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基于心理契約的高校學生管理對策
基于心理契約的高校學生管理對策1
文章從心理契約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現(xiàn)狀,探討目前高校管理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zhàn),有針對性地提出合理建構高校學生管理心理契約的建議.
作 者: 梁彥清 Liang Yanqing 作者單位: 山西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山西,太原,030006 刊 名: 科學之友 英文刊名: FRIEND OF SCIENCE AMATEURS 年,卷(期): 20xx ""(35) 分類號: G647 關鍵詞: 高等學校 心理契約 學生管理基于心理契約的高校學生管理對策2
摘要:文章從心理契約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現(xiàn)狀,探討目前高校管理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zhàn),有針對性地提出合理建構高校學生管理心理契約的建議。
關鍵詞:高等學校;心理契約;學生管理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謂之高校者,向社會培育人才之地也。隨著社會經濟的日益發(fā)展,社會對于人才需求的結構,要求也不斷發(fā)生著變化,加之大學生的價值觀也日益多元化,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或者正在發(fā)展的素質教育模式已經陷入瓶頸當中,心理契約作為聯(lián)系學校與學生之間的心理紐帶。影響到教師的積極性、學生的積極性,建構合理的心理契約,對學校、教師以及學生都有一定的積極影響。
1 心理契約的定義、特點及其發(fā)展歷程
最先把心理契約概念引入心理學領域是美國著名管理心理學家阿里吉斯(argyris),他在《理解組織行為(understanding or-ganization behavior)》一書探討了工人與工頭之間一種隱性及非正式的理解與契約關系后來施恩在其著作中近一步明確了心理契約的定義,在20世紀90年代初,我國首先在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中引人該理論,并在實踐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隨后起研究在各個領域中開始繁榮,進一步滲透到高校管理教育中。
所謂心理契約也就是個人將有所奉獻與組織欲望有所獲取之間,以及組織將針對個人期望收獲而有所提供的一種配合。作為個人與組織的一種配合,心理契約具有其特殊性,它是一種內隱的、不受法律保護,但有激勵效果。如果不能滿足人的內隱的愿望。人們就會產生不舒服的感受的配合。
除此之外,心理契約還具有以下特點:
(1)主觀性。心理契約作為一種個人與組織相互滿足期望的配合,不可避免的要因人而異,每個人的主觀愿望不同,那么心理契約呈現(xiàn)出的表層特征也不一樣。
(2)動態(tài)性。心理契約除了因人而異,也會因地因時而異,每個人身處時代不同,身處環(huán)境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期望,組織對于個人的期望和承諾也就相應的有所改變。
(3)心理契約與期望之間存在差異,心理契約指的是個人與組織在理想的狀態(tài)下配合,組織給予個人的期望和承諾的滿足,但是在現(xiàn)實中,可變因素太多,這種狀態(tài)下就會出現(xiàn)差距。
(4)心理契約與組織承諾之間存在差異,在組織與個人相配合后,組織只能針對個人的期望收獲有所提供和滿足,但不一定會全部滿足,這其中就出現(xiàn)了差距。
2 心理契約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應用現(xiàn)狀及其面臨的問題與挑戰(zhàn)
2.1 心理契約在高校管理中的應用現(xiàn)狀
目前而言,心理契約的理論和方法在高校學風建設中的應用效能,尚未通過系統(tǒng)研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從高校管理者角度來說,學生管理工作趨于表面化,沒有真正落實到實處。凡涉及到學生的各個部門工作,最后的落腳點應該都要在學生工作上,F(xiàn)行的工作體系和工作內容的紛繁復雜,使得學生管理者每日陷于事務堆之中,處于被動應付的狀態(tài)。從事學生工作的管理者幾乎是什么都在管,從早操、上課、課外活動、晚自習、熄燈等都離不開他們,但對學生成長成才最基本的素質,諸如專業(yè)方向的選擇、心理問題的開導、人生關鍵幾步的指導(就業(yè)考研)等卻引導得較少?偟膩砜矗瑢W生管理者管的枝節(jié)末稍多了些,而主動研究一些學生工作規(guī)律、大學生的特點、思想動態(tài)等問題則少了些。因而很難滿足學生的學生興趣、好奇心和主動探索的欲望,從而影響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從高校角度來說。只是單純的關注學校管理制度的完善與否,缺乏建立良好的溝通平臺,學校無法了解學生的期望心理,思想活動,只是注重硬件建設。忽略了軟性建設。導致學校的教育主流與大學生的價值觀脫節(jié)。
從大學生角度來說,大學生的主題意識開始覺醒,他們主觀認為,教育與受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平等的溝通關系上。學校的硬性制度化管理使得大學生在心理上產生嚴重的抵觸心理,隨著網絡技術的發(fā)展,現(xiàn)實社會中的誘惑日益增多,為了逃避學校硬性管理帶來的身體和心理的壓力,大學生沉溺與網絡虛幻的世界不可自拔,最終產生自我墮落心理,這對于大學生的成長和社會的需求產生嚴重的沖突。
2.2 高校學生管理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
