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科學教案匯編7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科學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發(fā)展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觀察能力。
2、幼兒能夠把觀察到的東西用語言清楚地表達出來。
重點及難點:
幼兒能夠觀察到事物的變并用語言表達出來。
活動準備:
紙、筆人手一份。
活動流程:
導入、尋找老師自身的變化→找教室里的變化→找教室外的變化→畫漸變圖。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孩子們,我還是小毛頭的時候,我的.爸爸媽媽給我取了名字,叫我“小囡囡”,后來,我慢慢長大了,瞧,現在我變成了一個大姑娘了,你們說我還會變嗎?會變成什么樣?
1、尋找老師的變化
2、尋找自身的變化
(二)、找教室里的變化
幼兒去教室四周圍找,找到后逐一講述。
(三)、教師外的變化
幼兒結伴商量后再講述。
(四)、畫漸變圖
幼兒畫好以后互相交流。
(五)、結束
科學教案 篇2
一、認識多種多樣的動物。
1、出示掛圖。
2、提問:你見過這些動物嗎?能叫出它們的名字嗎?
3、小組討論,匯報: (蜂鳥、丹頂鶴、牦牛、犀牛、羚羊、蝎子、鴿子、龍蝦、熊貓、熱帶魚、青蛙……)
4、提問:你還認識哪些動物?
5、小組討論,匯報。 實物投影 多媒體 知道大自然中動物的種類是多種多樣的。
二、游戲:猜動物。
1、 講述:下面,我們一起來做個游戲,好嗎?游戲的規(guī)則是這樣的:不許直接猜動物的名稱,只能問關于動物的特征,而回答只能是“是”或“不是”。 2、 游戲:請一同學上前,其他同學問動物的特征。 例如:(老虎) 問:它長毛嗎? 答:是。
問:它是吃肉的`動物嗎? 答:是。
問:它會生蛋嗎? 答:不會。
問:它有四條腿嗎? 答:是。
問:它生活在陸地上嗎? 答:是。
問:…… 答:……
知道常見動物的特征。
三、比較動物的不同與相同。
1、出示(掛圖)。
2、提問:狗和兔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
3、小組討論,匯報。
4、小結:(板書)
5、發(fā)給學生動物卡,講述:在動物卡中另選兩種動物,比較它們的不同點和相同點,并把結果記錄在課本76頁活動記錄中。
6、 交流匯報。知道動物的相同之處;會觀察、比較動物的不同與相同。
四、給動物分類。
1、 提問:根據我們剛才的觀察和比較,你能給你手中的動物卡分類嗎?你的分類依據是什么?
2、 小組活動:給動物分類。
3、 小組匯報活動結果。
4、 填寫活動結果。 學會按不同標準給動物分類;喜歡小動物。
科學教案 篇3
。1)用顯示器檢驗小水鐘的計時準確性。教師放映顯示器,師生共同檢驗小水鐘的計時準確性。提問:小水鐘為什么不準確?分析、整理實驗數據找出原因,繼續(xù)改進。讓學生在自己動手的基礎上通過合作、討論、研究,更深一步地了解水鐘的計時原理。
。2)關心身邊的水龍頭的滴漏現象。這是一個拓展活動。讓學生把學的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關心身邊水龍頭的滴漏現象,估測流失的水量,提醒大家節(jié)約用水。通過調查學生應該會發(fā)現,看起來緩緩滴漏的水實際上流失得非常快,促使他們反思:“自己平時是否注意關緊水龍頭?”這個活動可以將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誘導出來,將生命感、價值感喚醒,激勵學生用學習的.知識服務于社會。
。3)知識鏈接:刻漏和漏壺。引導學生認識古代的計時儀器——刻漏和漏壺時,最好選用電腦進行教學。這樣不但能用最短的時間說明刻漏和漏壺的原理,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歌頌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了樹立民族自信心,增強民族自豪感的愛國主義教育。
