大了。
葉光富叔叔給我們展示了如何在太空中轉身。他首先嘗試了直接轉身,可是轉著轉著他就飄起來了。然后他深呼吸一口氣,他選擇了深呼吸這個轉身,結果他只是跳了起來,沒有轉身。他給我們展示了如何在太空中轉身。第1種就是借助工具轉身。第2種就是把雙手伸開。等轉身完后再把雙手伸回來。第3種是將右手旋轉就可以轉身了。
這個實驗太神奇了,向所有宇航員致敬。這是多少人的夢想,希望祖國越來越強大。我們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里,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目光所至皆為華夏,五星閃耀即為信仰。
觀央視《天宮課堂》太空授課觀后感 篇13
長征二號F遙13運載火箭在酒泉運載著神舟十三號飛船點火升空,搭載著3名航天員如利箭般刺破蒼穹,飛向太空。這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又一次重大成功,是我國空間站建設的“關鍵之戰(zhàn)”,青島科技一如既往地提供了護航技術支撐。
早在此次任務發(fā)射前期,中國電科22所的信息保障團隊就已全面進入工作狀態(tài)。一方面,這支團隊全力為此次任務提供了空間電波環(huán)境態(tài)勢和異常事件預報預警信息,為發(fā)射窗口的確定提供了技術支持;另一方面,團隊還為任務系統(tǒng)提供了高精度電波環(huán)境效應數(shù)據(jù),保障航天測控、衛(wèi)星通信和空間目標監(jiān)視雷達等系統(tǒng)的可靠運行。由中國電科22所研發(fā)的便攜式定向儀、陸用型信標機、海用型信標機、航天員通話電臺等設備齊“上陣”,組成了一張近、中、遠程搭配,海、陸、空協(xié)同的立體化搜索救生網(wǎng)絡。這套多次為我國航天任務發(fā)射提供保障的“明星裝備”再次為神舟十三號的順利出征提供了堅強護航。
“復雜網(wǎng)絡與可視化研究所航天可視化團隊研制的深空探測實時三維可視化技術,在本次飛行任務中再次接受了實戰(zhàn)任務考驗!眻F隊博士郭陽告訴記者,飛船在空間飛行狀態(tài)是難以被直接觀測到的,該技術可將飛船飛行過程中產(chǎn)生的海量數(shù)據(jù)在0.1秒內(nèi)進行“實時翻譯”,驅動控制中心屏幕上的飛船模型調(diào)整位置與姿態(tài),讓地面控制人員可以在第一時間看到飛船“實況”!斑@項技術就像飛船的‘眼睛’,讓它保持更好的`姿態(tài)運行。”郭陽表示,航天可視化團隊為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在此次“太空出差”提供軌道修正、姿態(tài)調(diào)整以及飛行控制與指揮提供關鍵技術支持和工程保障,團隊研制的深空探測實時三維可視化技術在神舟十三號飛船和天和核心艙進行自主交會對接任務中發(fā)揮關鍵作用,并為神舟十三號飛船在軌飛行保駕護航。
“團隊研制的深空探測實時三維可視化技術在執(zhí)行交會對接任務中,已經(jīng)助力中國航天事業(yè)10余年,已成為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常態(tài)化任務執(zhí)行系統(tǒng)。”據(jù)郭陽介紹,該團隊早在2011年螢火一號火星探測器發(fā)射任務中就已經(jīng)作為任務全過程的推演平臺,曾先后參與并圓滿完成多項國家重大載人航天、探月工程以及深空探測等工程實戰(zhàn)任務,主要包括天問一號火星探測,探月工程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嫦娥五號T1飛行試驗器、嫦娥四號以及嫦娥五號任務的可視化飛行控制指揮與遙操作操控任務,載人航天工程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天舟一號,空間站天和核心艙與神舟十二號、天舟二號交會對接任務的實時三維可視化飛行控制與指揮任務。
