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大學教師教學情感發(fā)揮的向度研究的論文
論文摘要:大學教師能否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充分發(fā)揮情感,進行情感性教學,這是影響課堂教學過程最優(yōu)化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同時教師情感也是教師自身眾多素質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因素,因而在大學的課堂教學中發(fā)揮教師情感意義重大。
論文關鍵詞:大學 教師情感 發(fā)揮
情感是人類的心理現象,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態(tài)度的一種內心體驗,也是客觀事物與主觀需要之間關系的反映。它是人類所特有的品質,也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在人際交往中,情感往往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大學教學中,情感同樣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其中起著關鍵性作用的便是教師的教學情感。從教學活動這一特定的背景上審視教師的情感,可以發(fā)現豐富的教師情感現象。盧家媚教授認為,教師的情感包括對教育教學工作的情感、對學生的情感、對所教學科的情感、對具體教學內容的情感、對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的情感等。在大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充分地發(fā)揮自身的教學情感,意義重大。
一、大學教師發(fā)揮教學情感的必要性
近年來,在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的宏觀背景下,中小學的課堂教學已經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大學的課堂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大多數還停留在灌輸的層面上。在大學課堂上,因為大學生己沒有了升學的壓力,因此學習狀態(tài)非常放松,再沒有了高中時代的全神貫注,再加上有些大學教師講課缺乏聲情并茂,因此使得學生逃課的現象在大學已不是稀奇的事。為了改變這種局面,有些教師只好精于課件的制作,以及講些與學習無關的“私事”,更有甚者在課堂上播放電影、視頻等來吸引學生。還有的老師在課堂上講知識點,分析考點,學生則記筆記,考試時老師劃范圍,學生背筆記。一系列的教育教學現象都說明了現在的有些大學課堂,無不充斥著教師與學生間的對立,教師不顧學生的情感需求,只顧完成教學任務,這與大學的教學目標和任務是截然對立的,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教學,是一種巫待改進的教學。由此,在大學課堂中充分培養(yǎng)與發(fā)揮教師的情感,使教師進行情感性教學,這更加體現了大學教學的真諦。
二、交往向度的外在情感發(fā)揮
1.寓情于教,以情育人
教師自身的情緒和情感不僅影響自身,而且還會影響學生。在一堂課中教師總是經常地把自己的情緒潛移默化地傳遞給學生,從而影響學生的情緒和認知過程。所以,教師不僅通過語言進行教學,而且也是通過自已的情緒來進行教學的。在教學中,教師能夠精神飽滿、心情偷悅地與學生交流,以情育人,與學生達到情感的共鳴,這是教師發(fā)揮自身情感重大作用的途徑之一。
教學是教師與學生互動的過程,學生的情感也是影響教學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師不僅要能夠把握自身的情緒,同時還要善于識別和調控學生的情緒,這是教師進行良好教學的基本技能。正如贊科夫所說:“教學法不僅可以依靠和利用學生的情緒,而且可以培養(yǎng)和發(fā)展他們的情緒生活。”學生在課堂中的情緒必然會通過某些行為外顯出來,進而教師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引導、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向有利的方向發(fā)展,同時也使得自己的情緒處于教學的最佳狀態(tài)之中。
2.發(fā)揮形態(tài)和語言的情感功能
教師的教學是通過一定的外在形式表現出來的。如語言、面部表情、體態(tài)和類語言等。
教師的教學語言是傳遞教學信息、表達情感的一種基本方式,而教師的語言又是通過一定的語調、語速和音量來表現的。在教學中,教師要通過調節(jié)自己的語調、語速和音量來傳達準確的信息,使學生在情感上容易接受。如講求聲調的升降及抑揚頓挫的變化、控制講話的快慢等。
面部表情是人內心情緒的晴雨表,也是人類溝通的主要手段之一。教師的面部表情具有重大的教育作用。美國心理學家愛帕爾·梅拉列斯的研究表明,在人際交往中,通過語言文字傳遞的信息占信息總量的7%,通過語氣語調傳遞的信息占信息總量的38%,而通過臉部表情傳遞的信息占信息總量的55%。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面部表情主要體現為微笑和眼神交流兩方面。由此可見,教師進行教學時要面帶微笑,時刻與學生有眼神交流,這樣能夠給學生以心靈上的溫暖,達到很好的教育效果。體態(tài)是指人們借助身體動作來傳遞信息、交流感情、表示某種意義的信息系統(tǒng)。它作為口頭語言的必要補充,也有自己語言表達的物質外殼,即以人體本身的動態(tài)、靜態(tài)形象來表情達意。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的體態(tài)包含手勢、走動和空間距離等。良好的教育效果體現為教師要借助手勢說話,并不拘泥于教師固定的教學領域,而應該與學生有良好的空間接觸。
