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福利视频,亚洲激情专区,免费看a网站,aa毛片,亚洲色图激情小说,亚洲一级毛片,免费一级毛片一级毛片aa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

時間:2024-11-07 13:35:40 詩琳 事跡材料 我要投稿

[推薦]大國工匠人物事跡22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事跡吧,事跡屬于事務公文的一種,有弘揚正氣,表彰先進,推動工作的作用。到底應如何擬定事跡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國工匠人物事跡,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 1

  作為工匠精神的杰出代表,艾愛國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勇于自主創(chuàng)新,成為了一身絕技的焊接行業(yè)領軍人。由艾愛國牽頭成立的.湘鋼焊接試驗室于20xx年通過了計量資質CMA認證;20xx年被湖南省總工會命名為“湖南勞模示范創(chuàng)新工作室”;20xx年被中華全國總工會命名為“全國示范性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20xx年批準成為“焊接工藝技術湖南省重點實驗室”。艾愛國帶領他的團隊參與了“貫流式”新型高爐紫銅風口焊接等國內多項“大國重器”與“超級工程”,為我國冶金、礦山、機械、電力、軍工等行業(yè)攻克各種焊接技術難關數(shù)百項。一把焊槍,征戰(zhàn)四方,這抹奪目焊光也一道燎亮了中國制造的崛起之路。

  “艾愛國榮膺‘大國工匠’稱號,必將在全省掀起學習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爭當工匠人才的熱潮。用先進典型引導廣大職工執(zhí)著專注、精益求精、傳承創(chuàng)新、追求卓越。”省總工會勞動經濟部有關負責人表示。

  近年來,省總工會大力培育工匠人才,推進產業(yè)工人隊伍建設。著力打造“湖湘工匠”品牌,成功舉辦了“大國工匠·湖湘論壇”暨“20xx湖湘工匠年度人物”頒獎典禮,實施了“百千萬”工程,目前,全省已建立253個縣級以上湖湘工匠培育基地,20xx年開展技能培訓16萬余人次,通過培訓使5.3萬名職工提升技能等級;已建立省級示范性勞模和工匠人才創(chuàng)新工作室116個,市級689個,縣區(qū)級1081個,全年開展創(chuàng)新課題或技術攻關2549項,轉化創(chuàng)新成果1518項,獲得專利數(shù)1174項,取得經濟效益9億余元,開展技術培訓3300余場,培訓11萬余人次。一個個模范人物走上前臺,成為全省職工和企業(yè)學習的典范,引領著全省職工積極投身建設新代化新湖南。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 2

  他是“鐵面的將軍”,心中始終有一桿標尺!霸俅蟮娜饲榇蟛贿^飛機質量和安全”,工段內任何可能的'問題在他這里都沒有人情可講,盯人、盯責,一問到底、一查到底。在飛機線纜安裝、導通等方面,飛機到哪個階段應該做到哪一步,他都有本清楚賬。精益求精、對問題緊抓不放的精神,驅使他在工作中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鼓勵發(fā)現(xiàn)問題“早舉手”,堅決杜絕隱瞞不報、弄虛作假等不誠信行為。

  在參與c919大型客機101架至104架機的研制期間,他帶領團隊解決駕駛艙頂控板、操縱臺安裝等關鍵問題,推薦全機卡箍的選用,提升產品質量、優(yōu)化生產操作、加速生產研制,助力c919大型客機項目研制順利進行。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 3

  我們生活在紛繁的世界,工作在平凡的崗位,即便如此我們生活中不缺乏激情與感動,只是少了一些發(fā)現(xiàn)感動的眼睛,只是沒有去好好的.用心感悟。我們的身邊有很多平凡的人堅守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他們數(shù)十年如一日以廠為家,兢兢業(yè)業(yè),他們的

  身影遍布整個公司,他們有時在高出焊接著管道,從不畏懼烈日的炎熱和飛濺的火花,有時在車銑铇前專注的加工者零件,追求著絲米的精確,有時在機器的轟鳴聲中來回穿梭,為了一個不容易查找的機器故障忘記了饑餓,他們有時為了車間的工作環(huán)境更適宜,全然忘記了汗已濕透衣衫而渾然不覺,他們不管白天夜晚,不管嚴寒酷暑,隨時為了車間生產而默默奉獻著。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 4

  小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廠高級技師。自1987年入廠以來,一直為導彈固體燃料發(fā)動機的火藥進行微整形。在火藥上動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燃燒爆炸。目前,火藥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個難題,無法完全用機器代替。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斷,藥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決定導彈的'精準射程。

  0.5毫米是固體發(fā)動機藥面精度允許的。最大誤差,而經小徐之手雕刻出的火藥藥面誤差不超過0.2毫米,堪稱完美。為了杜絕安全隱患,小徐還自己設計發(fā)明了20多種藥面整形刀具,有兩種獲得國家專利,一種還被單位命名為“立平刀”。由于長年一個姿勢雕刻火藥,以及火藥中毒后遺癥,小徐的身體變得向一邊傾斜,頭發(fā)也掉了大半。28年來,他冒著巨大的危險雕刻火藥,被人們譽為“大國工匠”。

  在無比艱難的兩個多月里,小徐和隊友們挖出了300多千克藥,且成功排除發(fā)動機故障,而他由于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工作結束后雙腿幾乎無法行走。

