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福利视频,亚洲激情专区,免费看a网站,aa毛片,亚洲色图激情小说,亚洲一级毛片,免费一级毛片一级毛片aa

高中化學教學教案

時間:2024-08-13 16:55:55 化學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高中化學教學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化學教學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化學教學教案

高中化學教學教案1

  一、教學目的

  1、嚴格按照教學大綱要求,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關鍵,使學生掌握好教材規(guī)定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2、在課堂教學中加強學法指導,在上一學期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自學能力,提高學生的分析、綜合、推理的邏輯思維能力,訓練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科學思維方法。

  二、教學任務

  1、理科選修班完成選修(4)的教學任務,文科選修班完成選修(1)的教學任務。

  2、使學生掌握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的概念,理解影響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的因素。

  3、理解電解質的電離平衡,理解鹽類水解的原理,了解鹽溶液的酸堿性,掌握酸堿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方法。

  4、掌握電化學的基本原理。

  三、教學措施

  1、盡快熟悉學生,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

  2、多做學生工作,要經常找學生談心。

  3、改進教學方法,多采用討論啟發(fā)探究實驗探討等方法,活躍學生學習氣氛,提高學習興趣。

  4、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各層次的學生基礎。

  5、多聯(lián)系生活,如介紹一些實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如燃料電池汽車,天然氣汽車,高性能材料等提高學生的興趣。

  6 、加強落實學生的.學習,全批全改,個別學生還可采取面批。

  四、考試安排

  考試時間

  第一次階段性考試10月4日(第六周)

  期中考試11月4日(第十周)

  第二次階段性考試12月4日(第十四周)

  第三次階段性考試1月2日(第十八周)

  期未考試2月4日(第二十三周)

  五、教學進度

  章節(jié)課時周次

  第一章第一節(jié)化學反應與能量變化2第1至2周

  第二節(jié)燃燒熱能源2

  第三節(jié)化學反應熱的計算3

  單元復習3

  第二章第一節(jié)化學反應速率2

  3至8周

  第二節(jié)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3

  第三節(jié)化學平衡8

  第四節(jié)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2

  單元復習4

  第三章第一節(jié)弱電解質的電離2

  9至16周

  第二節(jié)水的電離和溶液的酸堿性4

  第三節(jié)鹽類的水解6

  第四節(jié)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平衡4

  實驗中和滴定1

  單元復習5

  第四章第一節(jié)原電池3

  17至20周

  第二節(jié)化學電源2

  第三節(jié)電解池5

  第四節(jié)金屬的電化學腐蝕與防護2

  單元復習4

  機動521周

  期末復習22周

高中化學教學教案2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通過了解化學鍵的含義以及離子鍵、共價鍵的形成,增強學生對物質構成的認識。

  2、了解化學反應中伴隨有能量的變化的實質和化學能與其他能量形式之間的轉化。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講清化學鍵存在于分子內相鄰的兩個或多個原子間,“強烈的相互作用”而不能說成是“結合力”。

  2、通過電解水和氯化氫的形成過程的介紹,搞清共價鍵的形成原因和存在情況。

  3、關于離子鍵的形成,通過對NaCl形成過程的分析,引導學生注意離子鍵的形成特點:(1)成鍵的主要原因——得失電子(2)成鍵的微——陰、陽離子(3)成鍵的性質:靜電作用,當吸引與排斥達到平衡時形成離子鍵。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的

  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通過重新認識已知的化學反應,引導學生從宏觀現(xiàn)象入手,思考化學反應的`實質,通過對化學鍵、共價鍵、離子鍵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通過“遷移·應用”、“交流·研討”、“活動·探究”等形式,關注學生概念的形成。通過對“化學反應的應用”的學習,提升學生對化學反應的價值的認識,從而贊賞化學科學對人類社會發(fā)展的貢獻。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知識上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化學鍵、離子鍵、共價鍵的的含義,化學鍵與化學反應的實質。

  教學難點:對離子鍵、共價鍵的成因和本質理解。

  (二)方法上突破點

  針對共價鍵和離子鍵,這些比較抽象的概念,要以某一實例出發(fā),展開分析剖析,從中提出問題,鼓勵學生聯(lián)想質疑,形成概念。

  三、教學準備

  (一)學生準備:預習“化學鍵與化學反應中的物質變化”

  (二)教師準備:教學多媒體設備和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方法:問題推進法、總結歸納法

  五、課時安排:1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1課時

  【引入】前邊通過元素周期律、周期表的學習,知道目前已知的元素種類只有一百多種,可這些元素卻構成了已發(fā)現(xiàn)或合成的一千多萬種物質,元素的原子能夠相互結合形成多種多樣的物質,說明形成這些物質的原子間一定存在著相互作用。下面以電解水為例:

  【投影】水在直流電的作用下分解

  2H2O=2H2↑+O2↑

  【思考·質疑】水在通電條件下能夠發(fā)生分解,為什么要通電?

  【歸納】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氫原子和氧原子之間存在著很強的相互作用,要破壞這種相互作用就需要消耗能量,通電正是為了提供使水分解所需要的能量。

  【板書】第1節(jié)化學鍵與化學反應

  化學鍵:相鄰原子間的強相互作用

  【對定義的強調】①是直接相鄰的原子。

  ②是強烈的相互作用。

  ③相互作用既包括吸引也包括排斥。

  【投影】“交流·研討”

  【分析·歸納】水在通電時分解成H2和O2,在這個過程中首先水分子中氫原子和氧原子間的化學鍵斷裂,形成單個的氫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氫原子和氫原子間、氧原子和氧原子間分別又以新的化學鍵結合成為氫分子和氧分子。所以可以得出結論:化學反應中物質變化的實質——舊化學鍵的斷裂和新化學鍵的形成。

  【投影】化學反應中物質變化的實質——舊化學鍵的斷裂和新化學鍵的形成。

  【過渡】元素有一百多種,這些元素從大的角度分兩類: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金屬元素的原子一般容易失電子,非金屬元素的原子一般容易得電子。我們發(fā)現(xiàn)非金屬和非金屬元素之間,非金屬元素和金屬元素之間都可以通過化學鍵構成物質,他們之間的化學鍵是否一樣?下面我們以氫氣在氯氣中燃燒和鈉在氯氣中燃燒為例。

  【聯(lián)想·質疑】氫氣在氯氣中的燃燒形成氯化氫和鈉在氯氣中的燃燒形成氯化鈉,在形成化學鍵方面是否相同?

  【點評歸納】氫氣在氯氣中燃燒時,氫分子和氯分子獲得能量,化學鍵分別斷裂,從而形成氫原子和氯原子。由于氫和氯都是非金屬元素,都有得電子的趨勢,最終誰也不能把對方的電子完全得到,氯和氫都沒有完全得失電子,而是氯原子和氫原子各提供一個電子組成共用電子對,從而使兩者的最外層都達到穩(wěn)定結構并產生強烈的相互作用——形成化學鍵,這樣的化學鍵叫共價鍵。

  而在氯化鈉的形成過程中,由于鈉是金屬元素很容易失電子,氯是非金屬元素很容易得電子,當鈉原子和氯原子靠近時,鈉原子就失去最外層的一個電子形成鈉陽離子,氯原子最外層得到鈉的一個電子形成氯陰離子(兩者最外層均達到穩(wěn)定結構),陰、陽離子靠靜電作用形成化學鍵——離子鍵,構成氯化鈉。

  【媒體展示——板書】

  共價鍵:原子間通過共用電子對形成的化學鍵。一般非金屬元素之間形成共價鍵。

  離子鍵:陰陽離子之間通過靜電作用形成的化學鍵。一般存在于活潑金屬和活潑非金屬之間。

  【課堂練習】請運用你所學的知識判斷下列物質中分別存在哪些類型的化學鍵?

