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福利视频,亚洲激情专区,免费看a网站,aa毛片,亚洲色图激情小说,亚洲一级毛片,免费一级毛片一级毛片aa

高中化學教案

時間:2022-11-21 15:11:07 化學教案 我要投稿

高中化學教案(合集15篇)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化學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高中化學教案(合集15篇)

高中化學教案1

  一.理解離子鍵、共價鍵的涵義,了解化學鍵、金屬鍵和鍵的極性。

  1.相鄰的原子之間強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學鍵。在稀有氣體的單原子分子中不存在化學鍵。

  2.陰、陽離子間通過靜電作用所形成的化學鍵叫做離子鍵。活潑金屬跟活潑非金屬化合時,都形成離子鍵。通過離子鍵形成的化合物均是離子化合物,包括強堿、多數鹽和典型的金屬氧化物。離子化合物在熔融狀態(tài)時都易導電。

  3.原子間通過共用電子對(電子云重疊)所形成的化學鍵叫做共價鍵。非金屬元素的原子間形成的化學鍵都是共價鍵。其中:同種非金屬元素的原子間形成的共價鍵是非極性共價鍵;不同非金屬元素的原子間形成的共價鍵是極性鍵。原子間通過共價鍵形成的化合物是共價化合物,包括酸(無水)、氣態(tài)氫化物、非金屬氧化物、多數有機物和少數鹽(如AlCl3)。共價化合物在熔融狀態(tài)時都不(或很難)導電。

  4.在銨鹽、強堿、多數含氧酸鹽和金屬過氧化物中既存在離子鍵,又存在共價鍵。

  5.金屬晶體中金屬離子與自由電子之間的較強作用叫做金屬鍵。

  二.理解電子式與結構式的表達方法。

  1.可用電子式來表示:①原子,如:Na?;②離子,如:[:O:]2?;③原子團,如:[:O:H]?;④分子或化合物的結構;⑤分子或化合物的形成過程。

  2.結構式是用一根短線表示一對共用電子對的化學式。

  三.了解分子構型,理解分子的極性和穩(wěn)定性。

  1.常見分子構型:雙原子分子、CO2、C2H2(鍵角180?)都是直線形分子;H2O(鍵角104.5?)是角形分子;NH3(鍵角107?18')是三角錐形分子;CH4(鍵角109?28')是正四面體分子;苯分子(鍵角120?)是平面正六邊形分子。

  2.非極性分子:電荷分布對稱的分子。包括:A型單原子分子(如He、Ne);A2型雙原子分子,(如H2、N2);AxBy型多原子分子中鍵的極性相互抵消的分子(如CO2、CS2、BF3、CH4、CCl4、C2H4、C2H2、C6H6)。對于ABn型多原子分子中A原子最外層電子都已成鍵的分子(如SO3、PCl5、SF6、IF7)。

  3.極性分子:電荷分布不對稱的分子。包括:AB型雙原子分子(如HCl、CO);AxBy型多原子分子中鍵的極性不能互相抵消的分子(如H2O、NH3、SO2、CH3F)。

  4.分子的穩(wěn)定性:與鍵長、鍵能有關,一般鍵長越長、鍵能越大,鍵越牢固,含有該鍵的分子越穩(wěn)定。

  四.了解分子間作用力,理解氫鍵。

  1.分子間作用力隨分子極性、相對分子質量的增大而增大。

  2.對于組成和結構相似的物質,相對分子質量越大,分子間作用力越大,物質的熔點、沸點也越高;但分子間形成氫鍵時,分子間作用力增大,熔、沸點反常偏高。水分子間、乙醇分子間、乙醇與水分子間都存在氫鍵。

  3.非極性分子的溶質一般能溶于非極性溶劑;極性溶質一般能溶于極性溶劑(即“相似相溶”規(guī)律)。若溶質分子與溶劑分子間能形成氫鍵,則會增大溶質的溶解度。

  五.理解四種晶體類型的結構特點及物理性質特點。

  1.離子晶體是陰、陽離子間通過離子鍵結合而成的晶體(即所有的離子化合物)。硬度較大,熔、沸點較高,固態(tài)時不導電,受熱熔化或溶于水時易導電。注意:在離子晶體中不存在單個的小分子。NaCl晶體是簡單立方結構;CsCl晶體是體心立方結構。

  2.分子晶體是分子間以分子間作用力結合而成的晶體〔即非金屬的單質(除原子晶體外)、氧化物(除原子晶體外)、氫化物、含氧酸、多數有機物〕。硬度較小,熔、沸點較低,固態(tài)和熔融狀態(tài)時都不導電。注意:干冰是面心立方結構。

  3.原子晶體是原子間以共價鍵結合而成的空間網狀結構晶體〔即金剛石、晶體硅、石英或水晶(SiO2)、金剛砂(SiC)〕。硬度很大,熔、沸點高,一般不導電,難溶于常見的溶劑。注意:金剛石和SiO2晶體都是正四面體結構。

  4.金屬晶體是通過金屬離子與自由電子之間的較強作用(即金屬鍵)形成的晶體(即金屬單質和合金)。硬度一般較大,熔、沸點一般較高,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導熱性和延展性。注意:在金屬晶體中不存在陰離子。

  5.晶體熔、沸點高低規(guī)律是:①不同類型的晶體:多數是原子晶體>多數離子晶體(或多數金屬晶體)>分子晶體。②原子晶體:成鍵原子半徑之和小的鍵長短,鍵能大,熔、沸點高。③離子晶體:一般來說,離子電荷數越多、半徑越小,離子鍵越強,熔、沸點越高。④金屬晶體:金屬離子電荷數越多、半徑越小,金屬鍵越強,熔、沸點越高;但合金的.熔、沸點低于其組成的金屬。⑤分子晶體:組成和結構相似的物質,式量越大,分子間作用力越大,熔、沸點越高;但分子間形成氫鍵時,分子間作用力增大,熔、沸點反常偏高;在烷烴的同分異構體中,一般來說,支鏈數越少,熔、沸點越高;在含苯環(huán)的同分異構體中,沸點“鄰位>間位>對位”。此外,還可由常溫下的狀態(tài)進行比較。

  六.注意培養(yǎng)對原子、分子、化學鍵、晶體結構的三維空間想像及信息處理能力。

  七.典型試題。

  1.關于化學鍵的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離子化合物可能含有共價鍵B.共價化合物可能含有離子鍵

  C.離子化合物中只含有離子鍵D.共價化合物中不含離子鍵

  2.下列電子式的書寫正確的是H

  A.:N:::N: B.H+[:O:]2?H+ C.Na+[:Cl:]? D.H:N:H

  3.下列分子的結構中,原子的最外層電子不能都滿足8電子穩(wěn)定結構的是

  A.CO2 B.PCl3 C.CCl4 D.NO2

  4.已知SO3、BF3、CCl4、PCl5、SF6都是非極性分子,而H2S、NH3、NO2、SF4、BrF5都是極性分子,由此可推出ABn型分子屬于非極性分子的經驗規(guī)律是

  A.ABn型分子中A、B均不含氫原子

  B.A的相對原子質量必小于B的相對原子質量

  C.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D.分子中A原子最外層電子都已成鍵

  5.下列各組物質的晶體中,化學鍵類型相同、晶體類型也相同的是

  A.SO2和SiO2 B.CO2和H2S C.NaCl和HCl D.CCl4和KI

  6.下列各組物質中,按熔點由低到高排列正確的是

  A.CO2、KCl、SiO2 B.O2、I2、Hg

  C.Na、K、Rb D.SiC、NaCl、SO2

  八.拓展練習。

  1.下列各組物質中,都既含有離子鍵,又含有共價鍵的是

  A.HClO、NaClO B.NH3?H2O、NH4Cl C.KOH、K2O2 D.H2SO4、KHSO4

  2.下列各組指定原子序數的元素,不能形成AB2型共價化合物的是

  A.6、8 B.16、8 C.12,9 D.7,8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共價化合物中可能含有離子鍵

  B.只含有極性鍵的分子一定是極性分子

  C.雙原子單質分子中的共價鍵一定是非極性鍵

  D.非金屬原子間不可能形成離子化合物

  4.下列各組分子中,都屬于含極性鍵的非極性分子的是

  A.CO2、H2S B.C2H2、CH4 C.CHCl3、C2H4 D.NH3、HCl

  5.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同主族金屬的原子半徑越大熔點越高B.稀有氣體原子序數越大沸點越高

  C.分子間作用力越弱的物質熔點越低D.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徑越小越易失電子

  6.下列有關晶體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在金剛石中,有共價鍵形成的最小的碳原子環(huán)上有6個碳原子

  B.在氯化鈉晶體中,每個Na+周圍距離最近且相等的Na+共有6個

  C.在干冰晶體中,每個CO2分子與12個CO2分子緊鄰

  D.在石墨晶體中,每一層內碳原子數與碳碳鍵數之比為2:3

  7.下列電子式中錯誤的是H H

  A.Na+ B.[:O:H]? C.H:N:H D.H:C::O:

  8.CaC2和MgC2都是能跟水反應的離子化合物,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的電子式是[:C??C:]2?

  B.CaC2和MgC2中各元素都達到稀有氣體的穩(wěn)定結構

  C.CaC2在水中以Ca2+和形式存在

  D.MgC2的熔點很低,可能在100℃以下

  9.根據“相似相溶”的溶解規(guī)律,NH4Cl可溶解在下列哪一種溶劑中

  A.苯B.乙醚C.液氨D.四氯化碳

  10.下列分子結構中,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不能都滿足8電子穩(wěn)定結構的是

  A.CCl4 B.PCl5 C.PCl3 D.BeCl2

  11.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滿足最外層8電子結構的是

  A.COCl2 B.SF6 C.XeF2 D.BF3

  12.能說明BF3分子中4個原子在同一平面上的理由是

  A.BF3是非極性分子B.B-F鍵是非極性鍵

  C.3個B-F鍵長度相等D.3個B-F鍵的夾角為120?