  像這樣危險的任務,小徐已不記得完成多少次了。為了杜絕安全隱患,小徐發(fā)明設計了20多種藥面整形刀具,有兩種獲得國家專利,一種還被單位命名為“立平刀”。

  28年過去了,小徐已不再年輕,同時進廠的工友們都已離開或調換崗位,只有小徐一直堅守,有人問他為什么,他說:“危險的崗位總得有人去干吶!”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 5

  有這樣一個崗位,要為火箭發(fā)動機里危險的火藥做整形。在這個危險崗位上,堅持三十年不失誤不出次品,需要怎樣的力量和勇氣。今天的時代先鋒,我們來認識這樣一位天天和火藥打交道的人:徐立平。

  這是我國最大的`固體火箭發(fā)動機,是未來中國運載火箭的心臟。而要保證飛行精度,一道特殊的工藝必不可少。

  固體發(fā)動機里裝滿了橡膠一樣的燃料,徐立平的工作就是用刀具為燃料整形。

  經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藥藥面誤差不超過0.2毫米。但更大的挑戰(zhàn)來自于燃料的危險性。幾克的燃料就能劇烈燃燒,而徐立平卻要近距離地為幾百公斤的燃料整形。

  89年,一臺重點型號發(fā)動機出現(xiàn)內部缺陷。為徹查原因,廠里決定成立突擊隊,把燃料全部挖出來。這需要徐立平進入發(fā)動機內部工作。

  就這樣,徐立平和同事們挖出了幾百公斤的燃料,研制工作如期完成。這樣的驚險時刻,徐立平經歷過不止一次。三十年來,他參加制造的載人火箭逃逸塔一次次守護著航天員的生命安全,而閱兵式中許多導彈武器,也裝備著徐立平親手修整過的發(fā)動機。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 6

  許老師在繁重的預報工作之余,不忘授課,不忘寫科普文章,并以開放心態(tài)交流。這么多年過去了,許映龍老師在《氣象科技進展上》關于德沃夏克技術的科普文章,依然是很多人了解臺風定強技術的最全面指引;許映龍老師和我們深入交流技術問題的'畫面還歷歷在目。時至今日,我們仍然會就臺風、數(shù)值模型、AI模型的相關問題和許老師交流,他總是認真對待,不疾不徐,給出有充分數(shù)據(jù)依據(jù)的觀點。這是大國工匠的氣度和胸懷。

  許老師入選大國工匠的新聞出來之后,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人并不了解臺風預報,更不了解許老師。

  的確,和制造業(yè)相關的工匠相比,臺風預報離生活較遠,看似和工匠不太搭;但是,臺風預報是精確測量和預判臺風的前沿技術,是天天都會批卷出分的現(xiàn)場考試,對防災減災、維護我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極為重要。中氣愛撰寫此文,是希望讓更多的人了解臺風,了解臺風預報,了解大國工匠許映龍老師,在極端天氣發(fā)生越來越頻繁的今天,這是非常必要的。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 7

  《大國工匠》據(jù)了解,這是央視新聞推出的一個系列片,該片主要講述了中國八位高級技師的敬業(yè)、愛國的精神,以及在其領域起到的重要性和極力突破極限的本事。

  剛開始,我是對這些毫無興趣的,畢竟影視界這么發(fā)達,不如去看個美國大片過癮?墒牵S著視頻的打開,我一下子就被里面的鏡頭所吸引!只見鏡頭里,一個帶著焊接面罩的焊接工,不斷的給一個大型的機器做焊接工作,即便他的臉龐被面罩所遮擋,但不難看得出他十分的認真。過了一會兒,焊接工把面罩摘了下來,露出的是一張中年男子的臉龐,他眼神專注,仿佛對外界的一舉一動都不知情,臉上的皺紋如同刻上去一般清晰。他,就是火箭“心臟”焊接工,高鳳林!

  說起這高鳳林,他的成就可真是了不得。不僅僅為中國航天事業(yè)做出了一生的付出,更是以最佳焊縫成型第一個完成美國ABS焊接取證認可,受到美國船檢官員的稱贊并被首推該試件為工藝評定試件。被國家評聘為特級技師!是中國焊接領域頂級精英之一!

  視頻中的高師傅坦白,以往有人用一套房子和高出幾倍的工資挖他,這種巨大的誘惑怕是很多人難以抗拒。可是高師傅卻拒絕了,原因是看到他們自己生產的發(fā)動機把衛(wèi)星打到太空,得到的一種成功的、民族的自豪感,是金錢所買不到的!看到那里,我不經直了直腰。這不僅僅是一個特級技師,還是一名民族英雄!

  視頻的時間不長,等我們看完了高鳳林,就經不住想再看下一部片子,好像這系列的片子有著無窮的魅力,等著我們去發(fā)掘。之前我所想的看美國大片的念頭,便是瞬間沒了蹤影。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總算認認真真的看完了《大國工匠》這整個系列的視頻。頓時,整個教室沒人發(fā)出一絲聲音,因為寂靜無聲的我們感到震撼!感動!同時還有發(fā)自內心的敬佩!