類語言是指無固定語義的發(fā)聲,如笑、哭、嘆息、咳嗽以及各種聲音等。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情感主要以笑和嘆息的形式表現出來。笑具有很強的感染力,是師生間關系的潤滑劑,嘆息也是教師情感的一種表達。但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笑的偉大力量,盡量不把不快的心情帶給學生。
三、非交往向度的內在情感發(fā)揮
1.秉持正確的教育觀念
教師的教育觀念屬于其情感原動力,它在教師的課堂教學中起著關鍵的作用,它又具體表現為教師愛、公平觀、熱愛自己所教的學科及其教師期望。教師愛是教師育人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學生常常把教師對自己的愛等同于教師對自己的評價,獲得積極評價的學生,更易于保持積極愉悅的心境,從而可以更好地促進身心健康發(fā)展。其次,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有公平觀,要對所有的學生都一視同仁,不僅要關注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而那些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是更需要教師積極關注的。公平觀體現了教師的道德風尚,是教師之所以成為好教師的最起碼要求。第三,教師對自己所教學科的熱愛是教師做好本職工作的重要體現。教師只有由衷的熱愛自己所教的學科,才能挖掘知識的源泉成為自己教學的力量,才能更有效的完成教書育人的重任。第四,教師要對每一個學生有期望之心。教師對學生所抱的期望,是教師情感的一個重要方面。對學生所抱的期望,是教師心目中的學生應該達到什么樣的發(fā)展目標,這種期望自然會影響其教育行為。
2.完善自身人格
人格是通過個體表現出來的,但人格不僅僅是個體的。人格是人的社會性的集中表現,它帶有職業(yè)的烙印,不同的職業(yè)又有不同的人格特質和模式要求。教師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職業(yè),“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書育人、為人師表”這正是對教師職業(yè)特征的概括和要求,也是教師人格的基本要求和精華。所謂教師人格,是指教師作為教育職業(yè)活動的主體,在其職業(yè)勞動過程中形成優(yōu)良的情感意志、合理的智能結構、穩(wěn)定的道德意識和個體內在的行為傾向性。加拿大著名教育家拍金說過:“教師是高尚的,因為教師與家長一道,對改造世界所作的貢獻要比其他任何社會集團都大。”葉圣陶先生也曾指出:教育者的工作就是為人師表。教育家烏申斯基強調:“教師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切。”教師的內在人格力量可以用以下幾個詞來概括:敬業(yè)、樂觀、自信、樂群性和智慧性。
敬業(yè)是教師之所以成為教師的首要前提。教師對教育事業(yè)的敬重和忠誠態(tài)度是其高潔的理想而升華起來的,三尺講壇正是體現生命價值的支點。教師熱情開朗的性格是一種重要的教育因素,它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表現為熱愛人生、熱愛事業(yè)、精神飽滿、勤奮愉快、胸懷坦蕩、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這種性格有利于產生巨大的人格吸引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自信是教師用自己最大的潛能發(fā)現自己、挖掘自己的最好武器,也是能夠適應各種客觀環(huán)境、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樂群性又表現了教師熱情、開朗、信賴他人并與其合作的良好精神狀態(tài),這在教師的人格中是至關重要的。智慧性代表了教師聰明、富有才識、社會能力強等特點。上述教師的內在人格力量在教師的課堂教學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同時也是教師職業(yè)特征的縮影,在教師的教學生涯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淺談大學教師教學情感發(fā)揮的向度研究的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論文摘要05-01
淺談情感教學對大學英語教學的作用04-28
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創(chuàng)新研究的論文(精選15篇)01-17
淺談作文教學論文08-10
淺談小學體育教學論文11-03
淺談語文教學論文11-11
淺談小學體育教學論文05-15
淺談大學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情感因素04-28
實質信任與形式信任-誠信研究的新向度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