觀央視《天宮課堂》太空授課觀后感 篇14
《天宮課堂》太空授課正式開始了,應該說,這是中國航天事業(yè)的壯舉,它不僅標志著中國已經(jīng)能夠熟練的運用載人航天技術,也意味著我國的航天科學技術已經(jīng)向教育領域再一次伸出了橄欖枝。
此次,中國航天員們在300公里的太空傳遞科學知識,并用各種太空實驗向世人展示宇宙的魅力,更是激發(fā)了無數(shù)學生對神秘太空的興趣。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但是,用太空講課的方式親自傳授科學知識,這也只能是人類現(xiàn)代史上才能完成的壯舉。孔子當年杏林游學時又怎會想到有一天,他的后輩會像嫦娥一樣奔向太空,并在太空上傳道授業(yè)解惑呢?都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而摩根和王亞平卻把這種職業(yè)的光輝灑向太空,讓整個宇宙都沐浴在人性的光輝下。如果說浩瀚的宇宙是一本書籍的話,那么強大的綜合國力、扎實的航天技術無疑是打開這本書的智慧鑰匙。
中國航天員們的太空授課,已經(jīng)為我們開啟了神奇的太空之旅,他們發(fā)出的“中國好聲音”也正在感染和感動著我們身邊每一個人。然而,廣袤太空的'未知以及教育意義的深遠也給中國的載人航天事業(y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從宇宙中汲取更多的營養(yǎng),就必須大力發(fā)展載人航天和教育事業(yè)。而我們也期待此次太空歷險記將我們帶到更遙遠的地方去,好讓更多的地方都能夠傾聽到“中國好聲音”。這次太空授課,激發(fā)了學生們對學習的內(nèi)心喜愛,這樣就可以轉化為愛祖國、愛學習、愛科學的樸素情感,讓我們在日常的工作中也少一些說教,多一些用心,激勵培養(yǎng)我們未來的接班人。
觀央視《天宮課堂》太空授課觀后感 篇15
的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際遇和挑戰(zhàn),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情感體驗,出生在新世紀的我,見證了新時代中國的發(fā)展:我看到奧運會上中國健兒矯健的身姿,為祖國感到驕傲;我看到“天宮課堂”太空授課成功,掩飾不住對祖國科技發(fā)展的自豪和喜悅;我還看到互聯(lián)網(wǎng)已經(jīng)觸及千家萬戶,鼠標一點,指尖一觸,便無處不達……
我在這個發(fā)展迅猛的社會里,回首過去,又展望著未來。如何在這大時代的浪潮里求得發(fā)展,是我,更是未來的你,我們每個人都要思考的問題。
首先,抓準時代脈搏,根據(jù)時代需求來完善自我,才不會落于時代。世界的發(fā)展用“一日千里”來形容也不為過,這個時代正在走向智能化,講究高效,正在從注重簡單的實用性到滿足多樣化的精神需求發(fā)展著。身處科技人文發(fā)展不斷登上新臺階的你我,唯有不斷學習本領,掌握高精尖知識,才不會淹沒在時代大潮中。
與時代同行的路上,我們需要一顆強大的抗挫折之心。人生實難,作為青少年的我們,面對著生活中的風浪,又何嘗不應以“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昂揚姿態(tài)去面對呢?
