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學十講心得體會
當我們經(jīng)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fā)時,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但是心得體會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有效教學十講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有效教學十講心得體會1
余教授的思路清晰,語言到位,從教學的有效性、生成性、三維目標、教學情境、教學關系、有效教學的三條“鐵律”、新課程教學改革成績與問題反思等十個大的方面闡述了教學的有效性是什么?怎么達到有效的目標?以及在探索有效教學的過程中取得的成績與出現(xiàn)的問題、遇到的困難與反思。
“簡單地說,對話是師生基于互相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場,通過言談、傾聽而進行的雙向溝通、共同學習的過程,這是對‘對話’的一個基本定位!
在新課程背景下,對話、特別是師生之間的對話成為教學活動開展的最主要的'方式之一。特別是對語文教學來說,語文學科擔負的任務是通過言語的交流掌握知識、培養(yǎng)能力,發(fā)展個性,教學實踐中接觸相當多的課文是文學作品,這些作品運用的是形象化的“描寫性語言”,這種語言不能像學術論文的“解釋性語言”那樣精確,其意義往往不固定,有待于讀者運用自己的經(jīng)驗和想像去創(chuàng)造,去加深認識和理解文學作品,因此語文課堂中的師生對話具有特別的重要地位。可以說語文課堂中對話的開展是否充分、有效直接決定了語文教學是否有效。因此具體地探討這個問題是有其積極意義的。
但是對照余文森教授對于“對話”的界定,許多時候我們語文課堂上的對話并不是一種真正的對話,而是一種“偽對話”,甚至可以稱之為“訓話”或者“誘導談話”或者“審問”,因此也很難稱之為“對話”而期待它帶來語文教學的良好效果。
在讀書的過程中,我覺得余教授的一些觀點和看法幫我解決了許多問題,也引發(fā)了我的一些思考:比如要想課堂有效就必須得優(yōu)化課的諸要素。我覺得要優(yōu)化課堂諸要素首先要從老師入手,其次才是學生的配合。
而面對教學預設的封閉性與對話開放性之間的矛盾,余文森教授也指出了解決之道“不是把心思放在教材、教參和教案上,而是放在觀察學生、傾聽學生、發(fā)現(xiàn)學生并與學生的積極互動上”;“在教學前進行反思,把以前的生成納入現(xiàn)有的預設范圍,拓寬預設的可能性;在課堂中進行反思,及時調整、改變和充實預設,使預設不斷完善;在課后進行反思,對課堂教學進行回顧、批判,總結和提煉有效的預設和生成,明確課堂教學改革的方向和措施”。綜合以上兩點,處理教學預設和對話的開放性的矛盾的最好方法是充分了解學生,在備課、上課的過程中突出強調生本意識,一切都以學生的發(fā)展為出發(fā)點和最終目標;其次要充分重視反思,拓寬預設的思路,要意識到很多時候在課堂教學中感到局限,不是因為預設太多,恰恰是因為預設不夠,沒有充分地考慮到教學過程中特別是對話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情境。只有在教學中注意這兩點,才能為對話留出充分的空間,才能讓對話在真實的情境中充分地開展,最終達成師生之間的和諧和默契,最大程度地挖掘對話的意義,實現(xiàn)有效的教學。
有效教學十講心得體會2
初讀《有效教學十講》,對文中所提到的新課程有效教學的成績與問題深有同感,對新課程改革帶來的變化的認識感同身受,于是,有了第二遍細讀的愿望。品味之后發(fā)現(xiàn),自己對有效教學的認識有了更多的理解,很好地解決了教師的困惑,也為教師在課堂上如何實施有效教學提供了依據(jù)。
“有效”這個詞,多少人在談在論,多少人在努力在做,多少人為其絞盡腦汁?但是其間有多少要素?怎樣才是有效?如何才能有效?說真的,雖然教了初三好幾年,但讓我明了地表述,也覺得很難。余老師考量學生學習有效性的三個指標就非常清楚明了——學習速度、學習結果、學習體驗!我們要努力的目標是——降低學習時間,提高學習效率,讓學生快樂地學習。
教學是否也要考慮學習的速度、獲得的結果和學習的過程各項指標呢?很明顯,無所獲的學習,無論多么快樂,是不能稱為有效的,因為獲得知識是學習的第一要務;花費大量時間獲得的知識是低效的,因為它往往以犧牲學生大量的休息時間為代價,以犧牲學生的身心健康為代價獲取知識的做法是得不償失的;被看做是一種沉重負擔的學習不但無趣,還隨時會終止的,現(xiàn)在的很多孩子一旦考上大學,便再也沒有學習的熱望,為完成學業(yè)而歡呼雀躍的人不是少數(shù)的,因為,他們認為學習的痛苦是難以言喻的,解脫的辦法就是不再痛苦地學習。這樣的學習因為沒有樂趣,也就沒有了生命力,是過早夭折的。因此,有效教學不得不考慮獲得知識的時間、結果和過程三個要素,速度、結果和體驗學習心得是有效教學的三個關鍵指標!拔覀儼褜W校的學習時間、學校課程的學習時間無限的膨脹了,擠占了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時間!币虼,我們要確立節(jié)約時間(學習時間)的意識,提高學習效率,把更多的非學習時間還給學生。我們首先解放學生的時間,至少保證讓學生擁有自己操作的時間。時間留出來之后,我們老師應該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課前全方位準備,針對學情精心處理教材,深挖教材,吃透教參,準備好要教什么,重點是什么,難點是什么,確立一兩個訓練點。把握好新舊知識的連接點,引導學生運用舊知識的遷移來掌握新知識。設計好“導學案”讓學生提前預習自學,解決一些比較簡單的'內容,節(jié)省課堂的時間。
有效教學的關鍵點在哪里?許多教師在課前用了相當多的時間進行教學預設,可課堂上依然難以實現(xiàn)有效教學。有效課堂的關鍵問題在于教師的課堂實施和運作,也就是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新課程追求開放動態(tài)的課堂,教師應具備更高的駕馭課堂的能力。我曾經(jīng)觀察過一位教師的課堂,盡管教師按教學預設實施教學,但是,效果并不理想。由于教學板塊目標太多,教師沒有合理控制學生的時間,及時調整學生的學習進度,導致很多學生學習效果差,無法實現(xiàn)既定的教學目標。尤為重要的是,教師在課堂上的觀察能力顯得薄弱,沒能在學生學習活動的過程中,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學習情況,加以必要的引導,無法實施有針對性的教學,嚴重削弱了教師的指導作用,課堂的效益大打折扣。教師無法發(fā)現(xiàn)課堂低效的根源,顯得無奈。
課堂開放了,教師應該怎么做?有效教學的關鍵在于教師,尤其是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及時的課堂觀察與反映能力是教師駕馭課堂的必要條件。教師只有進行充分的課堂觀察,才會知道學生的學習狀況,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及時回應學生的學習需求,有效教學才有可能得到實現(xiàn)。
學習的時間是有限的,提高學習的有效性不能單靠延長學習時間來進行,而更需要合理安排時間。一堂課,一般由學、講、練三部分構成。課堂上要少講精講,多學精練。精心安排學、講、練的內容,以保證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時間,讓課堂的40分鐘產(chǎn)生最大的效益。
其實學習是如此,我們的工作更是如此。相同的工作量,你用最短的時間去完成,完成的質量最好,而且在完成時,你是非?鞓返!這就是“有效、高效”!由此看來,天天在教室補課的人,天天占用課間或其他學科的課時來補課的人,雖然結果是令人滿意的,但是效率是不高的。安排好時間,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最高質量的工作,或者學習到更多的知識,或者技能得到更好地訓練,這才是有效。
有效教學十講心得體會3
《有效教學十講》是余文森教授的新作。因為小學語文學科工作室正在進行福州市基礎教育課題新課程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的實踐研究,為了讓課題組成員能擁有相應的理論知識,能更好地實施課題研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我決定帶領大家開始有關有效教學的理論學習!队行Ы虒W十講》是推薦大家讀的第一本專著。
初讀《有效教學十講》,對文中所提到的新課程有效教學的成績與問題深有同感,對新課程改革帶來的變化的認識感同身受,于是,有了第二遍細讀的愿望。品味之后發(fā)現(xiàn),自己對有效教學的認識有了更多的理解,以下是眾多感受中的一部分:
過玉米地的'啟示
什么是有效教學?這是一個古老的話題,但新課程賦予有效教學新的含義。余教授講的過玉米地的故事,形象生動地闡釋了這個問題。
在過玉米地的比賽中,有的的人跑得最快,先到目的地,但兩手空空,一個玉米棒都沒有掰到;有的人掰了很多玉米,但走得太慢,花費了大量的時間;有的人跑得快,也掰得多,但渾身是傷;還有的人,既跑得快,又掰得多,還沒受傷,所以感覺很快樂。在這些穿越玉米地掰玉米的人中,誰是最有收獲的?第一個人跑得快卻一無所獲;第二個人得到的多,卻很費時;第三個人跑得快,獲得多,可傷了身體,代價也很重;第四個人跑得快,得到的多,還很快樂。答案很明顯,最后一個是也。
過玉米地掰玉米的結果是以是否跑得快、掰得多、不受傷且快樂幾項指標綜合衡量的,最后一個過玉米地的人才是最有效的。那么教學呢?教學是否也要考慮學習的速度、獲得的結果和學習的過程各項指標呢?很明顯,無所獲的學習,無論多么快樂,是不能稱為有效的,因為獲得知識是學習的第一要務;花費大量時間獲得的知識是低效的,因為它往往以犧牲學生大量的休息時間為代價,以犧牲學生的身心健康為代價獲取知識的做法是得不償失的;被看做是一種沉重負擔的學習不但無趣,還隨時會終止的,現(xiàn)在的很多孩子一旦考上大學,便再也沒有學習的熱望,為完成學業(yè)而歡呼雀躍的人不是少數(shù)的,因為,他們認為學習的痛苦是難以言喻的,解脫的辦法就是不再痛苦地學習。這樣的學習因為沒有樂趣,也就沒有了生命力,是過早夭折的。因此,有效教學不得不考慮獲得知識的時間、結果和過程三個要素,速度、結果和體驗是有效教學的三個關鍵指標。
有一定的速度,獲得必須的結果,在學習過程中獲得充分的體驗,是考量新課程有效教學的綜合指標。
有效教學十講心得體會4