  ⑴NaF⑵CH4⑶H2O⑷CaO⑸KBr⑹HF

  ⑺BaCl2⑻O2⑼CO2⑽MgCl2⑾Ar⑿NaOH

  【過渡】我們已經學習過物質的分類,知道物質分純凈物、混合物;純凈物又分單質和化合物。通過化學鍵的學習,我們知道構成物質的離子(或原子)之間的化學鍵也是有區(qū)別的——又分為離子鍵、共價鍵等。于是,人們根據(jù)化合物中所含化學鍵類型的不同,把化合物分為離子化合物和共價化合物。

  【媒體展示——板書】

  離子化合物:含有離子鍵的化合物。

  共價化合物:只含有共價鍵的化合物。

  【設問】如何判斷一種物質是否屬于離子化合物或共價化合物?

  【討論回答】關鍵在于化合物中是否存在離子鍵?若有離子鍵時,該化合物一定是離子化合物。

  【練習】請判斷下列物質中哪些分別屬于離子化合物或共價化合物?

 、臢aF⑵CH4⑶H2O⑷CaO⑸KBr⑹HF

 、薆aCl2⑻O2⑼CO2⑽MgCl2⑾Ar⑿NaOH

  【歸納·強調】

  (1)當一個化合物中只存在離子鍵時,該化合物是離子化合物。

  (2)當一個化合中同時存在離子鍵和共價鍵時,以離子鍵為主,該化合物也稱為離子化合物。

  (3)只有當化合物中只存在共價鍵時,該化合物才稱為共價化合物。

  (4)在離子化合物中一般既含有金屬元素又含有非金屬元素;

  共價化合物一般只含有非金屬元素(NH4+例外)

  【遷移·應用——課堂練習】

  指出下列化合物內部的鍵型和化合物的分類(離子化合物、共價化合物)

  【板書設計】

  第1節(jié)化學鍵與化學反應

  化學鍵:相鄰原子間的強相互作用

  共價鍵:原子間通過共用電子對形成的化學鍵。

  離子鍵:陰陽離子之間通過靜電作用形成的化學鍵。

  離子化合物:含有離子鍵的化合物。

  共價化合物:只含有共價鍵的化合物。

高中化學教學教案3

  一、課標要求:

  1、認識醇的典型代表物的組成和結構特點,知道醇與醛、羧酸之間的轉化關系。

  2、結合生產、生活實際了解烴的衍生物對環(huán)境和健康可能產生的影響,關注有機化合物的安全使用問題。

  二、 考試說明:(與課標要求一致)

  1、認識醇的典型代表物的組成和結構特點,知道醇與醛、羧酸之間的轉化關系。

  2、結合生產、生活實際了解烴的衍生物對環(huán)境和健康可能產生的影響,關注有機化合物的安全使用問題。

  三、課標解讀:(教學目標)

  1、依據(jù)導學案的預習內容,自主學習醇的概述介紹,了解醇的物理性質、用途和一些常見的醇。依據(jù)烷烴的命名規(guī)則,能用系統(tǒng)命名法對簡單的飽和一元醇進行命名。

  2、通過小組“交流研討“活動,初步掌握根據(jù)結構分析性質的一般方法;通過分析醇的結構,知道其化學反應主要涉及分子中碳氧鍵和氫氧鍵的斷裂,并能分析出發(fā)生反應類型與對應化學鍵的斷裂關系。

  3、根據(jù)醇的結構特點,預測可能發(fā)生的反應,回憶以前學習的醇的相關性質,整理歸類反應類型。

  4、結合前面的學習,認識醇與烯烴、鹵代烴、醛、酯等有機物之間的轉化關系。

  5、結合甲醇、乙醇在生產、生活實際中的應用,了解醇對環(huán)境和健康可能造成的影響,體現(xiàn)知識的重要性,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教學評價:

  課標評價:

  根據(jù)課標要求設計出5個教學任務,但5個任務不是均等的,從課標可以看出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醇的化學性質,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要側重醇的化學性質的探討,設計足夠的時間給學生理解醇反應的斷鍵規(guī)律,并加強對應練習,充分體現(xiàn)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對于其他幾個教學目標要求知道的層次,能夠說出常見幾種醇的結構、物理性質、用的即可。

  歷年考試試題評價:

  幾乎每年的學業(yè)水平考試和高考都體現(xiàn)了乙醇的知識,重點考察乙醇的化學性質:取代反應(與金屬鈉、與羧酸的酯化反應、醇分子間的脫水反應)、消去反應、催化氧化。具體體現(xiàn):

 。1)學業(yè)水平考試試題:

  2010(山東。

  4.若從溴水中把溴萃取出來,可選用的萃取劑是

  A.水 B.無水酒精 C.四氯化碳 D.氫氧化鈉溶液

  分析:B選項考察乙醇的物理性質:溶解性。

  22.(8分)現(xiàn)有下列四種有機物:

 、貱H3CH2Br ② CH3CH2OH ③ CH3CHO ④

  (1)能與濃溴水反應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填序號,下同),能發(fā)生銀鏡反應的是 ,能發(fā)生水解反應的是 。

  (2)②發(fā)生消去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分析:考察乙醇的的化學性質:消去反應。

  2008(山東。

  6.下列物質中加入金屬鈉不產生氫氣的是

  A.乙醇 B.乙酸

  C.水 D.苯

  分析:考察乙醇的化學性質:與金屬鈉的反應

  23.(9分)乳酸是酸奶的成分之一,乳酸可以用化學方法合成,也可以由淀粉通過生物發(fā)酵法制備,利用乳酸可以合成多種具有生物兼容性和環(huán)保型的高分子材料。乳酸已成為近年來人們的研究熱點之一。乳酸的結構簡式為CH3CH(OH)COOH,以下是采用化學方法對乳酸進行加工處理的過程:

  請根據(jù)乳酸的性質和上述信息填寫以下空白:

  (1) 寫出乳酸與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 寫出乳酸與濃硫酸共熱生成C6H8O4的化學方程式:

  ;

  (3)(II)的反應類型是 。

  分析:考察乙醇的化學性質:與羧酸發(fā)生酯化反應

  (2)高考試題:

  2009(山東卷)

  33.(8分)(化學-有機化學基礎)

  下圖中X是一種具有水果香味的'合成香料,A是有直鏈有機物,E與FeCl3溶液作用顯紫色。

  請根據(jù)上述信息回答:

 。1)H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是 。B→I的反應類型為 。

  (2)只用一種試劑鑒別D、E、H,該試劑是 。

 。3)H與J互為同分異構體,J在酸性條件下水解有乙酸生成,J的結構簡式為 。

 。4)D和F反應生成X的化學方程式為 。

  分析:考察乙醇的化學性質:與羧酸反應酯化反應、催化氧化反應。

 。2010山東卷)

  33.((8分)【化學——有機化學基礎】

  利用從冬青中提取出的有機物A合成抗結腸炎藥物Y及其他化學品,合成路線如下圖:

  根據(jù)上述信息回答:

 。1)D不與NaHC溶液反應,D中官能團的名稱是______,BC的反應類型是____。

 。2)寫出A生成B和E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

 。3)A的同分異構體I和J是重要的醫(yī)藥中間體,在濃硫酸的作用下I和J分別生產,鑒別I和J的試劑為_____。

 。4)A的另一種同分異構體K用于合成高分子材料,K可由制得,寫出K在濃硫酸作用下生成的聚合物的結構簡式_______________

  分析:考察乙醇的化學性質:乙醇分子間脫水(取代反應)

  五、學習目標:

  1、通過預習交流認識醇與酚的區(qū)別,能夠列出幾種常見的醇的結構、物理性質以及用途。

  2、通過教材介紹、表格分析,總結飽和一元醇的物理性質,知道氫鍵以及影響結果。

  3、通過知識回顧,結合分析醇的結構特點掌握醇的化學性質,能夠熟練寫出醇與烯烴、鹵代烴、醛、酯等有機物相互轉化的方程式。

  4、結合資料介紹和生活實際了解醇在生產生活實踐中的應用

  六、教材分析:

 。ㄒ唬┙滩奈恢茫

  本節(jié)在有機反應類型及反應規(guī)律的學習之后,學生已經具備了根據(jù)一定結構的有機化合物推測可能與什么樣的試劑發(fā)生什么類型的反應、生成什么樣的物質的思路和意識。本節(jié)內容是學生初次運用所學規(guī)律推測一類物質可能發(fā)生的反應,讓他們用演繹法學習醇的性質并發(fā)展這種思路和方法,為后續(xù)學習打下基礎。

  (二)教材處理:

  基于醇與酚的區(qū)別以及幾種常見的醇的性質和飽和一元醇的物理性質的規(guī)律學生通過預習能夠獨立完成,所以此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完全放手給學生來完成,充分體現(xiàn)學生自主學習的作用。對于醇的化學性質,通過回顧乙醇的化學性質推測醇的化學性質,從斷鍵的角度推測產物,從而總結出醇消去、催化氧化反應的規(guī)律。

 。ㄈ┡c人教版教材的比較:

  編排的位置:

  兩個版本都是在介紹了烷烴、烯烴、苯及其同系物、鹵代烴的基礎上引入的,都是把醇作為烴的衍生物的第一種代表物進行介紹的,呈現(xiàn)的位置基本相同。

  知識上的比較:

  人教版對于醇的介紹從整體上分析比魯科版相對簡單,具體體現(xiàn):

  1、幾種常見醇:人教版主要介紹了乙二醇和丙三醇的結構和物理性質的共性之處,對于甲醇的結構和物理性質沒有介紹。

  2、飽和一元醇:兩個版本都對飽和一元醇的通式、沸點以及水溶性做了詳細的介紹,通過表格數(shù)據(jù)的分析得出相關結論。但兩個版本的切入點不同,魯科版注重知識的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人教版注重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注重聯(lián)系生活實際。

  3、醇的化學性質:兩個版本都介紹了醇與金屬鈉、濃氫鹵酸、消去反應、氧化反應,但知識的呈現(xiàn)方式不同,人教版注重實驗的探究作用,對于醇分子間脫水的反應只是在資料卡片上出現(xiàn),魯科版則注重從官能團的角度進行分析,從斷鍵上分析規(guī)律,幫助學生理解。

  結論:通過兩個版本的比較,進一步明確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重點知識):

  1、乙二醇與丙三醇的結構和物理性質

  2、飽和一元醇的通式、水溶性的規(guī)律、沸點的規(guī)律

  3、醇與金屬鈉、濃氫鹵酸的反應以及醇的消去反應、氧化反應的規(guī)律。

  七、學情分析:

  學生在必修內容及前面章節(jié)內容的學習中,已經對乙醇的結構和性質有所了解,并且能夠從結構上簡單區(qū)分醇和酚,但是從結構上對性質進行推測方面的能力還不太熟練,尤其對斷鍵位置與反應類型間的關系上不能很熟練區(qū)分。

  八、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jù)醇的結構推測醇的性質,掌握醇的化學性質

  九、教學策略:

  課前準備:(學案導學)

  通過導學案指導學生做好預習準備,填寫課前學案,知道乙二醇、丙三醇的結構和物理性質,能夠推出飽和一元醇的通式,并根據(jù)相關數(shù)據(jù)分析飽和一元醇的沸點、水溶性的規(guī)律;根據(jù)已有知識和教材資料總結醇的化學性質,能夠寫出乙醇與金屬鈉、濃氫溴酸的取代反應、乙醇的消去反應、乙醇的氧化反應的方程式。

  課堂探究:(交流、檢測、講解、練習相結合)

  通過小組交流之后進行課堂提問或小測的方式檢查預習作業(yè),并對重點知識進行強化和補充,對于醇的化學性質從官能團的角度引導學生分析,幫助學生理解結構對于有機物性質的重要性,強化結構決定性質的理念,同時由乙醇的性質引導學生分別探討1-丙醇或2-丙醇的性質,知識得到提升;結合對應訓練鞏固本節(jié)知識,體現(xiàn)知識的遷移應用。

  十、教學過程中注意的問題:

  1、重點要突出:本節(jié)課的重點知識是醇的化學性質,課堂上不要把過多的時間安排在幾種醇的介紹以及飽和一元醇的討論上,這樣勢必會影響到醇的化學性質的學習,造成前松后緊,重點知識模糊不清。

  2、注意課本知識的整合:課本上是從吸引電子能力的強弱角度入手分析醇的結構,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理解能力進行分析,可以把此環(huán)節(jié)變?yōu)橹R的總結來處理,學生掌握了醇的反應之后,再來看鍵的極性以及斷鍵就更好理解了。

高中化學教學教案4

  一、學習目標

  1.掌握氨及銨鹽的性質和用途,了解液氨和氨水的區(qū)別;

  2.知道氮肥的性能和使用氮肥的注意事項,認識到科學使用化肥的意義;

  3.學習觀察法、探究法、類比法等科學方法;

  4.知道氮肥的應用對社會生產的作用和對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在實驗探究活動中,享受發(fā)現(xiàn)的快樂。

  二、教學重點及難點

  教學重點:氨氣和銨鹽的性質;

  教學難點:“噴泉”實驗的原理,氨水的弱堿性。

  三、設計思路

  氮肥是植物生長的重要基礎,是解決人類吃飯問題的重要因素之一。通過對“雷雨發(fā)莊稼”(自然固氮)知識的復習和生物固氮方式缺點的討論,從而將本節(jié)內容的重點引入人工固氮(合成氮)過程的教學中來。氮肥生產的基礎是氨的合成,即可引入本節(jié)課教學重點——氨氣性質的教學。其中,氨氣與水和酸的反應是教學的重點。再通過氨的揮發(fā)性、刺激性氣味等性質,引導學生討論氨水作為化肥的缺點,在此基礎上引入固態(tài)銨鹽和氮肥知識的教學。在學習銨鹽知識的基礎上,師生共同討論科學使用化肥的方法和意義。

  四、教學過程

  [復習引入] 回憶“雷雨發(fā)莊稼”的有關化學方程式。

  [圖片] 人類已知的三類基本固氮方式。

  [討論] 三種固氮方式的優(yōu)缺點。強調人工固氮的重要意義,引出本節(jié)內容的教學。

  [化學史話]氮是農作物生長的必須元素,大氣中游離的氮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通過生物固氮和自然固氮獲得的`氮元素遠遠不能滿足植物生長的需要。為了提高農作物的產量,科學家們苦苦探索了幾百年。20世紀初,德國化學家哈伯首次用氫氣和氮氣合成了氨,奠定了大規(guī)模工業(yè)合成化肥的基礎。從此,人類能為植物的生長提供足夠的氮肥,緩解了地球上有限的耕地資源與龐大的糧食需求之間的矛盾,他也因此獲得了1918年化學諾貝爾獎。

  [知識鏈接] 1. 合成氨反應條件苛刻的原因;

  2. 哈伯的功與過。

  [板書]一、工業(yè)合成氨

  N2+3H2 2NH3

  [過渡] 氨的成功合成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人類的吃飯問題。要讓這種重要的氣體氮化合物更好地人類服務,我們必須研究它的性質。

  [板書] 二、氨氣

  1.氨的物理性質

  [展示]展示一瓶NH3,觀察其顏色、狀態(tài)、并聞其氣味(注意聞氣味的方法)。

  [小結]氨是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易液化,氨液化的同時放出大量的熱;液態(tài)氨汽化時要吸收周圍的熱量,使周圍的空氣迅速變冷(常用作致冷劑)。極易溶于水(體積比1:700)。

  [實驗探究1] 噴泉實驗。

  [觀察與思考]觀察實驗、描述實驗現(xiàn)象,分析實驗現(xiàn)象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現(xiàn)象:將膠頭滴管中的水擠入燒瓶,打開止水夾,燒杯中的水沿著導管噴入燒瓶,變成紅色噴泉。

  結論:氨氣極易溶于水,氨氣的水溶液顯堿性。

  [討論]上述產生噴泉的原理是什么?

