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觀察教案(精選13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科學觀察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科學觀察教案 1
教學目標
1、練習正確使用溫度計;
2、練習正確記錄實驗現(xiàn)象和數(shù)據(jù);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jié)是在學生學習了《溫度計》的基礎上進行的一節(jié)學生參與的實驗課,實驗的目的主要是訓練學生正確使用溫度計、盡管在小學已學過
溫度計,這里仍需給予重視、
實驗特點
。1)本實驗的操作技術并不難,但是從向杯內(nèi)倒入開水到杯內(nèi)水的溫度將至室溫,水溫是連續(xù)變化的'因此實驗過程中測個環(huán)節(jié)的溫度時,讀數(shù)要快,否則,溫度就要下降、
。2)溫度計的玻璃殼易碎,初中學生活波好動,如果組織不好,易損壞儀器、
教法建議
1、實驗的組織
課前要編好實驗小組,每組以2~3人為宜、如果儀器不夠,可以考慮分批進行,要讓每一個學生都親自參與,受到教育,得到鍛煉,有所提高、
2、實驗過程
。1)準備階段、讓學生觀察溫度計,注意它的量程和分度值、量程就是溫度計所能測量的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分度值就是溫度計上一個小格代表的值、教師要把測量溫度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告訴學生,并作示范、
。2)測溫過程、先設計記錄數(shù)據(jù)的表格:
3、7年級科學問題『關于溫度計』
。1)按照題目算出來,乙的一刻度就是甲的1.05刻度,所以當乙從20℃變到80℃時增加了60℃,而甲卻增加了63℃,相同的乙從20℃降到—2℃時,甲的刻度降了22x1.05=23.1個刻度,所以甲此時的示數(shù)為15—23.1=8.1℃,所以你做的是對的!
(2)設20℃甲變化了Y度,15℃乙變化了X度,此時他們得的值是相等的,則20+Y=15+X,而且乙變化了X度相當于甲變化了1.05xY度所以20+Y=15+1.05Y所以Y等于100,則在120℃時甲與乙的示數(shù)正好相同
小學科學觀察教案 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探究使學生知道物體都是由一種或多種材料做成的,我們的周圍存在著許多不同種類的材料。
2、能力目標:通過實際操作發(fā)展學生觀察和辨認不同材料的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勇于探索,發(fā)展進一步研究材料的興趣。
教學難點分析
1、教學重點:觀察和辨認身邊不同的材料;
2、教學難點:用適當?shù)脑~語描述木材的特性。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生活中常用的物品
1、生活中常用的物品有哪些?它是由什么東西做的?(板書學生說到的幾種材料)
這些能被我們做成物品的東西我們把它叫做材料(板書:課題)
2、出示單一材料做成的物品——尺子:認識嗎?它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板書:塑料)
3、出示幾種材料做成的物品——眼鏡:認識嗎?它是由什材料東西做成的?還有嗎?(板書:玻璃、鐵)
4、小結:看來物品可以有一種材料做成的,也可以有幾種材料做成的?
二、我們知道的材料
1、生活中你還見過什么材料。(學生說教師板書、當學生說到物品而不是材料時教師指導)
2、說說有這種材料做成的物品。
三、調(diào)查身邊的材料
1、我們身上的物品
在我們身上就有很多物品,它們又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我們不妨來調(diào)查一下。在調(diào)查前請大家先來看幾點提示:你可以找現(xiàn)在身上穿的、佩戴的、身上攜帶的物品。同一物品名稱不要重復。碰到不認識的材料可以用⑴、⑵、⑶……來做一下記號,討論時盡量保持輕聲。
。1)活動開始
(2)匯報交流(學生上臺展示)教師板書學生說到的材料。
師:你能具體指一下這個物品嗎?
師:大家對他們小組的調(diào)查還有什么看法嗎?
師:對于這些物品,誰能說說自己的看法。
2、觀察書包里的物品,它們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通過我們調(diào)查身上的物品,又發(fā)現(xiàn)了幾種材料,而且我還發(fā)現(xiàn)同學們找材料的這種情趣非常高,接下來我們就來觀察一下書包里的物品,它們又是有什么材料做成的?大家可以把調(diào)查記錄在老師發(fā)給的表格中。
。1)活動開始
(2)匯報交流
大家對他們小組有什么不同意見嗎?看來大家都能熟練的找出做成物品的材料,接下來我們在做個游戲。
先聽清楚我的要求:我在教室里指一件物品,看看你能否說出它是有什么、什么、什么材料做成的,準備好了嗎?
門、窗、椅子、燈……
四、小結
通過剛才的調(diào)查,我們發(fā)現(xiàn),在我們的周圍有這么都材料、物品可以有一種材料做的,也可以有幾種材料做成的。
1、各種材料的特點
這些材料,你覺得它們有什么特點嗎?比如說,我們穿的衣服為什么要用布來做,而不是用鐵呢?
我這里給大家準備了幾種我們身邊常見的材料,每小組可以選擇其中一種材料進行觀察。小組代表領取材料。
(1)活動開始
。2)匯報交流
小結:你們說的這些特點都是真的嗎?我們將會在接下來的`科學課中花大量的時間去研究這些材料的特點,相信同學們通過自己的研究能順利的找到你們想要的答案。
2、今天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課堂練習
1、觀察并記錄制作周圍物品的材料,請在相應材料下打“√”。
物品名稱使用的材料:塑料紙布金屬木材玻璃
2、通過統(tǒng)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們身邊使用最為廣泛的三種材料。
3、寫出你知道的木材的特性:
4、選擇題
。1)我們身邊的物品大多是用()材料制成的。
A、、一種B、兩種C、兩種以上
。2)我們吃飯用的碗大多是用()材料制成的。
A、紙B、塑料C、金屬
D、木材E、玻璃F、、陶瓷
作業(yè)安排
1、課后將相應的科學活動手冊填寫完整;
2、不同材料給我們生活帶來不同使用價值,寫一篇我們生活周圍與材料有關的隨想。
自我問答
問:在處理一些學生小組合作調(diào)查的環(huán)節(jié)中,需要注意些什么問題?