  視頻里,這八名技師經過努力、堅持、研究,最終所突破的工業(yè)技術上的極限,所得到的成功,是生活在快節(jié)奏的我們所想象不到的!里面呈現(xiàn)出那一個個眼花繚亂的數(shù)據(jù)、不可思議的技術、令人頭皮發(fā)麻的工業(yè)標準,更震驚的是,這八位師傅不僅僅完成了這些標準,還精益求精的取到了無人可達的更高的成績。這震撼感,就像大錘子重重的擊打在我的心臟上,發(fā)出了一圈又一圈的漣漪!不可思議,這便是我所能用語言才表達出的話。

  我無法想象一個鉗工用他的雙手打磨出各種精致、百分百合格的航空飛機零件。一個撈紙工,所撈出曬成的宣紙,每張重量誤差竟然不超過1克。

  一個在深海工作的鉗工,僅有著初中文化的他,經過努力的鍛煉,做到了許多人做不到的儀器之間的零縫隙連接。一個LNG船的焊接工能夠連續(xù)完美焊接13公里長、僅有牛皮紙薄的殷瓦板!除此,還有好幾位師傅的經典事跡,加起來一共八名。這一個個不可能,在他們手上變成了事實。這就是他們所帶來的震感,這就是奇跡!

  更重要的是,他們不僅僅創(chuàng)造了奇跡,還經得住誘惑,勇于應對、敢于堅持。對那些出高價挖人的公司,統(tǒng)統(tǒng)都是拒絕的。高師傅也說了,他是人,他也動心過,可是為民族做出貢獻,這些值得自豪的東西,金錢無法購買得到。是的',這八位師傅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他們也想多多的陪家人、給家里的老婆孩子多些溫暖和生活上的關心。

  可是他們敬業(yè)的心,注定了他們要舍棄一些東西,才能去專心研究、發(fā)展,去突破更多的極限,能夠說工作,就是他們第二個家。

  能應對誘惑而堅持本心,把一生都奉獻在工作上、國家上,向全世界說明、打造了真正的“中國制造”。

  這種敬業(yè)精神,不愧為勞動楷模,值得我們去學習,去模仿!也值得我們感動,對得起我們所有人對他們的敬佩!

  回想起來,我的專業(yè)本是建筑工程技術,以后也會是一名技術員。以前的我,對這些方面并沒有過多的想法,但看了這些視頻令我改變了許多,也讓我對這個專業(yè)更加充滿了信心和沖勁。

  或許我以后的成就沒有這八位師傅的那么耀眼,可是我必須要跟他們一樣擁有這敬業(yè)愛業(yè)、奉獻于國家、奉獻于民族的精神!

  努力讓祖國的工業(yè)領域增增日上,讓全世界明白“中國制造”代表著品質,代表著中華民族魂!

  最終,我很感激中央新聞,是他們的報道和發(fā)掘,讓這八名可愛的、令人尊敬的師傅能夠出此刻大家的視野里。也感激領導們的組織,讓我明白以及了解這些珍貴的視頻、事跡,從而令我能夠學習他們的精神,令我內心的空白處得到質的改變。

  他們的優(yōu)秀,他們耿直的性格,他們默默埋頭苦干的精神,會一向傳承下去。相信不管是哪個領域的人,都能夠從他們身上學習到重要、需要的東西,讓我們永遠記住這八位師傅的名字吧。

  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辈牧现械睦贤,就是焊接行業(yè)的“狀元”。從學歷水平看,老王并非出身高校名校,相反,他只是一名職高生而已。到底是什么力量促使老王成為了一位“焊接大師”呢?不靠別的,靠的就是執(zhí)著、敬業(yè)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或許,在老王走向“大國工匠”的道路上,經歷了許多挫折、坎坷和磨難,但是,沒有任何一種力量能夠阻擋老王那顆敬業(yè)奉獻的心。因為這樣,老王最終成為了焊接行業(yè)的佼佼者。所以,最具風采人物的桂冠,應當戴在老王的頭上。

  當前,我國正從“生產大國”向“制造大國”轉變。一個制造強國的誕生,必須出現(xiàn)千千萬萬個像老王那樣的“大國工匠”,只有這樣,創(chuàng)新的中國夢才能實現(xiàn)。

  20xx年勞動節(jié)期間,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連續(xù)播出了《大國工匠》系列節(jié)目,介紹了八位身懷絕技的“大國工匠”。他們是:長征火箭“心臟”的焊接人高鳳林,憑借高超的技藝,用“工匠精神”鍛造了“中國品質”;鏨刻工藝美術師孟劍鋒,在上百萬次的鏨刻中,沒有一次疏漏;深海載人潛水器零件裝配專家顧秋亮,裝配的零件絲毫不差,人稱“顧兩絲”;中國商飛大飛機制造首席鉗工胡雙錢,在35年的工匠生涯中加工了數(shù)十萬個飛機零件,未出現(xiàn)過一個次品,被稱為航空“手藝人”;在液化天然氣船上“縫”鋼板的焊接大師張冬偉,其焊接的殷瓦板只有牛皮紙一樣薄,手工焊縫長達13公里,如果有一個針眼大小的漏點,都有可能帶來致命后果。面對如此艱辛的任務,他做到了萬無一失;撈紙大師周東紅,經他撈的宣紙,成了國內著名書畫家青睞的上乘紙品;高鐵研磨師寧允展,其負責手工研磨的空間只有0.05毫米,技術難度非同一般,可他做到了;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首席鉗工管延安,其安裝的精密設備完成了16次海底隧道對接,為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的順利進行做出了重大貢獻。

