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朱熹的教學觀論文
摘要:朱熹的教學思想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他的教學觀以格物致知為指導思想,以思辨的眼光看待教學過程,內容豐富而深刻。朱熹教學觀的系統(tǒng)嚴密性、理性思辨性和重視實踐性值得我們借鑒。
關鍵詞:教學觀;格物致知;辯證性
教學是人類特有的一種人才培養(yǎng)活動,教學活動由教師傳授知識和學生學習知識共同組成。教學觀是指人們對教學本身及教學與其它事物關系的看法。長期以來,重視教育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在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華大地涌現(xiàn)出很多的教育家,朱熹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朱熹,是宋明理學的集大成者,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博大精深,涉及政治、歷史、倫理、教育等多元領域。朱熹的教育思想承上啟下,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他揚棄了先秦以來傳統(tǒng)的教育思想,結合自身教育實踐的經驗教訓,理論聯(lián)系實際,建立一套系統(tǒng)的教學觀。朱熹認為教學是一個格物致知的過程,強調以思辨的眼光看待整個教學過程。
一、格物致知的指導思想
朱熹認為教學就是一個格物致知的過程,教學的目的是幫助學生認識客觀世界,形成自己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長期以來,在儒家的經典教義中,格物致知是儒家學說的基本概念,傳統(tǒng)的儒學家將格物致知與誠意、正心、修身等道德修養(yǎng)方法緊密相連,他們認為,格物致知能夠提高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的能力,是實現(xiàn)儒家平天下最高理想的有效途徑。到了宋代,朱熹為代表的宋明理學家發(fā)展了儒家的教義,他們將“格物致知”第一次上升到認識論的高度。至此,“格物致知”不僅具有豐富的政治倫理價值,而且成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論,從那以后,以“格物致知”為指導思想的教學理論登上了歷史的舞臺,
“格物致知”正式成為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基本內涵。
顧名思義,“格物”指窮究事務的道理,“格猶窮也,物猶理也,猶曰窮其理而已也”;“致知”指獲取知識,“致,推極也:知,猶識也。推極吾之知識,欲其所知無不盡也”。朱熹認為知在我,理在物,我與物是認識主體和認識客體,“格物致知”是連結認識主體和客體的橋梁,因此,教學就是實現(xiàn)“格物致知”的過程。在朱熹的教育觀中,物的外延十分廣泛,包括一切自然現(xiàn)象和社會現(xiàn)象,同時包括心理現(xiàn)象和道德行為規(guī)范。在教學過程中,甄別如此紛繁復雜的客觀世界絕非易事,因此,朱熹強調格物致知是一個逐步積累的過程,學習者應堅持“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重重而入,層層而進”,只有遵循認識事物的基本規(guī)律,才能真正實現(xiàn)教學的目的?梢姡裎镏轮^是一種高屋建瓴的認識理論,是宋明理學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論,它貫穿于朱熹教學觀點的始終,是朱熹的教學觀的指導思想。
二、辯證的教學觀點
在格物致知的方法論的指導下,朱熹的教育觀建立在多元的政治、歷史、倫理知識的基礎上,因此,他的教學觀點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充滿辯證而理性的思考。朱熹考察了歷史和當時教育狀況,深入地反思和總結自身的教學實踐,系統(tǒng)地分析了整個教學過程,提出一系列的教學觀點。具體而言,他分別探討了教師與學生、學習與思考、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辯證關系: (一)教師與學生的辯證關系