然而,與時代同行并不是做一顆隨波逐流的海草,作為祖國未來的.棟梁,我們有著自己自由的精神、獨立的思考,不會人云亦云,更不會迷失自我,誤入歧途。待到你們18歲的時候,也希望你們在斑駁陸離的社會里能夠明辨是非,守住底線的同時,更要擔起引領時代風向的大旗。
“后之視今,亦尤今之視昔”,無論時代如何變幻,總有一些東西值得追尋,總有一些東西值得堅持,總有一些東西值得堅守......當我們都明確自己的使命的時候,當我們的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達到統(tǒng)一的時候,我們就已經(jīng)在時代浪潮中奔涌向前了。
觀央視《天宮課堂》太空授課觀后感 篇16
北京時間2021年12月9日15:40,“天宮課堂”第一課正式開講,時隔8年之后, 中國航天員再次進行太空授課!疤战處煛钡灾緞、王亞平、葉光富在中國空間站為廣大青少年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太空科普課,這是中國空間站首次太空授課活動。
在約60分鐘的授課中,神舟十三號飛行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生動介紹展示了空間站工作生活場景,演示了微重力環(huán)境下細胞學實驗、物體運動、液體表面張力等神奇現(xiàn)象,并講解了實驗背后的科學原理。授課期間,航天員通過視頻通話形式與地面課堂師生進行了實時互動交流。
此次太空授課活動進行了全程現(xiàn)場直播,在中國科技館設地面主課堂,在廣西南寧、四川汶川、香港、澳門分設4個地面分課堂,共約1420名中小學生代表參加現(xiàn)場活動。授課活動由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聯(lián)合教育部、科技部、中國科協(xié)、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共同主辦,中國科技館及載人航天工程相關參研參試單位提供支持!疤鞂m課堂”太空授課活動,積極傳播載人航天知識和文化,持續(xù)開展形式多樣、內(nèi)容豐富的航天科普教育。
三位航天員首先為大家展示了在太空中轉身的神奇現(xiàn)象。這個原本在地面上難度系數(shù)為零的普通動作,在太空中卻隱藏著很高深的物理知識。太空轉身實驗的核心關鍵詞叫做角動量。角動量是描述物體轉動的物理量。這個試驗所展現(xiàn)的是在微重力的環(huán)境中,航天員在不接觸空間站的情況下,類似于理想狀態(tài)下驗證“沒有外力矩,物體會處于角動量守恒”。航天員上半身向左轉動時,按照角動量守衡的原則,下半身就會向右轉。另一個動作是航天員伸展身體的時候,因為質量分布得離旋轉軸比較遠,轉動慣性比較大,所以角速度就減慢,通俗地說就是轉得慢了。而當把四肢收回時,轉動慣性小,角速度就會增加,直觀感受就是轉動速度變快了。
浮力與重力是伴生的,在很多科幻電影中都曾出現(xiàn)過這樣的鏡頭:一旦重力消失,浮力也就沒了,人們在游泳的時候都會變得更艱難。太空老師王亞平所開展的浮力消失實驗,展現(xiàn)的就是這一現(xiàn)象。浮力來源于重力引起的液體在不同深度的壓強差。當重力消失時,液體內(nèi)部壓強相同,浮力也就消失了。不過地球表面難以讓浮力消失,這個試驗很難直觀地展示出來。在空間站的微重力條件下,浮力和重力之間的.伴生關系可以非常清楚地顯現(xiàn)。