  以上這些技師是戰(zhàn)斗在一線的勞動者,他們以高超的技藝、精湛的技術、敬業(yè)的品德和靈巧的雙手,在平凡的崗位上成為了“大國工匠”,他們是真正無愧于時代的模范先鋒。

  有一句名言這樣說道,“十樣會不如三樣好。三樣好不如一樣精!笔堑模诖蛟旌诵募夹g競爭力的今天,我們需要更多愛崗敬業(yè)的“大國工匠”,因為他們不僅能創(chuàng)造性地勞動,而且還具有“高精尖”的技術!爸袊圃臁比粢叱鰜喼蓿呦蚴澜,靠的就是技術性人才的努力和付出。

  在追求卓越品質的今天,我們希望各行各業(yè)涌現(xiàn)出更多的“大國工匠”,這些“大國工匠”不僅能干一行愛一行,而且能干一行精一行。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國絕大多數(shù)勞動者,都能在“大國工匠”的引領下,共同實現(xiàn)偉大的中國夢。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 8

  周建民有一雙神奇之手,工作39年來,完成創(chuàng)新成果千余項;他有一雙可靠之手,研制的16000余件專用量規(guī)無一發(fā)生質量事故。

  周建民有一雙精準之手,憑借眼看、耳聽與手感,使專用量具達到微米級精度。執(zhí)著忘我練就一身功夫,巧思鉆研成就創(chuàng)新達人,一人一冊培養(yǎng)后輩新人,他用行動詮釋著工匠精神。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 9

  洪家光,中共黨員,1979年12月出生,畢業(yè)于沈陽工業(yè)大學數(shù)控技術專業(yè),現(xiàn)任中國航發(fā)沈陽黎明航空發(fā)動機有限責任公司高級工程師,曾先后榮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創(chuàng)新爭先獎、全國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

  談起1998年剛從技校畢業(yè),走上工作崗位時的心路歷程,洪家光說:“每天與零件打交道,同樣的動作做幾千遍,我當時也曾迷茫過。但漸漸我想明白了,沒有平凡的崗位,每一個崗位都有自己價值,我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加工好每一個零件。”

  葉片是航空發(fā)動機重要的組成部件。20xx年,公司接手了一個難度巨大的'任務——打磨飛機發(fā)動機葉片的滾輪,并且要把誤差縮小在0.003mm內。被稱為“拼命三郎”“工作瘋子”的洪家光主動請纓,帶領團隊經過10多年的馬不停蹄,上千次嘗試,將誤差縮小到了0.002mm。

  此后,他又先后攻克了多個國家新一代重點型號發(fā)動機葉片磨削工具金剛石滾輪的加工課題,改寫了公司金鋼石滾輪大型面無法加工的歷史,創(chuàng)造了讓同行驚嘆的佳績。此項技術的應用累計為公司創(chuàng)造產值9200余萬元,并已成功授權為國家發(fā)明專利。這個重要的突破寫上了“中國制造”,留下了洪家光的名字。

  20xx年,洪家光被授予全國勞動模范稱號。“拼搏到無能為力,努力到感動自己!边@是洪家光微信朋友圈的個性簽名,也是他實現(xiàn)200多項技術革新,解決340多個技術難題的精神“密碼”。

  20xx年2月3日,洪家光作為張家口工業(yè)文化主題公園首棒火炬手,傳遞冬奧火炬。他說:“作為新時代的航發(fā)人,見證并親歷了航空發(fā)動機事業(yè)迎來新的春天,參與其中、奮戰(zhàn)其中,這是人生的機遇,也是奮斗的舞臺。我將以更高、更快、更強、更團結的姿態(tài),繼續(xù)扎根航空發(fā)動機研制生產一線,刻苦鉆研、攻堅克難,奮力跑出航空發(fā)動機自主研制加速度!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 10

  對于單個登陸臺風而言,24小時路徑預報誤差每減少一公里,就會減少近一億元的直接經濟損失。為了一公里一公里地逼近臺風,許映龍與團隊收集了1970年以來國內外重大影響臺風或颶風各地的觀測數(shù)據(jù)和相關資料,分析國內外臺風數(shù)值預報模式的表現(xiàn)和差異,主持研發(fā)出臺風路徑集合預報訂正方法,使我國的.24小時臺風路徑預報誤差首次低于了100公里,到20xx年下降到62公里。

  就這樣,一個又一個和臺風周旋的夜晚,許映龍帶領團隊與風雨競速、與時間賽跑,他們的準確預判筑牢了氣象防災減災的第一道防線。

  追風的關鍵是什么?是隨風而動。除了不斷研判、隨時調整之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從不退縮。面對著變幻莫測的大自然,許映龍正是靠這份從不退縮,才能始終堅定地追尋真相。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 11

  按常規(guī),預報不能太出挑,一般不突破歷史氣候極值。而且此時,威馬遜的環(huán)流已經開始受到海南島地形影響。那么,判定威馬遜強度到頂,給一個超強臺風的強度,然后緩慢減弱至強臺風強度登陸是可以的。但另一方面,海南東部近海海溫30-31度,南亞高壓難得地打開了一個缺口,令臺風獲得了7月南海罕有的極向流出--這又是臺風繼續(xù)增強的征兆。這樣一來,給威馬遜一個破紀錄的強度,17級登陸海南也是可以的。兩種看似相反的預報,首席預報員都有充分的理由;給出一個保守的預報,對首席預報員來說風險更小。

