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語文教育研究
去年10月間,收到人民教育出版社給我寄來我的一部論文自選集《語文教育論稿》(以下簡稱《論稿》),共48萬字,印刷和裝幀都頗為講究,敝帚自珍,追憶往昔,不禁感慨系之。自1986年以來的10年間,國內(nèi)一些語文教育報刊,或以“封面人物”,或以“名師探訪”,或以“影響當今語文教壇的風云人物”等方式,載文對我作了一些肯定的評介;有些《語文教育辭典》,也在“語文教育家”一欄中專設條目介紹了我的簡歷。同行專家對我的厚愛和鼓勵,我十分感激,同時也感到諸多溢美之辭,實在受之有愧。特別是重新翻讀這部《論稿》,覺得真正具有真知灼見的篇章并不很多。很需要把我在語文教育研究中所形成的基本觀點、走過的道路以及對我國語文教育發(fā)展趨勢的預測等等好好回顧一下,看能不能留下一點稍稍有價值的東西。這件事,當然也可以讓別的同行專家來做,但我自己做也許有“冷暖自知”的有利條件。有了這樣的想法,且試著做做,便有了這篇題為《關于語文教育研究》的文字。
一
自1977年以來的近20年間,教材、論著出版了10多部,論文、序跋發(fā)表了200多篇,用過濾器過濾一下,其中關于語文教育研究的稍稍有價值的觀點無非是三個,即:
語文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質的一項奠基工程;
語文教育改革的根本指導思想是“貼近生活”;
語文是一門民族性很強的學科,它應當走民族化和科學化相結合的道路。
第一個觀點,說的是語文教育舉足輕重的地位。
提高全民族的素質,特別是提高全民族新一代的素質,是一個國家經(jīng)濟發(fā)展、社會進步、民族振興的關鍵所在。人的素質,固然與他“與生俱來”的一些先天條件有某種關系(如先天性的生理心理缺陷會影響到一個人的生理心理素質等),但從整體上說,是后天形成的,是靠后天的教育逐步形成、逐步發(fā)展的。換句話說,接受正常的、良好的教育,是提高自身素質的前提,對于個人,對于一個民族,都是如此。這一點,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明明白白地寫著,可以說是人們耳熟能詳?shù)某WR。
為什么獨獨要把語文教育看作是提高全民族素質的一項奠基工程?
一、為人們接受教育提供一種重要的工具和媒介。如前所說,人的素質是指通過學校教育和社會實踐逐步形成逐步發(fā)展的、適應現(xiàn)代生活需求的各種品質和能力的總和。說到受教育(社會實踐,其實也是一種教育),特別是在學校接受系統(tǒng)的教育,得有一種最基本的交際工具,知識載體和傳播媒介。這個工具、載體和媒介,不是別的,那就是本民族的語言和文字。學會聽話說話,學會識字寫字,進而學會讀書作文,訓練并形成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來準確地理解和準確地表達的能力,這是一個人接受教育的最基本的條件(生理上有特殊缺陷的盲童和聾啞
[1] [2] [3] [4]
【語文教育研究】相關文章:
中學語文教育的研究的作文04-27
語文學科教育思維訓練研究04-27
語文教學中美育教育方式研究論文04-30
質的研究與學前教育研究04-30
語文研究性學習的研究04-30
立體構建高職語文人文素質教育的研究04-30
亟待整合的中學語文教育理論研究04-30
語文教學中的三生教育研究論文04-30
感恩教育與挫折教育的互動研究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