  13.下列每組物質發(fā)生狀態(tài)變化所克服微粒間的相互作用屬同種類型的是

  A.實驗和蔗糖熔化B.鈉和硫的熔化

  C.碘和干冰的升華D.二氧化硅和氯化鈉熔化

  14.有關晶體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晶體中分子間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穩(wěn)定B.原子晶體中共價鍵越強,熔點越高

  C.冰熔化時水分子中共價鍵發(fā)生斷裂D.氯化鈉熔化時離子鍵未被破壞

  15.據報道,近來發(fā)現了一種新的星際分子氰基辛炔,其結構式為:

  H-C≡C-C≡C-C≡C-C≡C-C≡N。對該物質判斷正確的是

  A.晶體的硬度與金剛石相當B.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C.不能發(fā)生加成反應D.可由乙炔和含氮化合物加聚得到

  16.下列過程中,共價鍵被破壞的是

  A.碘升華B.溴蒸氣被木炭吸附

  C.酒精溶于水D.HCl氣體溶于水

  17.下列物質的沸點高低順序正確的是

  A.金剛石>晶體硅>水晶>金剛砂B.CI4 > CBr4 > CCl4 > CH4

  C.正丙苯>鄰二甲苯>間二甲苯>對二甲苯D.金剛石>生鐵>純鐵>鈉

  18.關于晶體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晶體中只要有陰離子就一定有陽離子B.晶體中只要有陽離子就一定有陰離子

  C.原子晶體的熔點一定比金屬晶體的高D.分子晶體的熔點一定比金屬晶體的低

  19.已知食鹽的密度為2.2 g/cm3。在食鹽晶體中,兩個距離最近的鈉離子中心間的距離最接近下面4個數值中的

  A.3.0×10?8 cm B.3.5×10?8 cm C.4.0×10?8 cm D.4.5×10?8 cm

  20.第28屆國際地質大會提供的資料顯示,海底有大量的天然氣水合物,可滿足人類1000年的能源需要。天然氣水合物是一種晶體,晶體中平均每46個水分子構建成8個籠,每個籠可容納1個CH4分子或1個游離H2O分子。根據上述信息,回答:

  (1)下列關于天然氣水合物中兩種分子極性的描述正確的是

  A.兩種都是極性分子B.CH4是極性分子,H2O是非極性分子

  C.兩種都是非極性分子D.H2O是極性分子,CH4是非極性分子

  (2)若晶體中每8個籠只有6個容納了CH4分子,另外2個籠被游離的H2O分子填充,則天然氣水合物的平均組成可表示為

  A.CH4?14H2O B.CH4?8H2O C.CH4?(23/3)H2O D.CH4?6H2O

高中化學教案2

  教學內容分析:

  學生具備了離子鍵、離子半徑、離子化合物等基礎知識,本節(jié)直接給出氯化鈉、氯化銫晶胞,然后在科學探究的基礎上介紹影響離子晶體結構的因素,通過制作典型的離子晶體模型來進一步理解離子晶體結構特點,為學習晶格能作好知識的鋪墊。

  教學目標設定:

  1.掌握離子晶體的'概念,能識別氯化鈉、氯化銫、氟化鈣的晶胞結構。

  2.學會離子晶體的性質與晶胞結構的關系。

  3.通過探究知道離子晶體的配位數與離子半徑比的關系。

  4.通過碳酸鹽的熱分解溫度與陽離子半徑的自學,拓展學生視野。

  教學重點難點

  1.離子晶體的物理性質的特點

  2.離子晶體配位數及其影響因素

  教學方法建議:分析、歸納、討論、探究

  教學過程設計:

  [引入]1.什么是離子鍵?什么是離子化合物?

  2.下列物質中哪些是離子化合物?哪些是只含離子鍵的離子化合物?

  Na2ONH4ClO2Na2SO4NaClCsClCaF2

  3.我們已經學習過幾種晶體?它們的結構微粒和微粒間的相互作用分別是什么?

  [板書]離子晶體

  [展示]NaCl、CsCl晶體模型

  [板書]陰、陽離子通過離子鍵形成離子晶體

  離子晶體定義:由陽離子和陰離子通過離子鍵結合而成的晶體

  注:(1)結構微粒:陰、陽離子

  (2)相互作用:離子鍵

  (3)種類繁多:含離子鍵的化合物晶體:強堿、活潑金屬氧化物、絕大多數鹽

  (4)理論上,結構粒子可向空間無限擴展

  [思考]下列物質的晶體,哪些屬離子晶體?離子晶體與離子化合物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干冰、NaOH、H2SO4、K2SO4、NH4Cl、CsCl

  [投影]離子晶體的物理性質及解釋

  性質解釋硬度()熔沸點()溶于水()熔融()離子晶體溶解性差異較大:NaCl、KNO3、(NH4)2SO4_______

  BaSO4、CaCO3_______

  [板書]離子晶體中離子鍵的配位數(C.N.)

高中化學教案3

  [知識與技能]:

  1、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結構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2、了解周期、主族序數和原子結構的關系

  [過程與方法]:通過自學有關周期表的結構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精心設計的問題,激發(fā)學生求知欲和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周期表的結構;周期、主族序數和原子結構的關系。

  [教學過程]:

  [導入]:豐富多彩的物質世界有100多種元素組成,這些元素性質不同,有的性質活潑,易與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有的性質不活潑,不易與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等等。為什么他們性質不同?他們之間存在著什么聯(lián)系?為解決以上問題,我們今天學習元素周期表。

  [板書]:第一節(jié)元素周期表

  [提問]:有那位同學知道到目前位置人類已發(fā)現了多少種元素?

  [學生回答]:112種,投影元素周期表,那么元素周期表是誰發(fā)現呢?

  [指導閱讀]:門捷列夫圖象

  [思考與教流]:門捷列夫發(fā)現元素不是一群烏合之眾,而是像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按照嚴格的命令井然有序地排列著,怎么排列的呢?

  [講解分析]:1869年,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把當時已發(fā)現的60多種元素按其相對原子質量由大到小依次排列,將化學性質相似的元素放在一個縱行,通過分類歸納,制出第一張元素周期表,開創(chuàng)了化學歷史新紀元;教師把元素周期表的掛圖掛于黑板上ぃ下面我們就來學習元素周期表的有關知識。

  [板書]:一、元素周期表

  [設問]: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順序給元素編號,得到原子序數。在發(fā)現原子的.組成及結構之后,人們發(fā)現,原子序數與元素的原子結構之間存在著如下關系:

  [板書]: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思考與教流]:

  1.畫出1-18號元素原子的結構示意圖。

  2.認真分析、觀察原子結構上有哪些相同點與不同點。

  3.將上述1-18號元素排列成合理的元素周期表,說明你編排的理由。

  [板書]:(一)、元素周期表編排原則:

  1、按原子序數遞增的順序從左到友排列。

  2、將電子層數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個橫行。

  3、把最外層電子數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個縱行。

  [過渡]: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一下元素周期表的結構,請大家閱讀書本第5頁的內容。

  [板書]:(二)、元素周期表的結構

  [設問]:數一數元素周期表有多少個橫行?多少個縱行?

  [學生回答]:(數后回答)有7個橫行,18個縱行。

  [教師精講]:對。我們把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一個橫行稱作一個周期,每一個縱行稱作一族。下面,我們先來認識元素周期表中的橫行——周期。

  [板書]:1、周期

  [教師精講]:元素周期表中共有7個周期,請大家閱讀課本P5的有關內容。

  [設問]:把不同的元素排在同一個橫行即同一個周期的依據是什么?

  [學生回答]:依據為具有相同電子層數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數遞增順序排列在一個橫行里。

  [設問]:周期序數與什么有關?

  [歸納小結]:周期序數=電子層數。

  [課堂反饋]:1、已知碳、鎂和溴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它們分別位于第幾周期?為什么?

  [學生回答]:碳有兩個電子層,位于第二周期,鎂有三個電子層,位于第三周期;溴有四個電子層,位于第四周期。

  [教師精講]:元素周期表中,我們把1、2、3周期稱為短周期,4、5、6周期稱為長周期,第7周期稱為不完全周期,因為一直有未知元素在發(fā)現。

  [過渡]:學完元素周期表中的橫行——周期,我們再來認識元素周期表中的縱行——族。

  [板書]:2、族

  [設問]:請大家數一下,周期表中共有多少個縱行?

  [學生回答]:18個。

  [設問]:在每一個縱行的上面,分別有羅馬數字Ⅰ、Ⅱ、……及A、B、0等字樣,它們分別表示什么意思呢?

  [學生回答]:族序數,A表示主族,B表示副族。

  [設問]:什么是主族?什么是副族?

  [歸納小結]:由短周期元素和長周期元素共同構成的族,叫做主族;完全由長周期元素構成的族,叫做副族。

  [設問]:元素周期表中共有多少個主族?多少個副族?

  [學生回答]:7個主族、7個副族。

  [設問]:零族元素都是什么種類的元素?為什么把它們叫零族?

  [學生回答]:零族元素均為稀有氣體元素。由于它們的化學性質非常不活潑,在通常狀況下難以與其他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把它們的化合價看作為零,因而叫做零族。

  [設問]:第Ⅷ族有幾個縱行?

  [學生回答]:3個。

  [設問]:分析元素周期表中從ⅢB到ⅡB之間的元素名稱,它們的偏旁部首有什么特點?說明什么?

  [教師精講]:其偏旁均為“金”,說明它們均為金屬。很正確。元素周期表的中部從ⅢB族到ⅡB族10個縱行,包括了第Ⅷ族和全部副族元素,共六十多種元素,通稱為過渡元素。因為這些元素都是金屬,所以又把它們叫做過渡金屬。

  [設問]:主族元素的族序數與什么有關?

  [學生回答]:主族序數=最外層電子數。

  [教師精講]:周期表中還有些族還有一些特別的名稱。例如:第IA族:堿金屬元素第VIIA族:鹵族元素0族:稀有氣體元素

  [課堂反饋]:

  2、完成下列表格:

  3、已知某主族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如下,判斷其位于第幾周期,第幾族?

  [總結]:最后我們用一句話來概括元素周期表的結構:三短三長一全;七主七副Ⅷ和零。

  [作業(yè)]:P11:1、2

高中化學教案4

  第二節(jié) 分子的極性

  【學習目標】

  1、理解極性分子與非極性分子的概念。

  2、掌握分子極性的判斷方法。

  3、了解相似相溶規(guī)則及其在中學化學中的應用。

  [復習]

  [練習]指出下列物質中的共價鍵類型

  1、O2 2 、CH4 3 、CO2 4、 H2O2 5 、Na2O2 6 、NaOH

  活動與探究[實驗1]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新授]

  1、分子極性的分類及其概念

  極性分子: 。

  非極性分子: 。

  2、分子極性的判斷方法

 。1)雙原子分子:取決于成鍵原子之間的共價鍵是否有極性

  極性分子:AB型,由 構成的分子,如 。

  非極性分子:AA型,由 構成的分子,如 。

 。2)多原子分子(ABm型):取決于分子的空間構型

  (1)空間構型法

  的分子為非極性分子; 的分子為極性分子。

  (2)物理模型法

  ABn型分子極性的判斷可以轉化為物理上受力平衡問題來思考。判斷中心原子是否受力平衡,如果受力平衡則ABn型分子為非極性分子,否則為極性分子。

  分析:CO2、H2O、NH3、BF3、CH4的分子極性

  課本P75-4:孤對電子法

  在ABn型分子中,若中心原子A無孤對電子(未成對電子),則是非極性分子,若中心原子A有孤對電子則是極性分子。

  例如:CO2、CH4、SO3中心原子(C、S)無孤對電子,是非極性分子。而像H2O、NH3、NCl3中心原子(O、N)有孤對電子,則為極性分子。

  練習:請判斷PCl3、CCl4、CS2、SO2分子的極性。

  課本:P73-[交流與討論] P75-5學生完成

  總結:鍵的極性與分子的極性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概念 鍵的極性 分子的極性

  含義 極性鍵和非極性鍵 極性分子和非極性分子

  決定因素 是否由同種元素原子形成 極性分子和非極性分子

  聯(lián)系 1. 以非極性鍵結合的雙原子分子必為非極性分子;

  2. 以極性鍵結合的雙原子分子一定是極性分子;

  3. 以極性鍵結合的多原子分子,是否是極性分子,

  由該分子的空間構型決定。

  說明 鍵有極性,分子不一定有極性。

  [練習鞏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1、凡是含有極性鍵的分子一定是極性分子。2、極性分子中一定含有極性鍵。