科學教案 篇4
有益的學習經驗:認識粗細,感知粗細的相對性.準備:1、長度相同,直徑明顯不同的木棒3根,每根棒的兩端盡量一樣粗.2、黑板上高度相同,直徑明顯不同的圓柱體兩個.活動與指導:
1、教師同時出示兩根木棒,把木棒兩端對齊拿手里或立在講臺上,讓幼兒觀察木棒的相同與不同之處,引出粗細的概念。
2、把3根木棒兩兩經較,用目測找出最粗和最細的木棒,特別強調中等粗的比最粗的細節(jié),比最細粗些。從而使幼兒感知粗細的相對性。
3、讓幼兒觀察黑板上的圖形。師生小結粗細的特征,讓幼兒說出,粗些、細些、最粗、最細等詞。
4、按由細到粗把3根要棒排序。
5、指導幼兒做幼兒用書第8、9頁的練習: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目測比較物體或者物體某部分的粗細,分別把最粗,細些,最細的物體某部分的涂色。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有趣的規(guī)律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有趣的規(guī)律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發(fā)現物體的排列規(guī)律,嘗試用符號記錄規(guī)律。
2、激發(fā)幼兒對物體排列規(guī)律的興趣,
活動準備:
斑馬圖片;條形旗圖片(規(guī)律為ABCABC);每人一盒水彩筆、一張白紙;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發(fā)現規(guī)律。
1、教師身穿條紋上衣,吸引幼兒注意。
師:“老師的上衣圖案是怎么樣的?”
2、出示斑馬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花紋規(guī)律。
3、出示條形旗圖片,引導幼兒發(fā)現規(guī)律。
二、啟發(fā)幼兒用符號記錄規(guī)律。
師:“我們發(fā)現了這么多規(guī)律,怎么樣把它們記錄下來呢?”
1、幼兒討論記錄方法。
2、確定簡潔的記錄方法——用簡單的符號記錄規(guī)律(如:010101、□○□○□○)或用物體的主要特點進行記錄(如:藍白藍白藍白)。
3、幼兒嘗試用自己的符號記錄。
4、幼兒互相交流記錄結果的含義。
三、啟發(fā)幼兒尋找生活中的規(guī)律,并嘗試進行記錄。
四、幼兒相互交流經驗。
延伸活動:
引導幼兒尋找生活中的各種規(guī)律事物及規(guī)律現象。(如:人行橫道、星期的輪回規(guī)律、四季的輪回規(guī)律等)
科學活動《磁鐵吸什么》——新教師過關課課后反思
今天上午第二節(jié)課,我執(zhí)教了我班科學活動《磁鐵吸什么》,在本節(jié)過關課中又得也有失,有進步的地方,更多的存在了不足,為此,對于本節(jié)課我做出如下反思。作為一名新教師,應該通過每一節(jié)課收獲更多的教學經驗,每一次課堂教學后的反思往往就是下一節(jié)課需要改進的地方,所以總是在不斷的反思中慢慢成長起來的。
從設計理念的角度出發(fā):我從幼兒的好奇心出發(fā),磁鐵對于中班幼兒來說還是很新奇的物體,在區(qū)域活動中,也經常會見他們拿磁鐵玩出很多的玩法;依據《綱要》精神,讓幼兒通過自主探究,初步了解磁鐵的性質,產生進一步探究的欲望;讓幼兒借助自主探究,親歷記錄磁鐵的特性的過程。借助著幼兒對于磁鐵這樣新鮮事物的新鮮感與好奇心,我選定這節(jié)科學課。再說教學過程:在確定了本節(jié)課后,我根據我班的實際情況我設計了不同的教學方案。