當航天員往水球中打入一個氣泡,因為在太空中浮力已經(jīng)消失了,所以氣泡不會向上飄,而是老老實實待在水球中,水球因此被氣泡變?yōu)榱藘刹糠,中間是空氣,氣泡周圍是水。這個時候整個水球就變成了兩個透鏡,外圈成為了一個凸透鏡,所以呈現(xiàn)出一個倒立的像,內(nèi)圈相當于變成了兩個凹透鏡的組合,這個時候又出現(xiàn)了一個正立的像。因此可以在水球中同時看到一正一倒的兩個像。首先就是在失重環(huán)境下,水滴會在表面張力的作用下收縮成一個接近完美球體的水球,而在地面上,因為受重力影響,水滴呈現(xiàn)為水滴形,幾乎不可能獲得一個完美的水球。其次,就是這個水球可以被看成是一個凸透鏡,如果你站在這個凸透鏡的兩倍焦距以外,就看到的就是一個倒立的實像。最后,就是在水球中打入一個氣泡,因為太空中浮力消失,這個氣泡不會飄出來,它就老老實實的待在里邊。
在地面環(huán)境中,將泡騰片扔進水球里,就能看到氣泡上浮,可在中國空間站的失重環(huán)境中,因為浮力的消失,泡騰片扔進水中的產(chǎn)生的氣泡不再上浮,而是相互擠壓,最后就會形成一個很有意思的樣子,這個水球也會被氣泡撐得更大,就能看到水球一點點膨脹的效果。
這一次太空授課,讓大家直觀能夠感受到空間站太空環(huán)境和地面環(huán)境的不同。航天員的太空授課內(nèi)容,對學生而言是一種啟發(fā),用實驗的方式,用天地互動的方式,激發(fā)孩子們的好奇心,起到一個引領的作用,這也是這次太空授課很重要的作用。它并不是單純的灌輸知識,在看完這些實驗的內(nèi)容后還可以讓學生自己再去探索還會發(fā)生什么,讓學生在地面上去嘗試更多可能的方案。讓學生去了解這背后更深層次的東西。
觀央視《天宮課堂》太空授課觀后感 篇17
今天我們有幸觀看了天宮課堂的直播。我們神舟十三號飛船的3位宇航員用連線的方式,帶領大家參觀了太空家園。
王亞平老師向我們展示了宇航員們在天和核心艙內(nèi)工作與生活的場景。由于在太空中,微重力會導致血液上升,所以核心艙內(nèi)還配備了太空跑步機和太空自行車。王亞平老師還向我們展示了各種只有在太空中才能完成的小實驗。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最美麗的水膜張力實驗。只見王亞平老師在葉光富老師的協(xié)助下,運用滴管在支架上制作出了透亮的水膜。奇怪的`是,水竟然沒有滴落下來。接著,王亞平老師拿出了一朵紙質的粉色小花,說道,這是她和女兒一起在400千米以外的地球上做的太空花,并放在了水膜上,紙花在旋轉中慢慢綻放了開來,在太空中別樣的美麗。
宇航員們在太空中用一種特殊的行動和奉獻的精神為祖國的發(fā)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我們也要向宇航員學習這樣的精神。請祖國放心,強國有我們!
觀央視《天宮課堂》太空授課觀后感 篇18
此次“天宮課堂”開講實則是2013年航天員王亞平進行首次太空授課的延續(xù)。根據(jù)先前公布的授課內(nèi)容,三位航天員將在軌介紹展示中國空間站工作生活場景,展示太空轉身,演示微重力環(huán)境下細胞學實驗、物體運動、液體表面張力等現(xiàn)象。
航天員的授課互動必須小心謹慎,既不能動作幅度太大,干擾到正常飛行,還要當心飄浮的實驗器材和液滴影響到航天器安全。航天員們不時地與地面課堂進行實時交流,傳播載人航天知識,在實驗過程中耐心詳細地講解實驗器材、原理和步驟,并且及時總結實驗要點,循循善誘、循序漸進,一步一步地推進課堂,看到航天員們在我們自己的空間站進行授課,我內(nèi)心無比激動。細胞學實驗、水膜張力等奇妙的科學展示讓我大開眼界,對科學研究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感嘆科學魅力的`同時自豪感也油然而生。
“何其有幸,生于華夏”,想到國家從苦難之中走到今天成就,感慨萬千,這是屬于奮斗者的時代。只有奮斗者才能創(chuàng)造出一個個輝煌,作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必將不負期望,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我的熱血力量!
