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教育理想教學思路教學模式論文
論文關鍵詞:教育理想 教學思路 教學模式
論文摘要:本文將筆者廁身大學教育二十余載的點滴體會匯集于此。立論于大學教育的本質,即大學教育不是傳授技能,而是傳播精神,沿著教育理想是堅守職業(yè)道德的精神基石、教育理想決定教學思路,教學思路引領教學模式的行文順序。闡述建立在教育理想之上的大學教師內在素質與職業(yè)道德及其引領下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模式。通過列舉三個教學思路與模式闡明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
大學教育的本質不是向被教育者傳授技能,而是向他們傳播精神,實現(xiàn)受教育者“學習如何去學習,學習如何去做人。學習如何去做事”的目標。作為傳播精神的使者,教師必須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建立在教育理想之上的職業(yè)道德是教師內在素質的反映,這一根植于內心的職業(yè)道德引領著教師的教學思路,從而探索和設計出真正讓受教育者受益的教學模式。從這個意義上講,沒有統(tǒng)一的教學模式,只有“以人為本”的教學模式。
一、建立在教育理想之上的職業(yè)道德是教師內在素質的反映,教育理想是教師堅守職業(yè)道德的精神基石
信念滋養(yǎng)理想,理想成就事業(yè)。大學教育說到底是一種人文教育。大學教育的宗旨是為學生提供某種精神品質,為他們建立起內在的資源,使其終身受益。作為傳播精神的使者,大學教師應該不僅僅具備深厚的專業(yè)功底,更要滿懷理想和激情,因為教育理想是堅守職業(yè)道德的精神基石。樹立教育理想是一種思想的跋涉、一種精神的修煉,也許我們要用一生去跋涉與修煉。因此,我們必須認識到,
第一,甘于寂寞與沉靜是教師的一種素養(yǎng)。難有驚天動地的壯舉,難有振臂一呼應者云集的場景,教師這一職業(yè)帶給我們更多的是平凡、平常與平靜。因此,從事教學工作是要甘于寂寞與沉靜的,甘于在浮躁面前寂寞,甘于在功利面前沉靜,這份寂寞與沉靜是作為一名教書先生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yǎng)。
第二,人格魅力勝過一切語言的訓導。教師的意義更在于書本之外。教育和培訓不同。培訓是傳授某種技藝,教育則是要給人提供某種精神品質。這種精神品質應深深地融于我們的教學中。作為教師,我們無需刻意去訓導學生,我們自身的品行舉止。如你的教育理想、你的價值觀與人生觀,都可能在你的課堂上不經(jīng)意問流露出來并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你的學生,以至使其終生不忘。
第三,成為學生人生的引導者。教師于之學生,其感染力極強。教師的教育理想以及由此引領的教學模式可以使學生對一門課程、一個專業(yè)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甚至可以改變其處世態(tài)度。對于即將走向社會,融入復雜環(huán)境的學生而言,教師的這一非故意性引導產(chǎn)生的作用不容低估,從這個意義上講,只有不用心的教師,沒有教不好的學生。
第四,承擔一份自覺責任。既然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yè),也就意味著選擇了一份自覺責任。與其他職業(yè)不同,教學工作不可能也不必要時時受人監(jiān)督,截至目前。我國高校中教師因教學效果差而離崗的人并不多見,其主觀努力程度的大小也無法明顯地體現(xiàn)出來。因此,對教學工作的投入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自己的責任感。而責任感的強弱對教學質量的高低產(chǎn)生直接影響。
第五,充滿語言魅力的教學才能深入人心。教師的教學語言是吸引學生專注于聽課的重要手段,教學語言的魅力不是簡單的一句笑話、一段故事引發(fā)的即興娛樂。課堂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要讓學生對枯燥乏味的知識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靠的是教師“學貫古今。兼容中外”的語言魅力,而這種語言魅力來自教師自身的博、專、貫通和深刻的洞察力,來自于教師立足于專業(yè)知識之中,游離于專業(yè)之外的一種非牽強的、合乎教學要求的貫通,有時它是一種教師將自己融化在教學意境中的最高境界。從這樣的語言魅力中,學生讀到的不僅僅是知識,也是人文精神和崇高理想。要使自己的教學語言富有魅力,教師要具備博、專、貫通的知識和深刻的洞察力,更要有一種享受教學的體味。享受教學必須熱愛教學,熱愛教學才能陶醉于其中,陶醉于其中。才能滿懷激情,滿懷激情才能有感而發(fā),才能滔滔不絕,出口成章,乃至深入人心。
素養(yǎng)、人格、引導、責任是教師內在素質的反映,它構成教師職業(yè)道德的基礎,我們依靠由此建立的這一基石完成我們的使命,實現(xiàn)我們的教育理想。
二、教育理想決定教學思路。教學思路引領教學模式
既然教育和培訓不同,大學教育就不是也不應該是按照統(tǒng)一的范本和范式復制和克隆一批批學生,讓學生學會如何去學習是大學教育的基本思路和宗旨,在此引導下的教學方法應該充分體現(xiàn)在“授之于漁,而非授之于魚”的方法體系之中。而真正實踐“授之于漁,而非授之于魚”,的確需要教育者具備上述的素養(yǎng)、人格、引導、責任,因為他必須將教育教學當作一種使命,而不是任務,于是他要做到。
(一)教學思路與模式之一,加工知識信息,輸出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
大學教育不應該是書本或教材知識的直接傳授。