答:要大膽的放手,不要讓學生在生活中探究材料的時間和空間上有所局限。所以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對科學課探究活動要有更新的認識,讓學生參與活動、主動參與活動、自主參與活動,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學習科學,探究科學的精神。
小學科學觀察教案 3
教學目標:
1.會用各種感官、借助簡單的觀察工具進行紙外部主要特征的觀察。在獨立觀察的基礎上可以科學地描述一張白紙有哪些特點。
2.經(jīng)歷并理解觀察比較、科學觀測等過程,會把這種觀察事物的思想和方法,遷移到其他的觀察活動中去。
3.對于新的發(fā)現(xiàn)能提出新的問題和有繼續(xù)研究的興趣。
教學準備:
白紙、放大鏡4人1份書寫紙、卡紙、報紙、掛歷紙4人1份,準備兩本書有一定厚度。
小組合作人員:每組4人。組長1名,負責領導組員進行科學實驗和探究過程。副組長1名,負責本小組紀律。
教學過程:
一、整個教學過程敘述
1.引入。
同學們,老師手里有一張普通的白紙,你能不能告訴我這張白紙它有什么特點?
比如說:這張白紙除了是白顏色以外,還有什么特點?
小組交流討論后,小組長匯報
教師評價。
建議: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過于強調(diào)自己在學生探究中的作用,教師可以大膽地放手,出示一張白紙讓學生說出它的一更多些特征,因為在教材的一開始就有一位學生說自己一口氣能說出白紙的.10種特征。教師在這里只是一個學生探究活動的旁觀者。描述白紙的特點是一個學生全部的描述。教師在這里要提高要求。分清學生的匯報是觀察得到的還是以有的經(jīng)驗。在這個過程中間提高學生的描述能力、觀察能力。
2.比較不同的白紙。
書寫紙掛歷<提供不同紙張的圖片>
卡紙報紙
小組討論用什么方法比較,這兩張紙有什么不同?
如果是比較兩張紙的薄厚用什么方法?
如果是兩本書,我們用什么方法比較它的薄與厚呢?建議:這個環(huán)節(jié)教案設計的非常開放,但是比較紙的不同最好是兩兩比較,教案上要注明兩種紙類的比較,三年級學生的比較思維水平還是處在萌芽階段。
3.組織觀察紙,引導學生如何觀察紙的結構纖維,利用哪些工具,用什么方法。
觀察到了什么?
小組討論。
教師評價。
為下節(jié)課造紙做鋪墊。
建議:教學設計過于簡單,教學設計關鍵是講清楚學生怎樣學,教師怎樣教。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是在上個關節(jié)設計的基礎上的,比較兩張紙與觀察纖維是兩個有結構的探究活動,前面學生對紙的比較中會發(fā)現(xiàn)紙上有很多毛,所以在教學設計上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引出探究的內(nèi)容。
二、學生學習活動過程的追蹤記錄
學生搜集、整理《紙的纖維》的資料。
小學科學觀察教案 4
內(nèi)容分析:
《觀察我們的身體》是小學科學第四單元“我們的身體”的第一課時。當學生能夠有目的地觀察身邊事物的時候,他們觀察和研究的對象在逐漸增多,他們也能夠自覺地把這些事物納入到自己的研究活動中去。“我們的身體”這個單元包括七個部分教學內(nèi)容,為學生提供了認識自己身體結構和功能的機會,使他們能夠意識到身體的各種活動都需要各個系統(tǒng)的協(xié)調(diào)動作,在這個基礎上建立他們的健康意識。
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主要有兩個觀察活動構成。觀察活動從兩方面進行:一是身體外部的組成部分,二是感知身體內(nèi)部構造。身體外部的觀察活動希望學生圍繞“觀察什么”“怎么觀察”展開思考。身體內(nèi)部的觀察活動由“人體的有些組成部分從外形上是看不到的,但是我們卻可能聽到、觸摸到或者感覺到它們的存在。”這句話引出。活動中,學生要根據(jù)觀察內(nèi)部進行分析,思考使用怎樣的觀察方法才能觀察到看不到的身體內(nèi)部。
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作為四年級的學生,可能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身體也是一個可以研究的對象,而當我引導學生對身體關注的時候,熟悉的身體活動與陌生的身體結構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非常熟悉的身體一下子變得陌生了,平時習以為常的現(xiàn)象變成了問題接踵而來。學生對于自己身體的研究可能在這樣的狀況下展開了。“觀察我們的身體”讓學生從整體上認識人體的結構,并嘗試著以功能的不同劃分身體的結構引出深入的思考。
通過這節(jié)課的觀察,希望學生能從盲目的“看”狀態(tài)過渡到初步學會按照一定的次序觀察身體的外部特征,從而獲得更系統(tǒng)的有關身體方面的知識,至于身體內(nèi)部的構造,重在引導學生學會用不同的方法去探究身體內(nèi)部的構造,并不在乎學生對身體內(nèi)部知道多少,學生只要是自己動了腦筋,真正學會去觀察就達到目的。四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表現(xiàn)欲也很強,但缺乏合作意識和傾聽習慣,這節(jié)課強調(diào)小組的分工合作。
設計思想:
在這一課中,要向?qū)W生介紹關于身體結構劃分的不同方式——從身體的外形劃分和根據(jù)身體各個部分功能不同劃分。觀察與體驗活動構成了學生活動的主體形式。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應用觸摸、手捏、聽等觀察方法并結合體驗活動,了解身體的結構,根據(jù)觀察目的的不同,選擇與之相適應的觀察方法,引導學生觀察人體根據(jù)外觀特征可以分為頭、頸、軀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據(jù)功能的不同人體還會有不同的結構劃分方法。學生對周圍的世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欲,學習科學應該是他們主動參與和能動的過程。而親身經(jīng)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科學課程應向?qū)W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使他們在像科學家那樣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增長科學探究能力,獲取科學知識,形成尊重事實,善于質(zhì)疑的科學態(tài)度。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初步了解人的身體由頭、頸、軀干、四肢這幾部分組成,左右對稱。
。2)、能聯(lián)想人的身體如果左右不對稱,生活中將會怎樣,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
2、過程與方法:
。1)、有順序、有目的、有計劃、仔細地觀察人的身體。
。2)、能用看、摸、聽等不同手段進行觀察,有意識地記錄觀察的結果,并能整理總結。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能夠?qū)⑾胂笈c實際的觀察結果區(qū)分開,保證觀察活動的真實性。
。2)、對探究自己的身體感興趣,感受人體構造的`精巧和諧之美。
。3)、體驗身體殘障所帶來的不方便,愛護自己的身體,關心和善待身體有殘障的人。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1、讓學生有目的、有計劃地用多種方法親自觀察。
2、觀察中要做記錄,并且學習整理和總結觀察材料。
教學難點:
啟發(fā)學生用看、聽、聞、摸各種方法結合進行感知身體的內(nèi)部構造。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人體基本結構模型、空白紙、觀察記錄表。
教學過程:
一、謎語引入課題
1、同學們,老師今天帶來了一個謎語,讓同學們猜猜是什么?謎語:有一種動物,會走、會跑、會說話,能學習、能思考、能勞動。猜猜看,這種動物是什么?(人)
2、對,同學們多聰明。剛才說的這些都和我們的身體有關。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觀察我們的身體。(板書課題:觀察我們的身體)
〔設計意圖:謎語導入課題,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探究的欲望.〕
二、觀察身體的基本組成和外形特點
1、請一位學生上臺讓學生觀察,教師提問:請同學們由上而下認真觀察這位同學,說說人的身體由哪幾部分組成?(學生交流)
2、老師根據(jù)學生的交流情況展示人身體各部分分解圖片,組成一個完整的人體圖形并標出各部分名稱。(多媒體課件)(板書:頭、頸、軀干、上肢、下肢)
3、人的身體由頭、頸、軀干、上肢、下肢這幾個部分組成。(教師邊說邊在自己身上做演示)請同學們在自己身上找到這些部位,然后請上同學上臺演示一下。
4、游戲放松。請同學們跟老師邊念口令邊做動作。(搖搖頭,伸伸脖子,扭扭腰,拍拍手,跺跺腳,假如幸福你就拍拍手吧拍拍手吧)
5、同學們觀察這幅圖(多媒體課件),你們發(fā)現(xiàn)人身體的這幾部分,有什么特點?(學生交流,左右對稱)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來觀察身體,從而獲得系統(tǒng)的有關身體方面的知識。通過放松游戲,讓學生進一步體會身體是由頭、頸、軀干、上肢、下肢組成的。〕
三、體驗身體對稱的好處及人體構造的精巧和諧之美。
1、請同學們觀看這些畫面。(多媒體出示楊威體操、郭晶晶跳水、舞蹈等照片,簡單介紹)
2、我們?nèi)四茏龀鲞@么優(yōu)美的動作,是因為我們身體的對稱,才能保持平衡,我們才能做出各種各樣優(yōu)美的動作。如果身體有所缺陷,生活將會怎樣呢?我們現(xiàn)場來體驗一下。
。1)、請兩位學生上臺,一位單腿跑步,一位雙腿跑步,并說說親身體驗的感受。
。2)、進行單、雙手系紅領巾比賽,并說說體驗感受。
3、課件出示殘奧會的運動員,簡單介紹。
4、教育學生愛護生命,關心弱者。
〔設計意圖:通過體驗活動,從中感受人體這種對稱結構的好處,從而教育學生自覺愛護自己的身體,并體會到身體有某些方面缺陷的殘疾人的種種不方便,懂得關心他人,幫助他人!
四、初步感知身體的內(nèi)部構造
1、先猜一猜我們的身體里面有什么?你們能想出什么好辦法來觀察嗎?
2、小組合作,交流討論,并隨時做好記錄(填課本第64頁的記錄本表)
3、學生匯報交流成果:
。1)、可以通過看、聽、聞、摸等方法來感覺人體的內(nèi)部構造。
。2)、個別同學提出可以到醫(yī)院拍X光或B超等方法,教師給予表揚。
〔設計意圖:對身體內(nèi)部的觀察,其重點并不在于學生對身體內(nèi)部知道多少,而在于學生自
己想辦法感知內(nèi)部各器官的存在!