  在這關鍵時刻,許映龍給出了他的選擇。7月18日上午,他首先打破盛夏南海北部的.常規(guī),給出了920百帕,17級(60米/秒)的強度;7月18日下午1點20分前后,威馬遜在七洲列島留下了驚人的、貌似出錯了的實測數(shù)據(jù),許映龍沒有簡單剔除這些數(shù)據(jù),而是在不足半小時的緊急分析后,給出了前所未有的定強數(shù)據(jù):910百帕,17級(60米/秒)。一個多小時后,威馬遜即登陸海南文昌,成為1949年以來在我國登陸的最強臺風。海南、廣東、廣西狂風暴雨空前,有1100萬人受災。在當?shù)厝σ愿暗姆烙,威馬遜的損失和傷亡被降到了最低,和以前歷次超強臺風相比是斷層式的下降。在這其中,許映龍的關鍵性定強和預報無疑起了很大作用。

  事后,中氣愛團隊討論了很多次威馬遜,解決了絕大多數(shù)疑點。但七洲列島有一個899.2百帕的氣壓,非常極端且奇特,在這個氣壓出現(xiàn)前后,七洲列島1分鐘降壓9.1百帕,遠遠超出想象,我們始終不能確定其可信性。為此,我們請教了多位專家,但并未獲得充分的解釋。20xx年,我們聯(lián)系到了許映龍老師,并且派北京的三位成員去中央氣象臺拜訪。當時中氣愛成員中學氣象的還不多,北京的三位成員都只是業(yè)余臺風迷,不是氣象或氣象相關專業(yè)(一位北外經濟相關,一位北大數(shù)學,一位清華精儀),我們擔心許老師會以官方辭令應付一下了事,所以還精心準備了各種問題,盡量讓許老師能多講點。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 12

  鄭志明今年45歲,年紀并不老,但因為技能水平高,是集車、鉗、刨、銑等技能于一身的全能型工匠,大家都親切地叫他“鄭老師傅”。

  1997年,鄭志明從職高畢業(yè),進入廣西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成為一名鉗工學徒。

  學徒時期,他每天早出晚歸,在生產一線磨煉技能,日復一日的刻苦練習讓他的鉗工技能爐火純青——手工銼削平面可將零件尺寸誤差控制在0.003毫米以內,手工畫線鉆孔的位置誤差能控制在0.05毫米以內。

  勤奮的鄭志明還擠出時間自學了ug三維建模技術,工余時間,他總會找到企業(yè)的工程師請教電機轉數(shù)、扭矩、機械動力等方面的'專業(yè)知識。

  鄭志明調侃說,覺得自己“有點笨”,“今天學會了,過幾天又忘了,又要去請教,只能反復學!

  理論知識和復合技能的儲備,讓鄭志明對于工藝改進有了全新的認知。

  在一次設備工藝改造中,他發(fā)現(xiàn),公司花大價錢購入的進口設備看似“高大上”,但實用性卻不強。

  于是,他瞄準前沿新技術,從機器人編程、控制技術學起,后來又開始探索機器人設計制造,硬是“啃”下了《機器人編程》等十幾本專業(yè)書籍,成了自動化技術領域小有名氣的“土專家”。鄭志明帶領創(chuàng)新團隊展開攻關,最終,他們研發(fā)出的專業(yè)設備投入使用后,性能實用性比進口設備更好。

  “一個班下來再不會像從前那樣腰酸背痛了,咱們自己研發(fā)的設備好使!惫と藗兗娂娍滟潯?粗と藗儾倏刈约簠⑴c研發(fā)的設備,生產效率提升,勞動強度降低,優(yōu)質零部件有序下線。鄭志明在車間凝視許久,這是屬于“智慧”工匠獨享的成就時刻。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 13

  xx是個80后,但手里的活兒卻讓老師傅們豎起大拇指。他是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總裝二部圍護系統(tǒng)車間電焊二組班組長、高級技師,主要從事LNG(液化天然氣)船圍護系統(tǒng)的焊接工作。雖然年紀不大,卻已是個明星工人,所獲獎勵無數(shù):20xx年度中央企業(yè)職業(yè)技能大賽焊工比賽銅獎、20xx年第二十屆中國焊接博覽會優(yōu)秀焊工表演賽一等獎,是當今世界最先進、建造難度最大的45000噸集裝箱滾裝船的建造骨干工人。

  LNG船是國際上公認的高技術、高難度、高附加值的“三高”船舶。作為LNG船核心的圍護系統(tǒng),焊接是重中之重。圍護系統(tǒng)使用的`殷瓦大部分為0.7mm厚,殷瓦焊接猶如在鋼板上“繡花”,對操作人員的技術、耐心和責任心要求非常高。面對肩上的重擔,xx不斷地磨練自己的心性,培養(yǎng)專注度,潛心研究焊接工藝。為了攻破技術難關,他與技術人員放棄休息時間,日夜埋頭圖紙堆中,潛心鉆研技術突破。最終,他主持的實驗取得成功,得到專利方的認可,并用于LNG船實船生產,收到良好成效。

  xx特別注意經驗的積累總結,國內沒有現(xiàn)成的作業(yè)標準,他就不斷摸索完善各類焊接工藝,先后參與編寫了多部作業(yè)指導書,為提高LNG船生產效率,保證產品質量發(fā)揮了積極作用。

  xx,是中國廣大“造船工匠”的杰出代表,他用自己火紅的青春譜寫了一曲執(zhí)著于國家海洋裝備建設的奉獻之歌。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 14