為實現(xiàn)讓學生學會如何去學習的目標,有效的教學法應該是,教師接收知識信息。將其進行有效加工,從中分離出關鍵知識點,同時提煉出思維式和學習法向教學對象輸出。(見下圖)
1,搜集和加工信息
既然大學教育不能唯教材試論,故教師將自己搜集的知識信息進行科學的、系統(tǒng)的、完整的加工,使其生成關鍵知識點就成了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首要任務。要對搜集的知識信息進行有效加工,必須做到,第一,教師必須熟知課程所涉及知識的歷史、現(xiàn)狀與未來發(fā)展狀況,即教師自身的專業(yè)功底扎實,第二,教師不僅能夠把握整個課程(教材)以及各章、節(jié)的重點,還要能理出章與章、節(jié)與節(jié)。乃至該課程與其他專業(yè)課程的內在聯(lián)系,將其融會貫通,這是加工有效知識信息的關鍵所在,第三,提煉思維方式與學習方法建立在以上兩點之上,第四,輸出信息的手段是講解知識點而非解釋教材。
2,提煉并輸出思維方式與學習方法
輸出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而非機械地傳授知識是當今大學教育教學方法改革的必然趨勢,因為,第一,大學教育對象的特點是計算能力強,但由于缺乏實踐經(jīng)驗,對概念和原理的把握在相當程度上還停留在高中的記憶階段而非理解消化,更談不上應用,第二,信息爆炸的時代,教育對象要接收的信息量之大,信息變更之快足以往任何時候都無法比擬的。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最有效地輸出信息,從而將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傳授給教育對象是教育教學的關鍵。以經(jīng)濟學和管理學專業(yè)為例,輸出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的有效手段可以是:
(1)打破教材結構框架,改變傳統(tǒng)的按概念、性質、意義、方法等順序講授的教學方法。直接從該知識點的“應用”人手,以現(xiàn)實經(jīng)濟生活中的案例分析人手,提出問題,引發(fā)學生的思考,然后從案例中歸納相互相關概念、性質及特征、意義及作用以及解決方法。實踐證明,上述方式不但可以讓學生對問題,尤其足難點問題的理解變得相對容易,而且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同時完成了理論和實踐兩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2)強調思維方式,闡述學習方法。由于學科之間的差異,即不同學科有著自身的理論基礎、研究方法和框架結構。對上述線索的把握比介紹學科的具體內容更至關重要,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自始至終要圍繞上述線索展開。不斷在講授中強化這些線索,以線帶面。 (3)避免本課程與其他課程中相關內容的重復,既保證本課程教學內容的完整性又避免重復同一知識點。為了保持教材的完整性、邏輯性和結構合理性,各門經(jīng)濟學類或管理學類專業(yè)課程的教材一般都會對本課程涉及的內容進行全面介紹,從而導致某些知識在許多課程中重復出現(xiàn)兩次甚至多次。作為教師,首先應該具有廣博的專業(yè)基礎知識,熟悉各門相關專業(yè)課程的基本內容及其內在聯(lián)系,其次,應該把握“重復內容”在各門課程中的地位,即它是作為本課程的核心內容還是作為背景與輔助材料出現(xiàn),“重復內容”在各門課程中研究的角度是否一致,最后,根以上分析研究應該如何講授“重復內容”?梢圆扇〉拇胧┦,第一,對“重復內容”僅僅做簡要回顧,以便于學生掌握其在本課程中的應用方法,第二。換一個角度講授,確立它在本課程中的地位及其作用。
(二)教學思路與模式之二,三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會學生如何學習。
1,開篇介紹。在開始講授一門課程的具體內容之前,首先概括介紹本課程在整個專業(yè)學科體系中的地位以及該課程與學科體系中各門課程之間的關系。這樣做的好處是,對剛剛開始學習專業(yè)課的學生,如大一、大二的學生來說,可以使學生在全面了解本專業(yè)的所有主干課程的基礎上,加深對本課程所處地位的印象,并了解其在后續(xù)課程中的作用,同時可以引起學生進一步探究專業(yè)知識的興趣,對大四學生講授時,通過重點回顧專業(yè)學科體系中已學課程的內容以及它們與本次學習課程的聯(lián)系,可以使其融會貫通,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專業(yè)課程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并對本次講授課程產(chǎn)生興趣。
2,過程小結。在一門課程的講授過程中,注意每一章的小結,小結內容包括,(1)指出本章的學習要點、難點,(2)闡明本章主要提出了什么問題,解決了什么問題,(3)理論聯(lián)系實際,概述本章知識在現(xiàn)實丁作中的應用情況以及如何應用。通過這一過程小結,使學生將前后章節(jié)與知識點聯(lián)系起來,學會用聯(lián)系的、全面的、系統(tǒng)的觀念掌握知識,同時提高其綜合應用能力。
3,結束點評。點評,是對一門課程的完整總結與評價,包括,(1)總結該課程的核心內容及各章之間的關系,(2)理順該課程的所有關鍵知識點及其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從而歸納m思維方式與學習方法,(3)介紹本課程內容所涉及的熱點及前沿問題,引導學生進一步探求和研究。一門課程的教學宗旨著落于此。
(三)教學思路與模式之三,理論聯(lián)系實際。引領學生完成“三個境界”。