  3、非極性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極性鍵。 4、非極性分子一定不含有極性鍵。

  5、極性分子一定不含有非極性鍵。 6、凡是含有極性鍵的一定是極性分子。

  7、非金屬元素之間一定形成共價鍵。 8、離子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共價鍵。

  [實驗2] 碘在水中和四氯化碳中的溶解情況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3、分子的極性對物質物理性質的影響

  A.分子的極性對物質的熔點、沸點有一定的影響, 。

  B.分子的極性對物質的溶解性的影響:

  相似相溶規(guī)則: 。

  思考:請例舉化學中常見情況。

  C.極性分子在電場或磁場力的作用下會發(fā)生偏移。

  課堂小結:

  1、分子的極性:極性分子和非極性分子

  2、分子極性的'判斷方法:空間構型法

  3、分子的極性對物質物理性質的影響:相似相溶規(guī)則

  【課堂練習】

  1.把下列液體分別裝在酸式滴定管中,并使其以細流流下,當用帶有靜電的玻璃棒接近液體細流時,細流可能發(fā)生偏轉的是 ( )

  A.CCl4 B.C2H5OH C.CS2 D.CH3Cl

  2.CO2、CH4、BF3都是非極性分子,H2O、NH3都是極性分子,由此推測ABn型分子是非極性分子的經驗規(guī)律正確的是 ( )

  A.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內 B.分子中不含有氫原子

  C.在ABn分子中A原子沒有孤對電子 D.中心原子的化合價的絕對值等于該元素的價電子數

  3.判斷XY2型分子是極性分子的主要依據是 ( )

  A. 分子中存在極性鍵 B. 分子中存在離子鍵

  C. 直線型結構,兩個X--Y鍵的夾角為1800D. 非直線型結構,兩個X--Y鍵的夾角小于1800

  4.能說明BF3分子中的四個原子在同一平面內的理由是 ( )

  A. 任意兩個B—F鍵之間的夾角為1200 B.B—F鍵是非極性鍵

  C.B原子與每個F原子的相互作用相同 D.B原子與每個F原子的距離相等

高中化學教案5

  教學重點:

  1.影響鹽類水解的因素,與水解平衡移動。

  2.鹽類水解的應用。

  教學難點:鹽類水解的應用。

  教學設計:

  師生共同鞏固第一課時相關。

  (1)根據鹽類水解規(guī)律分析

  醋酸鉀溶液呈 性,原因 ;

  氯化鋁溶液呈 性,原因 ;

  【設疑】影響鹽類水解的內在因素有哪些?

  【講解】主要因素是鹽本身的性質。

  組成鹽的酸根對應的酸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堿性就越強, 越高。

  組成鹽的陽離子對應的堿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酸性就越強, 越低。

  【設疑】影響鹽類水解的外界因素主要有哪些?

  【講解】

  (1)溫度:鹽的水解是吸熱反應,因此升高溫度水解程度增大。

  (2)濃度:鹽濃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鹽濃度越大,水解程度越小。

  (3)外加酸堿能促進或抑制鹽的水解。例如水解呈酸性的鹽溶液加入堿,就會中和溶液中的 ,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動而促使水解,若加酸則抑制水解。

  【設疑】如何判斷鹽溶液的酸堿性?

  【講解】根據鹽的組成及水解規(guī)律分析!罢l弱誰水解,誰強顯誰性”作為常規(guī)判斷依據。

  分析: 溶液是顯酸性?還是顯堿性?為什么? 溶液是顯酸性?還是顯堿性?為什么?

  【設疑】如何比較溶液中酸堿性的.相對強弱?

  【講解】“越弱越水解”

  例題:分析 溶液與 溶液的堿性強弱?

  ∵ 的酸性比 酸性強。

  ∴ 水解程度大于 水解程度。

  ∴ 溶液堿性強于 溶液堿性。

  【設疑】如何比較溶液中離子濃度的大小?

  【講解】電解質水溶液K存在著離子和分子,它們之間存在著一些定量關系,也存在量的大小關系。

  (1)大小比較:

  ①多元弱酸溶液,根據多元酸分步電離,且越來越難電離分析。如:在 溶液中,

  ②多元弱酸正鹽溶液,根據弱酸根分步水解分析。如:在 溶液中,

 、鄄煌芤褐型浑x子濃度的比較要看溶液中其他離子對其影響因素。

  ④混合溶液中各離子濃度比較,要進行綜合分析,要考慮電離、水解等因素。

  (2)定量關系(恒等式關系)

 、賾谩半姾墒睾恪狈治觯

  電解質溶液呈電中性,即溶液中陽離子所帶正電荷總數與陰離子所帶負電荷總數相等。如 溶液中,陽離子有 和 ,陰離子有 , , ,根據電荷守恒原理有:

  ②應用“物料守恒”分析。

  電解質溶液中某一組份的原始濃度(起始濃度) 應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種存在形式的濃度之和。如:晶體 中,在 溶液中:

  總結、擴展

  1.影響鹽類水解的因素及其影響原理。

  2.鹽類水解知識的應用:

  (1)配制某些鹽溶液,如配制澄清 溶液。

  (2)除去溶液中某些雜質離子。如除去 溶液中混有的 。

  3.擴展

  泡沫滅火劑包括 溶液(約1mol/L), 溶液(約1mol/L)及起泡劑。使用時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是 。 溶液和 溶液的體積比約是 。若用等體積、等濃度的 溶液代替 溶液,在使用時噴不出泡沫,這是因為 ;若用固體 代替 溶液,在使用時也噴不出泡沫,這是因為 。泡沫滅火器內的玻璃筒里盛硫酸鋁溶液,鐵筒里盛碳酸氫鈉溶液,不能把硫酸鋁溶液盛在鐵筒里的原因是 。

  板書設計:

  1.水解的一般規(guī)律

  (1)誰弱誰“水解”,誰強顯誰“性”,可作為鹽溶液性質(酸性或堿性)的常規(guī)分析方法。

  (2)越弱越水解。

 、賶A越弱,對應陽離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酸性越強,對應弱堿陽離子濃度越小。

 、谒嵩饺,酸根陰離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堿性越強,對應酸根離子濃度越小。

  (3)水解是微弱的。

  (4)都強不水解。

  2.外界條件對鹽水解的影響

  (1)溫度(實驗1)

  (2)溶液的酸、堿性(實驗2)

  3.鹽類水解利用

  (1)應用水解知識,配制某些鹽溶液。如配制澄清 溶液。方法:加酸,抑制 水解。

  (2)除去溶液中某些雜質離子:如 溶液中混有雜質 。方法:加熱,促使 水解,使生成 除去。

高中化學教案6

  一、對教材的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jié)的離子鍵內容,是在學習了原子結構、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后在原子結構的基礎上對分子結構知識的學習,目的是使學生進一步對物質結構理論有一個較為系統(tǒng)的認識,從而揭示化學反應的實質,也為今后更深層次的學習化學奠定基礎。

  2、教材內容的分析

  教材是通過復習初中學過的活潑的金屬鈉跟活潑的非金屬單質氯氣起反應生成離子化合物氯化鈉的過程,對這段知識進行復習,同時予以拓寬加深,然后在此基礎上提出離子鍵的概念,并引出電子式及用其表示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

  3、本課時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兩點:

 、匐x子鍵;

 、陔娮邮降臅鴮懠坝闷浔硎倦x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

  二、學生情況分析

  本節(jié)教材涉及的化學基本概念較多,內容抽象。根據高一學生的心理特點,他們雖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維能力,但抽象思維能力較弱,還是易于接受感性認識。

  三、教學目標的確立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并結合《新課標》的內容標準:認識化學鍵的含義,知道離子鍵的形成。我確定了以下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掌握離子鍵的概念。

  2.掌握離子鍵的形成過程和形成條件,并能熟練地用電子式表示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會用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認識問題;

  2.學生能掌握由個別到一般的研究問題的方法;從宏觀到微觀,從現象到本質的認識事物的科學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激發(fā)學生探究化學反應的本質的'好奇心;

  2、通過離子鍵的形成過程的分析,學生可以獲得懷疑、求實、創(chuàng)新的精神。

  四、 教學重難點分析

  根據知識本身的難易程度再結合學生的理解水平和我對學習內容的理解,我確定了一下教學重難點。

  教學難點

 、匐x子鍵和離子化合物的概念。

 、谟秒娮邮奖硎倦x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

  教學難點

  用電子式表示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

  五、教法與學法分析

  根據教材內容我將運用實驗演繹法,歸納總結法,提問引導法來實施教學。

  我將在課堂上引導學生使用討論總結,板書演繹,習題鞏固的學習方法來學習,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六、教學設計的程序

  提出問題→實驗(鈉和氯氣的反應)→進行表征性抽象→再進行原理性抽象→得出結論(離子鍵的定義)→離子鍵的實質→離子化合物的概念→構成離子鍵的粒子的特點→電子式書寫及用電子式表示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實例→反思與評價程序進行教學。

  七、具體教學設計:

  1、新課引入:

  引入問題,請同學思考:

 、贋槭裁次镔|的種類遠遠多于元素的種類?

 、诜肿、原子、離子是怎么構成物質的?這些微粒之間到底存在怎樣的相互作用?

  通過問題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進入教學情境。

  2、新課教學:演示金屬鈉與氯氣的反應的實驗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所以我會給學生演示金屬鈉與氯氣的反應的實驗,讓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并思考以下兩個問題:①這個反應的微觀過程是怎么樣的?②產物NaCl是怎么形成的?通過實驗演示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接著由我來引導學生運用核外電子排布知識解釋NaCl的形成,并引出離子鍵的概念,分析其成鍵本質,相互作用等。

  由于離子鍵的概念比較抽象,用電腦演示離子鍵形成的過程并設計成動畫,能很好地幫助學生理解離子鍵的形成及概念。

  3、組織討論

  從產物NaCl和其他常見的離子化合物中元素所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來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構成離子鍵的物質。之后,由小組派代表發(fā)表小組討論的結果,最后由我來評價總結。通過小組討論的學習方式,學生不僅能互相溝通、增進友誼、交流觀點、合作性學習,而且其歸納總結能力也將得以鍛煉。同時也可以活躍課堂氣氛。

  4、過渡并設問引出電子式:

  在了解完離子鍵的概念之后,我將提出以下兩個問題:

 、偃绾涡蜗蟮乇硎驹拥淖钔鈱与娮?

 、谌绾斡幂^為形象直觀的方法表示物質的形成過程?