  在這樣一個有著濃厚“航空報國”氛圍的環(huán)境里,秦世俊最喜歡聽爸爸講哈飛的故事!拔乙惨癜职忠粯樱L大以后造飛機。”這個念頭像一粒種子,播種在了秦世俊幼小的心頭。19歲那年,心懷航空夢想的秦世俊從哈飛技校模具鉗工專業(yè)畢業(yè),被安排到哈飛數(shù)控銑工崗位。

  作為一名技校畢業(yè)生,秦世俊的起點并不高。初進公司,學習鉗工專業(yè)的他因工作需要被安排到數(shù)控工段。數(shù)控是個新興專業(yè),毫無基礎的他只能幫師傅打下手,干些沒有技術含量的體力活。

  “數(shù)控加工根本就不是我的專業(yè),我現(xiàn)在完全沒有用武之地,我來哈飛是為了造飛機,不是干些沒有技術含量的體力活!泵鎸ΜF(xiàn)實,秦世俊開始動搖了。他的'抱怨傳到了同在一個車間當工長的父親那里!安灰赂膶I(yè),眼前的困難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對待工作的態(tài)度,不會就要學。數(shù)控技術是新領域,是未來的發(fā)展趨勢,是新時期產業(yè)工人必須掌握的本事!备赣H的話語很嚴厲,但卻點醒了迷茫的秦世俊。

  父親的教誨讓秦世俊重燃往日的斗志,“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干出個樣來……”他在心里暗暗發(fā)誓,他先從普通銑床練起,在實踐中細心體會銑削加工的要領。熟練后,他轉戰(zhàn)數(shù)控機床,從零件裝夾、機床操作等基礎知識開始學起。

  為了盡快練好自己的技能,秦世俊總是在結束一天的工作后繼續(xù)留在單位,向夜班師傅學習。日復一日的苦學是對身心的雙重挑戰(zhàn),知難不言退,受挫不服輸?shù)男愿褡屒厥揽《冗^了那段苦樂相伴的日子。慢慢地,他喜歡上了數(shù)控加工,迷上了這項奇妙強大的技術,機床成了他最親密的伙伴。

  秦世俊在和同事們討論問題(央廣網(wǎng)發(fā)黑龍江省總工會供圖)

  技術逐漸熟練后,秦世俊對工作有了自己的思考。當時,他接到了一個零件加工任務,因為數(shù)模和鍛造的外形有很大的差異不能用編程加工,多年來只能采取手動加工,秦世俊心想這個活兒批量大,每次加工都需要耗費很多精力而且質量還不穩(wěn)定,他決定自己琢磨編程方法。去機床采集點位,匯編程序,反復試驗,秦世俊得出了他“自創(chuàng)”的加工方案。經過數(shù)字化吻合,大家驚奇地發(fā)現(xiàn)他研究的加工方案比以往的加工效率提高了8倍,零件的一次交檢合格率更是達到了百分之百。

  入職不滿一年,秦世俊就在哈爾濱市數(shù)控工人技術比武中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績,晉升為高級工。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 15

  “在變電站內,風聲、電暈聲,還有機器運轉的噪聲,各種聲音夾雜在一起,我?guī)煾缚偰軓幕祀s的聲音中辨別出變電設備內部細小的異常放電聲,就像神探福爾摩斯一樣發(fā)現(xiàn)設備隱患。所以,大家叫他‘馮爾摩斯’!瘪T新巖的徒弟孫佑飛說。

  馮新巖1980年2月出生于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qū),自20xx年7月參加工作以來,一直扎根生產一線。他的工作是為電網(wǎng)設備進行“體檢”,也就是對特高壓、超高壓變電設備進行試驗、檢測,及時發(fā)現(xiàn)設備隱患并精準判別,將其消除在萌芽狀態(tài)。

  在人才密集的國網(wǎng)山東超高壓公司,中專畢業(yè)的馮新巖學歷不高,但他有股永不服輸?shù)膭蓬^。參加工作后,他像海綿吸水一樣不停地學習,帶著問題向身邊的老師傅請教,查閱相關技術資料和文獻,結合實際對以前的案例反復思考并不斷練習、實踐,逐步從一名新手成長為經驗豐富的高手。20xx年,在國家電網(wǎng)公司舉辦的.gi帶電檢測技能競賽中,馮新巖勇奪個人第一,并和隊友獲得了團體第一。

  為了攻克特高壓變壓器局部放電帶電檢測難題,馮新巖20xx年用7個月時間,走遍了山東、江蘇、安徽、甘肅、河南五省數(shù)十座特高壓變電站,對上萬條原始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成功總結出一整套特高壓變壓器局部放電帶電檢測的定位技術,將帶電檢測準確率從原來的不足50%,提高到接近100%。