  [小結]膠頭滴管中的水擠入燒瓶,大量氨氣溶于水使燒杯中氣壓急劇降低,水被吸入燒瓶形成噴泉。

  [實驗探究2] 氨水的不穩(wěn)定性

  現(xiàn)象:

  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成藍色。

  結論:

  氨水易揮發(fā),氨氣的水溶液具有堿性。

  [板書]2.氨的化學性質

  [小結](1)氨氣與水的反應

  NH3+H2O NH3 H2O NH4++OH-

  [討論]氨水中存在哪些微粒?并與液氨進行比較。

  液氨 氨水

  物質種類

  粒子種類

  [實驗探究3] NH3與HCl的反應

  現(xiàn)象:

  燒杯中出現(xiàn)白煙。

  解釋:

  濃氨水、濃鹽酸具有揮發(fā)性,NH3與HCl結合,有固體NH4Cl生成。

  (2)氨氣與酸的反應

  NH3+HCl= NH4Cl(白煙)

  [思考]將實驗3中濃鹽酸換成濃硝酸或濃硫酸現(xiàn)象是否相同?為什么?

  NH3 + HNO3 = NH4NO3(白煙)

  2NH3 + H2SO4 =(NH4)2 SO4

  [過渡提問] 其實,氨水也可以作為化肥,但現(xiàn)在人們很少用它,大家知道其中的原因嗎?

  [回答] 氨水中的NH3 H2O不穩(wěn)定,容易分解生成氨氣,而揮發(fā)掉促進植物生長的有效成分,降低了肥效。同時,會發(fā)出來的氨氣具有刺激性氣味,給使用帶來很大的不方便。

  [追問] 從前面的探究活動中,我們來思考一下,有沒有什么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回答] 可以將氨氣與酸反應轉化成固態(tài)銨鹽加以使用。

  [過渡] 回答得很好!銨鹽就是目前我們使用最多的固態(tài)氮肥的主要成分,對銨鹽的性質的了解,是科學使用化肥的基礎。

  [板書] 三、銨鹽的性質

  1.受熱分解

  [實驗探究4]①進行實驗,②描述實驗現(xiàn)象,③寫出化學方程式。

  現(xiàn)象:加熱,試管中產生白煙,試管口重新生成白色固體。

  NH4Cl = NH3 ↑ + HCl ↑

  NH3 + HCl = NH4Cl

  NH4HCO3= NH3↑+H2O + CO2↑

  [拓展視野] 由上述反應式可以看出, NH4Cl 、NH4HCO3受熱都能分解,都有NH3產生,但不是所有的銨鹽受熱分解都能產生NH3。

  例如NH4NO3的分解:2NH4NO3 = 2N2↑+O2↑+ 4H2O

  [板書] 2.與堿共熱放出氨氣

  [實驗探究5]①進行實驗,②描述實驗現(xiàn)象,③寫出化學方程式。

  現(xiàn)象: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2NH4Cl+Ca(OH)2 = CaCl2+2H2O+2NH3↑

  [思考與交流]根據(jù)上述性質,分析討論此性質有何應用?

 。1)銨根離子的檢驗;

 。2)氨氣的實驗室制法;

 。3)避免銨態(tài)氮肥與堿性肥料混合施用。

  [板書] 3.氮肥簡介

 。1)銨態(tài)氮肥: NH4Cl(氯銨)、NH4HCO3(碳銨)、(NH4)2SO4(硫銨)、NH4NO3(硝銨)。

  (2)其他氮肥:硝態(tài)氮肥。如:KNO3。

  有機態(tài)氮肥。如:CO(NH2)2。

  [問題思考]

  1.檢驗氨氣是否充滿試管的方法是 ,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

  2.能否用濃硫酸干燥氨氣?

  答案:1.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到管口 試紙變藍

  2.不能 因為氨氣能與硫酸反應

高中化學教學教案5

  【教學設計】

  1、酚的定義:

  羥基跟芳香烴側鏈上的碳原子連接的有機化合物是芳香 。

  羥基跟苯環(huán)直接連接的有機化合物是______。

  苯分子里只有一個氫原子被羥基取代所得的生成物,是最簡單的酚,叫 。

  2、苯酚的同系物:

  苯酚的同系物:通式為CnH2n-6O(n≥6);

  [練習]寫出C8H10O的分子中含有苯環(huán)的有機物的同分異構體

  3、苯酚的結構:

  苯酚的分子式為 、結構式為 、結構簡式為 或 或 。

  4、苯酚的物理性質:

  苯酚俗名_______,最初是從煤焦油中發(fā)現(xiàn)的。純凈的苯酚為___色,有______的氣味___體,苯酚易被氧化,空氣中放置即可被氧化而帶有 色。熔點43℃。室溫時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向盛有水的試管中加入足量的苯酚晶體,振蕩后,看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當溫度高于_____時,則能與水______。苯酚易溶___等有機溶劑。苯酚有毒,它的濃溶液對皮膚有強烈的腐蝕性,苯酚可使蛋白質變性,可通過皮膚吸收進入人體引起中毒,如不慎沾到皮膚上,應立即用________洗滌。

  5、苯酚的化學性質:

 、俦椒拥乃嵝裕

  苯酚的電離方程式為:

  a.在苯酚溶液中滴加幾滴石蕊試液, 現(xiàn)象為 。

  b.苯酚與金屬鈉反應 。

  c.苯酚與NaOH溶液反應的方程式為 。

  向苯酚鈉溶液中通入CO2,不論CO2過量與否,均有 現(xiàn)象其產物為 而不生成

  反應的方程式為 。

  d.苯酚與碳酸鈉反應 。

  思考:設計實驗比較苯酚、碳酸和醋酸的酸性強弱?

  ②苯酚的取代反應:

  與芳香烴中的苯環(huán)類似,苯酚也可與鹵素、硝酸、硫酸等在苯環(huán)上發(fā)生取代反應。

  苯酚與濃溴水的反應:向苯酚溶液中滴加濃溴水,其現(xiàn)象是有 生成,化學方程式為:

  這個反應常用于苯酚的定性檢驗。

  思考:如何除去苯中的苯酚?

 、郾椒拥娘@色反應:

  苯酚遇FeCl3溶液顯色,溶液顏色變?yōu)開_____,這個反應可用于鑒別和檢驗苯酚。

  思考:鑒別苯酚的方法?