五、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研究,你有什么收獲呢?(學生回答)
〔設計意圖:讓學生學有所獲,真正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六、探究拓展
展示并簡要介紹人體內(nèi)部結構模型和骨骼模型,激發(fā)學生課外繼續(xù)探究的興趣。
七、板書設計:
觀察我們的身體
頭、頸、軀干、上肢、下肢 (特點:對稱)
精巧和諧之美
感知——身體的內(nèi)部構造(看、聽、聞、摸 )
小學科學觀察教案 5
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
、傥矬w都是由一種或幾種材料做成的,我們的周圍存在著許多不同種類的材料。
②我們周圍常見的材料有木頭、金屬、塑料、玻璃、紙、布等。
。2)科學探究。
、儆^察和辨認不同的材料。
、谟迷~語描述常見材料。
、壅{(diào)查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發(fā)展進一步研究材料的興趣和愿望,懂得材料的使用情況標志著一個社會技術發(fā)展的水平。
學習成果:預計學生將能夠了解生活中的物體都是由一種或多種材料做成的,并能通過調(diào)查身邊常見的材料,發(fā)展進一步研究材料的興趣和愿望。
學習成果評價:
。1)概念發(fā)展。
層次①:學生不知道周圍的物體是由材料做成的。
層次②:學生知道了周圍的物體都是由材料做成的,材料種類不同。
層次③:學生清楚了生活中常見的材料有木頭、金屬、塑料、玻璃、紙、布等。
。2)探究能力。
層次①:學生能感知身邊的`材料。
層次②:學生通過調(diào)查能辨認不同物體分別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
層次③:學生能觀察并描述常見材料的主要特征。
教學背景:
從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來看,一般都是由具體的事物逐步過渡到抽象的概念,學生對物體非常熟悉,因為物體的形狀、大小、顏色等可以直接憑感官體驗。而材料這一概念相對抽象,雖然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接觸,但材料名稱、特性、用途等未作系統(tǒng)的研究,因此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既是教學重點又是難點。在研究材料的活動中,希望他們把具體事物與詞匯建立聯(lián)系,并進一步發(fā)展運用感官進行觀察的能力,并逐步發(fā)展他們用語言描述材料特性的能力。
教學準備:
、儆酶鞣N材料做成的物品。
、谡n件(古代材料和現(xiàn)代材料)。
教學過程:
1、談話導入。同學們喜歡上科學課嗎?知道我們這節(jié)課要研究什么嗎?那么什么是材料呢,舉例說一說?磥硗瑢W們對材料并不陌生,那么材料在生活當中究竟有哪些應用?每種材料又有哪些特點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觀察我們周圍的材料。(板書課題)
2、調(diào)查了解身邊的材料。
。1)首先我們來看一看我們身上穿的、佩戴的、隨身攜帶的物品都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2)看來同學們觀察得非常仔細,判斷得也很準確,下面我們小組合作完成兩項調(diào)查。調(diào)查一下書包里的物品和教室里的物品分別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邊調(diào)查邊記錄,小組討論調(diào)查哪里的物品,到老師這里取記錄單。學生活動,教師巡視。
。3)調(diào)查結果展示匯報。
。4)小組交流:材料在我們的家庭生活中又有哪些應用?
。5)通過上面的活動,你有什么想法。
3、探究材料的特性。在我們周圍,很多物品都是由多種材料做成的,比如一扇門就用了木頭、金屬、玻璃等材料,那不同的部位為什么要用不同的材料呢?下面我們就任選一種材料進行研究,看一看每種材料有什么特點,它們在制作物品時有哪些優(yōu)點和缺點。
。1)小組討論,到前面取材料。
。2)學生活動,探究材料的特性。
(3)匯報交流。
4、拓展延伸。材料無處不在,說明我們生活在一個由材料組成的物質(zhì)世界里。
。1)思考:如果沒有材料會怎么樣?
。2)課件出示:古代材料和現(xiàn)代材料。
。3)總結,提出希望。
小學科學觀察教案 6
一、教學內(nèi)容
教科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科學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1課《觀察我們周圍的材料》。
二、教學目標
(一)教學內(nèi)容分析
在進行了“植物”和“動物”單元的學習之后,學生將在這個單元里開始對物質(zhì)世界的探究。“我們周圍的材料”單元為三年級學生提供了研究周圍常見物體和材料特性的機會。當學生們對各種物體進行探索的時候,他們會發(fā)現(xiàn),物體都是由一種或多種材料做成的,我們的周圍存在著許多不同種類的材料?梢园凑战M成物體的材料和材料的物理性質(zhì)來描述這些物體。而材料的物理性質(zhì)是可以被觀察和測量的。材料與人類的關系十分密切,材料的使用也影響著周圍的環(huán)境。本課是這個單元的第1課,是讓學生觀察和思考,周圍的`物體是由哪些材料做的,指認6種常見材料并用詞語描述它們。這一課將通過觀察和辨認來引導學生探究材料。他們將觀察自己隨身攜帶的物品、書包和教室里的設施,分辨它們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并且在這個基礎上找出常見材料,描述它們的特性。這使我們有機會了解學生在材料方面的已有經(jīng)驗,引導學生從材料的角度觀察物體、引發(fā)他們對材料的研究興趣,明確研究材料的意義。
。ǘ、具體目標
科學概念:
1、物體都是由一種或多種材料做成的,我們的周圍存在著許多不同種類的材料。
2、我們周圍的常見材料有木頭、紙、金屬、塑料、玻璃、纖維等。
過程與方法:
1、調(diào)查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2、觀察和辨認不同的材料。
3、用詞語描述常見材料。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發(fā)展進一步研究材料的興趣和愿望。
教學重點:觀察和辨認身邊不同的材料
教學難點:用適當?shù)脑~語描述常見材料
教學準備:
1、6種用最常見的材料做成的物品(餐巾紙、牙刷、毛巾、鑰匙、玻璃杯、木梳)。
。、我們身上的物品、書包里的物品、教室里的物品的統(tǒng)計表
三、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師問:摸獎見到過嗎,你摸過嗎?今天我們也來摸摸,看看你的運氣如何。老師先告訴你們,這些東西都是我們?nèi)粘I钪薪?jīng)常用到的。你摸的時候,說說你摸到的感覺,并猜猜你摸到的可能是什么,它由什么材料做成的?