“有效教學”是課程改革深入推進過程中,伴隨著課堂低效、無效問題而被提出的重要命題。學習了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學十講》,感受頗多。如何打造“有效課堂”?結合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學十講》,下面就談談我的一點感悟:
一、 制定有效的教學目標
有效的語文課堂教學就必須具備有效的教學目標。
首先就是準確和明確。目標的制定既要重視學生對語文知識的適度掌握,更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運用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其次,目標的制定要有一定的層次?梢愿鶕(jù)學生認知結構、學習動機等差異,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
目標的表達準確、清晰,對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層次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尊重學生的主體,從學生已有的基礎出發(fā)。這樣的教學目標設計得就比較人性化。
二、讓預設與生成共同服務于學生的發(fā)展
無論預設還是生成,都要服從于有效的教學、正確的價值導向和學生的健康發(fā)展。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系,是高效教學的保障。新課程實施以來,預設與生成充滿我們的課堂,使得課堂生機盎然。預設是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任務,預先對課堂教學過程作一系列展望性的設計。生成是在師生與生生之間合作、對話、碰撞的課堂中,現(xiàn)時生發(fā)的超出教師預設之外的新問題、新情況、新思路。預設與生成是辯證的對立統(tǒng)一體,缺一不可。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認真處理預設與生成的關系,使兩者相輔相成,共同為學生的發(fā)展服務。在課堂教學中應努力實現(xiàn)預設和生成的完美統(tǒng)一
三、有效進行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在課堂教學告一段落之后,把課堂上的反饋信息、自我感覺以及引發(fā)的諸多思考形成文字。促進教者及時總結教學中的經(jīng)驗教訓,從而更有效的處理和運用教材,逐步掌握教學規(guī)律,提高教學水平。
我覺得應該寫自己實際教學中碰到的問題,有親身感受,內容新鮮、具體,見微知著。也就是說從實際出發(fā),在教學實例中探及某種教育規(guī)律。事例可小,但要善于上升到理論高度,作一些有深度的分析,用以審視自己的課堂教學。
四、不斷提高教師自己的.專業(yè)素質:
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理念是指導教學行為的思想觀念和精神追求。對于教師來說,具有明確的先進的教學理念,應該是基本的素質要求。教師應當轉變舊的觀念與方法,以新觀念來實施新課程。作為新課程直接實施者的教師,一定要不斷學習和探索,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內涵。
作為一名教師,要不斷超越自我,完善自我。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努力把握學科發(fā)展最新動態(tài),積極學習和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具有終身學習的理念,永保與時俱進的思想,主動優(yōu)化知識結構,不斷提高自身有知識結構,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有效教學十講心得體會5
抽空讀了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學十講》,深有體會。
在第五講《教學關系之為什么要提倡和強調對話》里有這么一段話:簡單地說,對話是師生基于互相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場,通過言談、傾聽而進行的雙向溝通、共同學習的過程,這是對‘對話’的一個基本定位。
對照余文森教授對于“對話”的界定,許多時候我們語文課堂上的對話并不是一種真正的對話,而是一種“偽對話”,甚至可以稱之為“訓話”或者“誘導談話”或者“審問”,因此也很難稱之為“對話”而期待它帶來語文教學的良好效果。
之所以說很多課堂上的對話不是真正的教學意義上的對話,而是一種“訓話”,首先是因為一些課堂對話的開展并不是基于平等的對話,而正如余文森教授強調的:“對話作為一種教育精神,它強調師生人格的平等”;“對話作為一種認識方式,它強調師生間、學生間動態(tài)的信息交流,通過信息交流實現(xiàn)師生互動、互相溝通、互相影響、互相補充”;“對學生而言,對話意味著心態(tài)的開放、主體性的凸顯、個性的彰顯、創(chuàng)造性的解放;對教師而言,對話意味著上課不是傳授知識,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課不是無謂的犧牲和時光的耗費,而是生命活動、專業(yè)成長和自我實現(xiàn)的過程”。教學中的對話與其說是一種教學方法,不如說是一種教學原則。而在實際教學中,對話的開展卻常常違背對話的最基本的原則平等,不平等的表現(xiàn)之一是對話雙方關于對話的話題所掌握的信息嚴重不對等。學生也許用某種方式預習過課文,但其閱歷和所掌握的資料的欠缺使他們能夠掌握的信息非常有限;而與之相反,我們教師可以運用簡單的方式輕易地獲得比學生多幾倍的資料。因此,當我們和學生共同開始一次課堂對話時,彼此之間的信息資源的不平等顯而易見。我們在明顯占優(yōu)心理優(yōu)勢和資源優(yōu)勢的前提下,很難與學生開展真正平等的對話,教師在這種對話過程中顯得很強勢,擁有強勢話語權。因此又造成了對話過程中的第二次不平等:我們會在一些看來平等的對話的形式的掩蓋之下,見縫插針地進行“訓話”,以顯示自己的博學、權威、所掌握的資料的之豐富之充實;我們會精心設計一個又一個圈套,然后抖開一個又一個的`包袱,在學生的贊嘆聲、新奇而飽含敬佩的目光中體會到所謂的“滿足”和“成就”。這樣的過程,我們能稱之為“對話”嗎?存在真正的對話嗎?設想一下,如果每一次課堂對話開展之前,我們能和學生做到真正的信息對等或者和學生分享同樣豐富的資料信息,或者和學生一樣只擁有少量的信息,那時候的課堂對話將會是什么樣子?會不會顯示更多的平等與誠意?會不會更有生命力更真實?老師和學生以同樣的閱讀方式、閱讀過程一起走入文本的世界里,以更接近學生常態(tài)閱讀的方式與學生開展更為平等的對話,擁有這樣的對話的語文課是不是更有效的語文課呢?
蘇霍姆林斯基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教師的一堂歷史課上得精彩之至,令所有聽課者嘆為觀止,于是下課后,大家圍住這個老師,詢問他,這節(jié)課上得這么好,你花了多少時間備課?那位歷史老師說:我是用我的一生來備這一節(jié)課,至于這節(jié)課的教案,大概用了一刻鐘。而在我們的教學實踐中,我們花在寫教案、找資料、做課件的時間也許不可勝數(shù),但真正在“備”這一課的時間卻少的可憐。真正優(yōu)秀的教師,也許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在他的生活中、在他的經(jīng)歷中、在他的閱讀中、在他的反思中,都滲透著一種“備課意識”。正像有人說的:教學對話的意義之一是追求教學的人性化,對話不僅僅是指師生雙方狹隘的語言交談,而且是指師生雙方各自向對方的精神敞開和彼此接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精神平等與溝通。而這種“用一生”備的課,其實是在為一節(jié)課準備一個能向學生開放的豐富的精神世界。相比之下,作為當代語文教師的我們更多地在一種功利的備課觀念下備課,我們缺乏向學生敞開自己的精神世界、與學生進行真正意義上的平等溝通的底氣和勇氣,因此很多的課堂并不存在真正平等的對話,而只是以對話形式存在的“訓話”和“偽對話”,這直接導致了語文教學的低效或者無效。
課堂教學中的“對話”,余文森教授強調了它的“雙向溝通、共同學習”的“過程”性,這決定了課堂教學中的對話是一個開放性的、動態(tài)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師生雙方在各自作出個性化和創(chuàng)造性的理解后,通過對話,進行溝通和交流,最終達成和解和默契。正如雅斯貝爾斯所言:“對話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實現(xiàn)。對話以人和環(huán)境為內容,在對話中,可以發(fā)現(xiàn)所思之物的邏輯及存在的意義!睂υ捊虒W的過程豐富、復雜,充滿了生機和創(chuàng)造色彩。這個過程對學生而言,意味著個性的彰顯和創(chuàng)造性的釋放;對教師而言,意味著專業(yè)素養(yǎng)的成長和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對話的這些特征和要求都決定了對話具有“開放性”的特征。而在語文的教學實際中,由于對文本的尊重的需求、教學的計劃性和封閉性的要求、知識學習的邏輯和效率的要求,又使得語文課堂有一些必要的預設。對話的開放性和生成性與課堂預設的計劃性和封閉之間有著似乎是不可避免的矛盾,因此,很多課堂上的對話成為了一種“審問”,只不過是有了精致華美的包裝而已。某些課堂上,教師孜孜不倦地與各位學生進行各種形式和各種角度的對話,而且態(tài)度誠懇、引導耐心,看似在進行一場卓有成效的開放的熱烈的對話,但是隨著某位學生的回答,老師如釋重負地予以肯定、進行總結,接著用多
媒體展示“對話的成果”,讓人分明意識到這是一場煞費苦心、迂回曲折的“審問”。某些課堂上,學生對于自己感興趣的話題興致正高,教師卻出于對課堂的整體性、完整性的考慮以一句籠統(tǒng)的評論倉皇作結匆忙結束這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對話;而某些課堂上一些在課堂預設之外的“天真的聲音”更成為了被忽略的聲音、被扼殺的聲音。這樣的沒有生命力的對話,怎么能期望有生命力的課堂?怎么能期待由這種對話帶來真正有效的教學?