 、 苯酚的氧化反應:

 、荼椒拥募映煞磻

 、夼c甲醛反應

  6、苯酚的用途:

  苯酚有毒,苯酚的溶液,可作防腐劑和消毒劑,如藥皂含有苯酚。

  苯酚還可作化工原料,制酚醛樹脂、醫(yī)藥、染料等。

  【歸納小結】苯酚知識的網絡關系圖

  感悟高考

  1、胡椒酚是植物揮發(fā)油中的一種成分。關于胡椒酚的下列說法:①該化合物屬于芳香烴;②分子中至少有7個碳原子處于同一平面;③它的部分同分異構體能發(fā)生銀鏡反應;④1mol該化合物最多可與2molBr2發(fā)生反應。其中正確的是 ( )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②③④

  2、四川盛產五倍子。以五倍子為原料可制得化合物A。A的結構簡式如右圖所示:請解答下列各題:

  (1)A的`分子式是 。

 。2)有機化合物B在硫酸催化條件下加熱發(fā)生酯化反應可得到A。

  請寫出B的結構簡式: 。

 。3)請寫出A與過量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香蘭素是重要的香料之一,它可由

  丁香酚經多步反應合成。有關上述兩種化合物的

  說法正確的是

  A.常溫下,1mol丁香酚只能與1molBr2反應

  B.丁香酚不能FeCl3溶液發(fā)生顯色反應

  C.1mol香蘭素最多能與3mol氫氣發(fā)生加成反應

  D.香蘭素分子中至少有12個原子共平面 ( )

  4、下列與溴水不能反應的物質是:①苯;②苯酚;③氫硫酸;④NaOH溶液;⑤AgNO3溶液;⑥裂化汽油;⑦甲烷;⑧鎂粉。 ( )

  A.① B.①⑦ C.①⑦⑧ D.①②⑤⑦

  【教學反思】

  第五十八講 苯酚作業(yè)紙

  班級: 姓名: 學號: 等第

  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苯中少量的苯酚可先加適量的濃溴水,使苯酚生成三溴苯酚,再過濾而除去

  B.將苯酚晶體放入少量水中,加熱時全部溶解,冷卻到50℃形成懸濁液

  C.苯酚的酸性很弱,不能使指示劑變色,但可以和NaHCO3反應放出CO2

  D.苯酚也可以與硝酸發(fā)生硝化反應

  2、下列關于苯酚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苯酚是一種弱酸,滴加指示劑變色

  B.苯酚在水溶液中能按下式電離:

  C.苯酚鈉在水溶液中幾乎不能存在,會水解生成苯酚,所以苯酚鈉溶液顯堿性

  D.苯酚有腐蝕性,濺在皮膚上可用酒精沖洗

  3、下列物質中與苯酚互為同系物的是

  A.CH3OH B.(CH3)3COH C.

  4、丁香油酚的結構簡式是

  —CH2—CH=CH2

  HO—

  O—CH3

  該物質不應有的化學性質是 ( )

  ①可以燃燒;②可以跟溴加成;③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還原;④可以跟NaHCO3溶液反應;⑤可以跟NaOH溶液反應;⑥可以在堿性條件下水解。

  A.①③      B.③⑥      C.④⑤      D.④⑥

  5、為了把制得的苯酚從溴苯中分離出來,正確的操作是

  A. 把混合物加熱到65℃以上,用分液漏斗分液

  B. 加燒堿溶液振蕩后分液,再向上層液體中加鹽酸后分液

  C. 加燒堿溶液振蕩后分液,再向上層液體中加食鹽后分液

  D. 向混合物中加乙醇,充分振蕩后分液

  6、用一種試劑就能區(qū)分開苯酚、乙醇、NaOH溶液、AgNO3溶液、KSCN溶液這六種無色液體。它是 A.溴水 B.FeCl3溶液 C.金屬鈉 D.CuO

  7、在下列化合物中,既不能跟鹽酸反應,又不能與NaOH溶液反應,又不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的是

  A、苯酚 B、苯 C、甲苯 D、C2H5OH

  8、下列物質久置于空氣中發(fā)生顏色改變的是:①綠礬;②氫氧化亞鐵;③碘化鉀溶液;④苯酚;⑤過氧化鈉。

  A.①③ B.③④ C.①②⑤ D.①②③④⑤

  9、(2007年江蘇)花青苷是引起花果呈顏色的一種花色素,廣泛存在于植物中。它的主要結構在不同pH條件下有以下存在形式:

  下列有關花青苷說法不正確的是

  A.花青苷可作為一種酸堿指示劑 B.I和Ⅱ中均含有二個苯環(huán)

  C.I和Ⅱ中除了葡萄糖基外,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D.I和Ⅱ均能與FeCl3溶液發(fā)生顯色反應

  1 2 3 4 5 6 7 8 9

  10、某芳香烴衍生物的分子式為C7H8O,若該有機物遇氯化鐵溶液顯紫色,其結構簡式可能是

  11、白藜蘆醇廣泛存在于食物(例如桑椹、花生、尤其是葡萄)中,它可能具有抗癌性。能夠跟1摩爾該化合物起反應的Br2或H2的用量分別是 、 。

  12、含苯酚的工業(yè)廢水的方案如下圖所示:

  回答下列問題:

 、旁O備①進行的是 操作(填寫操作名稱),實驗室這一步操作所用的儀器是 ;

 、朴稍O備②進入設備③的物質A是 ,由設備③進入設備④的物質B是 ;

  ⑶在設備③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仍谠O備④中,物質B的水溶液和CaO反應,產物是 、 和水,可通過 操作(填寫操作名稱)分離產物;

 、缮蠄D中,能循環(huán)使用的物質是C6H6、CaO、 、 。

  ★13.將某烴的含氧衍生物92mg裝入元素分析裝置,通入足量的O2,完全燃燒,將生成的氣態(tài)物質依次通過氯化鈣管(A)和堿石灰管(B),測得A管增加54mg,B管增加286mg,又知該有機物相對分子質量為184,結構中含有—CH2—,只含有兩種官能團,遇FeCl3顯示明顯的顏色變化,求該有機物的分子式和可能的結構簡式。

高中化學教學教案6

  一、教材分析

  必修模塊2第三章《有機化合物》,是以典型有機物的學習為切入點,讓學生在初中有機物常識的基礎上,能進一步從結構的角度,加深對有機物和有機化學的整體認識。選取的代表物都與生活聯(lián)系密切,是學生每天都能看到的、聽到的和摸到的,使學生感到熟悉、親切,可以增加學習的興趣與熱情。 必修模塊的有機化學具有雙重功能,一方面為滿足公民基本科學素養(yǎng)的要求,提供有機化學中最基本的核心知識,使學生從熟悉的有機化合物入手,了解有機化學研究的對象、目的、內容和方法,認識到有機化學已經滲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能用所學知識解釋和說明一些常見的生活現(xiàn)象和物質用途;另一方面為進一步學習有機化學的學生,打好最基本知識基礎、幫助他們了解有機化學的概況和主要研究方法,激發(fā)他們深入學習的欲望。

  苯就是幾種典型代表物之一,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被列為必修內容。本節(jié)課主要介紹苯的物理性質、分子結構、化學性質,以及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從結構角度適當深化對 學生苯的認識,建立有機物“(組成)結構——性質——用途”的認識關系,使學生了解學習和研究有機物的一般方法,形成一定的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

  苯分子結構中特殊的化學鍵決定了苯的化學性質。它是對中學階段烴類成鍵知識以及性質的總結與拓展。學好苯的知識對后續(xù)有機物的學習具有指導作用。通過這節(jié)課,學生基本掌握了有機化學的學習方法,能利用物質的結構推斷物質的性質,利用物質的性質來推斷物質的結構。

  二、學生情況分析:

  高一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邏輯推理能力、觀察能力和實驗操作能力。在學習苯的知識之前,學生已經學習過甲烷和烷烴、乙烯,初步掌握了碳碳單鍵、碳碳雙鍵的結構特征和特征反應。根據(jù)奧蘇貝爾的有意義學習理論,這些知識就是學生學習新知識之前已經具備的“先行組織者”,苯有關知識的學習要以此為基礎,注意新知識和“先行組織者”之間的聯(lián)系。學生運用“先行組織者”對苯分子的結構進行推測,繼而根據(jù)分子結構推測苯的化學性質。