觀央視《天宮課堂》太空授課觀后感 篇19
12月9日,被稱作最硬核直播課堂的“天宮課堂”開課啦!這是讓同學們從不同緯度感受祖國強大、樹立中國夢的好機會。上海市市八初級中學千帆中隊的孩子們懷著期待與夢想觀看了“天宮課堂”。
“神舟十三號”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中國空間站首次進行太空授課。3名航天員介紹展示中國空間站工作生活場景,向青少年演示在太空失重環(huán)境下在地面很難見到的物理現(xiàn)象,細胞學實驗、物體運動、水膜張力實驗等這些奇妙而精彩的現(xiàn)象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時,學生們的驚呼聲、掌聲不絕于耳。當王亞平老師進行高難度的操作時,比如往水球里放入泡騰片,我感覺到現(xiàn)場所有的學生都屏住了呼吸,那個小小的“水晶球”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而當水球中的氣泡翻滾時,那種欣喜和感動簡直難以用語言來形容。這種通過凸顯天地差異來進行教學的方式,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對太空、對航天乃至對科學的學習興趣。航天員演示的.奇妙物理現(xiàn)象在無數(shù)孩子的心底播下了一顆有關“星辰大!钡姆N子。
“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循聲凝望,原本神秘遙遠的深邃太空離我們越來越近,一個個美麗的飛天夢正成為現(xiàn)實。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2003年神舟五號飛船搭載楊利偉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首次實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飛天夢。18年來,太空出差的頻率更快、時間更長,無不彰顯著大國自信的豪情。從“兩彈一星”“嫦娥問月”到“北斗指路、”“天宮”攬勝、“天問”探火再到“神舟”系列遨游蒼穹、“羲和”追日……浩瀚太空里,越來越多的中國航天身影,正在將中華民族對浩渺星辰的浪漫情懷譜寫成探索太空的現(xiàn)實大片。
腳踏實地,仰望星空。這樣難得的“天宮課堂”,對學生來說是一堂精彩有趣的科學課。這次授課活動在學生頭腦中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一定會伴隨學生們一生的求索過程。
觀央視《天宮課堂》太空授課觀后感 篇20
從51年前的一曲《東方紅》響徹太空,中國人拉開了探秘宇宙的偉大征程;厮葜腥A民族半個多世紀的問天歷程,我國航天科技從起跑、追趕到超越,以驚人的攻關加速度刷新著世界的認知。幾代航天人夙興夜寐、嘔心瀝血,憑借“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登月球、訪火星、漫步太空、問鼎蒼穹,攀登著科技高峰的同時,更積淀傳承著深厚博大的航天傳統(tǒng)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和載人航天精神,向各行各業(yè)傳遞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精神密碼”。
以“愿得此生長報國,勝寸心者勝蒼穹”的情懷與志向指引逐夢航向。
有人說,科技應是嚴肅客觀、超越主觀情感的。殊不知,在科技工作者嚴密的推理演繹與實驗分析之下更需家國情懷的滋養(yǎng)!爸袊教熘浮卞X學森曾說,“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家國情懷是鑄造航天精神的根與魂,由此延伸出的強國之志、報國之行便是無數(shù)航天人自然而然的選擇。斗轉星移,時代更迭,精神的力量歷久彌新。鄧稼先、任新民、于敏、郭永懷等老一輩“兩彈一星”科學家在環(huán)境極度惡劣、物質極度匱乏的條件下用一生詮釋著愛國不是貼在墻上的標語,而是用腳踏實地的身體力行證明的實干擔當。他們在上下求索中為后世留存的精神印記不會湮滅于歷史長河,而是激勵著無數(shù)新時代“后浪”接續(xù)“嫦娥”奔月、神舟飛天、北斗導航的偉岸華章,這不僅是航天精神的寶藏,更逐漸內(nèi)化為中華民族的精神內(nèi)核。