  來引出電子式并激發(fā)學生繼續(xù)深入探究問題的好奇心。

  講解電子式的概念并帶領學生了解原子,陰、陽離子的表示方法。盡量用較為形象的記憶方法進行講解;瘜W教學過程中的課堂提問是

  師生交流過程中的重要形式,是突破重難點的重要手段,是老師點拔的重要途徑,所以我會設置思考題判斷電子式的正確性,采取提問的方法讓學生訂正,鞏固新學的知識點。 從錯誤中歸納總結出書寫原子和陰陽離子的要點,同時,因為電子似的書寫,尤其是陰離子的書寫學生較容易犯錯,故以習題鞏固歸納其要點加深學生印象。

  5、離子化合物的電子式書寫及用電子式表示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

  這是本節(jié)的課重難點,在學習中,學生最易犯的是眼高手低的毛病。為了加深學生對錯誤的認識,課堂上我會先用電子式表示出三種類型的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說出書寫重點,然后讓學生根據出寫出一些常見的三種類型的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并讓學生在黑板上板書。之后再指出錯誤所在,得出書寫時的注意事項。這樣,學生聽起課來十分專心,印象也深。

  八、課堂小結:

  我會帶著學生一起回顧這節(jié)課所講的內容,列出本節(jié)課的知識框架,使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內容有一個較為系統(tǒng)的認識。并留給學生的思考問題:這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金屬和非金屬之間的相互作用,那么非金屬單質及化合物之間存在什么作用?為下節(jié)課的學習做好鋪墊。

高中化學教案7

  一、教學目標

  1.會寫甲烷的結構式和電子式,能識別甲烷的正四面體結構;

  2.了解甲烷的化學性質,理解取代反應的含義。

  3.通過甲烷的分子結構的探究,解析其可能有的性質,并設計實驗來證明,初步掌握研究物質的方法。

  4.認識化學微觀世界分子結構的立體美。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甲烷分子結構,化學性質及取代反應的含義。

  【難點】

  理解甲烷分子結構決定了性質,理解取代反應的含義。

  三、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導入新課

  上課,同學們好,請坐。

  在我們前面的學習中,已經了解了很多種物質,比如堿金屬元素、鹵素、氧族元素、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也曾了解和接觸過另外一類物質,如甲烷、乙烯、乙炔、蔗糖、葡萄糖、酒精等等。前一類物質我們稱之為無機物,后者就是在今后的一段時間即將學習和討論的一類重要的物質——有機物。有機物與人類的關系非常密切,在人們的衣、食、住、行、醫(yī)療保健、工農業(yè)生產及能源、材料和科學技術領域中都起著重要的作用。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

  環(huán)節(jié)二:新課講授

  1.甲烷的結構

  【提出問題】甲烷是最簡單的有機物,這是因為它本身只含有一個碳原子,而且只含有有機物必須含有的兩種元素:碳和氫。請同學們閱讀課本資料,找出甲烷的分子式、電子式、結構式。

  【教師講解】教師講解結構式。

  【過渡提問】那么甲烷分子中的原子在空間是如何分布的呢?(過渡提問,可不回答。)

  【教師講解】實際上,科學研究發(fā)現,甲烷分子是一個以碳為中心的正四面體結構,碳與每個氫間形成的鍵長鍵角都是相同的。下面我們大家都用自己手中的橡皮泥和牙簽是做一個甲烷的模型,觀察一下它的結構是什么樣子的。

  【學生活動】學生動手開始制備,教師巡回進行指導。

  【教師展示】通過展示實驗室中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進一步驗證甲烷分子的空間構型,它是一個正四面體結構。

  2.甲烷的物理性質

  【教師引導】從多媒體播放的視頻(關于甲烷應用和物理性質的趣味資料)中,你能從中提取哪些關鍵信息?

  【學生回答】甲烷俗名叫沼氣,是天然氣的主要成分,可用作燃料;無色無味,密度比空氣小,極難溶于水。甲烷的相對分子質量是16,空氣的平均分子量為29,因此甲烷密度比空氣小。

  【過渡提問】了解了甲烷的物理性質,那甲烷有什么化學性質呢?

  3.甲烷的化學性質

  (1)甲烷的氧化反應

  【教師引導】相信大部分同學家里都使用天然氣吧,那我們很容易就能得到甲烷可以燃燒的化學性質,請推測一下燃燒產物是什么?

  【學生回答】可能是二氧化碳和水。

  【視頻演示】確實是,接下來請同學們觀看驗證甲烷燃燒生成產物的實驗視頻,通過燒杯壁的水珠以及變渾濁的澄清石灰水進一步驗證了剛剛同學們的猜想。請同學們寫出反應方程式。

  【學生回答】進行書寫。

  【教師補充】把等號改成箭頭,這是有機反應的一個特殊之處:

  同時提醒學生可燃性氣體在點燃前要驗純。

  【教師講解】甲烷燃燒是一個氧化的過程。但是甲烷性質穩(wěn)定,不與酸性高錳酸鉀這樣的強氧化劑反應,也不易與酸或堿反應。甲烷四條碳氫鍵,它們是飽和鍵,由結構決定性質也可以推斷出,甲烷的.性質穩(wěn)定。

  (2)甲烷的取代反應

  【過渡】甲烷的性質穩(wěn)定,與一般的物質不反應。其實,除了會與氧氣反應以外,甲烷還會與氯氣發(fā)生反應,那會產生什么現象,同學們注意觀察。

  【教師演示】演示科學探究中的實驗。同學們觀察到了什么?這些現象說明了什么?

  【學生回答】光亮地方的集氣瓶中氣體的顏色變淺,證明有新的物質生成了,有白霧產生,試管內壁油狀液滴,這些是生成物。

  【教師提問】根據反應物的元素組成,你能推測出生成物嗎?

  【小組討論】白霧可能為氯化氫氣體。氯化氫氣體是甲烷中的氫原子與氯氣中的氯原子的結合,你能由此推測油狀物的成分嗎?

  【學生回答】油狀物可能為甲烷中剩余原子與氯原子的結合,即甲烷中一個氫原子被氯原子替換了。

  【教師講解】同學們的猜想非常好,你能嘗試寫出這個反應嗎?

  【教師講解】方程式書寫的非常準確,甲烷中的氫原子確實可以被氯原子取代,但取代一個氯原子的時候生成的物質卻是氣態(tài)的,而非油狀物,這就證明反應還有其他物質生成。其實甲烷與氯氣的反應是分步進行的,一個氫原子被替代后的產物中氫能繼續(xù)被替代,共分四步完成。

  【提出問題】你能猜想一下生成的其他幾種物質是什么嗎,并類比第一個反應寫出它們的方程式嗎?

  【動畫展示】觀看視頻動畫展示的甲烷與氯氣發(fā)生反應時分子模型的變化,驗證學生的猜想。

  【教師講解】一氯甲烷為氣體,二、三、四氯甲烷為液體,三氯甲烷(又叫氯仿),四氯甲烷又稱四氯化碳,為常用的溶劑。并由黑布下的集氣瓶沒明顯現象,得出反應需要光照的條件,提醒學生補充反應條件。并介紹其為取代反應。

  【提出問題】請同學們閱讀課本總結取代反應的概念?

  【學生回答】有機物分子力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團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團所替代的反應叫取代反應。

  環(huán)節(jié)三:鞏固提升

  環(huán)節(jié)三:小結作業(yè)

  請學生回答本堂課的收獲:可以是知識,也可以是學習方法。

  布置作業(yè):大家看到這個取代反應,能不能想到哪個無機反應類型與之是十分相似的呢?對,就是置換反應,那么同學們就在課下整理一下置換反應與取代反應的基本特點,并形成表格下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分享。

高中化學教案8

  教學目標

  了解鈉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質、用途。

  掌握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相互轉化規(guī)律及性質的不同點。

  能力目標

  運用“對立統(tǒng)一”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分析掌握物質之間的相互關系。

  情感目標

  通過閱讀材料“侯氏制堿法”,對學生進行化學史方面的教育及愛國主義教育。

  教材分析

  鈉的化合物很多,本節(jié)教材在初中已介紹過的氫氧化鈉和氯化鈉等的基礎上,主要介紹過氧化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

  對于過氧化鈉,重點介紹它與水的反應,及與二氧化碳的反應。同時,還簡單介紹了過氧化鈉的用途。其中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的反應是本節(jié)的難點。

  對于碳酸鈉和碳酸氫鈉,重點介紹它們與鹽酸的反應,以及它們的熱穩(wěn)定性。同時,通過對它們的熱穩(wěn)定性不同的介紹,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鑒別方法。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性質及其鑒別方法,同時也是本節(jié)的重點。

  本節(jié)教材與第一節(jié)教材相類似,本節(jié)教材也很重視實驗教學。例如,教材中對過氧化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介紹,都是先通過實驗給學生以感性知識,然后再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分析,引導學生共同得出有關結論。這樣編寫方式有利于學生參與教學過程,使他們能主動學習。教材最后的家庭小實驗,具有探索和設計實驗的性質,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yǎng)能力。

  在介紹碳酸鈉和碳酸氫鈉與鹽酸的反應及它們的熱穩(wěn)定性時,采用了對比的方法,這樣編寫,可使學生在比較中學習,對所學知識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理解、記憶知識,也有利于他們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教材也重視知識在實際中的運用及化學史的教育。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一些簡單的化學問題。對學生進行化學史方面的教育及愛國主義教育。

  教法建議

  1.加強實驗教學?蓪⒁恍┭菔緦嶒炞鲞m當的改進,如〔實驗2-5〕可改為邊講邊做實驗?裳a充Na2O2與CO2反應的實驗,把蘸有Na2O2的棉團放入盛有CO2的燒杯中,觀察棉團的燃燒,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一反應及其應用。

  還可以補充Na2O2漂白織物的實驗,以說明Na2O2的強氧化性。

  Na2O2 的性質也可運用滴水著火這一引人入勝的實驗來引入。

  2.運用對比的方法。對于Na2CO3和NaHCO3的性質,可在學生觀察和實驗的基礎上,讓學生填寫表格。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積極參與。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及訓練學生科學的方法。

  3.緊密聯(lián)系實際。

  教學要盡可能地把性質和用途自然地聯(lián)系起來。對NaHCO3的一些用途所依據的化學原理(如制玻璃、制皂),可向學生說明在后面的課程里將會學到。

  4.閱讀材料“侯氏制堿法”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素材。指導學生認真閱讀,或參考有關我國純堿工業(yè)發(fā)展的史料,宣揚侯德榜先生的愛國主義精神。也可指導學生查閱相關資料,利用綜合實踐活動課進行侯氏制堿法講座。

  教學設計示例

  課題:鈉的化合物

  重點:碳酸鈉與碳酸氫鈉的性質及其鑒別方法

  難點: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的反應

  教學過程

  [提問]鈉與非金屬反應,如Cl2、S、O2等分別生成什么物質?而引入新課

  1.鈉的氧化物

  (1)展示Na2O、Na2O2樣品,讓學生觀察后總結出二者的物理性質。

  (2)演示課本第32頁[實驗2一5]把水滴入盛有Na2O2、Na2O固體的'兩只試管中,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試管口,檢驗生成氣體(圖2-6)。

  演示[實驗 2-6]用棉花包住約0.2g Na2O2粉末,放在石棉網上,在棉花上滴加幾滴水(圖2-7)。觀察發(fā)生的現象。讓學生通過觀察現象分析出鈉的氧化物的化學性質。

 、貼a2O、Na2O2與水反應

  2Na2O2+2H2O=4NaOH + O2↑(放出氧氣)

  Na2O+H2O=2NaOH(不放出氧氣)

 、贜a2O2、Na2O與CO2作用

  2Na2O2+2CO2=2Na2CO3 + O2↑(放出氧氣)

  Na2O+CO2=Na2CO3(不放出氧氣)

  [討論]

  ①Na2O2是否是堿性氧化物

  ②Na2O2是否是強氧化劑

  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可得出結論:

  Na2O2與水作用除生成NaOH還有氧氣生成,與二氧化碳反應除生成Na2CO3外也還有氧氣,所以Na2O2不是堿性氧化物,由于與某些物質作用產生氧氣,所以是強氧化劑。

  [補充實驗]Na2O2溶于水后

 、僮饔猩椢锏钠讓嶒灒猩椢锿噬。

  ②將酚酞試液滴入該溶液,酚酞開始變紅,又很快褪色。

  [結論]過氧化鈉有漂白作用,本質是發(fā)生了氧化還原反應。

  (3)指導學生閱讀課文了解Na2O2的用途

  授課過程中始終要求對比的形式進行比較氧化物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2.鈉的其他重要化合物

  碳酸鈉和碳酸氫鈉

 、僬故綨a2CO3 、NaHCO3樣品,做溶解性實驗。

  演示實驗第32頁[實驗2-7][實驗2-8]

  a.Na2CO3 、NaHCO3與鹽酸反應,比較反應速率快慢

  b.Na2CO3 、NaHCO3、CO的熱穩(wěn)定性實驗

  通過觀察到的現象,將二者的性質總結列表。

 、谧寣W生回憶將過量CO2通入澄清石灰水時的反應現象及有關化學方程式:

  CO2+CaCO3+H2O= Ca(HCO3)2

  [提問]:當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外因條件變化時,二者可否相互轉化?