最起初的想法是讓幼兒通過操作感受磁鐵的性質而后利用記錄表的形式呈現出來,在考慮到我班幼兒沒有嘗試過利用記錄表記載所以這個想法被耽擱了;導入活動中我利用“小老鼠上燈臺”的兒歌激發(fā)了幼兒的興趣,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自認為還是比較好的能夠激起幼兒探索的興趣,但是由于自己在準備的時候磁鐵的位置擺放的'過于靠前所以有些幼兒能直接說出了我的這個秘密,這是我今后在準備工作方面需要注意的地方,特別是一些小細節(jié);在第一次操作的時候,我讓幼兒初步感受磁鐵吸物的性質,為幼兒提供了道具——回形針,讓磁鐵寶寶與回形針寶寶做做游戲,初步感受磁鐵能夠吸物?赡軓目茖W領域的角度看,我比較直觀的像幼兒透露出了磁鐵吸物的概念,而在這過程中少了科學活動的一個重要目標——讓幼兒自主探索,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可能缺少了這種讓幼兒自主發(fā)現問題、自主探索的樂趣;再話第二次操作,在第一次初步感受的基礎上,我為幼兒提供了更多的材料,讓幼兒通過自己嘗試找找那些東西可以和磁鐵寶寶成為朋友的,
將其放入有“笑臉”的籃子了,那么既然是找朋友,用“笑臉”的圖標呈現可能不能夠直觀的體現“好朋友”這個概念,可以將其換做“手拉手”的圖標,這樣就能夠一目了然的讓幼兒知道磁鐵要去找朋友了。在教師總結的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逐一驗證了幼兒的操作結果,但是由于每一個小組的材料不同,可能有些幼兒的材料是夾子,有些可能是硬幣等等,在驗證的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是否可以嘗試性的多叫幾名幼兒來驗證其他組的東西是否能和磁鐵成為朋友,不應該只是教師在講,應多讓幼兒嘗試探索并驗證。在此過程中,我還忘記了一個細小的環(huán)節(jié),我沒有請每一組幼兒的小組長將各個組的小籃子拿上來,這是我忽略的一個小問題。最后說說我的延伸活動,在延伸活動中,我分別驗證最后出示了可以和磁鐵做朋友的,不可以和磁鐵做朋友的,將其呈現在黑板上;中間有一組幼兒的東西里有“鑰匙”,可是鑰匙既不是木頭做的、也不是塑料做的為什么不能和磁鐵寶寶做朋友呢?可能這樣的延伸活動對于幼兒來說更有探索意義。
經過了本次新教師過關課,我想較于第一次亮相課相比,自己認為是有進步的,課后在與指導老師的認真交流中我也找到了自己在本節(jié)課中的不足與亮點。我想:作為一名老師,總是在不斷的充實自我、學習自我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聽取別人給予你這節(jié)課的評價,才能為下一次的教學做好鋪墊,加油吧!
科學教案 篇5
探究:通過一系列觀察光發(fā)生反射的現象,初步了解光反射的特點。
知識:制作潛望鏡,了解光的反射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情感:過對光的反射的實驗探究,使學生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探究方法,培養(yǎng)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一系列觀察光發(fā)生反射的現象,初步了解光反射的特點。
教學難點:
制作潛望鏡。
教學方法:
實驗與操作。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鏡子。
2.學生準備:鏡子、長方體紙盒、兩塊鏡片、剪刀、膠水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說說光是怎樣傳播的?你還知道哪些有關光的知識?鞏固舊的知識,引發(fā)新的學習內容。
二、將太陽光反射到指定的位置.
1、老師在一面外墻上設置了一些“靶子”,請你想辦法,使用手里的鏡子,將太陽打“靶子”上。
2、學生活動。
3、說說你是怎么做的?在實驗中,有什么發(fā)現?
用鏡子反射陽光是學生很熟悉的游戲了。通過打“靶子“將太陽光反射到固定的位置上,使學生知道平面鏡子可以反射太陽光,隨著平面鏡的移動,反射的太陽的光線也可以改變。
三、使反射的太陽光的光斑更亮.
1、要想使反射到墻上的太陽光的斑更亮,你有什么辦法?應該怎么做?