以“十年磨一箭,一箭刺蒼穹”的攻堅與奮斗綻放璀璨光芒。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東方紅一號、嫦娥探月、天眼問穹、北斗凌空……使命必達的背后是無數(shù)航天人用青春、智慧與熱血闖出的航天科技路。中國航天事業(yè)曾面臨西方撕合同撤專家、敵對封鎖扼殺以及無數(shù)“卡脖子”技術難題,航天人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扶搖直上九萬里”的戰(zhàn)斗姿態(tài)、敢為人先的勇氣和骨氣打響了曠日持久的“問天”攻堅戰(zhàn),直至把國之重器的核心技術、自主知識產(chǎn)權緊緊握在自己手中。中國航天女副總師姬濤從畢業(yè)起參與了天基測控各個階段,未至不惑之年便滿頭銀絲,換來航天測控精準度的大大提升;北斗三號衛(wèi)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帶領團隊在無數(shù)夜以繼日和不眠不休里換來北斗照亮中國夢;“神舟”團隊從零起步,27年間實現(xiàn)了載人天地往返、航天員出艙、空間交會對接等多項核心技術突破。65年來,一代代航天人在專注與奮斗中創(chuàng)出了一條中國特色航天路。
以“中國創(chuàng)造,勇開新局”的守正與創(chuàng)新點燃加速引擎。
“惟改革者進,惟創(chuàng)新者強,惟改革創(chuàng)新者勝”,中國航天發(fā)展史就是一部獨立創(chuàng)新史。從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到第一艘無人實驗飛船再到第一次載人航天、第一次太空漫步、第一次火星探測……無數(shù)個“第一”證明了科技創(chuàng)新是通往強國之路的“密鑰”,更賦予了中國人無限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的勇氣和力量。置身科技革命大潮,中國航天人沒有等待觀望,更沒有亦步亦趨,而是在“爭先創(chuàng)優(yōu)”的模式下實現(xiàn)了中國航天從“跟跑”到“領跑”的偉大跨越,跑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自主創(chuàng)新之路,極大推進了向科技強國的進軍步伐。然而,成功不是休止符,而是新征程的起點。當前置身新一輪科技革命大潮,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zhàn),要想在國際競爭中占據(jù)主動,要接續(xù)在關鍵技術領域合力攻關,啃核心技術“硬骨頭”,讓“中國創(chuàng)造”成就新的“中國高度”。
觀央視《天宮課堂》太空授課觀后感 篇21
60多年來,中國航天事業(yè)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離不開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zhàn)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精神。于吾輩而言,吾輩需發(fā)揚航天精神,繼續(xù)探索星辰大海,在自己崗位上熠熠生輝。
特別能吃苦,做個愛吃苦的“人上人”。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航天員的培訓內(nèi)容包括體質訓練、生存訓練、心理訓練及綜合訓練等,訓練強度之大,難度之高。超重訓練常用大型離心機來增強航天員對于超重的耐受能力,時間不長,但痛苦極大,很考驗航天員的身體素質。筆者之前看過《挑戰(zhàn)吧!太空》,體驗者們往往在重力達到7G時就已頭暈目眩幾近昏迷,放棄體驗,可想而知,我們的航天員承受的是怎樣的生理難受。我們要做個特別能吃苦、愛吃苦的“人上人”,始終把吃苦作為自己成長的必經(jīng)之苦,吃過別人沒吃過的苦,受過別人沒受過的累,流過別人沒流過的淚。我們要做個會吃苦的人,與“得過且過”堅決說不,追求“人上人”的境界,堅持到最后,創(chuàng)造屬于我們自己的精彩。