  三、具體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能例舉苯的主要物理性質(顏色、狀態(tài)、熔點、沸點);掌握苯的分子結構并能夠描述其結構特征; 通過苯與溴、濃硝酸等反應,掌握苯能燃燒、易取代、難加成的化學性質。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對苯分子組成及結構、性質的探究加強觀察、歸納、推理等方法及技能的訓練,進一步認識研究有機物的一般過程和方法;

  以苯為例,論證物質結構決定性質、性質反映結構的辨證關系;參與苯分子結構的探究過程,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發(fā)展探究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明顯地表現(xiàn)出科學解釋必須與實驗證據(jù)、自然觀察相一致的實證精神;

  能從歷史的角度理解科學家們提出的理論在當時具有的意義,從而理解科學的本質; 體會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在科學研究中的重要意義;認識技術的更新對科學發(fā)展的推動作用。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以假說的方法研究苯的'結構,掌握苯的化學性質。

  教學難點:苯分子的結構特點和苯的化學性質

  教學方法:以化學史為載體的科學探究法

  五、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

  20xx年4月頒布的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中提出“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和將要經歷的社會生活實際

  出發(fā),幫助學生認識化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這一理念,要求課堂教學要貼近生活、貼近社會,使學生學習“有用的化學”,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根據(jù)建構主義的基本理論和教學設計思想,依據(jù)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原則,在構建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時,采用的是“拋錨式教學”。

  本節(jié)課沿著歷史的發(fā)展脈絡設置了八個學習任務,將一個完整的發(fā)現(xiàn)苯、認識苯的過程展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運用引導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親歷 “苯的發(fā)現(xiàn)之旅”,體會科學研究的過程和樂趣,訓練科學方法。本課采用化學史和科學探究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把演示實驗、探究實驗、苯分子結構假說的提出和證實(或發(fā)展)串聯(lián)起來,按科學發(fā)現(xiàn)基本過程的順序設計教學程序。從發(fā)展學生自主性、創(chuàng)新性的角度出發(fā),先啟發(fā)學生自己寫出C6H6可能的鏈烴結構簡式,然后設計實驗否定苯具有鏈式結構,從而發(fā)現(xiàn)并明確問題。再通過介紹凱庫勒等科學家的研究工作,從運用假說的角度讓學生認識并體驗科學探索的基本過程。

  六、教學信息技術

  依據(jù)心理學知識,人類獲取的信息80%來源于視覺,多種感覺協(xié)調運用時,獲取的信息量就更大。因此本節(jié)課采用多媒體幻燈片與板書結合的呈現(xiàn)方式增強信息刺激力度,調動學生運用多種感官,盡可能多地獲取有效信息。

  教具:苯分子結構模型 、投影儀、多媒體課件、相關實驗裝置及其藥品。

高中化學教學教案7

  專題3物質結構元素周期律

  【專題目標】

  1.掌握原子序數(shù)、核電荷數(shù)、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質量數(shù)之間的相互關系。

  2.掌握元素周期表(長式)中0族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和電子排布。

  3.以第3周期為例,掌握同一周期內元素性質(如:原子半徑、化合價、單質及化合物性質)的遞變規(guī)律與原子結構的關系;以ⅠA族和ⅦA族為例,掌握同一主族內元素性質遞變規(guī)律與原子結構的關系。

  【經典題型】

  題型一:幾個量的關系( X)

  例1已知某元素的陽離子R2+的核內中子數(shù)為n,質量數(shù)為A,則mg它的氧化物中所含質子的物質的量是( A )

  A. B.

  C. (A-n+2)mol D.

  點撥:由A→M→n→N

  規(guī)律總結:

  質量數(shù)(A)=質子數(shù)(Z)+中子數(shù)(N)

  質子數(shù)=核電荷數(shù)=原子序數(shù)=原子的核外電子數(shù)

  離子電荷數(shù)=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

  鞏固:1以NA表示阿佛加德羅常數(shù),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 )

  A 53g碳酸鈉中含NA個CO32- B 0.1molOH-含NA個電子

  C 1.8g重水(D2O)中含NA個中子

  D標準狀況下11.2L臭氧中含NA個氧原子

  題型二:0族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和電子排布及電子排布的規(guī)律運用

  例2寫出10電子的微粒的化學式

  指出53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點撥:10電子的穩(wěn)定結構→Ne→以Ne為中心→左右移動

  54號元素是第5號0族元素→回答的是53號→前推一位

  規(guī)律總結:

  0族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和電子排布的規(guī)律很強:2、10、18、36、54、86、118相隔二個8、二個18、二個32;8、18、32就是該周期容納的元素種類。陰、陽離子的穩(wěn)定結構就是向最近的0族靠。

  例3 R為短周期元素,其原子所具有的電子層數(shù)為最外層電子數(shù)的1/2。它可能形成的含氧酸根離子有①R2O42-、②RO4-、③R2O32-、④RO3-。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BC )

  A.當它形成①時,不可能形成④ B.當它形成②時,不可能形成③、④

  C.當它形成①時,不可能形成②、③ D.當它形成②時,可以形成①

  點撥:易漏解應全面思考

  規(guī)律總結:

 、藕送怆娮邮怯衫锵蛲猓謱优挪嫉。

  ⑵各電子層最多容納的電子數(shù)為2n2個;最外層電子數(shù)不得超過8個,次外層電子數(shù)不得超過18個,倒數(shù)第三層電子數(shù)不得超過32個。

 、且陨蠋c互相聯(lián)系。

  核外電子排布規(guī)律是書寫結構示意圖的主要依據(jù)。

  鞏固:2具有下列結構的原子一定屬于堿金屬的是( CD )

  A.最外層只有1個電子B.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次外層電子數(shù)的一半

  C. M層電子數(shù)為K層電子數(shù)的一半D. K、L層電子數(shù)之和比M、N層電子數(shù)之和大1

  3分別處于第二、三周期的主族元素A和B,它們的離子的電子層相差2層。已知A處于第m族;B處于第n族;A只有正化合價。則A、B原子核外電子總數(shù)分別為( D )

  A. m、n B. 3、7 C. m-2、10n D. m+2、n+10

  題型三:推斷元素原子序數(shù)差

  例4若短周期中的兩種元素可以形成原子個數(shù)比為2:3的化合物,則這兩種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之差不可能是(D)

  A. 1 B. 2 C. 5 D. 6

  點撥:設兩種元素的符號分別為X和Y,則化合物的化學式為X2Y3,即X為+3價,Y為-2價,在短周期元素中滿足此要求的X元素有5B、7N、13Al,Y元素有8O和16S。

  規(guī)律總結:

  從化合價入手或從直覺----代表物入手都可以。

  鞏固:4周期表前20號元素中,某兩種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相差3,周期數(shù)相差1,它們形成化合物時原子個數(shù)之比為1︰2。寫出這些化合物的化學式。

  題型四:位、構、性三者關系

  例5下表是X、Y、Z三種元素的氫化物的某些性質:( B )

  元素熔點/℃沸點/℃與水的反應導電性(純液體)

  X-283-162不反應不導電

  Y-10219放熱反應,形成酸性溶液不導電

  Z680/劇烈反應,生成H2,并形成堿性溶液導電

  若X、Y、Z這三種元素屬于周期表中的同一周期,則它們的原子序數(shù)遞增的順序是

  A. X、Y、Z B. Z、X、Y C. Y、X、Z D. Z、Y、X

  點撥:導電性→化合物類型;與水反應→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

  例6砹(At)是原子序數(shù)的鹵族元素,推測砹或砹的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質是(A)