2、學生設計方案、實驗。
先由學生提出應該具體怎樣操作,他會意識到這個任務一個人是不容易完成的,在具體實驗過程中會更加珍惜合作的機會,體會合作的愉快,享受合作的成果。
四、將陽光“請”進教室.
1、想辦法將陽光照射在教室里的墻上,看看哪個組的方法好。
2、學生活動。
3、說說你是怎么做的?通過玩鏡子,你有什么發(fā)現?
通過一系列的`實驗、觀察活動,學生已經對光的反射現象有了初步的感受和體會。這個時候沒有必要讓他他說出具體的科學通理,只要能將實驗現象進行描述就可以了。
五、制作潛望鏡.
1、說說生活中哪些地方運用了光的反射?誰知道潛望鏡是做什么用的?它是根據什么原理制造的?它的構造可能是什么樣的?
2、學生討論。
3、簡單介紹潛望鏡和制作方法。
4、學生動手制作。
科學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青島版科學教材五年級上冊19課內容
教學目標:
1、引領學生學習測量物體的運動,描述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了解同樣時間和同樣距離時這樣描述一個物體的運動快慢。
2、讓學生學習測量和記錄一個沿直線運動的物體在不同時刻的位置,
一、新課導入
出示愛因斯坦的圖片
師:這位科學家叫什么名字?
師: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叫愛因斯坦,他是現代物理學的開創(chuàng)者和奠基人,在他的研究中曾經說過非常有名的一句話。(出示:當物體的運動速度等于光速時,時間就會停止。)在科學研究中,距離和時間是兩個重要的條件,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19課距離和時間。(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課
1、初步感受距離和時間的關系。
師:下面我們先來做個小活動,請同學們和我一起來數5個數。
師:剛才從開始數到5,大家經歷了5秒鐘的時間,那么你來估測一下,5秒鐘按你的正常速度走,你能走幾米?
學生邊說書寫副板書 5秒走
師:請同學們分別記好你的估測結果。
師:在教室里我給大家準備了4塊場地,以一塊場地為例,從起點走到另一端是5米的距離,在回到起點是10米的距離,大家再來估測一下,按正常的速度連續(xù)走完10米,你需要幾秒鐘的時間?(板書:10米用 )
師:估測可以為我們下一步的研究提供參考,那么我們的估測結果是否準確?下面我們就通過活動來驗證,請各小組在組長的帶領下分工進行活動(出示分工示意圖),并且注意收集活動中的數據,記錄在表格中,活動結束請同學們討論一下通過這些數據你能有什么發(fā)現?
學生活動,匯報
。ù蠹以诨顒又校駛小科學家一樣,認認真真的活動,那個小組來匯報一下)
師:大家的發(fā)現非常有科學價值。
板書:相同的時間距離長速度快
相同的距離時間短速度快
師小結:剛才同學們通過提出問題,進行猜測,試驗驗證,得出結論,經歷了一個科學研究的完整過程。
2、測量每段距離使用的時間
在大家活動的時候老師在思考一個問題,如果大家按正常速度連續(xù)走更長的.距離,大家想不想知道每經過一段距離,所用的精確時間,我們應該怎樣進行活動,小組內談論一下,比一比哪一組的方法最科學最精確。
談論匯報
師:通過剛才我們設計了一個非常好的方法。
教師布置場地
師:皮尺的0刻度為起點,附近的同學看一看你大約在起點的幾米處?下面我們從起點以4米為一個計時點,選幾名計時員,第一計時點,第二計時點……
師:每個計時點選一名小助手和計時員相對站在皮尺兩邊。
出示要求:
1、運動員連續(xù)走完全程;
2、計時員聽清老師口令一起計時;
3、計時員聽清相對應的小助手的口令,停止計時。
師:請一名運動員
師:在坐的每一位同學都是小裁判看一看他們配合的怎么樣。
下面我們先試走一次。
師:對于這次活動,裁判員有沒有需要提醒的?
