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存問題與成因分析
【摘要】制度的存在與其背后蘊涵的倫理存在相適應。市場經濟蘊涵著諸如交換或契約信用制度倫理、競爭制度倫理和分配制度倫理等豐富的倫理要索。同時,市場經濟制度以其對效率與公平價值的追求,以及堅持效率與公平和諧統(tǒng)一的倫理取向而顯示出與其它制度倫理小同的倫理特質【關鍵詞】制度:市場經濟:倫理。
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20多年的成長過程中,發(fā)展與問題始終相伴存在:一方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雖然起步較晚,但由于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從2001年開始,逐漸完成了從民間推動前進向政府主導的轉化,其理論研究與工作開展也都進入到快速發(fā)展期,在國際上可以堪比起步較早、理論和方法都較為成熟的歐美等國;另一方面,許多潛隱在認知、研究和操作三大領域中的問題,在心理健康教育發(fā)展的過程中不斷暴露出來,經常導致許多預設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標無法實現。因此,為確保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始終能夠沿著健康與高效的軌道發(fā)展,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和科學、審慎的態(tài)度,對現存的問題及其成因進行客觀分析。
1 認知領域中存在的問題。
1. 1 部分高校輕視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忽視自身的主體性作用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須在家庭、學校、社會、政府及大學生自身等各方面的通力協作和密切配合下,才能順利進行。在心理健康教育實施過程中,政府部門與立法機構應該既是各類教育法規(guī)的制定者,又是貫徹執(zhí)行法規(guī)的監(jiān)督者,然而,由于立法機構至今仍沒有出臺任何敦促高校必須無條件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法律,各級教育主管部門下達的與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的許多文件常常不能被高校及時、有效地貫徹執(zhí)行,出現“高校不急,主管部門急”的反,F象。作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執(zhí)行主體的高校,理應成為心理健康教育的積極推行者和實施者,但部分高校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態(tài)度卻是“說起來重要,忙起來次要,做起來不要”。在這些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經不是為了滿足大學生日益增長的心理發(fā)展需要,而是“成為一種時髦的口號、實施素質教育的粉飾品和應付上級檢查及匯報工作的美妙裝飾物”[1],甚至一些追求短期內出政績的高校領導主觀上不愿意把學校有限的資金投向看不出“名堂”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去[2]。
1. 2 部分高校及其上級行政主管部門混淆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科概念 有研究表明,高校內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在工作對象、終極目標等方面存在著統(tǒng)一性的同時,兩者在各自所遵循的理論、方法和運行機制等方面卻有著本質的區(qū)別[3]。因此,它們是兩種不同的概念,具有既相互聯系又相互獨立的辯證關系。許多學者普遍認同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的說法,認為兩者同屬于德育的范疇,具有平等的地位[4],但是習慣于主抓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些教育主管部門和部分高校,仍堅持運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和原則來指導心理健康教育。有人甚至主張把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地、完全地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體系中,使其成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把心理咨詢教師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的管理體制中來[5]。如下的事實依據也使得心理健康教育隸屬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觀點得到肯定:首先,心理健康教育在國家及。ㄊ校┘壭姓䴔C構中沒有直接對應的行政部門,而是由國家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及。ㄊ校┙逃龔d的思想政治教育處負責;其次,在高校校級領導的分工中,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般由負責思想政治工作的領導分管;再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課題也是由思想政治工作主管部門擬定。鑒于上述事實,心理健康教育并沒有能夠走出思想政治教育學科領域的范圍,沒有能夠獲得與思想政治教育同等的地位并產生與其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作用。
