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書店營業(yè)員工作心得
書店營業(yè)員工作心得個人感言:一份耕耘,一分收獲。員工是最大的效益創(chuàng)造者。
管理心得:注重細節(jié)并不是事無巨細都要過問,而是能夠對各方面工作進行指導。
推薦理由:工作踏實,勤勤懇懇,成績突出,在長期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管理、經營經驗。
看高春梅的簡歷,會發(fā)現(xiàn),她的工作經歷很豐富。自1984年她來到新華書店后,到1988年進入西寧大十字新華書店,再到2006年青海省新華發(fā)行(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她被調到互助縣書店任經理,直到今年年初,她被任命為圖書音像批銷中心經理!
高春梅目前任職的圖書音像批銷中心管理著六個批銷零售門店,同時擔負著全省一般圖書的發(fā)行工作。而她曾經工作過的地方——青海省最大的中心門店西寧大十字書店,現(xiàn)在正面臨著近距離的民營書城的激烈競爭。據高春梅介紹,2007年圖書發(fā)行集團對大十字書店進行了改造,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競爭依然是日見白熱化。雖然,如今高春梅已不在一線工作,但其多年工作經歷讓其對書店的經營、管理有著很深的理解,這也給她目前的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在書店管理上,高春梅認為最值得注意的是細節(jié)。“當然,注重細節(jié)并不是事無巨細都要過問,而是管理者能夠對各方面工作進行指導。立足本職,大膽放權,使員工都能獨擋一面,將服務、營銷做得更細致。”她認為要做好這一點,最關鍵的就是需要對員工進行經常性的培訓,同時將培訓在實踐中的效果與個人待遇結合在一起,對實際工作做得好的加以獎勵,促使員工之間樹立自覺學習、自我提高的意識!斑@樣才能增強大家的的競爭意識,書店為員工創(chuàng)造了學習環(huán)境,其他的要靠自己的努力,這樣才能培養(yǎng)員工的忠誠度!
高春梅要求員工在工作中一定要細致,千萬不能疏忽大意,她對員工提得最多的是這樣一件事情:1998年夏天,當時高春梅任大十字書店經理時,一位來青海旅游的日本讀者需要購買一本關于藏族方面的圖書,恰好那天書店無貨。書店答應給他郵寄過去,但由于雙方的疏忽,這位讀者居然留下了書錢卻沒有留下地址就走了。當時誰都沒有留意,直到半個多月后,這本書到貨了打算郵寄時,高春梅才發(fā)現(xiàn)了這個問題。書店馬上通過各種方法去找這位日本讀者的信息,但找了很多旅行團都沒有線索。直到3個月后,恰好日本游客所屬的旅行社導游來書店購書,偶爾說起這事才發(fā)現(xiàn)是他帶的團。最終,通過他找到了這位日本讀者的地址,書店將書連同道歉信寄給了他。當時,這件事情已經過了3個多月。“雖然我們這么做挽回了不良影響,但這件事給我和大家留下的影響太深了。直到現(xiàn)在,我們還在用這件事告誡大家,工作一定要細致,才能避免不必要的事故!
對于書店的營銷工作,高春梅認為:“營銷是企業(yè)實現(xiàn)市場功能的基本條件,在圖書發(fā)行中至關重要。營銷的對路,可以快速地擴大市場,增加銷量。”對此,書店一方面充分發(fā)揮會員制的功能,通過推出會員卡了解讀者信息。在每次舉行活動時,書店都會根據會員留下的聯(lián)系方式予以通知,雖然不能百分百地通知到,但還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使書店擁有了一大批忠實讀者。她說到了一位老讀者的故事:有一位青海省工商局退休的劉師傅,是個真正的“書迷”,退休前他就經常來大十字書店購書,退休后就來得更勤了。漸漸和大家也熟悉了,他經常會對書店書架的擺放、圖書的陳列及員工的服務提出一些中肯的建議,對書店的工作有不小的幫助,F(xiàn)在,每天書店一開始營業(yè),他就會進來看看書。另一方面在店面營銷的舉措上,書店注重培育店堂氣氛,努力營造活潑的氛圍。如日常經營中,店堂氣氛以休閑、舒適為主;專題活動時則以不同背景、音響效果作為陪襯,烘托活動主題。
“作為一個多年的發(fā)行員和職業(yè)經理,我心中的書店不應僅是銷售圖書、音像制品和文化用品的場所,而應該是集閱讀、購書、休閑、娛樂等多項經營為一體的綜合賣場!边@是高春梅理想中的書店。她認為,實現(xiàn)這個理想需要更大的空間以及員工的理解和支持。盡管現(xiàn)階段還可能不大現(xiàn)實,但她想到,通過中心書店的扶持,選擇合理位置建立兩三所專業(yè)書店的目標或許能夠實現(xiàn)。畢竟,專業(yè)書店的存在會使整個書店的構成更加合理。
【書店營業(yè)員工作心得】相關文章:
書店營業(yè)員工作個人總結12-20
新華書店營業(yè)員工作總結05-24
書店營業(yè)員個人工作總結05-26
書店營業(yè)員個人工作總結12-20
書店營業(yè)員個人工作總結04-17
書店營業(yè)員年終工作總結04-26
關于書店營業(yè)員年終工作總結10-08
在書店工作的實踐心得(精選8篇)12-14
在書店工作的心得體會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