特別能戰(zhàn)斗,做個愛戰(zhàn)斗的“排頭兵”。生命不息,戰(zhàn)斗不止。景海鵬三度飛天,榮譽滿身,他收獲了許多鮮花和掌聲,但他依然十分清醒地說道,“我是一個農(nóng)村長大的孩子,能夠成為一名航天員,實現(xiàn)人生一個又一個夢想,登上一個又一個臺階,所有的這一切,都是黨和國家教育培養(yǎng)的結果,我沒有別的方式來回報,只想盡我最大的可能多干幾年、多飛幾次!睒s譽加身的他尚且如此,我們憑什么不戰(zhàn)斗、不努力、不奮進?我們要做個愛戰(zhàn)斗的“排頭兵”,始終奔跑在追夢的道路上,始終奔跑在為人民服務的道路上。我們要拒絕懈怠,在困難面前堅韌不拔,在成績面前繼續(xù)進取,一路奔跑在新時代的征程中,將夢想變?yōu)楝F(xiàn)實,用奮斗底色書寫青春的華章。
特別能攻關,做個愛攻關的“挑戰(zhàn)者”。攻城不怕堅,攻書莫畏難。科學有險阻,苦戰(zhàn)能過關。50年代的中國百廢待興,吃飽穿暖都是問題;60年代,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毅然決定研制兩彈一星,可想而知,這在當時的中國,是一個多么遙不可及的'夢想,甚至是可以被世人稱之為做“做夢”的一件事情。我國用了短短11年的時間,就成功突破了載人航天技術,又僅僅用了2年的時間就實現(xiàn)了神舟六號的成功發(fā)射和平安著陸,為中國航天史創(chuàng)下了一個又一個偉大的非凡業(yè)績。我們要弘揚航天精神,以科學、嚴謹、“鉆牛角尖”的態(tài)度對待工作,勵精圖治,不斷探索、突破,尋求業(yè)績突出。我們更要知難而進、鍥而不舍、攻克工作中的難點、疑點、痛點,搶占工作先進。
特別能奉獻,做個愛人民的“服務員”。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勞出山林。“他們的心里不是沒有家,只不過自己的家是小家,筑夢九天的家才是他們心里的大家;他們的心里不是沒有愛,只不過家庭親情是小愛,獻身航天事業(yè)的愛才是大愛!币晃缓教靻T的家屬如是說。在航天人的心中,只有“飛天”“做任務”“為國獻身”才是畢生的追求,也是他們的理性信念。我們要發(fā)揚一心為事業(yè)、一心為人民的崇高品質,不計個人得失,不較名利地位,始終默默奉獻,做個愛人民的“服務員”。我們要堅定站在人民的身后,為群眾著想,為群眾辦實事、謀福利、做貢獻,做人民最忠誠的保護者。
觀央視《天宮課堂》太空授課觀后感 篇22
偉大征途背后,是無數(shù)航天人嘔心瀝血、艱苦卓絕的奮斗所鑄成的不朽奇跡,更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zhàn)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航天精神所鋪就的“通天之路”。作為年輕干部,雖已無法“摘星攬月上九天”,卻要讀懂航天精神的“特別”之處,不斷涵養(yǎng)自己的品格、素養(yǎng)和意志。近地軌道的200多公里,中國航天人走了近60年;偉大復興的漫漫長路,值得我們用一生踐行。
“特別能吃苦”,頑強品格錘煉鋼筋鐵骨。
航天員的選拔極其嚴苛,從眾多戰(zhàn)斗飛行員中脫穎而出后,依舊要經(jīng)歷八個大類、一百多個項目、數(shù)千個單元的魔鬼式訓練才具備進入太空的資格。但唯有如此才成承受八倍于自身體重的重力,應對外太空復雜多變的各種情況。年輕干部同樣是通過層層選拔、考核,才走上了現(xiàn)在的工作崗位。然而實際工作中的.情形是千變?nèi)f化的,要認識到“苦難”是年輕干部的“煉金石”,去“嬌氣”,接“地氣”。要永葆“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頑強品格,不怕難、不怕苦、不怕累,練就獨當一面的強大本領。在具體工作中,更是要邁開步子,不畏畏縮縮;要扛起擔子,不推推搡搡;要動起腦子,不猶猶豫豫,在“自討苦吃”中培養(yǎng)自己敢于擔當?shù)木衿犯瘛?/p>
“特別能戰(zhàn)斗”,沖鋒態(tài)度激勵不甘人后。