  提示Na2CO3也具有和CaCO3相似的性質:

  Na2CO3+CO2+H2O= 2NaHCO3

  碳酸氫鈉也具有Ca(HCO3)2相似的性質:

  ③“侯氏制堿法”及碳酸鈉、碳酸氫鈉存在、制取用途等可由學生閱讀課文后總結得出。

  總結、擴展:

  (1)總結

  通過列表對比學習:鈉的氧化物;碳酸鈉和碳酸氫鈉;以及連線法表示鈉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轉化,可使學生更直觀地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識,及用對立統(tǒng)一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掌握物質之間的相互轉化關系。

  (2)擴展

  根據Na2O2的性質可知Na2O2與CO2 、H2O反應,則可增加可燃燒氣體(如CH4、 H2、 CO……)與Na2O2共存于密閉容器,電火花點燃時反應以及酸式碳酸鹽與Na2O2共熱時的反應,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

  根據Na2CO3和NaHCO3的相互轉化,不僅可掌握碳酸鹽、碳酸氫鹽相互轉化的一般規(guī)律,同時要指出Na2CO3和NaHCO3在固態(tài)時和溶液中要用不同的檢驗方法,在固態(tài)時,可用加熱法,在溶液中則需選用BaCl2溶液和CaCl2溶液,而決不能用Ca(OH)2溶液或Ba(OH)2溶液。

  布置作業(yè):

  1.補充作業(yè)

  (1)向飽和Na2CO3溶液中通過量的CO2的現象及原因是什么?

  (2)有一部分被氧化的鈉塊(氧化部分生成Na2O和Na2O2)5g,與水完全反應,生成氣體1.12L(標準狀況),將這些氣體引燃后冷卻到標準狀況,剩余氣體為0.0336L,求鈉塊中單質鈉、氧化鈉、過氧化鈉各多少克?

  (3)由Na2CO3·nH2O與NaHCO3組成的混合物28.2g,放入坩堝中充分加熱至質量不變時,將殘留固體用足量的鹽酸溶解可產生標準狀況的氣體3.36L;若將28.2g原混合物與鹽酸反應則放出標準狀況下氣體4.48L,由此計算:①殘留固體質量,②n值,③NaHCO3質量

  (4)今向100g 8%的NaOH溶液中通入CO2,生成的鹽的質量為13.7g時,通入多少克CO2?

  (5)200℃時,11.6g CO2和H2O的混合氣體與足量Na2O2充分反應后,固體質量增加3.6g,求混合氣體的平均分子量。

高中化學教案9

  教學目標

  1.了解空氣的主要成分和組成,初步了解有關氮氣和稀有氣體的一些主要用途。

  2.了解造成空氣污染的原因以及如何加強對空氣污染的防治。

  教學重點

  1.通過實驗了解空氣的組成。

  2.介紹空氣污染的嚴重危害,以增加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教學用品

  水槽、鐘罩、燃燒匙、酒精燈、紅磷。

  教學過程

  (提問)

  ①下列變化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

  電燈發(fā)光(物理變化)爆炸(舉例說明,既有物理變化又有化學變化)。

  ②判斷下列例子哪個是描述性質?哪個是表述變化的?

  (講解)通常鎂燃燒,酒精燃燒都是在空氣中進行的。

  (提問)空氣是由什么組成的?

  (板書)第一節(jié) 空氣

  一、空氣的組成和用途

  (演示)實驗 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

  (提問)①實驗現象

 、跒槭裁醇t磷燃燒時只消耗鐘罩內氣體的'1/5,而不是全部呢?

  (閱讀)課本有關內容,并簡介人類對氧氣的認識過程。

  (板書)

  二、空氣的污染和防治

  1.造成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

  ①煤燃燒產生的煙霧

 、谑突づ欧诺臒熿F

  ③汽車排氣形成的煙霧

  2.造成污染的主要氣體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

  3.防止和減少空氣污染的方法

  ①工業(yè)三廢的回收與處理

  ②提高汽油、柴油質量

  (講解)

  1.由于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造成“溫室效應”對自然界的影響。

  2.臭氧“空洞”的形成──對自然界的影響等。

  [作業(yè)] 略

高中化學教案10

  合成氨條件的選擇 - 高中二年級化學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使學生理解如何應用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原理,選擇合成氨的適宜條件;使學生了解應用化學原理選擇化工生產條件的思路和方法,合成氨條件的選擇化學教案。

  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及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應用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學生領悟理論知識對生產實踐的指導作用,使學生樹立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思想認識;并通過知識的運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科學方法。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jié)教材體現了化學反應速率和平衡移動原理等理論對工業(yè)生產實踐的指導作用,同時在運用理論的過程中,也可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所學理論的理解。

  教材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通過討論引導學生運用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原理等知識,并考慮合成氨生產中動力、設備、材料等的實際情況,合理地選擇合成氨的生產條件。第二部分是拓寬思路方面的內容,主要是探討合成氨的發(fā)展前景。

  在第一部分內容中,教材針對合成氨的反應是一個放熱的、氣體總體積縮小的可逆反應,首先要求學生利用已學過的知識,討論為使合成氨的化學反應速率增大所應采取的方法。在此基礎上,又據實驗數據討論為提高平衡混合物中 的含量所應采取的方法。在兩個討論的基礎上,教材又結合合成氨生產中動力、材料、設備、催化劑的活性等實際情況,較具體地分析了合成氨時壓強、溫度、催化劑等的選擇情況,教案《合成氨條件的選擇化學教案》。此外,還結合合成氨生產過程示意圖,簡單提及濃度等條件對合成氨生產的影響,以及原料的循環(huán)使用等問題,以使學生理解合成氨條件的選擇應以提高綜合經濟效益為目的。

  第二部分教學在第一部分的基礎上討論合成氨的發(fā)展前景,拓寬學生的思路,主要目的不在于知識本身,而更多地應側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訓練科學方法。

  教學建議

  第一部分“合成氨條件的選擇”的教學:

  1.提出問題:針對合成氨的反應,首先需要研究如何在單位時間里提高 的產量,這是一個化學反應速率問題。

  2.復習提問:濃度、壓強、溫度、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影響的結果。

  3.組織討論:

  ①為使合成氨的反應速率增大,應采取的方法。

  ②合成氨反應是可逆反應,在實際生產中,僅僅考慮單位時間里的產量問題(化學反應速率問題)還不行,還需要考慮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平衡混合物中 的含量問題(化學平衡的移動問題)。

 、坩槍铣砂钡姆磻且粋放熱的、氣體總體積縮小的可逆反應,要求學生利用已學過的知識,討論為最大限度地提高平衡混合物中 的含量所應采取的方法。

  4.閱讀圖表實驗數據印證理論:學生通過閱讀表2-4的實驗數據可知,應用平衡移動原理得出的結論與科學實驗的結果是完全一致的,這會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5.綜合上面的討論情況,同時綜合考慮合成氨生產中動力、設備、材料等的實際情況,具體地研究合成氨條件的'選擇問題。此外,要結合合成氨生產過程示意圖,簡單提及濃度對合成氨生產的影響以及原料的循環(huán)使用等問題,以使學生理解合成氨條件的選擇應以提高綜合經濟效益為目的。

  教師可結合討論過程,讓學生進行歸納。

  壓強

  溫度

  催化劑

  濃度

  為增大合成氨的反應速度

  增大

  升高

  加入

  增加 、 的濃度

  為提高平衡混合物中 的含量

  增大

  降低

  減小平衡混合物中 的濃度

  實驗生產中

  20Mpa-

  50MPa

  500℃左右

  鐵觸煤(500℃左右時活性最大)

  使氣態(tài) 變?yōu)橐簯B(tài) 并及時從平衡混合物中分離出去,及時補充 和

  第二部分“合成氨工業(yè)發(fā)展前景”的教學

  1.以史明理:從介紹18世紀末到20世紀初這100多年里合成氨工業(yè)的發(fā)展簡況入手,以壓強選擇的變化為例,說明合成氨條件的選擇是與科技進步、動力、材料、設備等條件的改善緊密相聯(lián)系的,并仍將隨之而作相應的改變。

  2.目前研究課題簡介:結合簡介,可向學生提出一些問題,啟發(fā)學生思考,拓寬學生的思路,使學生的科學方法得到訓練,如研究催化劑的目的是什么?新催化劑的研制成功,使合成氨反應可在較低溫度下進行,是否會減緩合成氨生產中對壓強的要求而減少設備制造的投資?等等。

  配合目前研究課題的簡介,教材編寫有“化學模擬生物固氮”的閱讀材料,可讓學生閱讀,要求學生拓寬思路、設想甚至想象。

高中化學教案11

  一、教材分析:

  化學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質組成、結構、性質及其變化和應用的科學。要研究物質的宏觀性質,必須從微觀粒子入手,才能尋找到原因。化學學科涉及分子、離子、原子、質子、中子、核外電子等多種微觀粒子,但最重要的是原子。只要了解了原子的結構,才可以進一步了解分子、離子結構,進而深入認識物質的組成和結構,了解化學變化規(guī)律。在初中,學生已初步了解了一些化學物質的性質,因此有必要讓學生進入微觀世界,探索物質的奧秘。通過本節(jié)了解原子構成、核素、同位素概念,了解質子數、中子數和質量數間的關系,為后續(xù)周期律的學習打好基礎。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明確質量數和AZX的含義。

  2.認識核素、同位素等概念的含義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能力目標:

  提高同學們辨別概念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對原子結構的研究,激發(fā)學生從微觀角度探索自然的`興趣。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明確質量數和AZX的含義。

  難點:認識核素、同位素等概念的含義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四、學情分析:

  同學們在初中已經有了關于原子結構的知識,所以這節(jié)課原子表示方法比較容易接受,但對于核素同位素的概念是新知識。

  五、教學方法:學案導學

  六、課前準備:

  學生學習準備:導學案

  教師教學準備:投影設備

  七、課時安排:一課時

  八、 教學過程:

  (一)、檢查學案填寫,總結疑惑點(主要以學生讀答案展示的方式)

  (二)、情景導入,展示目標

  原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構成物質的微粒還有離子、分子等),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物質的組成、性質和變化都都與原子結構密切相關,同種原子性質和質量都相同。那么原子能不能再分?原子又是如何構成的呢?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有關原子的幾個概念。

  (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探究一:核素和同位素

  1、原子結構: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原子核在原子的中心,由帶正電的質子與不帶電的中子構成,帶負電的電子繞核作高速運動。也就是說,質子、中子和電子是構成原子的三種微粒。在原子中,原子核帶正電荷,其正電荷數由所含質子數決定。