而面對教學預設的封閉性與對話開放性之間的矛盾,余文森教授也指出了解決之道“不是把心思放在教材、教參和教案上,而是放在觀察學生、傾聽學生、發(fā)現(xiàn)學生并與學生的積極互動上”;“在教學前進行反思,把以前的生成納入現(xiàn)有的預設范圍,拓寬預設的可能性;在課堂中進行反思,及時調整、改變和充實預設,使預設不斷完善;在課后進行反思,對課堂教學進行回顧、批判,總結和提煉有效的預設和生成,明確課堂教學改革的方向和措施”。綜合以上兩點,處理教學預設和對話的開放性的矛盾的最好方法是充分了解學生,在備課、上課的過程中突出強調生本意識,一切都以學生的發(fā)展為出發(fā)點和最終目標;其次要充分重視反思,拓寬預設的思路,要意識到很多時候在課堂教學中感到局限,不是因為預設太多,恰恰是因為預設不夠,沒有充分地考慮到教學過程中特別是對話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情境。只有在教學中注意這兩點,才能為對話留出充分的空間,才能讓對話在真實的情境中充分地開展,最終達成師生之間的和諧和默契,最大程度地挖掘對話的意義,實現(xiàn)有效的教學。
以上是這次讀書的一點心得體會,可能有很多地方寫的還不是很周全,但是這次讀書活動確實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為我今后進行有效的教學提供了寶貴的理論支持。
有效教學十講心得體會6
師生關系對教學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在師生這一教學關系師、生各起什么作用?如何建立有效的師生共同發(fā)展的教學關系?帶著這些問題翻開余文森教授著的《有效教學十講》書本,覺得收獲不少。
文中用了著名教學論專家江山野先生觀點,概括了學生具備的兩個非常重要的心理特性:第一個是“向師性”,第二個是獨特性,其中“向師性”是學生的本質屬性。學生的“向師性”心理為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提供了有利條件,只要教師不是有意無意的在學生中降低在學生中的威信,教師在學生中的地位永遠是高大的。因此,作為教師,必須做到以身作則,教師對學生要尊重、關心,努力幫助他們,不辜負學生對自己的依賴和期望,使師生間建立起深厚的情誼。這樣,才能樹立在學生中的威信,充分發(fā)揮學生向師性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更好的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當然過分強調向師性,有時會僵化學生的思維。作為教師,不能懼怕學生的獨立性,不能代替學生感知和分析。教師必須非常珍視學生的"獨立性“并給以合適的引導。塑造出一個個有獨立性個體的學生。為此,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既要以學生的向師性為基礎,又要以學生的獨立性為導向。正確地認識和對待學生的向師性和獨立性及其兩者的關系是取得良好教育教學效果的基本保證。
文中引用了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古諾特博士一段話,來闡述教師態(tài)度對學生影響的重要性。學校是學生生活的第二家庭,在學生眼里,教師具有無可懷疑的威信,教師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和可供效仿的榜樣,教師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師的言行、對每一個現(xiàn)象的態(tài)度,都通過這樣或那樣的方式,對學生的各個方面產(chǎn)生影響。因此,作為教師不僅要在自己講授的課程中學識淵博、循循善誘,更要通過言傳身教,通過榜樣、無言的力量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教師要以自己健康的價值觀、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走在時代前列的學識來感化學生。讓我們更好地審視自己的態(tài)度行為,從平時的細節(jié)做起,做一個對學生成長有幫助的教師。
文中再次引用著名教學論專家江山野先生用動態(tài)的觀點來闡述教學關系,這是論述教學關系的精髓。根據(jù)這一觀點,學生在校學習的過程也是漸進的,學習某一章節(jié)往往也要經(jīng)歷幾個階段。每個教學階段對教學方式方法也要遵循一定規(guī)律:如開始階段教學方式可教一點,學一點,練一點;最后階段的教學方式可完全由學生自學。教師運用的教學方式和方法符合或超前于教學過程的發(fā)展階段和學生的學習能力,否則就會嚴重阻礙教學階段的發(fā)展和學習能力的發(fā)展。
文中提出一種能促進師生共同發(fā)展的有效手段“對話”。“對話”能使學生的全部潛能在對話關系中得以釋放和發(fā)展,有助于學生個性的健全成長;“對話”可以恢復教育的人本主義性質,有利于人性的升華,有助于防止教育的異化現(xiàn)象;“對話”有利于人們在交往中形成一種不同于傳統(tǒng)的二元對立思維方式和對話意識。對話教學的前提是師生平等和教學民主,離開了生命體的平等,離開了民主的教學氛圍,就不能實現(xiàn)真正的對話教學。要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對話,教師必須學會傾聽、欣賞、評價——架起師生平等對話的橋梁。
總之,教師要根據(jù)學生基本心理特性來建立師生共同發(fā)展的教學關系。要以良好的師德師風和崇高的敬業(yè)精神來教育和影響學生,要根據(jù)不同的學習階段來選擇適應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教學方式方法來組織教學,要利用“對話”等有效教學手段促進學生個性的成長和良好思維品質的形成。只有這樣才能在實際教學中建立師生共同發(fā)展的教學關系,促進師生共同發(fā)展。
有效教學十講心得體會7
說來慚愧在看這本書之前我其實真的不知道余文森教授是誰,也不知道他在教育界的成就,《有效教學十講》這本書是我在昆明云師大培訓時,學校幫我買的,說實話我沒有想認真去思考的學習這本書過,就是那么一瞬間同事跟我說,你讀讀這本書,要寫反思的哦!我?guī)е叭蝿铡比タ戳诉@本書,但是后來我發(fā)現(xiàn)我“喜歡”上這本書了,也深深的對余文森教授產(chǎn)生了傾慕之情,他是偉大的教育者,他的思想是那么的精辟,給了我心靈很大的震撼!
說著說著,我發(fā)現(xiàn)我偏離了主題,我今天要總結的是《有效教學十講》的內容,可是我覺得,要想理解一個人的思想前提是你對這個人要有興趣,有想去了解他的欲望。好吧,那我說說讀了這本具有教育指導意義的書后的心得,我將會以余教授的思路為主線分成10個方面進行總結。
一、教學的有效性。
每一個敬業(yè)的教育者首先考慮的就是:我的教學有效嗎?可以說有效性是所有教育、教學改革的共同追求。要想知道是否有效,你得有一個標準,那么標準是什么呢?余教授提出有3個指標,分別是學習速度、學習結果和學習體驗。
。1)學習速度就是指學習特定內容所花費的時間。學生的時間分為學習時間和非學習時間,其中學習時間又分為課程學習時間和課外個人學習時間。一個高明的校領導、一個了不起的老師,應該考慮到
這一點:你不能占據(jù)學生學習的全部時間,一定要“解放兒童”!確立節(jié)約時間的意識,提高學習效率,把更多的時間還給兒童。
(2)學習結果不僅表現(xiàn)在學業(yè)成績上,還應該考慮成績具有的智慧含金量,成績它本身是否含有智慧的價值很重要,如果沒有智慧的價值再高的成績也不能說明你學習到什么。
(3)學習體驗,享受到學習的'樂趣才能夠養(yǎng)成學習的習慣,才能夠確立終身學習的意識。
真正的有效學習是在學習這個過程后把“最近發(fā)展水平”變?yōu)椤艾F(xiàn)有發(fā)展水平”,把“預設性的發(fā)展”與“生成性的發(fā)展”結合,學生從“被學習”到“養(yǎng)成良好習慣”一直到“個性化的學習”?偨Y的說做到了學生發(fā)展與教師成長共同進步才是真正的有效教學。
二、教學的生成性。
教學的成功在于高水平預設加上精彩生成。以預設為基礎,提高生成的質量和水平;以生成為導向,提高預設的針對性、開放性和可變性。
三、三維目標。
首先必須知道的是三維目標不是三種目標,要始終如一地貫穿三維目標整合的理念!半p基”指的是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三維目標要以雙基作為載體和依托,在實施三維目標時把雙基放入三維目標中,才能真正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學生。
教學結論相對來說是單一、封閉、簡潔的,過程相對來說是多樣、開放、復雜的。我們要把知識技能當成學科的軀體,把過程方法當成
學科的思維方法,把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是學科的靈魂,在教學過程中用整合的理念進行教學,才能得到好的“結論”。
四、教學情境。
知識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顯示出活力和美感,才容易被學生理解、消化和吸收。情境能夠激發(fā)學生的熱情,喚起學生的求知欲。作為一名生物教師,我深知創(chuàng)設生物教學情境很重要。好的情境可以快速吸引學生進入生物知識的海洋,帶著興趣和快樂去探究未知世界。我們老師可以借助實物和圖像、借助動作或者活動、借助語言創(chuàng)設、借助新舊知識和觀念與矛盾、借助背景、借助問題等方法來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生物教師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必須要基于日常的生活、形象的、要能體現(xiàn)生物學科特點、融入師生可以共鳴的情感、提出有內涵的問題,這樣才能創(chuàng)設出有價值的教學情境。
五、教學關系。
教學,就是教師跟學生、教跟學。
學生具有向師性和獨立性。學生都具有學生感,都希望有一個好老師,希望得到老師的注意。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人,學生思想多數(shù)是不會以老師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學生都有相當強的學習能力,所以老師要以學生的“向師性”為基礎,又要以學生的獨立為導向,教師只能引導、鼓勵學生去學習、思考、觀察,但是不能代替他學習、思考、觀察。只有正確認識和對待學生的向師性和獨立性以及兩者的關系,才能取得良好教育教學效果。
一個優(yōu)秀的老師會把學生當成課堂的主體,充分利用自己的主導
作用,從教到學最終使學生具有獨立性。其次態(tài)度對學生成長起很大的作用,一位合格的教師對學生最基本的態(tài)度一定是關愛和尊重,慎重利用“冷漠”這一種態(tài)度。
六、有效教學的三條“鐵律”
每個教育者,都會使用各自特有的教學方式對自己的學生進行教育,但是要提高教學質量,實現(xiàn)有效教學、優(yōu)質教學,都離不開三條“鐵律”。
。1)在依賴期,使用“先教后學”——以教導學。
。2)相對獨立期,使用“先學后教”——以學定教。
。3)各個時期都要“溫故而知新”——學會才有興趣。
七、新課程教學改革成績與問題反思。
新課程教學中出現(xiàn)諸多問題,如把三維目標和教學目標虛化、課程資源開發(fā)與教學內容泛化、學生主體的凸顯與教師使命的缺失、教學方式的多樣化與教學過程的形式化等等。