師:下面我們就開始正式活動。
分別計時男女兩名學生
收集數據填在記錄表中
師:下面我們把收集的數據利用我們所學的知識用不同顏色的筆制作成折線統(tǒng)計圖,豎軸表示的是距離,橫軸表示所用的時間。并且分析一下,這兩條折線能給我們帶來什么科學發(fā)現?
學生制作,分析圖意
師:剛才同學們發(fā)現的非常好,在這幅圖上能發(fā)現線的坡度越大說明速度越快,線越直說明越的勻速運動。
師:其實還能帶給我們更多的科學信息,比如10秒能走20米,估算一下1分鐘能走多少米?如果這位同學從學校到家要走10分鐘,估算一下他家離學校有多少米?
三、拓展距離和時間的科學認識
師:今天我們所研究的距離和時間是科學研究中重要的條件,在天文學中有一個重要的單位光年,誰知道光年是一個距離單位還是時間單位?
師:光每秒300000千米走一年的距離,是一個距離單位,老師給同學計算了一下一光年的距離。
誰來讀一讀。
師:我們的地球在浩瀚的宇宙中只是一個普通的星體,我們要用這樣大的距離單位來度量宇宙,誰知道宇宙什么意思?
師:宇代表上下四方,所有空間無邊無際的距離;
宙代表古往今來,無始無終的時間。
師:我們的祖先在遙望宇宙時,用他們的智慧為我們留下了許多美麗的傳說。
師:織女星距離地球26.3光年,牛郎星距離地球16.5光年。它們之間也有16.4光年的距離。
四、課后延伸
師:距離和時間在科學研究中有非常重要的價值,也為我們的生活提供很多幫助,老師了解到(出示各種交通工具的速度)我們就可以通過這些數據,根據兩地間的距離大體估算出我們所需要的時間,也能根據使用的時間估算出兩地間的距離,這樣能讓我們更合理的安排時間,從今天我們就更要學科學、用科學,讓科學更好的為我們的生活服務。
科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勉勵孩子跟著幼兒教師與小伙伴一塊兒說一說玩一玩,啟發(fā)孩子區(qū)別小鴨子與小雞的突出特點。
教學預備:自制玩具小雞與小鴨子
教學過程:
1、看小故事表演:幼兒教師手拿小雞與小鴨子的自治玩具,表演出小雞與小鴨子的動作與特點(動作盡可能簡易,例如小雞小鴨子各自從兩邊上,在中間碰頭,小鴨子叫叫、小雞叫叫,小鴨子與小雞抱抱)勉勵孩子依照Music拍一拍小手,且與小鴨子小雞一塊兒叫嘎嘎嘎、嘰嘰嘰。
2、判斷小雞與小鴨子的特點:幼兒教師展示玩教學用具小雞與小鴨子,讓孩子觀測和察看扁嘴巴巴小鴨子與尖嘴巴巴小雞的不一樣,且勉勵孩子向動物表示慰問。例如:扁嘴巴巴小鴨子你好,尖嘴巴巴小雞你好。(用教學用具嘉獎慰問聲音嘹亮的孩子)
3、教學游戲:誰不見啦,幼兒教師輪換將小雞與小鴨子藏在身后,讓孩子說一說誰不見啦,勉勵孩子從尖嘴巴扁嘴巴區(qū)別兩者的不一樣。
4、教學游戲:小雞小鴨子做伙伴,讓喜愛小雞與小鴨子的`孩子各自站在兩邊,跟著幼兒教師手上的玩具一塊兒玩,小雞小鴨子碰頭后,叫著擁抱一下。(教學游戲可重復開展)
5、教學完結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教案科學教案05-16
科學教案02-22
(精選)科學教案07-27
[經典]科學教案07-20
科學教案(經典)08-06
科學教案[精選]08-15
(經典)科學教案10-01
科學教案(經典)10-15
科學教案(精選)10-22
【經典】科學教案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