2、摸獎猜謎活動
請幾名學生到前面來在老師準備的百寶袋里摸各種物品,學生每摸出一種物品都讓他猜猜這種物品是什么材料做的?
3、導入新課
學生回答后師說:是的,我們周圍有許許多多材料人們使用,今天咱們就來觀察一下我們周圍的材料。(板書觀察我們周圍的材料)
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要研究的問題越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就會越感興趣。用摸獎猜謎的形式導入新課,似乎沒有什么新穎之處,但對小學生來說也很意外,在興趣盎然的摸獎活動中,學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課堂上來。
。ǘ、觀察記錄身邊的材料
讓學生觀察自己和小組里的同學,身上穿的、佩帶的、攜帶的物品都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并試著把它們寫在下面的表格中:略
小學科學觀察教案 7
一、教學目標
1、說出蠶卵和蟻蠶的形態(tài)特征。
2、通過觀察蠶卵及蟻蠶的形態(tài)特征,學會在觀察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提高觀察能力和獲取信息的能力。
3、養(yǎng)成敬畏生命、愛護動物的意識,培養(yǎng)嚴謹?shù)目茖W探究態(tài)度。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蠶寶寶觀察日記的制作。
教學難點:從哪些方面記錄觀察日記。
三、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上課前展示蟻蠶出殼的動畫,并提問學生看到了哪種小動物。引導學生思考黑黑瘦瘦的蟻蠶是怎么變成白白胖胖的蠶寶寶的,又是怎么吐絲的?進而引入本節(jié)課題《觀察蠶寶寶》。
。ǘ┬抡n講授
教師播放視頻:蠶的一生,提問學生:蠶寶寶在一天天長大,我們怎樣才能記錄下它的成長歷程?(拍照片、寫日記、做標本……)引導學生為蠶寶寶記日記并附上繪圖或照片。
將學生分為四人一小組,給每個小組分發(fā)兩張紙,一張粘有蠶卵,另一張蠶卵正在孵化。請學生仔細觀察并討論可以記錄哪些特征,并將內(nèi)容記錄在草稿紙上。
教師根據(jù)學生討論結果總結:可以觀察蠶卵和蟻蠶的顏色、形狀、大小、蟻蠶是如何破殼的。蠶卵是橢圓形的,呈淡灰色,中間有些凹下去。蟻蠶樣子像螞蟻,只有兩三毫米長,大部分呈黑色有少量呈深棕色,有稀疏的毛。
請學生根據(jù)大家的總結,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制作創(chuàng)意環(huán)?ㄆ,并在旁邊配上插畫和圖解。并提問,學生蠶寶寶的日記上還可以記錄上什么內(nèi)容,教師總結學生的回答,還可以補充上蠶寶寶的'作息時間、食量、記錄時間、記錄人以及記錄標題。
學生分小組完成任務,教師展示優(yōu)秀成果,并對全班同學予以肯定。
在完成第一環(huán)節(jié)后,教師設置“小小科學家”,提問學生:你還想在日記里加什么?并提示學生,我們可以觀察蠶發(fā)生了什么變化,或者人為的改變一些蠶生活的外部條件,觀察蠶的生活是否發(fā)生了改變。請同桌兩人討論,并和全班同學表達交流。
教師進行學生觀點總結:
1、在每次日記之間還可以加上兩次觀察發(fā)現(xiàn)的變化,例如顏色逐漸變白、吃的桑葉逐漸增多;
2、給蠶喂養(yǎng)不同的食物,觀察蠶是否進食,進食后是否有改變,是否可以正常完成生命周期;
3、可以繪制出蠶體重和身高的增長曲線,觀察變化。
4、蠶蛻幾次皮,什么時候蛻皮,蛻皮之后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教師對學生的觀點予以肯定,并提示學生在進行小實驗時,動作要盡可能輕柔,用軟毛刷刷動蠶寶寶,盡可能不傷害蠶寶寶。并且進行實驗時,最好只改變環(huán)境中的一個量。
。ㄈ╈柟烫岣
學生分小組提前制作蠶之后幾個生長階段的卡片。
。ㄋ模┬〗Y作業(yè)
師生共同總結本課的知識點。
將學生分為幾組,合作養(yǎng)蠶,并記錄下蠶寶寶成長的點點滴滴,繪制成小故事卡片,在班級科學角展出。
四、板書設計
略
小學科學觀察教案 8
一、教學準備
1、白紙、放大鏡每人一份
2、書寫紙、卡紙、掛歷紙、報紙等每組一份。
3、每組準備兩本不同的厚薄的書。
二、教學目的:
1、經(jīng)歷對一張白紙的外部特征進行多角度,多方法的觀察描述的活動過程。
2、培養(yǎng)觀察比較各種白紙不同和相同特點的能力。
3、培養(yǎng)探究紙的興趣。
4、知道紙是由纖維組成的。
三、教學重點:
觀察紙的纖維。
四、教學難點:
探究觀察比較各種紙,不同特點的方法。
五、教學活動過程
㈠觀察描述一張白紙的特點。
1、(出示一張白紙)這是一張紙,它是什么顏色?這張紙除了顏色是白的特點外,它還有什么特點呢?
2、提供給學生每人一張白紙。讓學生進行獨立觀察,并根據(jù)需要記錄關于這張白紙的特點。
3、小組交流每個人觀察到的關于白紙的特點。
4、全班交流歸納:關于這張白紙我們觀察到了它的哪些特點?
5、評價要求:能觀察到關于一張白紙的10個以上的外部特征。
、姹容^兩張紙的不同。
1、觀察一下你們桌上的紙主要有什么不同?
2、學生分組觀察并作記錄。
3、剛才我們是用什么方法比較它們的不同特點的?