  A. HAt很穩(wěn)定B.易溶于某些有機溶劑

  C. AgAt不溶于水D.是有色固體

  點撥:位近性近

  例7在一定條件下,RO3n-中和氟氣可發(fā)生如下反應:

  RO3n- + F2 +2OH-=RO4- +2F-- +H2O已知R為短周期元素,則可知在RO3n--中,元素R的化合價是;元素R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點撥:離子方程式的'電荷守恒和氟無正價

  規(guī)律總結:結構決定位置,結構決定性質,位置體現(xiàn)性質。

  周期數(shù)=電子層數(shù)

  主族數(shù)=最外層電子數(shù)=正價數(shù)

  |正價|+|負價|=8

  鞏固:5 X、Y、Z是短周期元素的三種常見氧化物。X跟水反應后可生成一種具有還原性的不穩(wěn)定的二元酸,該酸的化學式是;Y和X的組成元素相同,Y的化學式是;1mol Z在加熱時跟水反應的產物需要用6mol的氫氧化鈉才能完全中和,在一定條件下,Y可以跟非金屬單質A反應生成X和Z,單質A是。

  6同周期的X、Y、Z三種元素,已知它們的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是HXO4、H2YO4、H3ZO4,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含氧酸的酸性:H3ZO4>H2YO4>H3XO4 B.非金屬性:X>Y>Z

  C.氣態(tài)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按X、Y、Z順序由弱到強

  D.元素的負化合價的絕對值按X、Y、Z順序由小到大

  7周期表中相鄰的A、B、C三元素中,A、B同周期,A、C同主族。已知三種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為19,三種元素的原子核中質子數(shù)之和為41。則這三種元素是AxxSxx、BxxClxx、CxxOxx(填元素符號)。

  隨堂作業(yè):

  1設某元素某原子核內的質子數(shù)為m,中子數(shù)為n,則下述論斷中正確的是

  A.不能由此確定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

  B.這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m+n

  C.若碳原子質量為wg,此原子的質量為(m+n)wg

  D.核內中子的總質量小于質子的質量

  2 X和Y兩元素的陽離子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X元素的陽離子半徑大于Y元素的陽離子半徑,Z和Y兩元素的原子核外電子層數(shù)相同,Z元素的原子半徑小于Y元素的原子半徑。X、Y、Z三種元素原子序數(shù)的關系是(D)

  A. X>Y>Z B. Y>X>Z C. Z>X>Y D. Z>Y>X

  3.同主族元素所形成的同一類型的化合物,其結構和性質往往相似,化合物PH4I是一種無色晶體,下列對它的描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它是一種共價化合物B.在加熱時此化合物可以分解

  C.這種化合物不能跟堿發(fā)生反應D.該化合物可以由PH3跟HI化合而成

  4在兩種短周期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它們的原子個數(shù)比為1:2,設兩種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分別為a和b,則下列對a和b可能的關系概括得最完全的是( )

 、賏+b=15 ②a=b+15 ③a=b-5 ④a+b=22

  A. ①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5根據(jù)中學化學教材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斷,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 K層電子為奇數(shù)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數(shù)與該元素原子的K層電子數(shù)相等

  B L層電子為奇數(shù)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數(shù)與該元素原子的L層電子數(shù)相等

  C L層電子為偶數(shù)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數(shù)與該元素原子的L層電子數(shù)相等

  D M層電子為奇數(shù)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數(shù)與該元素原子的M層電子數(shù)相等

  6重水A與普通水B分別跟足量的金屬鈉反應,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A、B的質量相等時,產生氣體的體積在同溫、同壓下相等

  B. A、B的質量相等時,產生氣體的質量相等

  C. A、B的物質的量相等時,產生氣體的體積在同溫、同壓下相等

  D. A、B的物質的量相等時,產生氣體的質量相等

  7短周期元素X、Y,X的原子序數(shù)小于Y的原子序數(shù),二者可以形成兩種氣態(tài)化合物A和B。已知在相同條件下,A、B的密度之比為15:22,且當A、B以體積比1:3混合后,對H2的相對密度為20.25。試寫出X、Y的元素符號及A、B的化學式。

  8 A、B、C、D、E五種元素,它們的核電荷數(shù)按C、A、B、D、E順序增大,C、D都能分別與A按原子個數(shù)比為1:1或1:2形成化合物,CB可與EA2反應生成C2A與氣體物質EB4,E的M層電子數(shù)是K層電子數(shù)的2倍。請回答:

  ⑴寫出這五種元素的名稱:Axxxxxxxx,Bxxxxxxxx,Cxxxxxxxx,Dxxxxxxxx,Exxxxxx;

 、飘嫵鯡原子結構示意圖:

 、菍懗鯠2A2和EB4的電子式:

 、葘懗鯠單質與銅鹽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9設想你去某外星球做了一次科學考察,采集了該星球上十種元素單質的樣品,為了確定這些元素的相對位置以便系統(tǒng)地進行研究,你設計了一些實驗并得到下列結果:

  單質ABCDEFGHIJ

  熔點(℃)-150550160210-50370450300260250

  與水反應√√√√

  與酸反應√√√√√√

  與氧氣反應√√√√√√√√

  不發(fā)生化學反應√√

  相對于A元素的

  原子質量1.08.015.617.123.831.820.029.63.918.0

  按照元素性質的周期遞變規(guī)律,試確定以上十種元素的相對位置,并填入下表:

  A

  B

  H

  10已知1個N2O3分子的質量為akg,1個N2O5分子的質量為bkg,若以1個氧原子(16O)質量的1/16作為相對原子質量的標準,則NO2的式量為xxxxxxxxxxxxxx。

  11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別代表某一化學元素。

  (1)下列(填寫編號)組元素的單質可能都是電的良導體。

 、賏、c、h ②b、g、k ③c、h、1 ④d、e、f

  (2)如果給核外電子足夠的能量,這些電子便會擺脫原子核的束縛而離去。核外電子離開該原子或離子所需要的能量主要受兩大因素的影響:

  1.原子核對核外電子的吸引力2.形成穩(wěn)定結構的傾向

  下表是一些氣態(tài)原子失去核外不同電子所需的能量(kJ?mol-1):

  鋰XY

  失去第一個電子519502580

  失去第二個電子729645701820

  失去第三個電子1179969202750

  失去第四個電子955011600

 、偻ㄟ^上述信息和表中的數(shù)據(jù)分析為什么鋰原子失去核外第二個電子時所需的能量要遠遠大于失去第一個電子所需的能量。 。

 、诒碇蠿可能為以上13種元素中的(填寫字母)元素。用元素符號表示X和j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

  ③Y是周期表中族元素。

  ④以上13種元素中,(填寫字母)元素原子失去核外第一個電子需要的能量最多。

高中化學教學教案8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初步了解核外電子是分層排布的。

  (2)了解離子形成的過程,認識離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粒子

  過程與方法

  (1)學習運用討論的方法,將所學知識進行對比。

  (2)運用比較、歸納的方法將所學的知識進行加工整理。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微觀想象能力和推導思維的方法

  (2)通過核外電子排布知識的`介紹展示核外電子排布的規(guī)律美。

  重點:離子的形成過程、核外電子排布

  難點:核外電子運動的特點,離子的形成過程

  課時:2課時

  第二課時教學過程設計

  【知識回顧】

  回憶上節(jié)課的有關知識內容:

  1、如何畫原子結構示意圖

  2、金屬元素原子、非金屬元素原子、稀有氣體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得失情況

  【練習】

  1、請學生上臺分別畫出氫原子、鈉原子、鋁原子、氧原子、氯原子、氖原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2、分析上述原子的最外層電子得失情況,并指出得失電子后微粒的質子數(shù)、電子數(shù)、所帶電性及所帶的電荷數(shù)

  【導入】上述原子中只有氖原子的最外層電子達到穩(wěn)定結構,其它原子最外層通過得失而達到穩(wěn)定結構,導致質子數(shù)與電子數(shù)不相等,呈現(xiàn)不同的電性。我們把這樣的微粒叫離子。

  【閱讀】請學生閱讀教材,找出離子的定義

  〔講解〕結合教材中注釋①,解釋離子的定義:指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

  指出:離子也可以直接構成物質,和分子、原子一樣都直接構成物質。如氯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

  【閱讀】閱讀教材圖書4-10鈉與氯氣反應形成氯化鈉

  【討論】如何區(qū)別離子與原子?