教師和學生是教學工作的主體。朱熹認為,教學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教師與學生之間存在辯證的互動作用。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善于創(chuàng)造和把握教學時機,有針對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朱熹的眼中,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能使學生保持一種渴求知識的狀態(tài),因此,他將《論語》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解釋為:“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在良性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夠通過自己的能力,使學生處于“憤”與“悱”狀態(tài),此時,教師的諄諄教導將事半功倍!按苏^時雨化之。譬如種植之物,人力隨分已加。但正當那時節(jié),欲發(fā)生未發(fā)生之際,卻欠了些小雨,忽然得這些小雨來,生意豈可御也!毕鄬Χ,在教學實踐中,朱熹強調學生不能被動地接受知識,應主動地理解知識。他時常告誡自己的弟子,“某此間講說時少,踐履時多,事事都用你自去究索,某只是做個引路底人,做個證明底人,有疑難處,同商量而已”。可見,在朱熹的教學觀中,教學歸根結底是教師與學生相互作用的過程,在教師與學生的辯證關系中,教師處于主導地位,發(fā)揮著“引路、證明、商量、激勵”的作用,學生是學習活動的執(zhí)行者、實現(xiàn)者。
(二)學習與思考的辯證關系
學習和思考是獲取、掌握知識的基本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朱熹堅持運用辯證的眼光看待“學”與“思”,爭取晟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習和思考的作用。朱熹認為“學”包括讀書和學習做事,“思”是個人的思考總結。朱熹強調學習和思考兩者缺一不可,正所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深入分析了“罔”、“殆”這兩種學習的困境:“罔”即心里糊涂,是一種“其心昏昧,雖安于所安,而無自得之見”的狀態(tài);“殆”即空虛、危險,“其心危迫,雖得其所得,而無可即之安”的狀態(tài)。朱熹認為,在教學工作中,要避免陷入“罔”和“殆”的誤區(qū),應辯證地看待學與思的關系,即在認識學與思的差異性基礎上,強調學與思的一致性:首先,在學習過程中,學與思是兩種不同的思維活動。學,是一種有針對性接受和仿效的思維活動。思,是一種分析綜合比較概括的思維活動;其次,學與思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學生在讀書之時,應該“緩緩精思其中義理”,在學做事之時,需要“思所學之事”?梢,朱熹強調在學習過程中,應將學與思兩者結合起來,邊學習邊思考,通過學習引發(fā)思考,通過思考深化學習,只有這樣才能理解書中的“義理”,才能掌握做事的要領。
(三)理論與實踐的辯證關系
理論與實踐是運用、更新知識的矛盾體。針對理論與實踐的關系,朱熹使用讀書和體察的概念。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讀書指學習圣賢之書,學習的內容往往文史哲混合;體察指道德實踐,即運用圣賢書中的道理指導自己的實踐行為,并在實踐中加深對圣賢思想的理解。在教學過程中,朱熹要求辯證地看待讀書與體察的關系,他強調將讀書要與體察結合起來,朱熹指出“學者讀書,須要將圣賢語言,體之于身。如克已復札,如出門如見大賓等事,須就自家身上體復:我實能克已復禮,主敬行恕否?件件如此,方有益!敝祆渥⒁獾嚼碚撆c實踐的脫離會滋生本本主義,他尖銳地批評了當時學界的本本主義,他說“今人讀書,多不就切己上體察言觀色,但于紙上看,文義上說得去便了,如此濟得甚事,何必讀書,然后為學。”朱熹耐心地教導這些不求甚解,只會背書的書呆子,“一向只就書冊上理會,不曾體認著自家身己,也不濟事。如說仁、義、禮、智,曾認得自家如何是仁,自家如何是義,如何是禮,如何是智,須是著身己體認得。如讀,學而時習之,自家曾如何學,自家曾如何習,不亦說乎!笨梢,朱熹始終強調教學過程與實踐相結合,他認為教育不是虛無飄渺的大道理,所有知識都與日常生活和個體行為相關聯(lián),只有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真正掌握知識。
綜上所述,朱熹的教學觀是一個相對完整的思想體系,其中,格物致知的認識論統(tǒng)領全局,是朱熹教學觀的指導思想,是處理具體教學問題的基本原則,像一條紅線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的始終。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朱熹始終堅持一種動態(tài)的思維,他要求辯證地處理教師與學生、學習與思考、理論與實際的關系,爭取最佳的教學效果。時至今日,朱熹的教學觀的系統(tǒng)嚴密性、理性思辨性和重視實踐性仍值得我們借鑒。
【朱熹的教學觀論文】相關文章:
試析朱熹的理欲觀05-02
朱熹哲學生態(tài)觀(上)04-29
朱熹哲學生態(tài)觀(下)04-30
朱熹04-29
朱熹天理觀的道德價值論04-29
論朱熹的天理人欲觀對孔子仁學的歧出05-02
朱熹教學思想中辯證范疇探微04-30
朱熹的道德觀對家庭美德建設的意義04-29
體育教學中的美育觀論文05-02
朱熹的-自得-思想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