4、學生匯報交流。
5、比較兩張紙的厚薄可用哪些方法?
6、學生進行探究活動,進行反思,得出各種方法。
7、試著你們說的方法比較生字卡片與科學紙張的厚薄。
8、怎樣觀察比較兩本不同書的厚?
9、學生討論得出可以用測量、計算等方法。
10、學生用尺來測量兩本書紙張的厚薄,并交流觀察測量結果。
11、評價要求:能夠理解并經(jīng)歷比較各種紙不同特點的觀測手段或方法。
、缬^察紙的纖維。
1、這些外形不同的紙,它們有什么相同的特征呢?
2、引導學生將小紙片撕開,觀察撕開的紙邊。
3、學生觀察,并作交流。
4、全班交流: ①讓學生描述觀察到的現(xiàn)象。 ②師歸納:這是纖維。
5、紙面上能觀察到紙的`纖維嗎?引導學生將撕下的半張紙揉成團,再展開,用放大鏡觀察紙面。
6、學生試驗之后:①報紙,餐巾紙可以觀察到。 ②書寫的白紙、書本的紙張不能觀察到。
7、學生觀察,并交流觀察到的現(xiàn)象。
8、總結: ①在觀察中你們有哪些新的發(fā)現(xiàn)? ②產(chǎn)生了哪些問題,對于這些問題,我們有什么想法?
9、學生討論得出: ①發(fā)現(xiàn):紙是由纖維組成的。 ②問題:紙的纖維是怎么來的?為什么有些紙的纖維粗,有些細?紙是怎么造出來的? ……
10、評價要求: 能夠觀察到紙的纖維,知道紙是由纖維組成的。
、枵n堂延伸。
1、課后針對這些問題去搜有關紙的資料,了解紙是怎樣造出來的。
2、分析下節(jié)課的內(nèi)容:我們來造一張紙。
小學科學觀察教案 9
教學目標:
1、學生有能夠相互溝通,小組協(xié)作能力。提高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動手實踐能力。
2、通過自己動手造一張紙,親身體驗紙張的來之不易,養(yǎng)成了節(jié)約用紙的習慣。
3、學生了解古代與現(xiàn)代造紙工藝,產(chǎn)生對祖國璀璨歷史文化的濃厚興趣,有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準備:
紙巾、玻璃杯、清水、攪拌棒、棉布、毛巾(或舊報紙),每組1份。學生查找古代造紙工藝(或現(xiàn)代造紙工藝)的資料。
小組合作人員:每組6~8人。組長1名,負責領導組員進行科學實驗和探究性研究。
副組長1名,負責本小組紀律。
教學過程:
一、整個教學過程
1、引入。
古代的造紙工藝(學生以小組匯報交流的形式進行交流)。
學生通過課前查閱有關資料,了解到古代的造紙過程,可以通過小組交流的形式進行資料共享,同時每組派出一個組員到講臺前,閱讀他們小組收集到的資料,全班進行資料共享。
2、授課。
資料共享完成后,引出本節(jié)課的重點。
同學們,我們既然已經(jīng)知道了古代我們的'祖先是如何制造紙的,那么,我們能不能試著自己也來制造一張紙呢?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討論。學生通過對比古代造紙工藝(或現(xiàn)代造紙工藝),可能會聯(lián)想到自己造紙的過程。(給學生一定的想像空間)
教師給予一定評價。
引入書上的造紙過程,教師進行簡單的步驟講解,學生自己動手“造紙”,教師巡回指導。
實驗完畢后,教師提問:同學們,你們造的紙怎么樣了,能不能在上面寫上自己的名字。
學生的回答是否定的,可能有一些組造的“紙”很糟糕,不能揭下來。
小組交流討論匯報,各小組組長向全班匯報制造“紙”的過程。(自己認為最成功的地方,還需要改進的地方)
小組互相交流,改進造紙“工藝”,制造出自己滿意的“紙”(薄、厚、均勻的紙)。
教師提出節(jié)約用紙的倡議。
(建議:造一張紙的主要目的是要讓學生在造紙的過程中體驗紙的來之不易,所以教師的教學活動就要圍繞這個目標進行開展。教師在教學的引入中要讓學生交流造紙的材料,再引領學生親身經(jīng)歷制造紙的探究活動中。教師的設計意圖要明確。)
教師向?qū)W生提出問題:現(xiàn)在化的造紙廠也這樣造“紙”嗎?引入現(xiàn)代造紙廠的資料(或作為一項課外作業(yè),學生自己查找資料)。
二、學生學習活動過程的追蹤記錄
收集保存學生的作品:制作的“紙”。
小學科學觀察教案 10
【設計思路】
“觀察更多的溶解現(xiàn)象”一課,意在進一步擴展學生對溶解現(xiàn)象的觀察活動。通過觀察液體與液體、氣體與液體之間的溶解現(xiàn)象,讓學生感知到溶解現(xiàn)象不僅發(fā)生在固體和液體之間,也可以發(fā)生在液體與液體、氣體與液體之間,甚至可以發(fā)生在固體與固體、氣體與氣體之間。