2.2.1 時代的發(fā)展給學生工作帶來全新的挑戰(zhàn)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市場經濟迅速發(fā)展,我國的社會各個部分日益多樣化,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也隨之呈現(xiàn)多元化,選擇性、差異性日益增強,使學生管理模式日益顯得僵化。同時,信息網絡技術的發(fā)展,使互聯(lián)網成為大學生日常學習、生活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基本上沒有不上網的,沒有不用手機、MP3的,他們對新媒體的依賴性很強。對學生工作而言,網絡實際上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為學校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式。為加強和改進學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創(chuàng)造了更好的條件;另一方面也給傳統(tǒng)學生管理帶來了極大的沖擊,帶來全新的挑戰(zhàn)。
2.2.2 90后大學生價值觀的變化與傳統(tǒng)的思想體制有一定的沖突
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會烙有時代的烙印,當今大學生多是“80后”,甚至是“90后”,出現(xiàn)了許多新特點,這個時代的學生獨生子女多,個性復雜多樣、思想活躍、自我意識強烈、接受新鮮事物快,總是站在時代的最前沿;地區(qū)差異和家庭差異使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增強;功利性強,缺少面對困境的挑戰(zhàn),依賴性較強。往往沒有在乎凡崗位上工作的信心和決心;但是大學生又是一個從不成熟逐漸向成熟過渡的`特殊群體,他們有強烈的發(fā)展欲望,但是自我控制能力較差,缺乏自我監(jiān)督和約束,這種主觀愿望與客觀環(huán)境以及自我素質之間的矛盾,導致學生會產生許多問題。如果仍然沿用傳統(tǒng)的管理思想體制來管理新時代的學生的話,必然會出現(xiàn)很多新的問題。
2.2.3 很多情況下,學校對學生的管理仍然是基于強權控制
大學的目標在于促進每個學生的發(fā)展。然而長期以來,我國的高校學生工作一直強調“社會為本”的價值取向,學生管理工作主要是為了滿足學校的需要,而往往不能滿足學生個體發(fā)展的需要。學生管理工作者通常情況下使用的“管”、“卡”、“壓”等強制性手段,這樣就不能為學生提供寬松的學習和發(fā)展環(huán)境,導致學生管理工作穩(wěn)定性差,管理松散。與之相對應的是,學生管理部門設置太多、職能交叉、多頭管理效率低下。
3 學生管理工作中“心理契約”構建的具體對策
3.1 以“以人為本”的理念來建構心理契約
學生是學校中最重要的資源,在傳統(tǒng)的管理過程中,學生管理中有很大的盲點,以人為本的理念,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充分考慮學生的利益和特殊需求,更好地教會學生不僅僅是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生活、學會生存、學會與人合作。
學生心理契約管理具有不同于一般契約的特性,大部分學生在內在需要上更側重于精神滿足和情感關懷而非物質獲得,只有盡可能從情感投入和人文關懷的角度來實施激勵措施,才能增進學;蚪逃吆蛯W生之間的信任,才更利于激發(fā)學生內心深處的內在潛力,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才能達到預期的激勵效果。因此,學生心理契約管理必須實施相應的激勵措施,一要認識到學生的進步并對其充分肯定,這樣不僅會給學生心理上帶來滿足,精神上帶來安慰,而且還可以增強學生更明確的是非觀念。并為之構建更高期望增加了信心。二是要深入學生生活,關心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當他們的學習和生活遇到困難時。要真誠幫助、細心安慰,客觀上增強學生心理期望與學校的協(xié)調性。
3.2 建立良性的溝通機制
溝通是指可理解的信息或思想在兩個或兩個以上人群中的傳遞或交換的過程,心理契約的構建和維持。是學;蚪逃吆蛯W生雙方互動的過程。
因此,加強溝通是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尤其要關注的是一些不可預見因素可能會打破學;蚪逃吲c學生之間所存在的心理契約,這時必須進行有效的溝通才能消除這些不可預見因素對學生的影響,通過有效的溝通,一方面學能夠隨時了解和關注廣大學生的期望,發(fā)現(xiàn)學校存在的一些問題,以便聽取學生的改善意見:另一方面作為學生也可以全面了解學校對自己的期望和自身存在的問題。根據(jù)雙方的期望與存在的問題,及時找到解決辦法。在雙方理解和期望一致下達成共識。
3.3 營造和諧的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能在學校中創(chuàng)設出一種奮發(fā)、進取、和諧、平等的校園氛圍和學校精神,為所有的學生塑造強大的精神支柱,形成堅不可摧的生命共同體。學生在這樣的氛圍和環(huán)境中學習。能夠更好地發(fā)揮自己的積極性,并且能夠很好地尋找自己的發(fā)展方向,積極為此努力。這種優(yōu)秀的校園文化加強了學校的吸引力和學生對學校的向心力,使學生對學校產生歸屬感、自尊感和成就感,從而在學校內部形成一股強勁的凝聚力,而這正是心理契約的內容,建設以人為本的校園文化正是為了增加學生努力學習的熱情和信念,激發(fā)學校與學生之間共同信守契約所漠視的各自對應的“承諾”,使教育雙方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從而使學生產生歸屬感、自尊感和成就感。
【基于心理契約的高校學生管理對策】相關文章:
基于心理契約的企業(yè)員工潛力深度開發(fā)04-26
基于AHP的高校學生素質考核指標設計04-27
基于煤炭安全生產的稅收對策研究04-26
基于群落特征的濕地候鳥保護對策04-26
丈夫的心理與妻子的對策04-27
基于集裝化外運與綜合型處理的上海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對策04-26
基于行為主義心理學視角探討現(xiàn)行安全管理04-27
高校學生管理制度匯編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