上述的問題對新課程改革來說是一種阻礙,作為老師要明確(1)目標的確立必須符合實際,真實可行的。(2)知道超越教材的前提是基于教材,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能忽視學生對文本的學習,過早、過多的補充內容甚至偏離文本大談其它都是不對的。(3)重視學生自主性的同時不能推掉老師的引導作用,一味的強調和表揚學生的個性見解,不做有價值的引導,出現(xiàn)忽視對文本的基本尊重現(xiàn)象是教育者的失敗。(4)教學方式多種多樣,但是都離不開“有價值”的教學。
八、新課程學習方式的基本特征。
新課程學習方式以弘揚人的主體性為宗旨,以促進人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為目的,有許多具體方式構成的多維度、具體不同層次結構的開放系統(tǒng)。新的學習方式具有八大特征,(1)主動性。學生由于對知識的興趣和對學習的責任感,產(chǎn)生從“要我學”到“我想學”的現(xiàn)象。(2)獨立性。每個學生除了特殊情況外基本都有相當強的獨立學習能力,常常表現(xiàn)為“我能學”。(3)獨特性。每個學生的學習方式表現(xiàn)為其獨特個性,存在著差異。(4)意義性。學生通過將新舊知識相互聯(lián)系即通過“同化”學會處理新情況和學習新知識,也就是以思維為核心進行理解性學習。(5)交往性。師生、學生、師師間通過交往,分享知識使自己知識增值,同時也能滿足自己的歸屬感和影響力的需要。(6)體驗性。每個人都要親身參與活動,從中得到經(jīng)驗,重視這些經(jīng)驗,并把感性因素與理性因素融合,使學習活動成為完整的活動。(7)問題性。問題是科學研究的出發(fā)點,是開啟任何一門科學的鑰匙,產(chǎn)生學習的根本原因是問題,問題可以誘發(fā)和激起求知欲,之后學生才會深入思考,得出新知識同時產(chǎn)生新問題,不斷的產(chǎn)生不斷解決,達到探究未知的目的。(8)創(chuàng)新性。學習就是要不斷的突破和超越,帶著懷疑、批判的眼光去看待事物,不滿足現(xiàn)狀、執(zhí)著追求。
只有把這八個特征相互聯(lián)系起來,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學習方式從傳統(tǒng)轉變成適應時代變遷的新學習方式。
九、校本研究的三個基本要素。
校本研究是以學校為研究基地,以教師為研究主體,以教師在教
育教學實踐中遇到的真實問題為研究對象的研究。校本研究中,教師個人、教師集體、專業(yè)研究人員是三個核心要素,它包括三個基本要素。
。1)自我反思。教師要對自己的職業(yè)行為以及由此產(chǎn)生的結果進行反省、思考、探索和解決存在的問題。我們學校每周一反思,對自己的教法、教學有效性等進行反思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的措施。
(2)同伴互助。教師的互助合作是校本研究的標志和靈魂,是同事之間以專業(yè)發(fā)展為指向、通過多種手段發(fā)展,旨在實現(xiàn)教師可持續(xù)主動的自我提升、相互合作并共同進步的教學研究活動;ブ梢载灤┙虒W活動的所有環(huán)節(jié),是教師在自我反思的同時開放自己的過程,我們學校教研組的教研活動、聽評課、觀摩課以及讀書交流等等都是屬于互助的過程,這些互助活動有助于充分發(fā)揮了教師的集體力量與智慧,更好的探究新的教育教學規(guī)律和改進教育實踐的質量,更好地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和創(chuàng)新教育。
。3)專業(yè)引領。專家為教師開展教學研究提供的必要的幫助和指導。如:我剛剛結束的脫產(chǎn)置換學習還有各種各樣的遠程培訓、權威專家給我們上的觀摩課等,我們從中可以學習到好多有關教育的教學技能和育人技巧等。
十、校本研究的三個基本類型。
校本研究有三種基本類型,教學型教研、研究型教研、學習型教研。教學型教研體現(xiàn)的是教師作為教育者角色的教學;研究型教研體
現(xiàn)的是教師作為研究者角色的教學;學習型教研體現(xiàn)的是教師作為學習者角色的教學。教師只有積極參與校本研究,處于好教育者、研究者、學習者這三種角色,全面發(fā)展,才能發(fā)揮出自己的潛能。
總的來說作為一名教師,要不斷超越自我,完善自我。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努力把握學科發(fā)展最新動態(tài),積極學習和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具有終身學習的理念,永保與時俱進的思想,主動優(yōu)化知識結構,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我想我還會再看一遍《有效教學十講》這本書,讓自己溫故而知新。
有效教學十講心得體會8
我終于把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學十講》啃完,掩書思考,心中感慨良多,從教學的有效性到生成性,最后到校本研究的三種基本類型,每一講都是娓娓而談,如清泉流入我的心田。余教授運用生動的案例把有效教學深奧理論化解成讓教師能接受的十講內容,引導教師如何從目前的無效、低效課堂到有效、高效課堂的發(fā)展,確實值得大家思考,F(xiàn)結合自己多年教學經(jīng)驗和余文森教授《有效教學十講》,寫下幾點體會,起拋磚引玉,供老師們參考。
1.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是搞好有效教學的前提。
要努力讓良好的師生關系成為促進合作、激勵創(chuàng)新的催化劑,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產(chǎn)搞好有效教學的前提。作為一名教師,要盡量接近學生,要讓學生成為你的朋友而不是對手。教師不要感覺自己高高在上,把自己當成一個看管犯人的'警察或專逮老鼠的貓,要讓學生喜歡你的課堂,要用同理心和學生進行交談(《師生間的溝通藝術》),要看到學生的長處,包容學生的缺點,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
2.構建有效課堂教學模式是提高課堂效益的關鍵。
由于不同學科在構建有效課堂模式的時候會因為學科特點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針對不同學科要構建不同的課堂教學模式。比如在歷史與社會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運用“問題導引三段論”課堂教學模式來引導來開展課堂教學,首先是運用各種媒介與手段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比如運用時政評論問題方式導入,提出與課堂教學相關問題。其次是學生根據(jù)課堂教學問題,開展自學生疑、合作探究、解決問題。最后是教師解疑答疑,學生精練鞏固階段。
3.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是提高有效課堂教學的途徑。
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當學生處于依靠教師的學習階段時,必須先教后學,邊教邊學,教是為了不教!把笏寄J健薄ⅰ岸爬士谀J健本褪恰跋葘W后教”的典型課改實驗,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少講,講就有針對性,學生多練習,練就要有效性。練習一定要經(jīng)過教師的經(jīng)過精心的設計與準備,單一追求多講與題海式的多練都不是完美的,要把時間適當?shù)倪給學生,要想使學生有收獲,就必須讓學生的腦子動起來,F(xiàn)在包辦式的教師不給學生時間課前預習,他們認為現(xiàn)在上課要講的東西太多,教學
任務完不成,教學進度趕不快,講練習的時間太少,就加班加點,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但沒調動起來,反而學生們產(chǎn)生的厭學心理。我覺得教師應通過調查研究先了解學情,急學生之所急,想學生之所想,適當?shù)闹v與練,象我們生活中的主食與副食一樣合理搭配,定能收到好的效果。 4.布置有效作業(yè)是提高有效課堂教學的保障。
現(xiàn)在的學生課業(yè)負擔實在太重了,因此教師要“減負”,只有“減負”才能“提質”。按照余文森教授提出的就是時間、結果和體驗是考量學生有效學習的三個重要指標,保障有效課堂教學檢測結果。有效課堂過程是精彩的,結果同樣是重要的。
教師布置作業(yè)時要做到:精選、先做、全批、及時反饋,對學生經(jīng)常容易做錯的題目要匯編“錯題集”。學生做好作業(yè)是想當重要,很多學生做作業(yè)不認真,認為做作業(yè)就是為了向老師們交差,應付老師的檢查(持有這種心理的學生學習成績差的居多),學生間互相抄襲作業(yè)是常有的事。因此教師要不停的給學生灌輸做作業(yè)的思想,讓學生們知道,不經(jīng)過深入研究每一題而盲目亂寫的做作業(yè)就是浪費時間。學生的作業(yè)要經(jīng)過自己認真思考,只有這樣確定的每一個答案,才是有意義的,要本著對自己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去完成,要經(jīng)過自己深思熟慮、最后工工整整的書寫;所寫的答案能橫向和自身比較,縱向和他人挑戰(zhàn)的經(jīng)過自己大腦認真確定的答案,把作業(yè)中涉及的知識點弄清,要能給他人講解。
總之,新課改的形勢下,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要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休作用,以學定教,通過多種教學方法,以教導學,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只有這樣才能切實有效地提高課堂的效率
有效教學十講心得體會9
教師所做的一切都是為學生服務,所以學生學習的幸福指數(shù)很重要。如果學生能快樂生活在學習樂園,那么他們一定在享受幸福的學習生活的同時也會有很大的收獲,學生幸福學習我認為應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為重點。
一、營造愉快的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師要滿懷激情面對學生,用慈愛、欣賞的眼神去充分的調動起學生的情感。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把微笑、贊賞帶給學生,把鼓勵和支持、關愛和愛護、尊重和相信帶給學生,蹲下去和學生交流,在學生心目中建立起和藹可親的形象,喚起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欲望,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師要精心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學習的環(huán)境,讓學生在動手、探索、討論、交流、游戲中讓學生體驗快樂學習的氛圍,使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變得生動有趣,激勵起學生的強烈的學習興趣,這時學生的注意力也特別集中,思維也特別活躍,學生的`頭腦才能反應靈活,思維敏捷,在創(chuàng)設情境中教學,學生才能有效的學習新知。
三、開啟思維,在創(chuàng)新中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有意識地設計一些有難度的能引起趣味的問題,這樣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