教學通過先回顧上幾節(jié)所學的內(nèi)容,復習溶解的概念,為下面的學習做好鋪墊。第一部分,液體之間的溶解。選擇了酒精與水作為觀察材料。在水里滴幾滴酒精,觀察酒精是否在水中溶解;在酒精里滴幾滴水,觀察水是否在酒精中溶解。無論怎樣,酒精和水都是能夠相溶的。因為它們的結構很相似,所以可以無限地相互混溶。液體之間的不溶解現(xiàn)象,讓學生觀察的是生活中常見的食用油與水混合不相溶的現(xiàn)象。通過兩組對比實驗,讓學生總結出如何判斷兩種液體能夠互相溶解,并理解液體之間的溶解是相互的。在進行這部分教學時,還應向?qū)W生提供多種不同的液體,如醋、牛奶等,讓學生觀察、區(qū)分更多液體之間的溶解和不溶解現(xiàn)象。第二部分,溶解在液體里的氣體。氣體溶解在水中的現(xiàn)象,學生比較熟悉的是汽水中的二氧化碳。打開汽水瓶蓋,輕輕搖晃,汽水中就會有大量的氣泡往外冒。這就是溶解水里的二氧化碳氣跑出來了。所以設計的第一項實驗活動:輕輕地打開一瓶雪碧,用注射器吸1/3管雪碧液體,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慢慢地往外拉注射器的活塞,雪碧里的二氧化碳氣大量逸出,跑到注射器管里。再慢慢地往回推活塞,管里的氣體又慢慢地溶到雪碧里去了。這里的變化,主要是氣壓的變化引起的。第二項實驗活動:把裝冷水的試管稍一加熱,試管壁上出現(xiàn)了許多氣泡。通過這一活動讓學生觀察感知到水中溶解有空氣。最后以讓學生舉更多的例子來說明事實,加深理解。再讓學生課后繼續(xù)觀察還有哪些物體也能互相溶解,使科學探究活動延伸到課外,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習慣。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觀察研究一些液體與液體、氣體與液體之間的溶解現(xiàn)象。
2、初步感知、認識溶解現(xiàn)象可以發(fā)生在多種狀態(tài)的物質(zhì)之間。
3、在活動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細致的觀察習慣和態(tài)度,滲透科學的思想和方法,引導學生科學地進行觀察和實驗,讓他們體驗到科學探究的樂趣,并不斷保持和發(fā)展他們探究周圍事物的'興趣和愛好。
【教學重點與難點】
1、液體之間的溶解與不溶解。
2、溶解在液體里的氣體。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燒杯、滴管、酒精、食用油、清水、牛奶、醋、雪碧、注射器、試管、試管夾、酒精燈、火柴等。
【教學過程】
1、引入新課。
通過上幾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食鹽、砂糖、肥皂等固體物質(zhì)在水中能被溶解。那么,其他的液體、氣體能不能溶解于水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一下。
揭示課題:觀察更多的溶解現(xiàn)象。
大家先來回憶一下什么是溶解?
我們已經(jīng)能夠判斷固體物質(zhì)是否能溶解在水中,那么再看看大家是不是也能判斷其它的液體是否能溶于水中。
2、觀察液體之間的溶解與不溶解。
(1)出示酒精,問:用滴管吸幾滴酒精滴在水中,大家觀察一下酒精是否在水中溶解?(學生先猜測再實驗操作)
學生匯報結果,為什么說酒精在水中溶解了?
再滴幾滴水到酒精中,大家觀察水在酒精中溶解了嗎?為什么?
。▽W生先猜測再實驗操作)
大家猜測的很好,事實證明我們對了。通過實驗我們說酒精和水能夠互相溶解。
。2)出示食用油,我們再來觀察一下油和水能不能互相溶解?
滴幾滴油到水中,油能不能溶解在水中呢?
。▽W生先猜測再實驗操作)說說為什么?
我們在來看看水能不能溶解到油中,(在油中滴幾滴水)
。▽W生先猜測再實驗操作)說說為什么?
通過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油和水是不能夠互相溶解的。接下來我們再來觀察更多的液體能不能溶解于水中。
。3)出示醋、牛奶等液體看它們是否能溶解在水中?
(學生先猜測再實驗操作)說說為什么?
。4)同學們回家可以繼續(xù)尋找一些液體做實驗,看它們能不能溶解在水中。
觀察溶解在液體里的氣體。
(1)觀察溶解在雪碧里的二氧化碳。
問:氣體能不能溶解在水中呢?
出示雪碧,打開雪碧瓶蓋,觀察雪碧液體里析出的氣泡。這些氣泡是從哪里來的?
用注射器吸1/3管雪碧液體,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慢慢地往外拉注射器的活塞,再慢慢地往回推活塞。大家仔細觀察推拉過程中有什么現(xiàn)象?
解釋為什么往外拉的時候,注射器里有許多氣泡,而往里推氣泡就沒有了,再往外拉,氣泡就又有了呢?
。2)觀察溶解在水中的空氣。
3、出示一試管清水,你們說這水里有沒有空氣?
說有的同學能不能想個辦法證明這水里確實有空氣。
在酒精燈上給試管稍稍加熱,觀察試管里發(fā)生的現(xiàn)象。
你們看到了什么?這說明了什么?
誰還能舉出一些水中有溶解的空氣的例子?
4、課后繼續(xù)觀察還有哪些物體也能互相溶解。
小學科學觀察教案 11
目標:
通過小實驗使幼兒感知水瓶的沉浮與水量的多少有關,并通過記錄進行簡單加減法運算的練習。
通過小組操作記錄,引導幼兒感受科學實驗的快樂提高幼兒分工合作的'能力。
準備:
礦泉水瓶、水杯、燒杯、裝滿水的容器
過程:
一、觀察圖片
1、猜猜這是什么?由圖片引出船。
2、提問:你見過什么樣的船?
3、請幼兒觀看常見的船的圖片并引導幼兒說出船都是浮在“水面上”的
提問:水下有船嗎?
引導幼兒說出水下有潛水艇
二、動動小腦筋
1、觀察潛水艇,提問:
潛水艇只能在水下航行嗎?
它是怎樣浮出水面的?