載人航天工程是目前中國航天領域技術難度和風險挑戰(zhàn)的“天花板”,可即便如此,依舊有許許多多“特別”的航天人在“特別”的攻堅時刻挺身而出、前赴后繼,才能渡過一次次危機難關,跨過一個個技術鴻溝,F(xiàn)如今,國內(nèi)外形勢風云變幻,疫情防控依舊吃緊,在邁向第二個百年目標的征途中,時刻都會面臨新的斗爭,處處也都會成為戰(zhàn)場。年輕干部應當將風險挑戰(zhàn)視作自己的政治歷練課,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要發(fā)揚斗爭精神,敢于斗爭,在攻關前沿、基層一線燃燒自己的青春斗志。要有敢為人先的勇氣,也要有善為人先的智慧,更要有爭為人先的擔當,有勇有謀,沖鋒在前,開拓進取。
“特別能攻關”,創(chuàng)新思維啟迪舉一反三。
中國的載人航天走的是一條完全獨立自主的創(chuàng)新之路,我們具備后發(fā)優(yōu)勢,更是錨準世界一流,敢于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由此才掌握了一大批核心關鍵技術,形成了中國特色的科學理論體系。年輕干部是活力,是朝氣,某種意義上就是創(chuàng)新的代表,在崗位上更應充分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結合具體實際,形成獨有工作方法!八枷霃埩Α笔悄贻p干部的天然優(yōu)勢,應大膽解放,突破陳舊方式方法,擺脫長期路徑的依賴。與此同時,也要戒驕戒躁,把牢“思想定力”,要暢想,不要空想;要高談,不要空談;要實干,不要空干。一切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基礎一定是結合實際,而結合實際的基礎一定是調(diào)查研究。年輕干部應深刻理解其中內(nèi)涵,擎高思維創(chuàng)新之帆,筑牢肯干實干之船,才能劈波斬浪,一往無前。
“特別能奉獻”,為民宗旨引領孜孜不倦。
每一次太空任務前,航天員們都會立下“生死狀”,在祖國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面前,他們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神話傳說中,“上九天攬月”多少透著些玄幻色彩;而在中國航天事業(yè)里,“天問”“嫦娥”“神舟”卻都是航天員們用生命繪就出的壯麗篇章。年輕干部要始終牢記為民服務的宗旨,為自己的每一項工作都刻上無私奉獻的烙印。要不忘本,牢記自己的使命。少伏在“案頭”,多去“田間地頭”,走近百姓身邊,走進群眾家里,用“鐵腳板”走出人民幸福路、國家復興路。更要不為己,恪守一心為公,要在一言一行中守住底線,在一點一滴中奉獻為民。唯有如此,方能渲染“不忘本,不為己,盡忠職”的干部底色,成就精彩人生。
觀央視《天宮課堂》太空授課觀后感 篇23
我們集體觀看了一個直播——神舟十三號做實驗的直播。宇宙可真神奇呀!
航天員給我們教了許多有趣的科學知識,我印象最深的`是個物理實驗。在陸地上,如果將乒乓球放在水上它是會浮起來的,這是因為水有浮力,而在太空飛船里呀,如果你把乒乓球用吸管按下去,他便會沉在那個位置不再上浮,王亞平阿姨將水扔向空中,水竟然沒灑出來一滴。
航天員們還帶我們看了他們睡覺的地方,他們喝水的方式也很特別,把水從水袋中擠出來,小水滴飄了起來,王亞平阿姨喝進了肚子里,那簡直就不是喝水,那是吃水。太空飛船呀,就像我們的一個大家庭住宅,冰箱、微波爐、等等各種電器都有,看起來那個冰箱特別特別的小。之后我聽航天員們說,正是因為有了它,宇航員們才能吃上新鮮美味的水果,他們六個月的旅程才剛剛開始,我相信他們的生活會越來越有趣味。
宇宙真有意思,科學真奇妙,我也好羨慕宇航員,現(xiàn)在好好學習,爭取也上太空探索更多秘密。
【觀央視《天宮課堂》太空授課觀后感】相關文章:
太空授課作文03-17
《天宮課堂》觀后感06-05
天宮課堂觀后感02-21
觀看《天宮課堂》有感05-22
太空授課學生觀后感(通用17篇)07-14
天宮課堂觀后感(精選33篇)09-22
王亞平太空授課觀后感(精選6篇)07-14
天宮課堂觀后感(通用24篇)09-22
“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05-06
天宮課堂第二課直播觀后感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