。ㄒ唬、激趣引入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創(chuàng)造興趣和欲望,引導學生自學自悟,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首要工作。在教學中,興趣又往往表現(xiàn)為一種好奇心,有好奇心才會有深刻而獨特的思維方式,才會有發(fā)明創(chuàng)造。教師鼓勵學生的這種好奇心。
。ǘ⒓とぴO疑
“大疑大進,小疑小進,不疑不進”質疑是人類思維的精華,擁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人必須具備敢于質疑的思維品質。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激發(fā)學生質疑問難,激起探求新知的欲望,迸發(fā)出創(chuàng)造的思維火花。
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既是教師傳授知識、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重要場所,同時也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地方。所以,教師要將課堂40分鐘都放在教學設計上,要將枯燥無味的課堂教學變得有聲有色,將生活中與課堂有關聯(lián)的樂事、趣事、知識穿插在教學中,讓學生在樂中學,在學中樂。這樣既完成了教學任務,又達到了開拓學生的視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總之,我認為《有效教學十講》這本書,它確實給我?guī)砹艘恍┯^念和方法上的啟示,讓我們不僅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師,更要成為一名有效教師。
有效教學十講心得體會10
暑假伊始,帶領全校教職工一起研讀《有效教學十講》。余森教授以“對人的成全”為內在尺度,通過對堂教學耐心、細致的省察,見微知著,道出許多啟人心智的關于有效教學的獨特見解。這是余教授二十幾年對堂教學觀察、思考所積淀下的智慧結晶,讓人眺望到了教育中迷人的內景。
雖然只學習了前五講,但是發(fā)現(xiàn),平時教學實踐中的許多想法在這里得到了驗證,許多困惑在這里得到了解答。怎樣的教學才是有效教學?在書中余教授把新程的改革說得很透徹,新程教學就是要把以前的教學模式個大改變,教師的教學就要花最少的時間獲得最好的效果,給學生更大的空間去發(fā)展個性,拓寬知識面。這就是有效教學的全部內涵。
讀著前五講,有很多體會和感觸,其中最深刻的有三點:
一、要從實際出發(fā),注重拓展的有效性
《初中歷史程標準20xx版》提出了鼓勵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倡導教師教學方式和教學評價方式的創(chuàng)新,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fā)展。為了貫徹這一新程的理念,在教學中曾出現(xiàn)了“拓展探究熱”,只要能與堂教學內容扯上點關系的就要拓展,老師在堂上花很多的時間讓學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資料,卻不加引導。過分拓展的結果是造成了寶貴的堂教學時間的無謂浪費,忽視了本內容的教學。
二、要重視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
在堂教學中,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自認為設計得非常巧妙的一個問題提出后,學生并沒有積極回應?創(chuàng)設一個感覺良好的教學情境學生并沒有積極參與?這時我們常常會責怪學生基礎差,復習不及時,學習不主動。很少反思自己提出的問題、創(chuàng)設的情境是否與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水平、生活經(jīng)驗相匹配。
讀了余教授這本書,我了解到了關于學生的“現(xiàn)有發(fā)展區(qū)”和“最近發(fā)展區(qū)”的理論,余教授指出:學生不能獨立解決,須在老師教導下,通過同學間的合作、幫助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就處在最近發(fā)展區(qū),教學正是要立足現(xiàn)有發(fā)展區(qū),針對最近發(fā)展區(qū)的問題展開。還指出:有效堂應該運用靈活的方法,適應學生的實際和內容的要求。學生的參與程度與教師傳授知識的難易程度關系很大,如果知識難度超出了學生的理解能力,脫離原有的知識基礎,學生會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知識過于簡單,學起毫不費力,學生就會感到厭煩。只有難度適中,才能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產(chǎn)生積極的內心體驗,以高漲的情緒從事學習,充分激發(fā)思維能力,形成良好的.堂氣氛。
這個理論讓我受到許多啟發(fā),這不就是要求我們在備時充分地“備學生”嗎?要從學生實際出發(fā),要面向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善于開發(fā)和利用初中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選取學生關注的話題,圍繞學生在生活實際中存在的問題,堅持正面引導,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拓展性的歷史閱讀。反思我們平時的教學,往往只關注教材,關注教學環(huán)節(jié),卻很少去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設計的教案因為不符合學生實際而讓堂教學變成了教師的“獨角戲”,難以生成有效的學習成果,堂教學的有效性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要處理好預設和生成的關系
預設是堂有效學習的基礎,沒有預設即前的精心準備——備,堂上就毫無法;沒有生成,再好的預設也無用武之地,這就不能活學活用,也就失去了教學的最終意義。于是,如何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辯證關系,如何精心預設,如何促進生成,就成為新程背景下的歷史堂教學亟待解決的實際問題。
新程強調重視生成,這是眾所周知的,但余教授在書中也為我們列舉了一些生成的誤區(qū),特別是指出了重視生成并不表示可以忽視預設,并強調有了精心的預設才會有精彩的生成。
如何預設?還是應“備學生”,“了解學生學習的客觀規(guī)律,把握本班學生的知識經(jīng)驗背景和思維特點、興趣點、興奮點,把握思維活動的走向。”的確,“備學生”是一節(jié)成功的重要條。
預設應是一種基于“生成”的預設,這樣才有利于教育創(chuàng)新,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使堂更得心應手。完整的教學目標應是預期性目標和生成性目標的和諧統(tǒng)一。在教學目標的設計時思路可以是:師生互動——產(chǎn)生與預期目標不同的問題——提出新目標——產(chǎn)生新問題——尋找新方案——提出更高的追求目標。這樣將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探究學習能力和以人為本的價值觀的形成,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終身發(fā)展,而教師也在“動態(tài)生成”的教學中獲得生命的活力與價值。以生為本,在預設中充分地尊重學生,提供學生探索“未知”的空間,這種全方位的預設就能使教師適時關注堂生成的新情景、新內容、新方法、新過程,關注學生在堂中個性化的生命活動,從而體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以學定教”。
提高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每一位教師追求的永恒主題。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當教師的知識視野比教學大綱寬廣得無可比擬的時候,教師才能成為教育過程的真正的能手、藝術家、詩人!蓖瑯,只有當教師站的足夠高時,才能駕馭堂,才能讓堂教學的有效性落到實處。而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只有時?偨Y、不斷反思,終身學習。
有效教學十講心得體會11
學習《有效教學十講》,不由得使我想到了我們教學中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那就是:教師很辛苦,學生很痛苦,然而我們的學生卻沒有得到應有的發(fā)展。學習了《有效教學》,才明白了其中的原因。原來是自己的教學不是高效的。要想使孩子愿學,就必須讓孩子專注于課堂、專注于學習、專注于思考、專注于創(chuàng)新。
書中關于課堂有效教學,余教授從理論和實踐層面上為老師們進行剖析和策略指導,感受頗多?梢哉f,當下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的關鍵和根本要求。如何構建有效課堂?如何打造“有效課堂”?有效課堂教師應該關注什么?結合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學十講》,下面就談談我的一點感悟:
一、課堂關注要全面化
每一堂教學效果良好的課都來源教師的認真?zhèn)湔n。在實施新課程的實踐中,我們較多的關注了教學方式方法等課堂形式上的改進,而相應的忽視了對教材和學生的研究。從《有效教學十講》中我明白了學生獲得知識,主要在課堂教學,而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關鍵在于備課。要提高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質量,必須改進現(xiàn)行備課形式,著力提高備課的實效性。教師在進行備課時,不僅要備教材,而且要備學生;除了考慮采用哪些形式完成教學任務,還要考慮學生學習時的情感、態(tài)度和原有的知識水平,從學生的角度設計教法,在課堂上滲透學法的指導;在注意教材中關鍵的字、詞、句的同時,更要全面合理將教學資源進行整合,并注意開發(fā)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課程資源,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實踐中學好,并進行遷移運用,使課堂成為師生情感獲得共鳴的樂園,洋溢著歡笑和幸福。另外教師在課堂上要盡量關注到所有的學生,不能因為自己注意力或掌控力所能到達的固定范圍的影響,而使哪些在課堂有限時間內教師無暇顧及到的學生被逐漸邊緣化。所以,教師應該注意不同學情層次的學生,讓更多的學生站起來回答問題、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并對學生的回答進行合理的評價,要順學而導,重過程,重學生的發(fā)展,給予足夠的鼓勵,堅持鼓勵與糾正相結合的原則,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的廣度和深度。換言之,教師決不能因為無法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而就此放棄或把注意力轉向更多地關注自己的設計和教學環(huán)節(jié),應該對學生參與教學的總體情況進行關注和掌控,還要及時加以調整,切不能置之不管,放任自由。