  (1)原子的電性關系:核電荷數 = 質子數 = 核外電子數

  (2)質量數:將原子核內所有的質子和中子的相對質量取近似整數值加起來所得的數值,叫質量數。

  質量數(A)= 質子數(Z)+ 中子數(N)

  (3)離子指的是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帶正電荷的粒子叫陽離子,帶負電荷的粒子叫陰離子。

  當質子數(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時,該粒子是陽離子,帶正電荷;

  當質子數(核電核數<核外電子數時,該粒子是陰離子,帶負電荷。

  (4)原子組成的表示方法

高中化學教案12

  我說課的內容是高中化學新課程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人教版)第三章《烴的衍生物》第一節(jié)《醇、酚》第二課時,依據課程標準要求,并結合學生的知識儲備和實際能力,體現化學新課程“從生活走向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的新理念,貫徹新課改自主、合作、探究等精神,我將從以下五方面設計這節(jié)課:

  一、說教材

  1.內容和地位

  本節(jié)內容從知識結構上看,可分為四部分,即苯酚的分子組成結構,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和它在日常生產、生活中的用途。從教材整體上看,芳香族化合物在中學化學里面,教材只著重介紹兩種物質——苯和苯酚,其中苯是最簡單的芳香烴;而苯酚既是很重要的芳香烴衍生物,又是酚類物質的代表?梢,《苯酚》在高中有機化學里面也處于較重要的地位。從教材結構上看,本節(jié)內容是安排在《乙醇》后,學生在學習乙醇的過程中已初步掌握了官能團對有機物主要性質的決定性作用,對乙醇中官能團羥基的性質也已有較深的理解和掌握。教材在這一基礎上緊接著安排苯酚知識的學習有其獨特的作用,既能聯(lián)系前面已學過的知識,又能為后面烴的衍生物的學習提供方法,作好鋪墊。而苯酚的結構與乙醇結構中都含羥基,因此,苯酚和乙醇的性質有相似之處,但事實上苯酚性質與乙醇性質又有不同之處,本節(jié)內容安排在此還有對比作用,通過本節(jié)課的對比學習,使學生對酚羥基和醇羥基的性質將有一個更全面的認識,理解官能團的性質與所處的化學環(huán)境有一定的相互影響,從而學會全面的看待問題,更深層次的掌握知識。

  2.教學目標:

  根據學生的知識層次和認知特征并結合課程標準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

  a、認識酚類物質,能夠識別酚和醇

  b、掌握苯酚的分子結構、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和主要用途

  c、理解苯環(huán)和羥基的相互影響

  (2)過程與方法方面

  通過對苯酚性質的探究學習,培養(yǎng)學生根據實驗現象分析、推理、判斷的能力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與他人合作學習的習慣。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

  a、培養(yǎng)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

  b、通過對結構決定性質的分析,對學生進行辯證思維教育。

  c、培養(yǎng)學生關注化學與環(huán)境、化學與健康、化學與生活的意識。

  3、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苯酚的化學性質。

  難點:官能團的性質與所處的化學環(huán)境的相互影響。

  二、說教法

  學情分析:

  本節(jié)課前,學生已學完了烴和烴的衍生物中的乙醇等內容,對有機化合物的學習特別是有機分子中的官能團和有機物的化學性質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有一定的認識,能掌握常見的有機反應類型,具備了一定的實驗操作能力。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生通過對外界信息的感知加工建構知識體系,在該過程中,學生是知識的主動建構者;教師是知識建構的幫助者和促進者。而探究式的學習方式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建構。

  苯酚結構與乙醇結構的相同點(都有羥基)為學生對苯酚性質的探究提供了基礎;苯酚結構中與乙醇的不同點(羥基與苯基相連)又為學生的進一步的探究提供了空間。因此,我將該節(jié)的內容設計成探究式教學模式。主要采用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探究實驗——推導——反思應用等教學方法,并充分利用實物感知、演示實驗和現代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動腦想”、“動手做”、“動口說”的機會,體現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

  三、說學法

  圍繞本節(jié)課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采用類比類推,以舊促新和實驗探究等學習方法。

  四、說教學過程

  【情景一】新課引入

  我利用生活中的化學來引入新課,先展示藥皂、苯酚軟膏以及苯酚軟膏的說明書,讓學生閱讀苯酚軟膏說明書,提問:從化學的角度分析苯酚可能具有哪些性質?根據學生的認知特征,引導學生初識苯酚,組織學生觀察苯酚的顏色、狀態(tài),指導學生動手做探究實驗一,根據苯酚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情況,自主探究苯酚的溶解性。在此過程中,學生很容易主動的獲取苯酚物理性質的`知識,傳統(tǒng)的教學一般是把物質的物理性質直接傳遞給學生,顯然,這些知識通過學生主動建構比老師將知識簡單地傳遞更易接受和掌握。

  【情景二】初識苯酚

  【探究實驗一】物理性質

  學生實驗:(1)組織學生觀察苯酚的色、態(tài),并小心的聞它的氣味。

 。2)溶解性實驗(溶劑分別為冷水、熱水和乙醇)

  重點歸納出苯酚的色、態(tài)、味和溶解性。

 。3)、產生疑問:在苯酚藥膏說明書中還提到了“色澤變紅”、“不能與堿性藥物并用”那么,色澤變紅的原因是什么?不能與堿性藥物并用說明苯酚可能具有什么化學性質?

  【情景三】結構特點

  結構分析:觀察分子模型,類比醇、酚、酸中羥基的性質

  【情景四】極弱酸性

  【探究實驗二】苯酚溶液是否有酸性?

  學生觀察到渾濁的苯酚溶液滴加氫氧化鈉溶液后變澄清,說明苯酚顯酸性,因此,苯酚又名石碳酸,聯(lián)系已學過的知識:向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試劑,溶液會變紅,那么,苯酚溶液也顯酸性,向苯酚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是否也有此現象呢?通過演示實驗,發(fā)現苯酚中滴加紫色石蕊后并不顯紅色,學生產生了疑問,苯酚的水溶液為什么不能是石蕊變紅呢?引導學生分析該現象產生的原因是苯酚酸性太弱,苯酚的酸性究竟有多弱呢?提起了學生的興趣,這樣自然的過渡到二氧化碳與苯酚鈉的反應,指導學生動口向苯酚鈉溶液中吹入二氧化碳,此時學生既興奮又有很濃厚的興趣,這樣設計既是課堂生動活潑,又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實驗學生對苯酚鈉溶液與二氧化碳反應已經完全掌握。

  【情景五】三元取代

  【探究實驗三】取代反應

  接著組織學生討論:乙醇和苯酚同樣含有羥基,但為什么乙醇不呈酸性,而苯酚呈弱酸性?這說明什么問題?點撥學生:由乙醇和苯酚的結構上分析,并展示他們的分子結構以幫助理解,得出是苯環(huán)對羥基的影響,使羥基具有一定的特性,這同時也更進步加深化學環(huán)境對官能團性質的影響,突破了難點。繼續(xù)設疑,那羥基對苯基是否也有影響?

  聯(lián)系前面已學的知識:苯與液溴的反應,推測:將濃溴水加入苯酚中會發(fā)生什么反應呢?指導學生完成探究實驗三,根據已有知識學生很容易得出是取代反應,那么,是幾元取代呢?引導學生回憶甲苯與濃硝酸反應的產物,類比類推苯酚與溴水反應的產物是三元取代。接著,我請學生回憶苯和液溴發(fā)生取代反應的條件和產物現象,并與該反應對比,哪個取代反應更容易?學生很容易得出結論,苯酚更易取代,為了加深理解苯酚更易取代這個事實,我從苯和苯酚的結構上對比說明,由于羥基對苯環(huán)的影響,使得苯酚中苯環(huán)上羥基鄰、對位碳原子上的氫原子易被取代。因而苯酚中苯環(huán)的性質與苯的性質有了差異,加深對難點官能團對所處的化學環(huán)境有影響的理解。

  【情景六】顯色、氧化

  回顧情景一,學生們通過分析色澤變紅可能是苯酚與空氣中某些成分反應了,不能與堿性藥物并用可能是苯酚具有酸性,這兩點包含了苯酚的主要化學性質,也就緊扣這節(jié)課的重點,以下就圍繞這兩點來展開,首先,我引導學生們分析空氣的成分,得出最有可能與苯酚發(fā)生反應的物質是水和氧氣,設問:苯酚是與水反應而色澤變紅的嗎?根據剛才的探究實驗一,學生很容易判斷出苯酚變紅不是與水反應造成的,既然不是與水反應造成的那就可能是與氧氣反應造成的,因此,在這個猜想下,我做演示實驗一,很快同學們觀察到苯酚液變紅了,該實驗證明了苯酚確實因與氧氣反應變紅,學生們推斷出苯酚具有還原性,接著我就追問:既然苯酚具有還原性,那么,除了能與典型氧化劑氧氣反應外,還能否與其他氧化劑反應呢?引導學生總結歸納出我們學過的氧化劑,從學生羅列的氧化劑中我選擇了兩種:溴水和三氯化鐵,這樣的教學設計使溴水與三氯化鐵在本節(jié)的出現顯得很自然,

  性質小結:結構決定性質,性質反應用途

  【情景七】苯酚用途

  五、總結反思:

  引導學生總結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帶著剛才的思考、討論的結果再次梳理思路,從整體上把握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最后用一道習題來運用本節(jié)課的知識。

  六、反饋練習:

 。1)苯酚與濃硝酸反應可生成一種烈性炸藥,請寫出化學方程式。

  (2)選擇合適的試劑和儀器,除去苯中的苯酚。

  七、課外探究

  設計實驗證明葡萄和葡萄飲料中含有酚類物質。通過這個生活小常識和一個課后實驗,加強學生對酚類物質的辯證的認識。

  八、說板書

  (一)、物理性質:

  1、無色、特殊氣味的針狀晶體;

  2、常溫下,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

 。ǘ、分子結構:xx

  (三)、化學性質:

  1、極弱酸性:

  2、三元取代:

  3、顯色反應:遇FeCl3溶液顯紫色(檢驗苯酚)

  4、易被氧化:

高中化學教案13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掌握化學反應的實質,理解離子反應及離子方程式的意義;根據化學反應發(fā)生的條件對比掌握離子反應發(fā)生的條件和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方法,化學教案-氧化還原。

  能力培養(yǎng):通過觀察實驗現象學會分析、探究化學反應的實質,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科學思想:通過觀察的化學現象及反應事實,使學生了解研究事物從個別到一般的思想方法,體驗研究問題,尋找規(guī)律的方法。

  科學品質:通過實驗操作,培養(yǎng)學生動手參與能力,對反應現象的觀察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嚴謹求實、勇于探索的科學態(tài)度。

  科學方法:觀察、記錄實驗;對反應事實的處理及科學抽象。

  重點、難點 離子反應發(fā)生的條件和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方法。

  教學過程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提問】復分解反應能夠發(fā)生的條件是什么?并對應舉例說明。

  【評價】給予肯定。

  【指導實驗】全班分為三大組,分別做下面的三組實驗,并觀察記錄:

  一、硝酸銀溶液分別跟鹽酸、氯化鈉、氯化鉀的反應;