盡管大學教育不是職業(yè)培訓,但它也不是堆砌理論,不是從理論到理論,畢竟,大學教育還肩負著為社會和圍家培養(yǎng)人才,尤其是創(chuàng)新人才的重任。作為教育者,我們責無旁貸地承擔著引領被教育者將理論應用于實踐,從實踐中總結理論、深化理論的責任。理論聯(lián)系實際也是讓學生“學習如何去學習”這一教學目標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管理學科中的每一門課程都與日常經(jīng)濟生活息息相關,教學中的理論聯(lián)系實際尤為重要。
中國的禪宗一直有這樣的境界,第一境界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境界為“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境界為“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其實,學生在掌握一門課程并將其付諸實踐的過程正是體現(xiàn)了這三個境界。初學者,以教材學習為主,學生往往停留在理解教材、記憶教材內容的階段,因為缺乏實踐,他們很難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故表現(xiàn)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而當學生畢業(yè)開始工作后,他們往往會產(chǎn)生困惑,感覺原來學習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有著較大的差異,于是有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理解,如果我們在大學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教會學生利用所掌握的理論知識分析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他們一定能體會到“萬變不離其宗”,實踐不過是理論的巧妙與靈活應用,而非機械照搬,其實“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為了實踐上述思想,本文還以經(jīng)濟學和管理學專業(yè)為例,有效的做法是將理論聯(lián)系實際貫穿于課程始終。具體教學模式為,
1,介紹理論的應用現(xiàn)狀,提出應用中存在的問題。(1)通過對各種理論和方法在現(xiàn)實中應用情況的介紹,幫助學生了解該理論與方法的應用現(xiàn)狀,(2)對某些目前尚未在實踐中應用的方法,提出并回答以下問題,該方法在實際工作中是否具備應用的條件,有些模型和公式為什么不為企業(yè)相關人員所用,應該如何應用,應用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通過上述講授環(huán)節(jié)。學生對原本相對枯燥、繁瑣的概念、公式和模型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同時激發(fā)了學生進一步探索的熱情。
2,兩種案例教學模式的呼應。案例教學區(qū)分為兩大類。應相應地采取兩種教學模式,即“講案例”和動手“做案例”!爸v案例”,即以現(xiàn)成的案例為分析對象,引導學生學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做案例”,即給出基本素材,要求學生利用素材完成案例并回答案例中的問題!爸v案例”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初級階段,只有完成“做案例”的環(huán)節(jié),才能真正實現(xiàn)提高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的目的。在上述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采取講授、學生分組演講、課堂討論和點評總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可以使學生學以致用,活學活用,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什么是“教學效果”,大學的“教學效果”至少應該包括兩方面的意義,一是使學生掌握了專業(yè)知識與技能,二是使學生學會了如何面對人生,如何獨善其身而又恩惠他人。固然,學生本身的學習態(tài)度和基本素質是決定教學效果的內在因素。然而教師在大學教育中的影響力卻不容忽視,以上三個教學思路與模式強調了教師的作用與功能,它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的不僅僅是教學內容。更是教師敬業(yè)的態(tài)度。如果說前者起到了傳授知識的作用,能幫助學生走向社會,那么,后者是傳播精神,使學生立足社會。教學是一門藝術,是一門最為復雜的藝術,大學教育更是如此,它是將教育理想與教學思路和教學模式融為一體的教育實踐過程,缺乏任何一個要素,都不足以達到大學教育的最高境界,實現(xiàn)大學教育的終極目標。
【淺談教育理想教學思路教學模式論文】相關文章:
《綠》的教學思路淺談04-30
實踐教育論文教學模式論文05-01
淺談高中語文教學的新思路論文05-02
JiTT教學模式開放教育論文04-30
淺談高校開放式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的研究教育論文05-02
淺談體育教育教學的健康教育論文05-02
淺談基于翻轉課堂模式的語文教學論文04-27
淺談高中英語有效教學的新思路論文05-02
淺談歷史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04-29
淺談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結構模式論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