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推進異地高考需要更大的改革勇氣
光明網評論員:備受矚目的“異地高考”改革日前傳出新消息:教育部有關負責人透露,由多部委聯(lián)合制定、關于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后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的意見已進入實質階段,將適時發(fā)布。“異地考、異地錄”或將成為現(xiàn)實。呼吁多年的異地高考政策會有哪些內容?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了解到,新政策或許只是一些原則性要求,具體措施仍由地方根據實際情況另行制訂。較之數以千萬計的進城務工家庭,這實在是一個意味深長的時刻。工作與納稅在城市,只因戶籍在農村,子女卻無法在當地考試升學,無論如何,它都是歷史原因遺留下的不公平現(xiàn)實。一句“已進入實質階段”,表明于觀念上達成共識的異地高考改革即將啟動。從2008年7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切實解決好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學問題,到2009年起,全國兩會上不斷有代表委員提出“異地高考”建議,直至今日教育主管部門表態(tài),異地高考改革終于破繭。
破繭的異地高考如何真正在路上?至少從目前媒體透露的消息來看,它的成效仍系于地方自身的作為程度。“異地高考”新政策可能只是原則性的要求,這一條也許會讓許多人稍感遺憾,畢竟,從整體上細化推進當前的異地高考,困難與障礙都是巨大的。而在此前提下,把具體措施的制訂權賦予地方,一方面既兼顧到了各地外來人口與教育狀況的區(qū)別,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由點及面、以帶動效應推進整體異地高考改革的實現(xiàn),最終實現(xiàn)教育資源機會的均等化,F(xiàn)在的問題只在于:地方都愿意成為異地高考的破冰者嗎?
異地高考從來不是技術問題,而只是決心問題,高考戶籍上的限制本質上就是高等教育資源的地方保護主義,類似的種種常識早已經被厘清。正因為如此,可以預見的事實是,將異地高考的具體措施交由地方制訂,它同樣很可能會衍生出兩分化的態(tài)度來。對于那些高等教育資源不多,外來流入人口較少的城市,它會成為積極推進者與樂于改革者。此前山東就表示,從2014年開始,將允許非山東戶籍考生在山東省參加高考;而那些重點大學云集、錄取分數線較低的北京、上海等地,可能依舊會成為行動遲緩者,會拿出如此種種理由:放開戶籍帶來城市膨脹問題、外地和本地考生利益難以協(xié)調,等等。
要讓更多地方成為異地高考改革的破冰者,很顯然,當務之急是推進那些阻力較小地方的改革進度,這既可以保證異地高考改革形成漣漪效應,同時,經由具體的改革舉措,也能找尋、發(fā)現(xiàn)異地高考改革的難點所在,與具體解決之道,最終為啃下京滬這幾塊“硬骨頭”打下基礎。而說到京滬等大城市,異地高考改革的頂層設計,除了要為其設置明確的改革時間表外,更需要把異地高考改革與高校招生等其他改革結合起來。好比,倘若高校更以學生的資質和能力來自主錄取考生,兼顧區(qū)域錄取率的相對均衡,所謂的“京滬高考優(yōu)勢”還會存在嗎?如果其已不存在,異地高考的改革自可順利推進。
換而言之,整體來看,異地高考本質上也是牽涉甚廣的系統(tǒng)性改革工程,我們別苛求異地高考地方破冰舉措生而完美,也別期望畢其功于一役,現(xiàn)在的關鍵問題是,從淺層次言之,頂層的異地高考改革設計如何更多地納入“提供改革動力”的舉措?更深層次來觀察,異地高考問題始于戶籍政策與教育資源的不均,此次由多部委聯(lián)合制訂的異地高考政策,必須更多地關注與著力這些。期待在最終出臺的方案中看到如此指向,只有以更大的改革勇氣與力度,才能切實剝離掉異地高考之上曾經附著的利益阻力,教育流動的自由才能于大地上真正開化。
。ㄞD載請注明來源“光明網”,作者“光明網評論員”)
【上一篇】從美國槍擊案看公共輿論理性
【推進異地高考需要更大的改革勇氣】相關文章:
高考制度改革 異地高考04-28
異地高考改革須“下和棋”04-28
湖北“異地高考”改革因本省居民反對暫停04-28
湖北異地高考改革方案“意外泄露”04-27
時評:高考改革要直面“時代課題”大膽推進04-26
農村稅費改革期待更大突破05-07
期待“民間方案”倒逼“異地高考”制度改革04-28
熊丙奇:湖北異地高考改革夭折說明什么?04-28
南方都市報:異地高考改革迎難而上是急務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