  回答:復分解反應是電解質在水溶液中進行的,這類反應必須在生成物中有沉淀、氣體、難電離的物質三者之一才能發(fā)生。

  例:(1)在反應里生成難溶物質。如CaCO3、BaSO4、AgCl、Cu(OH)2等。

  BaCl2+H2SO4=BaSO4↑+2HCl

 。2)在反應里生成氣態(tài)物質,如CO2、H2S、Cl2等。

  CaCO3+2HCl=CaCl2+H2O+CO2↑

 。3)在反應里生成弱電解質,如:水、弱酸、弱堿等。

  NaOH+HCl=NaCl+H2O

  分組實驗,并記錄觀察到的現象。

  一、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復習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訓練學生實驗觀察能力,根據提出的問題和實驗結果引起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

  續(xù)表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二、鹽酸跟碳酸鈉、碳酸鉀、碳酸鈣的反應;

  三、硝酸跟碳酸鈉、碳酸鉀、碳酸鈣的反應。

  【追問】分別討論三組實驗,參加反應的物質不同,為什么每一組會產生同樣的現象?在筆記本上完成其化學方程式。

  【講解】酸、堿、鹽都是電解質,在水的作用下能電離(強調離子表示方法)。這些電解質在溶液里發(fā)生的反應實質上是離子間反應。

  【練習】書寫如下電離方程式:HCl、AgNO3、NaCl、KCl、HNO3、Na2CO3、K2CO3。

  【板書】一、離子反應

  1.離子反應

  電解質在溶液里所起的反應屬于離子反應。如:復分解反應和在溶液中進行的置換反應等。

  【過渡】用什么式子來表示離子反應呢?前面已經通過實驗證明AgNO3與NaCl、HCl、KCl均能發(fā)生反應,并有白色沉淀生成,請同學分別寫出上述實驗的化學方程式。

  二、均產生無色、無味的氣體;

  三、均產生無色、無味的氣體。

  思考并討論、猜想。

  回答:復分解反應均是在溶液中進行的,溶質在溶液中大多數是以離子形式存在的。雖然反應物不同,但都含有某些相同的離子。比如鹽酸、氯化鈉、氯化鉀在溶液中均電離出氯離子,跟AgNO3電離出的Ag+結合,所以均產生白色沉淀氯化銀。

  練習:

  HCl=H++Cl-

  HNO3=H++NO3-

  AgNO3=Ag++NO3-

  NaCl=Na++Cl-

  KCl=K++Cl-

  完成練習

  AgNO3+HCl=

  AgCl↓+HNO3

  AgNO3+NaCl=

  AgCl↓+NaNO3

  AgNO3+KCl=

  AgCl↓+KNO3

  復習鞏固舊知識,引出新知識,化學教案《化學教案-氧化還原》。

  續(xù)表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講解】先把溶液中易電離的物質改寫成離子的形式,把難溶的物質仍寫成化學式。反應前溶液中大量存在著四種離子(Ag+、NO3-、H+、Cl-)。由于Ag+和Cl-結合成難溶于水的AgCl沉淀,溶液里的Ag+和Cl-迅速減少,反應向右進行。把反應前后沒有變化的H+和NO3-即實際沒有參加反應的離子的符號刪去就寫成了“離子方程式”。

  【板書】2.離子方程式

  AgNO3+HCl=AgCl↓+HNO3

  Ag++Cl-=AgCl↓

  1.概念: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的符號來表示離子反應的式子叫做離

  子方程式。

  【練習】把上述AgNO3跟NaCl、KCl反應的實驗現象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設問】通過完成AgNO3分別與HCl、NaCl、KCl反應的離子方程式,你們發(fā)現了什么?

  離子方程式的意義有以下兩個方面。

  【板書】2.意義

 、倌芙沂痉磻腵實質;

 、诓粌H表示某一個反應,而且表示所有同一類型的離子反應。

  【提問】Ag++Cl-=AgCl↓代表的意義是什么?

  【講解】怎樣書寫離子方程式呢?可分成“寫、改、刪、查”四步。以石灰石跟稀鹽酸反應為例分析。

  領悟。

  模仿。

  板書練習:

  甲:AgNO3+NaCl=

  AgCl↓+NaNO3

  Ag++Cl-=AgCl↓

  Ag++Cl-=AgCl↓

  發(fā)現反應物雖不同,卻都可用同一離子方程式表示。可見離子方程式的意義與化學方程式、電離方程式均不同。

  回答:不僅表示AgNO3和HCl溶液間進行的反應,而且表示可溶性的氯化物和可溶性銀鹽進行的一類反應。

  反應的實質是離子間相互交換的過程,探究反應的實質,引出本節(jié)的知識點。

  續(xù)表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板書】3.書寫步驟

 。1)寫:寫出正確的化學方程式(師生同時完成)。

 。2)改:把易溶且易電離的物質拆寫成離子,凡是難溶、難電離、氣體等均寫成化學式形式(易溶指易溶于水,凡不溶于水而溶于酸的物質仍寫其化學式)。

 。3)刪:刪去方程式兩邊不參加反應的離子;將系數化成最簡整數比。

  (4)查:檢查書寫的離子方程式是否符合質量守恒和電荷守恒。①方程式兩邊各元素原子個數是否相等。②方程式兩邊電荷數是否相等。

  【練習】鹽酸跟Na2CO3、K2CO3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CO2↑代表的意義是什么?

  【練習】請學生在筆記本上完成

  HNO3跟K2CO3、Na2CO3、CaCO3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并驗證兩同學回答是否準確。

  CaCO3+2HCl=CaCl2+

  H2O+CO2↑

  CaCO3+2H++2Cl-=

  Ca2++2Cl-+H2O+CO2↑

  CaCO3+2H+=

  Ca2++H2O+CO2↑

  甲:Na2CO3+2HCl=

  2NaCl+H2O+CO2↑

  =2Na++2Cl-+H2O+CO2↑

  CO2↑

  乙:K2CO3+2HCl=

  2KCl+H2O+CO2↑

  2K++2Cl-+H2O+CO2↑

  丙:可溶性碳酸鹽跟強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一類反應。

  分析離子反應如何運用了質量守恒定律;通過對離子方程式的書寫規(guī)則的練習,要讓學生熟練掌握這一重要的化學用語的基本功。

  續(xù)表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請寫出固體氯化銨與固體氫氧化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設問】有同學將此反應寫出離子方

  H2O請討論此寫法是否正確?

  【評價】對后一組的發(fā)言,給予高度的評價。指出,固體物質間的反應,不能寫成離子方程式。

  【設問】請寫出實驗室制氯化氫的化

  學方程式。此反應能寫出離子方程式

  嗎?

  【評價】答案正確。指出學習就要抓住事物的本質。

  【投影】課堂練習

  一、完成下列離子方程式

  1.氫氧化鋇跟稀硫酸反應

  2.鐵跟稀鹽酸的反應

  二、判斷下列離子方程式是否正確?

  3.Fe+Fe3+=2Fe2+

  4.2Fe+6H+=2Fe3++3H2↑

  5.實驗室制氯氣:

  寫出:

  2NH4Cl(固)+Ca(OH)2(固)=CaCl2+2H2O+2NH3↑

  討論后回答:

  一組代表回答:按上述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步驟,此式正確。

  另一組代表回答:雖然按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步驟,此式正確,但反應物都是固態(tài),反應物沒有發(fā)生電離,怎么來的離子方程式?我們認為是錯誤的。

  討論后回答:

  在無水參與的情況下,濃H2SO4以分子形式存在,不發(fā)生電離,因此不能寫出離子方程式。

  完成練習:

  =BaSO4↓+2H2O

  2.Fe+2H+=Fe2++H2↑

  3.不正確,雖然元素原子個數守恒(即遵守了質量守恒)但反應前、后電荷數不等,違反了電荷守恒原則。

  4.不正確。不符合反應事實,Fe被非氧化性的酸氧化時生成Fe2+。

  培養(yǎng)學生嚴謹求實,勇于探索的科學態(tài)度。及時反饋,進行調控。培養(yǎng)學生綜合分析能力。

  續(xù)表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總結】離子反應用離子方程式表示;離子方程式不僅能表示一定物質間的反應,而且表示所有同一類型的離子反應;正確的離子方程式可揭示反應的實質。要熟練掌握離子方程式的寫法。

  5.正確。此題是氧化還原反應,除了要遵循質量守恒、電荷守恒外,同時還應遵守電子守恒。

  【隨堂檢測】

  1.H2S通入NaOH溶液中,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

 。ˋ)H2S+2NaOH=2Na++S2-+2H2O

 。˙)S2-+2H++2Na++20H-=2H2O+2Na++S2-

  (C)H2S+2OH-=2H2O+S2-

 。―)2H++2OH-=2H2O

  2.下列離子方程式中,正確的是( )。

 。ˋ)鐵跟稀硫酸反應:2Fe+6H+=2Fe3++3H2↑

 。˙)碳酸鎂跟稀硫酸反應:

  MgCO3+2H+=Mg2++H2O+CO2↑

 。―)氯化銅與氫氧化鋇反應:Cu2++2OH-=Cu(OH)2↓

  第1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如何表達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第2題考查學生利用離子方程式的書寫規(guī)則判斷正確結果。

  附:隨堂檢測答案

  1.(C) 2.(B)、(D)

  化學教案-氧化還原

高中化學教案14

  當今世界,科技迅猛發(fā)展,社會飛速進步,給教育的發(fā)展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和機遇。新課程改革方案把課程的綜合開發(fā)研究與實驗提到了首要位置。通過教學實踐,我認為,只有注重探究方法、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的綜合培養(yǎng),才能造就適應當今社會所需人才,為學生終身學習打好基礎。特別是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過程,嘗試成功的喜悅。因此,作為一線教師,我深知責任重大。上課前,要認真剖析學生的認知,鉆研課標要求,挖掘教材深度。

  通過幾輪的高中化學教學,每當學到元素化合物時,需要通過演示實驗才能讓學生更明了。在必修1第三章“幾種重要的金屬化合物*鐵的重要化合物”實驗3-9中,我在以往的教學經驗的基礎上,事先精心準備了實驗。用煮沸的蒸餾水新配制FeSO溶液和NaOH溶4液,在FeSO溶液中放入小鐵釘以防氧化。

  實驗3-9取少量FeCl和FeSO,然后滴加NaOH溶液,讓學3 4生觀察現象。

  做完FeCl中加入NaOH溶液,準備做FeSO與NaOH的反應,34當做到把吸有NaOH溶液的膠頭滴管伸入試管準備慢慢伸入液面以下,并強調讓學生仔細觀察會出現什么現象,發(fā)現同學們低頭耳語,有大膽的學生提出:初中講膠頭滴管的使用時,它必須在容器(試管)的上方,不讓伸入容器中,是不是老師的演示動作錯誤?我本想就實驗目的給學生做出口頭解釋,但忽又喜悅:學生在課堂上積極發(fā)現疑點,勇于質疑,這是特別好的現象啊,應該尊重學生的疑問,讓他們通過對比實驗得出更加準確而深刻的答案。于是,我把滴管放在試管口進行實驗,讓學生觀察描述實驗現象:生成了灰色絮狀沉淀,迅速變成了灰綠色,最后變成了紅褐色。此時,學生們用驚疑的眼光看看教材,再看看實驗結果,紛紛議論:為什么實驗現象與教材不符?面對這種在意料中的情況,我讓學生們分組討論形成此種現象的原因并提出改進措施。學生們積極思考,認真分析,踴躍發(fā)言,歸納出如下幾條原因:

 。1)FeSO有較強的還原性,在空氣中放置時間較長,易被空4氣氧化。4Fe(OH)+2HO+O=4Fe(OH) 2223

 。2)在滴加NaOH溶液過程中引入了氧氣。

 。3)盛放NaOH溶液的試劑瓶沒有用橡皮塞,沒有與空氣隔絕。

 。4)兩種溶液中溶有氧氣。

  學生們提出制取氫氧化亞鐵關鍵應該是保證氫氧化亞鐵不與氧氣接觸。改進方案有:

  (1)加熱氯化亞鐵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趕出溶液中的氧氣,并趁熱滴定。

 。2)長頸膠頭滴管應伸入試管,最好伸入FeSO溶液中,并慢4慢擠出。

 。3)把FeSO溶液表面加保護層,如煤油、植物油等。 4面對學生們積極探究的熱情,面對熱烈的課堂氣氛,我對學生們大膽設計,勇于探究和敢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進行了表揚和肯定,同時對他們的方案進行了評析,給予了合理的建議,幫助他們尋找出最佳方案,并重新進行了實驗。

  把盛有FeSO溶液的試管加入少量的植物油以隔絕空氣,再加4將用煮沸的蒸餾水配制好的NaOH溶液,用長頸膠頭滴管伸入FeSO4溶液面下,慢慢擠出NaOH溶液,實驗現象出現了:先看到了白色絮狀沉淀,而后變成灰綠色,最后變成紅褐色。與教材描述完全相符。

  此時,我與學生都露出了喜悅而輕松的神情,好似我們共同完成了一項艱巨的任務。本節(jié)課達到了高潮,師生之間產生了共鳴,更讓人高興的.是,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讓學生認識到了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學到了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展示學生個性,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意識和懷疑精神,鼓勵學生的質疑和對教師教材的超越,贊賞學生富有個性的理解和表達。

  這種教學片斷很多。如金屬鋁與酸的反應,噴泉實驗等。若教師在平時教學過程中能夠隨時記錄這些點滴教學片斷,學生將會受益匪淺,教師也會有批判地在行動結束后進行反思,這種反思使教學經驗理論化。不斷地增強駕馭和開發(fā)新課程的能力。

  案例反思:

  一節(jié)課在激情中開始,在興奮中結束。雖然下課了,但我仿佛還處在學生有條理的發(fā)言和熱烈的討論甚至爭論中,當然這節(jié)課帶給我深刻的思考:

  (1)擺正位置

  新課程改革要求“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就是要讓學生發(fā)揮他們主觀能動性,自主學習、勇于質疑、敢于探究,相信學生的能力。以前,雖然也探究,但只是對課文中有探究活動時才進行,大多數是以講習互動為主,通過這節(jié)課,我深刻地認識到:學生的能力很強,是很有潛能的,一定要讓他們每節(jié)課都動起來,在增長知識的同時,也可以培養(yǎng)能力。

 。2)相信學生

  學生的探究、討論、歸納,給我很大啟示,學生的潛能和可塑性

  很強,對其能量的培養(yǎng),主要不是學生能不能做到,更重要的是教師能不能正確引導,能不能給予學生發(fā)揮潛能的機會。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占著課堂的絕對主動權,很少給予學生發(fā)揮的機會,總認為學生只能通過教師講析,才能很好地掌握知識和技能,F代教育教學研究認為,所有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發(fā)展的學習,都一定是自主學習,只有自主學習才能幫助學生確立自己的尊嚴和獲得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能力,所以,我們作為教師,一定要讓學生動起來,去思考、去掌握、去討論、去歸納,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切可能與機會,幫助學生通過自主性的探索和實踐,獲得知識的構建和能力的提高。

高中化學教案15

  隨著新課程理念的推廣,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方式、評價方式等發(fā)生了相應的調整和改變。如何合理設計、優(yōu)化化學課堂教學程序,使之成為一堂學生想學、愛學的好課,應該是每個化學教師努力的方向。

  一堂有效的化學課,就是教師運用最新的教學理念、教學策略,通過對教材的巧妙處理和對教學過程的精心組織籌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產生想學、愛學的心理,從而實現教學目標和學習目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下面我以《鈉》的課堂教學設計為例,談談我在新課改中,是如何貫徹新課改的思想,進行有效教學的。

  一、設計理念:

  根據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fā),經過自主、探究、合作等多種活動,使學生主動體驗科學研究的過程,歸納科學研究的方法,激發(fā)學習化學的興趣,強化科學探究的意識,促進學習方法的轉變,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從而也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二、教學策略:

  鈉這節(jié)課因為有實驗和奇妙的現象,說實話老教師新教師都能上的生動,而僅僅停留在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感到新奇上,這還只是停留在新課改的淺層面上。而真正貫徹新的教育理念,讓學生自主的去實驗、探究、歸納總結,并切實培養(yǎng)他們的科學素質和嚴謹態(tài)度,卻是每一個教師都需要深入探究的。這節(jié)課圍繞神秘“鈉水雷”驚現珠江一事,展開對鈉的性質的研究,探討,并最終解決“水雷” 帶來的危險,讓學生也過了一把“消防隊員”和“科研人員”的癮,社會責任感大大增強,確實達到了發(fā)現問題、研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目的。

  三、課堂設計:

  【教師質疑】如果你是消防員,一般物質失火怎樣滅火?(學生答:用水,用泡末滅火器、干粉滅火器、用沙隔絕空氣)現在是同學們都不熟悉的鈉,在采取消除危險措施之前首先應該作什么?

  【學生搶答】甲:觀察、分析現場具體情況!

  乙:快速調查爆炸物——鈉的物理、化學性質并根據其性質研究對“水雷”處理對策。

  【教師引導】說的非常好!這節(jié)課我們就做一次消防員,來研究鈉的性質,并試著解決鈉“水雷”造成的危險。

  【交代任務】每四人分成一組。每組實驗桌面上都有相應的試劑、儀器。

  試劑:鈉、蒸餾水、酚酞試液、過氧化鈉粉末

  儀器:鑷子、濾紙、玻璃片、小刀、燒杯、小試管若干、試管夾、酒精燈、火柴、三腳架、石棉網、長玻璃導管、脫脂棉、鋁箔、尖嘴導管,塞子、木條

  【教師引導】通過預習教材,我們了解到研究物質的性質有哪些方法?(生答:觀察、實驗、分類、比較)請大家參照課本第9到第10頁的“觀察·思考”內容1及關于鈉的簡介,打開每個實驗臺上的試劑瓶,探究鈉這種金屬單質的物理性質。

  【實驗小組】立即熱烈討論開來。

  有的在小組內還當起了小老師:以前老師講過,研究一種物質的物理性質應該從顏色、狀態(tài)、氣味、熔點、沸點、硬度、密度溶解度、導電導熱性等方面來考慮。

  有的開始反駁:顏色、狀態(tài)、氣味都好解決,可是熔點、沸點我們怎么能測出來?

  我在旁邊笑到:查資料啊。同學們恍然大悟。

  【小組總結】分析討論與實驗觀察后,歸納總結鈉的物理性質(略)。

  【教師質疑】在觀察鈉的`物理性質,你認為鈉和我們初中學過的鐵、銅相比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嗎?。

  【實驗小組】學生甲:密度小、熔點也低、硬度小。

  學生乙:除了物理性質外,我認為鈉比鐵、銅的化學性質要活潑,因為剛剛切開的鈉有光澤,幾秒鐘后就變暗了;還有鈉不象鐵、銅可以露置在空氣中,而是保存在煤油中的。

  學生丙:還有剛才的錄象上我看到鈉“水雷”遇到水就不停地冒泡,我推測鈉可能會與水反應!

  【教師提示】那大家就用實驗來驗證驗證這個推測。如果能和水反應,要驗證產物是什么。注意要切割黃豆粒大小的鈉,不可太大。

  【實驗小組】每組同學緊張有序的進行實驗。有進行實驗具體操作的,有專門監(jiān)督操作是否正確的,還有專門觀察、記錄實驗現象的。

  【小組匯報】鈉與水的反應現象及原因并進行歸納總結(略)。

  【教師引導】在實驗現象中小球四處游動,大家解釋說是反應生產的氣體產生的推動力,那么你認為這種氣體是什么?如何用實驗來驗證?

  【實驗小組】學生甲:我覺得生成的是氧氣,因為水中含有氧元素,金屬鈉將氧氣置換出來。我們可以用排水法收集起來,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

  學生乙:不,我認為是氫氣。因為在鈉與水反應的現象中能聽到嘶嘶的響聲,有可能是這種可燃性氣體的輕微爆炸。我也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一小試管,并蓋上一個帶尖嘴管的塞子,點燃觀察火焰的顏色、用干燥的小燒杯罩住來檢驗。

  學生丙:我同意乙的結論。但我想講收集到的氣體直接移近酒精燈檢驗看是不是發(fā)出噗噗的聲音來驗證是氫氣就可以了。

  【教師引導】大家說的都有道理。那我們讓事實說話。大家都要用排水法收集生成的氣體,但要考慮一下鈉在水里可不是靜止不動的,在收集時需要將其固定;還有鈉與水反應速率很快,要想收集到得減慢反應速率。大家可以借助實驗桌面上已經扎好小空的鋁箔。

  【實驗小組】進行驗證性實驗。

  【小組匯報】陸續(xù)有小組匯報驗證結果:該氣體就是氫氣。學生乙的推測完全正確!

  【類比過渡】鈉與鐵都屬于金屬,在化學性質上有沒有類似之處呢?

  【實驗小組】鐵可以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難熔物。鈉這么活潑,可能在空氣中就能和氧氣反應。

  【教師引導】大家結合課本第11頁的活動·探究來實驗鈉在空氣中能否燃燒。

  【教師巡視】有的同學看到燃燒時產生的黃色火焰,高興的叫了起來。說和剛才看的錄像上的顏色一樣!

  【小組匯報】通過設計實驗探究學習,歸納鈉在空氣中燃燒的現象為:劇烈燃燒,黃色火焰,生成淡黃色固體。并指出產物是氧化鈉。

  【實驗小組】學生甲:我認為產物不應該是氧化鈉,它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沒有氣體產生。可是剛才我不小心滴了一滴水,淡黃色固體上立即產生了大量氣泡,這與氧化鈉的性質不符啊。

  【教師引導】這位同學觀察的很仔細,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jié),對自己的錯誤操作,也不放過。當年我國化學家黃鳴龍也是因為自己操作錯誤,但沒有立即否定實驗結果,從而發(fā)現了制備同一物質可以在不同條件下進行,引起當時化學界的注意。大家可以回憶,剛切開的鈉是銀白色的,幾秒鐘后就變暗是不是發(fā)生了化學反應,產物是什么?

  【討論結論】常溫下生成氧化鈉,加熱生成過氧化鈉,兩者中氧的價態(tài)不同。

【高中化學教案】相關文章:

高中化學教案09-01

高中化學教案12-16

高中化學教案【精】11-30

高中化學教案【熱門】12-03

高中化學教案模板09-01

高中化學教案【推薦】11-29

高中化學教案【薦】11-26

【熱門】高中化學教案11-27

【推薦】高中化學教案11-28

【薦】高中化學教案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