  工作22年來,馮新巖累計發(fā)現(xiàn)設備重大缺陷100余次,避免因設備故障造成的經濟損失數(shù)億元;先后撰寫發(fā)表技術論文23篇,其中國際ei檢索論文4篇,中文核心期刊論文9篇;參與編寫技術標準8項。因為出色表現(xiàn),馮新巖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和齊魯大工匠稱號。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 16

  本屆“大國工匠年度人物”活動采取各省級工會、各全國產業(yè)工會推薦,與職工群眾推薦、自薦相結合的方式。組委會經過認真審核材料、廣泛征求意見、反復對比遴選,從推薦人選中初選出50位“大國工匠年度人物”候選人;再由相關領域知名專家、著名勞模代表、資深媒體人士組成專家評委會進行嚴格評審,從候選人中最終評選出10位“大國工匠年度人物”。

  艾愛國是我省焊接行業(yè)領軍人物,在工作中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勇于自主創(chuàng)新,由他牽頭成立的湘鋼焊接試驗室通過了計量資質CMA認證,被評為“焊接工藝技術湖南省重點實驗室”,被中華全國總工會命名為“全國示范性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先后參與了國內多項“大國重器”與“超級工程”建設,為我國冶金、礦山、機械、電力等行業(yè)攻克各種焊接技術難關數(shù)百項。

  省總工會表示,近年來,全省大力推進產業(yè)工人隊伍建設,打造“湖湘工匠”品牌。截至目前,省內已建立253個縣級以上湖湘工匠培育基地,116個省級示范性勞模和工匠人才創(chuàng)新工作室,僅2021年就開展創(chuàng)新課題或技術攻關2549項,轉化創(chuàng)新成果1518項,獲得專利數(shù)1174項,取得經濟效益9億余元。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 17

  本世紀初,我國正在研制新型主戰(zhàn)坦克和裝甲車輛,這些新型戰(zhàn)車使用堅硬的特種鋼材作為裝甲。然而這種材料的焊接難度極高。

  盧仁峰:它的最大特點就是碳當量高得多得多,可焊性極差。所以說它難就難在如何控制,讓如此高的'碳鋼量金屬材料不產生裂紋。

  作為領軍人的盧仁峰必須盡快找到新的焊接方法,這樣工人們才能以此為范式,展開規(guī)模化的生產。為了研制出新的焊接方法,盧仁峰把自己家的煤氣罐、煤氣灶、廚具都搬到了車間,吃住在車間里,反復琢磨。盧仁峰花費了一年的時間,做了上百次試驗,終于對新型鋼材的性能了如指掌。

  甚至他僅憑一塊鋼板掉在地上的聲音,他就能聽出其中碳當量有多少,判斷出應該采用怎樣的焊接工藝。

  技術難題攻克,一批批新型坦克裝甲生產下線。在穿甲彈沖擊和車體涉水等多種嚴峻的考驗中,坦克車體依然堅如磐石,密不透風。

  中國工匠們的職業(yè)生涯既是技藝磨礪、技能積淀的過程,也是突破自我的心路歷程。無數(shù)極限式挑戰(zhàn)的積累,造就了他們自己,更拓展了人類的認知空間和創(chuàng)造能力!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 18

  有這樣一個崗位,要為火箭發(fā)動機里危險的火藥做整形。在這個危險崗位上,堅持三十年不失誤不出次品,需要怎樣的力量和勇氣。今天的時代先鋒,我們來認識這樣一位天天和火藥打交道的人:徐立平。

  這是我國最大的固體火箭發(fā)動機,是未來中國運載火箭的心臟。而要保證飛行精度,一道特殊的工藝必不可少。

  固體發(fā)動機里裝滿了橡膠一樣的燃料,徐立平的工作就是用刀具為燃料整形。

  經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藥藥面誤差不超過0.2毫米。但更大的挑戰(zhàn)來自于燃料的危險性。幾克的燃料就能劇烈燃燒,而徐立平卻要近距離地為幾百公斤的燃料整形。

  89年,一臺重點型號發(fā)動機出現(xiàn)內部缺陷。為徹查原因,廠里決定成立突擊隊,把燃料全部挖出來。這需要徐立平進入發(fā)動機內部工作。

  就這樣,徐立平和同事們挖出了幾百公斤的燃料,研制工作如期完成。這樣的驚險時刻,徐立平經歷過不止一次。三十年來,他參加制造的載人火箭逃逸塔一次次守護著航天員的生命安全,而閱兵式中許多導彈武器,也裝備著徐立平親手修整過的發(fā)動機。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 19

  從人民大會堂領回中央國家機關“五一”勞動獎章后,國家氣象中心臺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副總工程師許映龍沒有任何變化。這位在臺風預報一線崗位工作了24年的老預報員,提起剛剛獲得的`榮譽,只是憨厚地笑著說:“我只是抱著平常心,腳踏實地做好本職工作而已。”