二、要以學生為本,用真愛構筑課堂
新一輪課程改革最主要的原則就是要在教學全過程中真正貫徹“民主和諧”、“師生平等”的教育思想。成功的課堂教學應該是學生能夠不斷的獲得美好的心靈體驗。引用余教授的話:“成功的體驗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學生好好學習的愿望。”課堂中教師應努力創(chuàng)設一種“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環(huán)境,營造一種尊重學生的觀點、問題,鼓勵學生提問、概括、假設和陳述的課堂氛圍,高度鼓勵和評價學生的積極參與。從《有效教學十講》中明白了我今后更要努力實現(xiàn)課堂教學從觀念到行為的轉變,改變以往以單純傳授知識為手段的做法,對學生的感情、態(tài)度、價值觀給予更大的關注,創(chuàng)造一種別具一格的教學模式,才能使自己的課堂更富人性化,才能從真正意義上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還學生自由創(chuàng)造的空間
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真正落實,學生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被壓抑,這是當前師生業(yè)務關系上最突出的`問題。為此,教學活動的設計和展開,應努力體現(xiàn)開放性。應在教學活動中提倡探索,鼓勵創(chuàng)新,保護學生的求知欲望。課堂教學中可采用“啟發(fā)式”、“探究式”、“討論式”,等等。應改變傳統(tǒng)的聽話就是好學生、教師的話就是真理的觀念和做法,提倡真理面前師生平等,使學生敢于各抒己見,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沒有教師的教育創(chuàng)新,沒有教師創(chuàng)造力量的充分釋放,也很難談得上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過程,從本質上說是教師創(chuàng)造帶動學生創(chuàng)造的過程,因此,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并通過教師的創(chuàng)造帶動和提升學生的主體性,才是正確的道路。
四、課堂有效教學需要反思和探究。
有效課堂教學需要教師將教學實踐和反思緊密結合。課堂教學是一門缺憾的藝術,無論是行家里手,還是年輕教師,在各自的認識層面上都會發(fā)現(xiàn)不足,都會留有遺憾因此我們就要具備一種反思的意識?赐辍队行Ы虒W十講》后我明白了應該留有足夠的空間與時間,讓自己像過電影似的再現(xiàn)課堂教學的情景,及時捕捉問題,記下得失。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為:我的教學有效嗎,什么樣的教學才是有效的,有沒有比我更好的教學?如果不及時反思,很多感覺稍縱即逝,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還會出現(xiàn)類似的問題,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認為我們要像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知識素養(yǎng)一樣不斷地提高我們的職業(yè)道德和社會責任感。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注重道德的君子,一日三省其身。教師也要像儒家文化中的君子一樣,為了自己的事業(yè)和信仰,一日三省其身。
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學的生命,教學的有效性問題是教學研究的一個永恒課題?赐炅恕队行Ы虒W十講》我受益匪淺。在教學的過程,我一定要好好總結自己的教學方式、方法,用更好的教學方式、方法來完善自己的不足,同時我還要加強教育教學理論的系統(tǒng)學習,把我們的教學過程用科學的理論作為指導。要不斷加強學習,特別教育教學理論上的學習,爭取在學科教研方面有所發(fā)展,在備課、上課、作業(yè)等各個環(huán)節(jié)上下功夫,在專業(yè)發(fā)展上下功夫,真正提高教育的教學水平和專業(yè)素質。
有效教學十講心得體會12
“有效教學”是課程改革深入推進過程中,伴隨著課堂低效、無效問題而被提出的重要命題?臻e時間我認真學習了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學十講》。書中關于課堂有效教學,余教授從理論和實踐層面上為老師們進行剖析和策略指導,感受頗多?梢哉f,當下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的關鍵和根本要求。如何構建有效課堂?如何打造“有效課堂”?有效課堂教師應該關注什么?結合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學十講》,下面就談談我的一點感悟:
一、要認真?zhèn)湔n,精心設計課堂教學。
每一堂教學效果良好的課都來緣教師的認真?zhèn)湔n。在實施新課程的實踐中,我們較多的關注了教學方式方法等課堂形式上的改進,而相應的忽視了對教材和學生的研究。從《有效教學十講》中我明白了學生獲得知識,主要在課堂教學,而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關鍵在于備課。要提高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質量,必須改進現(xiàn)行備課形式,著力提高備課的實效性。
首先是緊抓落實課前預習。我在學生預習的時候,有嚴格的規(guī)定,設計了預習卡,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僮郑òㄉ趾投嘁糇值淖x音,組詞,辨析形近字等),
②詞語(抄寫,理解,成語的收集等)
、圩约焊形蜃钌畹闹攸c句子或者段落(包括修辭句,含義深刻的句子,精彩的描寫等),
④初讀感悟,
、葸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即提出幾個問題)。
這些內容看似繁雜,可是,它可以迫使學生去靜心讀書,達到真正意義上的預習。這些就是我每天晚上的家庭作業(yè),每天一課。這樣學生學校的效率就提高了。
制定有效的教學目標,是實施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有效的語文課堂教學就必須具備有效的教學目標,而有效的教學目標的設計首先就是準確和明確。目標的制定既要重視學生對語文知識的適度掌握,更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運用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其次,目標的制定要有一定的層次?梢愿鶕(jù)學生認知結構、學習動機等差異,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如:在為《大自然的文字》第二課時設計教學目標時,可以這樣定位:
①通過各種方式的朗讀訓練,使學生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體會大自然的奧秘和情趣。
、诎炎约阂颜莆盏恼n文中讀懂大自然文字的方法教給大家,學習課文還未掌握的大自然文字,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事物的意識。
、蹖W有余力的同學可以通過拓展了解更多大自然的文字。目標的表達準確、清晰,對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層次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尊重學生的主體,從學生已有的基礎出發(fā)。這樣的教學目標設計得就比較人性化。
要想使課堂真正有效,設計精益求精的課堂練習是教師課前必備的環(huán)節(jié)。因此,對于教師來說,就必須要精心設計預習作業(yè),而且要緊緊圍繞課堂教學目標來設計。通常第一課時,老師在課堂上都要檢查生字詞的預習情況,然后再進行整體感知。那么,我們在布置預習作業(yè)的時候就可以將以上兩項內容布置下去。到了課堂上,我們就可以利用課件來進行獨立作業(yè)。以這樣的方式來落實生字詞,不僅節(jié)省時間,而且效率很高。另外,由于我們已經(jīng)將課堂上要講的內容作為預習作業(yè)布置下去了,那么我們在課堂上講課的速度必然加快,效率就自然提高了。另外,就課堂上的重點和難點,我們還可以把它們設計成課堂練習,讓學生在課上進行有針對性的復習和鞏固。對此,我覺得在第二課時前,還是要采取獨立作業(yè)的方式去進行必要的檢查。這樣,我們可以讓學生預習有目標,復習有目標。而不至于讓作業(yè)僅僅成為一種習慣,流于形式。這樣,我們課堂教學的目標明確,學生的課后學習有目標,檢查又環(huán)環(huán)相扣,教學的效率自然就得到提高了。
二、要以學生為本,用真愛構筑課堂
新一輪課程改革最主要的原則就是要在教學全過程中真正貫徹“民主和諧”、“師生平等”的教育思想。成功的課堂教學應該是學生能夠不斷的獲得美好的心靈體驗。引用余教授的話:“成功的體驗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學生好好學習的愿望。”課堂中教師應努力創(chuàng)設一種“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環(huán)境,營造一種尊重學生的觀點、問題,鼓勵學生提問、概括、假設和陳述的課堂氛圍,高度鼓勵和評價學生的積極參與。從《有效教學十講》中明白了我今后更要努力實現(xiàn)課堂教學從觀念到行為的轉變,改變以往以單純傳授知識為手段的做法,對學生的感情、態(tài)度、價值觀給予更大的'關注,創(chuàng)造一種別具一格的教學模式,才能使自己的課堂更富人性化,才能從真正意義上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課堂有效教學應深入優(yōu)化教學環(huán)節(jié),加強有序課堂的有效教學管理。
在有限的40分鐘內采用有效的教學策略把教學設計付諸實施,從而獲得最大的教學成效。有的教師對一堂課的環(huán)節(jié)安排缺乏缺乏合理的安排,有的課堂環(huán)節(jié)的密度過大,有的前松后緊,沒有較好地把握學生注意力、接受度,使課堂教學效率下降。因此在時間管理上,我們應堅持時間效益觀,最大限度地減少時間的損耗。優(yōu)化教學過程,保持適度信息,講在該講時,放在該放時,綜合考慮提高教學有效性的各種因素,尤其是提高學生的專注率。
優(yōu)化教學情境,激發(fā)興趣是實施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先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就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興趣之上。有興趣的學習不僅能使學生全神貫注,積極思考,甚至達到廢寢忘食的境地。在“智力發(fā)展最佳狀態(tài)”中學習,才能使學生獲取更多的有效知識。所以教學中我千方百計地調動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和學習熱情,帶著興趣學習是教學的一個最簡單的有效法則。在教學實際中,可根據(jù)教材內容選擇性地組織一些活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學《負荊請罪》這一課時,可在班上組織分角色表演課文,先在每個小組練習,然后全班學生參加,你喜歡哪個角色,你就演哪個角色,一次一次進行交換,使每個孩子對課文內容都有了了解,并通過自己的朗讀表演理解了課文內容,無需教師在課堂上進行逐句逐段地分析課文內容了。