2、觀看潛水艇沉浮Flash
說一說潛水艇是怎樣下沉和上浮的
小結:潛水艇有一個很大的儲水箱,潛艇下沉時就把水箱內(nèi)裝滿了水,水的重力帶動潛艇沉到水底;潛艇上浮時就把水箱中的水放出去,潛艇就浮到了水面上。
3、提問:假如礦泉水瓶是一個潛水艇,你能不能讓他沉到水底或者浮出水面?
三、動手試一試
1、觀察記錄表 測量水瓶中盛有多少水才能使“潛艇”下沉
2、分小組進行實驗,教師進行個別指導,鼓勵幼兒用不同的記錄方法。
3、分享實驗結果。
小學科學觀察教案 12
活動目標:
1、認識水的基本特征。
2、認識字卡:無色、透明的、無味、無形、可流動的液體。
3、培養(yǎng)幼兒節(jié)約能源的意識。
活動準備:
幼兒:小瓶子每人一個,瓶蓋或者能盛水的玩具每人一個
老師:玻璃杯兩個,分別裝水和牛奶,裝有醋和水的瓶子各一個,瓷扣2個,每人一個盆子
字卡:無色、透明的、無味、無形、可流動的液體。水勺,泡沫板。
過程:
1、請幼兒觀察水是什么顏色的?并出示牛奶和水請幼兒比較,說說牛奶是什么顏色?水有沒有顏色?知道水是無色的,并出示“無色”的字卡。
2、拿兩顆瓷扣,分別放在牛奶和水中比較觀察,能不能看到瓷扣不?為什么水中能看到?知道水是透明的,牛奶不透明。并出示“透明的”字卡。
3、出示醋,請幼兒聞一聞,說說聞到了什么氣味?再聞聞水的氣味,說說水有沒有氣味?知道水是無味的,并出示“無味”字卡。
4、實驗:
水是怎樣到桶里的?
老師把杯子里的和盆里的水分別水倒另一個盆里,并問幼兒水怎么到另一個盆里的?象什么?(引導幼兒說出瀑布一樣,流到另一個盆里)
總結:
水是流到盆里的,出示“可流動的'液體”。
5、玩水游戲,讓幼兒用手去抓水,看水能被抓起來嗎?怎樣才能將水盛起來?用小瓶子,勺子,瓶蓋盛并看看盛起來的水是什么形狀的?說說水有沒有形狀?
總結:
水裝在任何容器中就是容器的形狀,水本身是沒有形狀的,并出示“無形”的字卡。
6、與幼兒一同看看字卡,一起總結水的特征。
7、請幼兒討論水可以用來干什么?如果沒有水會怎樣?
8、談談我們應該怎樣保護、節(jié)約水。
9、游戲<運水>.
小學科學觀察教案 13
(一)活動目標:
1.通過不同的水的變化,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現(xiàn)象的的興趣并萌發(fā)初步的探索欲望。
2.在幼兒實驗的過程中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3.樂意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所看到的現(xiàn)象并愿意和同伴交流。
(二)活動準備:
兩杯紅色的水,一杯透明的水,白糖。小勺(此材料幼兒人手一份)
(三)活動過程:
1.看一看,想一想
談話導題:“小朋友看看,老師手里有什么?請小朋友想一想,如果老師把手里的紅色的水倒在透明的水里,會有什么現(xiàn)象呢?”(教師把事先調(diào)好的紅色的飽和的糖水倒在透明的水里,請幼兒仔細觀察有什么現(xiàn)象?為了讓幼兒觀察方便,在透明杯子的后面襯上一張白紙。幼兒可以看見紅色的水沉到了透明的水底,成了兩層,非常好看。)
2.試一試:
導語:“小朋友,那么你們想做這樣好看的水嗎?現(xiàn)在請你們用桌上的水來試一試,看看你們能不能做出這樣奇妙的水來!(教師給幼兒分別提供一杯透明的水和一杯紅色的水,請幼兒倒一倒,看看能不能倒出兩層的水來。)
3.說一說:
導語:小朋友,你們好看的水做出來了嗎?和老師做的水一樣嗎?(教師請幼兒大膽說出自己實驗的方法和結果)
導語:“小朋友知道為什么你們的水不能象老師的一樣好看嗎?請小朋友看一看老師的紅水和小朋友的紅色的水有什么不一樣的!闭堄變鹤屑氂^察:小朋友的水很稀。老師的水很濃,象是蜂蜜一樣,粘粘的。告訴幼兒:“因為老師在水里加了好多好多的糖,這么多的糖在水里化了,水就變重了。而重的`東西是要沉底的,所以紅色的水會在下面,透明的水就變成了兩層!
4.做一做:
請小朋友用自己桌上的東西(一杯紅色的水和白糖,一杯透明的水)制作奇妙的水。教師指導幼兒將白糖用小勺盛到透明的杯子里,要強調(diào)白糖一定要放多,一直到糖在水里不能化了為止。將放有白糖的紅色的水慢慢倒在透明的水里,請幼兒仔細觀察,奇妙的水做出來了嗎?
(五)活動建議:
本活動可以放在大班上學期進行,活動應采取分組教學的形式進行,以方便教師進行指導。
(六)活動評價:
科學活動《奇妙的水》很適合大班的孩子,大班的孩子好奇心強,也很想自己有機會動手制做出他們自己喜歡的東西。本活動難度不大,但很容易看出結果,使孩子們通過成功的結果加強他們的自信心。通過本活動使幼兒在觀察、比較和動手操作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發(fā)展,也使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小學科學觀察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科學觀察教案02-01
科學觀察活動教案02-18
科學領域觀察活動教案08-26
科學觀察活動教案15篇02-19
幼兒科學觀察教案03-10
幼兒大班科學觀察教案03-10
小班科學觀察活動教案03-31
幼兒園科學觀察教案01-05
《實驗和觀察》科學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