1. 3 高校內的部分教職工缺乏主動參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 隨著我國心理健康教育所涉領域的不斷擴大,心理健康教育已不單單表示一種教育方法或一種教育技術,更多的時候已經代表了一種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但是仍然有人認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心理輔導員的日常工作而已,與其他部門和人員并無密切關聯。事實上,高校除了與外界社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外,校園內部也存在著錯綜復雜的各種關系,如人與人的關系、人與物的關系等。生活健康在高校內的大學生,其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必然受到校園的空間環(huán)境和人際環(huán)境的影響,而營造校園心理和諧氛圍的主體應該是學校內的全體教職員工。因此,作為高校的一員,無論在什么崗位,只要從事與學生有關的工作,都必須具備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并確保自己在日常工作中心態(tài)正常[6]。
2 研究領域中存在的問題。
2. 1 研究文章唯數據心理學是一門實證性學科,實驗數據的采集與處理使其擺脫了偽科學的嫌疑。但是,在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研究中,不管獲得的測量數據有多么高的信、效度,始終應該為科學和高效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所采用,為大學生的心理成長與發(fā)展的目標服務。如果某些數據經過處理后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沒有足夠的參考價值,那么為獲取這些數據所付出的各種人力和財力都可視為浪費。目前,許多學術期刊特別是一些有影響的心理衛(wèi)生類核心期刊,過分追求心理測量的數據,對一些觀點創(chuàng)新但尚沒有統(tǒng)計數據支持的臨床研究不屑一顧而不予錄用,導致唯數據論的思想在心理學界特別是應用心理學界占據統(tǒng)治地位,也導致該領域的一些學者甚至權威為了自己的學術位置,不得不制造或修改實驗數據或者把小樣本獲得的數據肆意擴大為大樣本數據。
2. 2 研究內容單一化 在中國,處于快速發(fā)展期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著許多復雜的問題需要去研究解決,如外國的理論與實踐的本土化問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領導體制構建問題、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yè)化培訓與督導問題、心理危機干預的工作體系和工作流程問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教學體系建設問題、針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有效調節(jié)手段問題、針對大學生心理障礙的治療和干預措施等,都亟需研究。而目前的許多研究僅僅局限于對大學生某一群體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與分析。
2. 3 研究樣本范圍狹窄 首先,部分學術期刊上發(fā)表的研究論文研究對象的取樣僅是某地區(qū)的某幾個高校(跨校)、或某校的幾個院系(跨系)、或某院系的幾個專業(yè)(跨專業(yè))的在校大學生,但其標題與樣本相比卻顯得很大、很寬,出現“帽子大,腦袋小”的現象。其次,由于少數異常心理學生所制造的影響力和破壞力足以使整個學校的運轉處于癱瘓狀態(tài),所以許多研究總是集中于某些特殊大學生群體心理健康問題的某些方面,缺乏針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普遍規(guī)律的綜合研究[7]。但對于高校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必須同時兼顧少數心理異常的學生和多數心理正常的學生。對于大多數心理處于正常狀態(tài)的學生,需要研究如何發(fā)展、提高他們的心理功能;而對于少數處于異常心理狀態(tài)的學生,則要研究如何矯治他們的心理障礙。再次,高校內的教職員工很少作為樣本成為被研究的對象,而他們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將直接影響著他們所接觸到的所有大學生的心理健康。
2. 4 研究重點偏離現實 大學生的許多心理問題是由交友、戀愛、性以及接觸網絡等活動造成的,而這些問題發(fā)生的根本原因是當代大學生們普遍缺乏信仰,沒有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目前的許多研究一味追求學術性含量,沒有抓住當前高校內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由于不能觸及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實質,其研究成果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開展缺乏推廣應用價值。
3 操作領域存在的問題。