  “經常值夜班,壓力比較大。”許映龍談及工作體會時說道。2013年6月29日,熱帶風暴“溫比亞”正向我國南海步步逼近。許映龍整個白天都忙碌于臺風監(jiān)視和資料的分析。晚飯后,他再次來到中央氣象臺的會商室處理臺風編報工作。窗外雷聲隆隆、暴雨磅礴。22時后,疲憊的許映龍下班回家。在歸家途中,雨后濕滑的路面讓許映龍重重摔了一跤。他忍著刺骨的疼痛回到家中,打算盡早休息以便繼續(xù)工作。妻子發(fā)現(xiàn)他的異樣,帶他連夜去了醫(yī)院。醫(yī)生診斷,他右腕粉碎性骨折,叮囑他一定要好好休息,妻子也勸說他留在家里恢復,可眼看著“溫比亞”勢頭兇猛,打著繃帶的許映龍還是回到了臺風預報平臺前,直到“溫比亞”銷聲匿跡!澳嵌螘r間很難睡著,因為不論什么姿勢都不舒服?晌乙堑瓜铝,別人就得替我值班。一共也沒幾個人,還是盡量堅持,別拖累大家!贝撕螅淮蠹胰しQ“硬漢”。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 20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年輕就該有夢想與堅守。青春應該屬于夢想,因為夢不斷地去追求去奮斗的青春才是最美麗的。夢想人人都可以擁有,而能夠一路堅持下來的人卻很少。我們在追夢的過程中會遇到迷惘與挫折,這屬于一個追夢者的人生滋味?纯催@些“大國工匠”哪一個不是千錘百煉,哪一個不是嘔心瀝血,他們?yōu)榱俗龊妹恳坏拦ば颍瑹o數(shù)次做著同樣的工作,進行著反復的操作。

  爭做自己行業(yè)的大國工匠。這些“大國工匠”,基本都是奮斗在生產第一線的杰出勞動者,他們將簡單的招式煉化成自己的絕技,他們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演繹著人生的精彩,他們以其聰明才智、敬業(yè)勤勉,書寫著一線勞動者的不平凡。他們?yōu)槲覀兊臅r代、為我們的社會做出突出的.貢獻,讓我們?yōu)橹痼@,為之嘆服,為之激動,為之點贊。我們要學習他們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把自己的工作做到精益求精,在通往工匠的路上砥礪前行,為公司為國家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我們要更加努力的學習知識和技能,我們要不斷地進步充實自己,扎扎實實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 21

  徐立平是航天科技特級技師,自1987年參加工作以來,30余年一直從事固體火箭發(fā)動機藥面整形工作,該工序是固體火箭發(fā)動機生產過程中最危險的工序之一,被喻為是“雕刻火藥”。多年來,他承擔的戰(zhàn)略導彈、戰(zhàn)術導彈、載人航天、固體運載等國家重大專項武器裝備生產,次次不辱使命。安全精準操作,工藝要求0.5毫米的'整形誤差,他卻始終控制在0.2毫米內。在重點型號研制生產中,他經常被指定為唯一操作者,在高危險、高精度、進度緊等嚴苛的生產條件下,經他整形的產品型面均一次合格,尺寸從無超差。

  多年來,他先后數(shù)十次參與發(fā)動機缺陷修補型號攻關,并創(chuàng)新實現(xiàn)了真空灌漿、加壓注射等修補工藝。在某重點戰(zhàn)略導彈發(fā)動機脫粘原因分析中,他憑借扎實的技能和超人的勇氣,鉆入發(fā)動機腔、精準定位并對缺陷部位完成挖藥、修補,修補后的發(fā)動機最終成功試車,保障了國家重點戰(zhàn)略導彈研制計劃順利進行,為國家挽回數(shù)百萬元的損失。為解決手工面對面操作帶來的安全隱患,徐立平帶領班組開展機械整形技術攻關,推動實現(xiàn)了包括“神舟”系列在內的20余種發(fā)動機遠距離數(shù)控整形,填補了國內行業(yè)技術空白。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 22

  “跟著師傅學技術,很過癮。”鄭志明的徒弟們對記者說。

  鄭志明非常注重“傳幫帶”,在培訓技能人才方面,他有自己的一套“秘籍”。他發(fā)明的“調芯鉆孔法”“研推修銼法”是鉗工技能比賽中的“殺手锏”,徒弟們憑借這份“獨門心法”,多次在市、區(qū)級比賽中取得好成績。

  這些年來,鄭志明每年免費授課200多課時,先后帶出了50余位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公司特聘專家等高技能人才。

  謝評周就是鄭志明一手帶出來的“高徒”。他從一名一線裝配鉗工快速成長為工匠人才,31歲的他已經是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待遇的技能專家。

  謝評周曾問過鄭志明:“您不怕‘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嗎?”

  鄭志明哈哈一笑說:“我希望到我退休時,別人介紹我,不是夸我,而是夸我的徒弟,說‘這就是某大工匠的師傅’!

  除了高超的'技能水平,徒弟們也被他敢于向技術難題“亮劍”的精神鼓舞。

  以鄭志明命名的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承擔著數(shù)十個攻關項目,為廣西的汽車生產源源不斷地提供新技術、新設備。

  一位“智慧”工匠的身后,站著一群為廣西汽車制造業(yè)轉型升級不斷貢獻才智的高端技能人才。車間班組里的“傳幫帶”一直是工人成長的重要基石。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相關文章: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01-09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05-30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精選]08-15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優(yōu)]08-22

(精品)大國工匠人物事跡06-10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合集]08-22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優(yōu)選10-07

大國工匠事跡02-27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13篇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