關注課堂生成,及時調整預設。
。1)將教學內容進行適當?shù)膭h減,增加,改換。即根據(jù)學生實際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shù)奶幚怼?/p>
。2)將教學環(huán)節(jié)提前或者移后。
(3)給學生搭橋引路,讓學生順利的說下去。在學生發(fā)言遇到困難時,教師要想辦法給予幫助,引導,讓其順利的達成目標,生成精彩。另外,對學生的課堂評價要有針對性,講求實效。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及時調整了預設,學生的學習情況就協(xié)調了,就促進學生的學習進程,這樣學生的主動參與性明顯,課堂教學就變得有效。
四、課堂有效教學需要反思和探究。
有效課堂教學需要教師將教學實踐和反思緊密結合。課堂教學是一門缺憾的藝術,無論是行家里手,還是年輕教師,在各自的認識層面上都會發(fā)現(xiàn)不足,都會留有遺憾因此我們就要具備一種反思的意識?赐辍队行Ы虒W十講》后我明白了應該留有足夠的空間與時間,讓自己像過電影似的再現(xiàn)課堂教學的情景,及時捕捉問題,記下得失。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為:我的教學有效嗎,什么樣的教學才是有效的,有沒有比我更好的教學?如果不及時反思,很多感覺稍縱即逝,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還會出現(xiàn)類似的問題,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認為我們要像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知識素養(yǎng)一樣不斷地提高我們的職業(yè)道德和社會責任感。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注重道德的君子,一日三省其身。教師也要像儒家文化中的君子一樣,為了自己的事業(yè)和信仰,一日三省其身。
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學的生命,教學的有效性問題是教學研究的一個永恒課題?赐炅恕队行Ы虒W十講》我受益匪淺。在教學的過程,我一定要好好總結自己的教學方式、方法,用更好的教學方式、方法來完善自己的不足,同時我還要加強教育教學理論的系統(tǒng)學習,把我們的教學過程用科學的理論作為指導。要不斷加強學習,特別教育教學理論上的學習,爭取在學科教研方面有所發(fā)展,在備課、上課、作業(yè)等各個環(huán)節(jié)上下功夫,在專業(yè)發(fā)展上下功夫,真正提高教育的教學水平和專業(yè)素質。
有效教學十講心得體會13
通過學習《有效教學十講》理論,感觸極深。那么如何進行有效教學呢?
在信息與科技迅猛發(fā)展的教育時代,“一對一”數(shù)字化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課堂從單一的學習環(huán)境轉變?yōu)檎n堂、網(wǎng)絡、社會全空間學習環(huán)境;從單一課本逐漸轉變?yōu)閷W習資源網(wǎng)絡化、數(shù)字化、多媒體化。在小學教學目標、教學設計、教學策略、教與學的評價以及學生的個性化學習等方面,“一對一”數(shù)字化對其起到很好的優(yōu)化作用。
1、語言知識的優(yōu)化:
借助動畫游戲幫助學生復習和鞏固語言知識。
借助學生感興趣的游戲復習已習得的字詞,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在自主參與游戲的同時,有效地復習了他們曾經(jīng)學習過的字詞。
2、語言技能的優(yōu)化:
通過各種有趣、實用、輕松、活潑的活動,讓學生體驗用語言表達和交流的樂趣。通過設置讓學生“猜動物謎語”的游戲活動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整節(jié)課教學環(huán)節(jié)清晰,關注學生的信息量,利用電腦,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及教師的引導作用。因此課堂顯得活潑有趣,學生學得開心,教師教得愉悅。
3、學習策略的優(yōu)化:
利用聽、說、游戲、小組合作等靈活實用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擺脫枯燥的學習氛圍,積極參與到各種學習活動中。教師設計與課文密切相關的練習題,請學生利用已經(jīng)習得的知識進行正確的選擇。學生在這個學習活動中不但提高了認讀能力,更提高了理解能力,真正做到了學以致用。
4、情感態(tài)度:
學生在豐富的教學活動中顯示出對學習的極大興趣,體驗學習的過程和收獲的快樂,并能夠自主學習。學生有了電腦,學生可以自己利用教師提供的語音素材糾正讀音,也可以瀏覽網(wǎng)頁,學生們覺得它們真是學習的好幫手。
5、文化與文化意識:
教學活動中有意識地讓學生探究各個國家文化傳統(tǒng)方面某些特點從而培養(yǎng)他們對多元文化的.認識和理解,激發(fā)他們的愛國熱情和了解世界的熱情。
同時充分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的動力。在課堂教學中使用兒童在線中的游戲資源,讓學生自主參與到游戲之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課堂練習形式多樣化,學生更深入理解學習內容。充分利用網(wǎng)絡教室的軟件,讓學生積累資源,相互交流。在教學中很多學生難以理解的問題可以比較直觀、形象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便于學生理解和接受。往往在課堂枯燥的講授,學生毫無興趣,在教學環(huán)境中,通過動畫、圖形、聲音的演示,加上教師深入淺出的講解,學生會在不知不覺中學到知識。如教學《花鐘》一課時,可配合電教媒體,讓學生在優(yōu)美的音樂聲中欣賞各種鮮花,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深入領會課文的意境。通過這樣的電化教育,不僅使學生的心靈與作者得到了溝通。還縮短了學生與課文的心理距離,便于學生在學習課文內容時產(chǎn)生豐富的聯(lián)想,以培養(yǎng)學生的記憶想象力。有效突破教學難點,讓學生更準確地理解所學知識。
總之“一對一”數(shù)字化教學對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必將成為未來教育的發(fā)展方向。一對一數(shù)字化學習將從根本上引發(fā)教學模式的變革,也為優(yōu)化教學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教學平臺。作為面向未來的現(xiàn)代教育,要求我們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終生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以適應教育內涵的發(fā)展、適應教育未來的發(fā)展、適應人未來的發(fā)展。
有效教學十講心得體會14
書中,余文森教授圍繞著有效教學闡述了兩個大問題;一是我們該如何在教學中重視學生的發(fā)展,二是我們該如何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質。我看到了教授精辟的觀點,看到了他關注教育現(xiàn)實狀況的求真精神,教授在書中通過生動的比喻,經(jīng)典的案例,來剖析有效教學規(guī)律,語言通俗易懂、深入淺出,讓我們一點一點地思考,一點一點地感悟,對有效教學的實施起到了引導作用。
一、有效備課。
有效備課是有效教學的首要條件。備課是否有效,不是看教學流程、教學設計寫得如何,關鍵是教學設計是否與課堂表現(xiàn)相一致,與學生需求相吻合,與教學實際相結合。有效備課更關注教學對象,更關心教學效益,更注重教學實踐,更注意教學反思。教學中要做到因材施教,區(qū)別對待,“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也就是在教學中,從學習目標的確定到教學內容的選擇,從教學手段的安排到教學語言的運用,都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做到有的放矢。
二、有效選用教法。
學生的參與程度與教師傳授知識的難易程度關系很大,如果知識難度超出了學生的能力,脫離原有的知識基礎,學生就會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知識過與簡單,學起來毫不費力,學生就會感到厭煩。只有難度適中,才能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產(chǎn)生積極的內心體驗,以高漲的情緒從事學習,充分激發(fā)思維能力,形成良好的課堂氣氛。新課程中,教材與教參只是作為教學活動參考資料,而并非唯一依據(jù),老師必須根據(jù)教學環(huán)境、學生實際,吃透教材,對教材進行增、散、調、補的深度加工,靈活的處理學習材料,設計出獨具匠心的教案,保證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和生動性。
三、有效指導學習。
一堂課的'效果如何,應當首先關注學生學的如何。學生學習的有效性體現(xiàn)在學習是否積極主動地參與體驗學習過程,學生是否在原有基礎上取得進步和發(fā)展;教師教學的有效性體現(xiàn)在能否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對知識的主動建構,注重過程教學,改變被動接受知識的局面。我們教師應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guī)律,以盡量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教師必須具有一切為學生發(fā)展的思想,運用科學的教學策略,盡量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選擇合適教法、努力地追求有效的課堂教學,使他們樂學、學會、會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四、有效統(tǒng)一預設和生成。
預設和生成是當前困擾教師的一大問題。如果說生成性既是新課程課堂教學的亮點,我認為它同時也是新課程課堂教學的難點,畢竟課堂開放,就會出現(xiàn)意想不到的狀況,對教師教學智慧提出了嚴峻的考驗。假如在課堂上教師的智慧和學生的智慧在教與學的過程中能碰撞出火花,從而達到知識的增值,換句話來說,在課堂教學中若能實現(xiàn)預設和生成的完美統(tǒng)一,那將是教師教學技藝的最高境界。我們要做的就是要無限可能地接近理想目標。
五 、有效進行教學反思。
教學實踐中的自我反思是教師在一堂課結束后,思考哪些教學設計取得了預期的效果,哪些精彩片段值得仔細咀嚼,哪些突發(fā)問題讓自己措手不及,哪些環(huán)節(jié)的掌握有待今后改進等。同時,認真作好記錄,促進教師及時總結教學中的經(jīng)驗教訓,逐步掌握教學規(guī)律,提高教學水平。
