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洋地黃素與腦血管疾病
[關鍵詞] 內洋地黃素;腦血管疾;地高辛抗體
摘要 內洋地黃素是一種具有洋地黃樣生物活性的因子,是鈉泵抑制劑和洋地黃受
體的內源性介質,主要分布于下丘腦和腎上腺,具有利尿利鈉、縮血管和強心作用
。近年來的研究發(fā)現(xiàn),內洋地黃素與腦血管疾病關系密切,血清和腦脊液中內洋地
黃素的水平與腦血管痙攣、意識改變、腦出血和腦缺血程度呈正相關。地高辛抗體
通過拮抗內洋地黃素的生物活性,對防治缺血性腦損傷可能具有重要的潛在價值。
?
內洋地黃素又稱內源性地高辛樣物質(endogenous digitalis-like substance, E
DLS)、內源性地高辛樣因子(endogenous digitalis-like factor, EDLF)或內源性
哇巴因樣物質(endogenous ouabain-like substance, EOLS),是體內產生和分泌
的一種具有洋地黃樣生物活性的物質,主要分布于下丘腦和腎上腺,具有利尿利鈉
、縮血管和強心作用。研究證明,細胞膜Na+,K+-ATP酶的α-亞基是洋地黃的受體
,內洋地黃素是洋地黃受體的內源性介質,能顯著抑制Na+,K+-ATP酶活性。近年來
的研究發(fā)現(xiàn),患有腦血管疾病的人和動物,體內內洋地黃素的水平發(fā)生改變,其含
量變化與腦血管痙攣和意識改變程度相關。本文對內洋地黃素的生理作用及其與腦
血管病的關系作一介紹,并探討其拮抗劑可能在腦血管疾病中的應用前景。?
1 內洋地黃素的分泌與生物學活性?
內洋地黃素在體內分布廣泛,存在于腦、心、肝、肺、腎、肌肉、腎上腺和胎盤等
多種組織,以及腦脊液、血漿和尿液中。大鼠下丘腦含量最高,約為(101±13) p
g/mg,心臟含量為(52±7) fmol/pg,豚鼠心臟含量最豐富,紅細胞內也含有。其
產生的部位尚未最后肯定,一般認為主要是下丘腦。Takabashi等[1]用地高辛抗體
免疫組化方法證明,內洋地黃素主要存在于下丘腦的室旁核和視上核。Yamada等[
2]發(fā)現(xiàn),含內洋地黃素的神經元主要位于室旁核和視上核的神經核團及其副神經核
團內,一部分神經元分散于下丘腦的其他區(qū)域。另外,腎上腺也能產生一定量的內
洋地黃素。?
一般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