3. 1 師資隊伍結構不合理 師資隊伍的數量與質量可以決定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否有效地開展。目前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師資隊伍結構的不合理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第一,專職心理咨詢師不能專心從事心理咨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人員組成應該包括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2種,管理人員負責中心的日常事務管理、各類活動的組織協調等,為中心的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硬件與軟件的支撐,而技術人員則應竭盡全力對學生進行心理咨詢或心理治療等工作,但由于管理人員的缺乏,使得許多專業(yè)心理咨詢人員既要進行面對求助者的心理輔導工作,又要承擔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及心理咨詢室的各種管理工作,出現“校長兼教工,上課帶打鐘”的現象。第二,心理咨詢室從業(yè)人員的組成結構不合理。鑒于學生復雜的心理狀況和心身問題,咨詢室的工作人員除了要有教育學、心理學和社會學知識背景的心理咨詢師,也需要配備具有醫(yī)學知識的心理治療師或精神科醫(yī)生,以便及時識別和轉介精神病性障礙患者,但由于未能吸納復合型特別是具有醫(yī)學知識背景的工作人員,有些心理咨詢師竟然把求助者已經表現出來的精神疾病癥狀作為討論的話題,嚴重地延誤了這類求助者接受藥物治療的最佳時機[8]。第三,專職心理輔導員與在校學生的師生比例較低。美國有關行會的專業(yè)標準是每1 000~1 200名學生配1名專業(yè)人員[9],香港為1∶2 000[10],而我國高校的師生比一般在1∶3 000~1∶5000,如湖南省優(yōu)秀等級的心理咨詢室建設標準中規(guī)定專職人員與在校學生的比例為1∶3 000。雜志《柳葉刀》一項對中國4省精神障礙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發(fā)現,中國成年人群30 d患病率高達17. 5%。大學生屬于成年人,按此推算,每3 000名大學生中,可能存在精神障礙的人數會高達525名。
假設1名專職人員在30 d內只對他們每人干預或輔導1次(每次為1 h),則需要525 h。即使該專職人員每天工作按8 h計算, 30 d也只能完成160 h,與525 h的要求相距甚遠。事實上,許多求助者需要每周輔導1~2次,而不是每月1次,長時間、高負荷的心理輔導工作使許多專職人員的身心得不到充分休息和及時修復,極易形成職業(yè)倦怠。
3. 2 缺乏科學、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 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體系可以從2個維度來構建,即時間維度和知識維度。在時間維度上,按照大學生心理發(fā)展的年齡特征,循序漸進地實施心理教育,如對新生進行入學心理健康水平的普查時,可同時進行適應性的團體心理輔導,并立即建立心理檔案,對測查出有心理問題的學生給予及時的咨詢與幫助[2];對大二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點則應放在人際關系、網絡依賴及性心理方面;對大三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點可轉向打工、愛情、友誼等方面;而對大四學生則重點談考研、創(chuàng)業(yè)與就業(yè)指導。在內容維度上,圍繞大學生生活健康與學習的空間環(huán)境系統(tǒng)和人際環(huán)境系統(tǒng),應選擇開設心理健康知識輔導課和心理健康實踐課[6],如《心理診斷學》、《變態(tài)心理學》、《積極心理學》、《社會心理學》、《交際心理學》、《咨詢心理學》、《心理衛(wèi)生學》等理論課程以及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訓練、減壓放松技巧訓練、心理危機干預等實踐課程。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體系應重在實踐而非理論,無需大學生掌握太多心理學學科的專業(yè)術語,但卻要求他們能夠學會解決心理困擾、保持良好心態(tài)以及認識自我、發(fā)展自我的方法和技巧,掌握促進自身心理健康的能力。
而事實上,許多高校都沒有建立起科學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甚至誤把心理學當成心理健康學,將心理學教師當成心理咨詢師,將與心理健康相關的課程套用心理學課程的教學模式進行教授。
3. 3 心理健康評估的工具選用不當和測評結果使用不當 心理健康評估工具選用不當的主要表現在2個方面:第一,使用引進國外的量表較多[11],而本土化的測評軟件卻使用較少,如2005年編制出的《中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測評系統(tǒng)》就很少被使用,且由于這些引進量表的常模沒有隨著時間變化和社會發(fā)展而做出相應的修訂或更新,導致以陳舊常模比對產生的許多結果有悖于客觀現實。第二,許多現有的心理健康評估多為消極性的測評,缺乏從積極心理學角度來判定大學生心理健康程度的適宜量表。
心理測評結果使用不當則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第一,新生入學后必須參加高校組織的體檢,但由于體檢項目中缺乏心理健康水平評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在體檢復查中沒有能夠發(fā)揮應有的作用。許多大學新生在大學階段表現出的心理問題其實是中學階段心理問題的延遲表現[12]。由于高考體檢缺乏心理健康檢驗的環(huán)節(jié),導致部分中學時代患有嚴重心理障礙的學生進入高校,而入校后的新生心理健康水平評估結果只能作為學校了解學生心理狀況的材料,不能成為拒絕心理障礙患者入學的依據,給高校日后的心理輔導和心理矯治帶來巨大壓力。第二,部分高校大學生心理檔案僅僅是建立在對大一新生進行一二次心理測試的結果之上,并把這一二次的測評結果看成是大學生的心理狀況而長期使用。然而,心理健康狀態(tài)并非是一個凝固不變的結果,而是一個持續(xù)變化的動態(tài)過程,因此,大學生的各類數據都應該適時采集,不斷更新。第三,完全地、單純地依賴和迷信獲得的測評數據,缺乏進一步的臨床觀察與診斷,導致臨床上的誤診或漏診。