我覺得應該寫自己實際教學中碰到的問題,有親身感受,內容新鮮、具體,見微知著。也就是說從實際出發(fā),在教學實例中探尋教育規(guī)律。事例可小,但要善于上升到理論高度,有深度的分析,用以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
作為一名教師,要不斷完善自我。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不斷改進教學方法。積極學習和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永保與時俱進的思想,主動優(yōu)化知識結構,不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有效教學十講心得體會15
我校王主任給我們帶來了幾本書,我有幸讀了其中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學十講》受益匪淺。書中關于課堂有效教學,余教授從理論和實踐層面上為老師們進行剖析和策略講解?梢哉f,當下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的關鍵和根本要求。如何構建有效課堂?如何打造“有效課堂”?有效課堂教師應該關注什么?結合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學十講》,下面就談談我的一點感悟:
一、要認真?zhèn)湔n,精心設計課堂教學。
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我覺得這句話對老師也同樣適用,每一堂教學效果良好的課都來教師的認真?zhèn)湔n。在實施新課程的實踐中,我們較多的關注了教學方式方法等課堂形式上的改進,而相應的忽視了對教材和學生的研究。從《有效教學十講》中我明白了學生獲得知識,主要在課堂教學,而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關鍵在于備課。要提高中學語文的課堂教學質量,必須改進現(xiàn)行備課形式,著力提高備課的實效性。
首先是緊抓落實課前預習。我在學生預習的時候,有嚴格的規(guī)定,設計了導學案,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①字(包括生字和多音字的讀音,組詞,辨析形近字等),②詞語(抄寫,理解,成語的收集等),③自己感悟最深的重點句子或者段落(包括修辭句,含義深刻的句子,精彩的描寫等),④初讀感悟,⑤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即提出幾個問題)。這些內容看似繁雜,可是,它可以迫使學生去靜心讀書,達到真正意義上的預習。這樣學生學校的效率就提高了。
制定有效的教學目標,是實施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有效的語文課堂教學就必須具備有效的教學目標,而有效的教學目標的設計首先就是準確和明確。目標的制定既要重視學生對語文知識的適度掌握,更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運用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制定三維目標。對于三維目標要求我們應該既關注知識技能,又關注過程方法,還滲透了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要知道我們強調三維目標,不是三種目標,我們在教學的各個過程、各個階段當中應該始終如一地貫穿三維目標整合的理念。其次,目標的制定要有一定的層次?梢愿鶕(jù)學生認知結構、學習動機等差異,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
要想使課堂真正有效,設計精益求精的課堂檢測是教師課前必備的環(huán)節(jié)。因此,對于教師來說,就必須要精心設計導學案中的訓練檢測,而且要緊緊圍繞課堂教學目標來設計。通常第一課時,老師在課堂上都要檢查生字詞的預習情況,然后再進行整體感知。那么,我們在設計導學案的時候就可以將以上兩項內容設計進去。到了課堂上,我們就可以利用導學案來進行獨立作業(yè)。以這樣的方式來落實生字詞,不僅節(jié)省時間,而且效率很高。另外,由于我們已經(jīng)將課堂上要講的內容作為預設,那么我們在課堂上講課的速度必然加快,效率就自然提高了。另外,就課堂上的重點和難點,我們還可以把它們設計成多元互動合作探究,讓學生在課堂上通過同學合作解決了。這樣,我們課堂教學的目標明確,學生的課后學習有目標,教學的效率自然就得到提高了。
二、要以學生為本,用真愛構筑課堂
在討論教師的態(tài)度對學生成長的影響中,主要指的是教師對學生的態(tài)度對其影響。教師對學生的態(tài)度的核心就是對學生的關愛和尊重。態(tài)度主要表現(xiàn)在:語言、動作方式、眼神方式。要知道教師對學生的不良態(tài)度,是對學生的一種“心靈施暴”或者“情感敲詐”,即為支配或冷漠。新一輪課程改革最主要的原則就是要在教學全過程中真正貫徹“民主和諧”、“師生平等”的教育思想。成功的課堂教學應該是學生能夠不斷的獲得美好的心靈體驗。引用余教授的話:“成功的體驗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學生好好學習的愿望!闭n堂中教師應努力創(chuàng)設一種“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環(huán)境,營造一種尊重學生的觀點、問題,鼓勵學生提問、概括、假設和陳述的課堂氛圍,高度鼓勵和評價學生的積極參與。從《有效教學十講》中明白了我今后更要努力實現(xiàn)課堂教學從觀念到行為的轉變,改變以往以單純傳授知識為手段的做法,對學生的感情、態(tài)度、價值觀給予更大的關注,創(chuàng)造一種別具一格的教學模式,才能使自己的課堂更富人性化,才能從真正意義上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
教學情境的主要類型:借助實物和圖像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借助動作或活動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借助語言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借助新舊知識和觀念的`教學情境;借助背景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借助問題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
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原因和情境的價值中,作者利用一個比喻來說明情境的價值。書中是這么說到德國一位學者說過這么一個比喻。他說,將15克鹽放在你的面前,無論如何你難以下咽,但將15克鹽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湯中,你就會在享用佳肴時,不知不覺地將15克鹽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識,猶如湯之于鹽,鹽需要溶入湯中才能被吸收,知識也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顯出活力和美感,才能容易被學生理解、消化、吸收。這就是情境的價值。情境有兩個要素:一個是“情”,一個是“境”。情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喚起學生的求知欲。境就是用一種直觀的方式,再現(xiàn)書本知識所表征的實際事物或者實際事物。用情景教學,可以達到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
優(yōu)化教學情境,激發(fā)興趣是實施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先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就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興趣之上。有興趣的學習不僅能使學生全神貫注,積極思考,甚至達到廢寢忘食的境地。在“智力發(fā)展最佳狀態(tài)”中學習,才能使學生獲取更多的有效知識。所以教學中我千方百計地調動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和學習熱情,帶著興趣學習是教學的一個最簡單的有效法則。在教學實際中,可根據(jù)教材內容選擇性地組織一些活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學《丑小鴨》這一課時,可在班上組織分角色表演課文,先在每個小組練習,然后全班學生參加,你喜歡哪個角色,你就演哪個角色,一次一次進行交換,使每個孩子對課文內容都有了了解,并通過自己的朗讀表演理解了課文內容,無需教師在課堂上進行逐句逐段地分析課文內容了。
四、課堂有效教學需要反思和探究。
有效課堂教學需要教師將教學實踐和反思緊密結合。課堂教學是一門缺憾的藝術,無論是行家里手,還是年輕教師,在各自的認識層面上都會發(fā)現(xiàn)不足,都會留有遺憾因此我們就要具備一種反思的意識?赐辍队行Ы虒W十講》后我明白了應該留有足夠的空間與時間,讓自己像過電影似的再現(xiàn)課堂教學的情景,及時捕捉問題,記下得失。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為:我的教學有效嗎,什么樣的教學才是有效的,有沒有比我更好的教學?如果不及時反思,很多感覺稍縱即逝,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還會出現(xiàn)類似的問題,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認為我們要像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知識素養(yǎng)一樣不斷地提高我們的職業(yè)道德和社會責任感。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注重道德的君子,一日三省吾身。教師也要像儒家文化中的君子一樣,為了自己的事業(yè)和信仰,一日三省吾身。
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學的生命,教學的有效性問題是教學研究的一個永恒課題。在教學的過程,我一定要好好總結自己的教學方式、方法,用更好的教學方式、方法來完善自己的不足,同時我還要加強教育教學理論的系統(tǒng)學習,把我們的教學過程用科學的理論作為指導。要不斷加強學習,特別教育教學理論上的學習,爭取在學科教研方面有所發(fā)展,在備課、上課、導學案等各個環(huán)節(jié)上下功夫,在專業(yè)發(fā)展上下功夫,真正提高教育的教學水平和專業(yè)素質。
【有效教學十講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有效教學十講心得體會01-03
有效教學十講心得體會03-28
有效教學十講心得體會(15篇)02-04
有效教學十講心得體會15篇11-30
《有效教學十講》讀后感12-17
有效教學心得體會05-11
有效的教學心得體會02-22
《有效教學》心得體會12-16
有效教學心得體會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