  〔歸納〕離子是帶電的,原子、分子不帶電

高中化學教學教案9

  核心素養(yǎng):

  1.了解鹵素單質的物理性質及其遞變規(guī)律。

  2.通過比較、分析、歸納總結,樹立“結構決定性質”的化學觀。

  3.培養(yǎng)“結構決定性質”的化學觀和綠色發(fā)展的科學觀。

  教學重點:

  鹵素單質的化學性質及其遞變規(guī)律。

  教學難點:

  鹵素單質的化學性質及其遞變規(guī)律。

  教學過程:

  一、問題導入,激發(fā)情感

  1.出示多瓶不同顏色的氣體,請同學們利用所學知識猜測是哪些氣體?

  2.學生利用鹵素單質的性質這一知識點,快速判斷出氣體。

  3.教師提出問題:鹵素單質有哪些化學性質呢?引入課題。

  二、實驗探究,講授新課

  1.教師請學生從氧化還原的角度推測鹵素單質的`性質。學生初步預測鹵素單質的性質。

  2.教師對學生的預測進行點評,并介紹鹵素單質可以與氫氣反應這一特性。

  3.教師請學生從原子結構的角度推測不同鹵素單質與鹵素單質反應的難易程度。

  4.教師請學生觀察鹵素單質與氫氣反應的實驗視頻,請學生根據(jù)視頻判斷自己的預測是否準確。

  5.學生總結鹵素單質與氫氣反應過程中的現(xiàn)象,并用表格的形式進行匯總。教師進一步提出問題:請回憶鹵素單質與氫氣的反應,嘗試總結生成的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

  6.學生通過對視頻的回顧,組內討論,總結出生成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

  7.教師請學生對上述反應進行分析,總結出鹵素單質非金屬性的強弱變化。

  8.教師提出問題:請同學們觀察以上的遞變性,嘗試總結鹵素單質與氫氣反應中的遞變性。

  三、習題拓展,鞏固新知

  通過多媒體的展示習題,將學生本節(jié)課學習到的知識進行深化。

  四、歸納總結,深入理解

  由學生總結本堂課的收獲,教師對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予以肯定,并做情感態(tài)度的升華。

  五、緊扣主題,擴展延伸

  請學生課下查閱資料,了解鹵素單質之間的反應。

  六、板書設計

高中化學教學教案10

  【學習目標】

  1、讓學生掌握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平衡及溶解平衡的應用,并運用平衡移動原理分析、解決沉淀的溶解和沉淀的轉化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動手實驗的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課前預習】

  1、 分析沉淀溶解平衡形成的`過程及影響因素。

  2、 寫出氯化銀、氫氧化鐵溶解平衡常數(shù)的表達式。

  【新課學習】 板塊一、沉淀溶解平衡及其影響因素

  【實驗探究】

  1、在學習初中化學時,我們曾根據(jù)物質的溶解度將物質分為易溶、可溶、微溶、難溶等。如氯化銀、硫酸鋇就屬于難溶物。那么,它們在水中是否完全不能溶解?

  2、請按如下步驟進行實驗

 。1)將少量AgCl(難溶于水)固體加入盛有一定量水的50mL燒杯中,用玻璃棒充分攪拌,靜置一段時間。

 。2)取上層清液2 mL,加入試管中,逐滴加入Na2S溶液,振蕩,觀察實驗現(xiàn)象。

  3、請分析產生以上實驗現(xiàn)象的原因。

  3、 從中得出什么結論?

  【歸納整理]一、沉淀溶解平衡

  1、概念:

  2、特點:

  【鞏固練習】:分別書寫下列物質的電離方程式和沉淀溶解平衡方程式

  BaSO4

  CaCO3

  【交流與討論】根據(jù)化學平衡的相關知識,討論影響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有哪些?

  1、內因(決定因素):

  討論:對于平衡AgCl(S) Ag+(aq) + Cl-(aq) 若改變條件,對其有何影響

  2、外因:

  板塊二、溶度積常數(shù)

  【交流與討論】寫出氯化銀、氫氧化鐵溶解平衡常數(shù)的表達式。

  【歸納整理】二、溶度積常數(shù)(簡稱溶度積)

  1、定義

 。、表達式:

  3、意義:

 。、特點:

  【當堂鞏固】:

  1、寫出難溶物BaCO3、Ag2CrO4、Mg(OH)2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的方程式和溶度積的表達式。

  2、將足量AgCl分別溶于下列試劑中形成AgCl飽和溶液 ① 水中②10mL 0.1mol/L NaCl溶液③5mL 0.1mol/L 的MgCl2溶液中,Ag+濃度大小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與討論】5、溶度積的應用:

  a、已知溶度積求離子濃度:

  例1:已知室溫下PbI2的溶度積為7.1x10-9,求飽和溶液中Pb2+和I-的濃度;在c(I-)=0.1mol/l的溶液中,Pb2+的濃度最大可達到多少?

  b、已知溶度積求溶解度:

  例2:已知298K時Mg(OH)2的Ksp = 5.61×10-12,求其溶解度S(設溶液密度為1g/L)。

  c、已知離子濃度求溶度積:

  例3:已知298K時AgCl在水中溶解了1.92×10-3gL-1達飽和,計算其Ksp。

  d、利用溶度積判斷離子共存:

  例4:已知298K時,MgCO3的Ksp=6.82x10-6,溶液中c(Mg2+)=0.0001mol/L,

  c(CO32-)=0.0001mol/L,此時Mg2+和CO32-能否共存?

  6、離子積與溶度積規(guī)則

  7、溶度積規(guī)則的應用

  a.判斷是否產生沉淀

  例1. 將5ml 1x10-5mol/L的AgNO3溶液和15ml 4x10-5mol/L的K2CrO4溶液混合時,有無磚紅色Ag2CrO4沉淀生成?(已知該溫度下Ag2CrO4的Ksp=9x10-12)

  例2:取5ml0.002molL-1 BaCl2與等體積的0.02molL-1Na2SO4的混合,是否有沉淀產生?若有,計算Ba2+是否沉淀完全[即c(Ba2+ )<1*10-5molL-1] (該溫度下BaSO4的Ksp=1.1×10-10.)?

  b.判斷沉淀是否完全溶解

  例3.室溫下,將1.0g氯化銀中加入1000L水中,氯化銀是否完全溶解(25℃氯化銀Ksp=1.8x10-10 )?

  c.判斷沉淀是否能夠轉化

  例4. 室溫下,向10ml飽和氯化銀溶液中,加入10ml0.01mol/l的KI溶液,試通過計算回答能否生成碘化銀沉淀 (25℃氯化銀Ksp=1.8x10-10 ,碘化銀Ksp=8.5x10-17)?

  【課后反思】我的問題和收獲

【高中化學教學教案】相關文章:

高中化學教學論文11-03

高中化學教學反思12-24

高中化學教案09-01

高中化學優(yōu)秀教案08-26

高中化學教案04-25

高中化學教案04-20

高中化學教學計劃12-22

高中化學教學計劃02-10

高中化學教學設計格式04-25

【精】高中化學教案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