3. 4 危機干預系統(tǒng)不健全 危機干預系統(tǒng)一般應包括預警系統(tǒng)、監(jiān)控系統(tǒng)、干預系統(tǒng)、轉介系統(tǒng)、危機善后系統(tǒng)。許多高校的危機干預系統(tǒng)不健全,主要表現為4個方面:一是缺乏對在校大學生進行心理危機排查的機制,當危機事件發(fā)生時,學校管理人員要么驚慌失措,要么無動于衷;二是沒有對有嚴重心理危機的學生高度關注并進行日常監(jiān)控,導致慘案時有發(fā)生;三是缺乏暢通、快速、有效的轉介渠道,不能使精神障礙患者及時轉介到精神衛(wèi)生專業(yè)醫(yī)療機構;四是缺乏對危機當事人及其周圍同學進行有效的支持性心理輔導及跟蹤性隨訪。
3. 5 缺乏網絡咨詢的實踐與研究 截止2009年6月,全國1 983所高校全部建成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機構,但是其中部分高校卻把心理咨詢室當成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使心理健康教育簡化為心理咨詢的單一活動。2009年11月,江蘇省教育廳公布了江蘇省首批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研究示范中心,為全省各類院校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與研究提供了模板與范式。然而,本課題組于2010年4月8日通過網絡登錄這16所示范中心、調研它們的網絡咨詢功能時卻發(fā)現,示范中心大多數缺乏網絡咨詢的實踐與研究,其中25%的中心沒有自己獨立的心理健康網站; 56. 25%的學校在其學校網站首頁上沒有心理健康網站的鏈接; 87. 5%的中心沒有在線實時咨詢,而網上在線實時咨詢卻是實施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的必備條件之一,可以讓處于極端危機狀態(tài)的大學生有可能獲得及時的心理援助。
4 參考文獻。
[1] 葉一舵。我國大陸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二十年。福建師范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8(6): 148-155.
[2] 仲穩(wěn)山,李含俠。揚泰地區(qū)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 2007, 25(1): 153-154.
[3] 仲穩(wěn)山,李露,F代德育概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
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08, 19(5): 79-82.
[4] 李克敏。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中國高等教育, 2006(Z3): 52-53.
[5] 蔡麗娟。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機結合。思想教育研究, 2006(6): 25-27.
[6] 仲穩(wěn)山。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運行與評估。職業(yè)教育研究, 2010(2): 23-24.
[7] 黃國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十三年回顧。玉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2007, 28(2): 146-148.
[8] 仲穩(wěn)山。心理診斷學。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 2009: 12.
[9]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工作”考察團。略論北美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其借鑒意義。思想教育研究, 2006(12): 36-38.
[10]樊富珉。香港高校心理輔導及其對內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啟示。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05(7): 65-69.
[11]宋鳳寧,黎玉蘭。試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四大誤區(qū)。現代生物醫(yī)學進展, 2008, 8(12): 2327-2329.
[12]仲穩(wěn)山。高職與本科院校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比較研究。職業(yè)時空, 2009, 5(8): 172-174.
三星華為G3定制機集體死機 7日通信微博每日報:華為手機集體爆出死機故障 華為云手機身存安全隱患 曾大規(guī)模死機 7日通信微博每日報:華為手機集體爆出死機故障 三星華為G3定制機集體死機 華為云手機身存安全隱患 曾大規(guī)模死機 7日通信微博每日報:華為手機集體爆出死機故障 7日通信微博每日報:華為手機集體爆出死機故障【中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存問題與成因分析】相關文章:
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分析報告(精選6篇)07-29
大學生就業(yè)現狀及問題分析10-20
淺析當代大學生學習動機現狀與成因分析論文(通用6篇)12-23
中國的環(huán)境問題03-13
汶川大地震震害特點與成因分析12-11
大學生心理健康分析報告(精選18篇)07-30
大學生心理健康心理分析報告12-28
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心得(精選7篇)12-28
質量問題分析報告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