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數花生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什么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數花生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數花生教學反思1
3月15號上午第三節(jié)課,我講了學校安排的組內公開課,內容是《數花生》,課堂上我用了“五環(huán)節(jié)”進行教學,課堂開始我用一個謎語進行導入,目的是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接下來是學生“學”的環(huán)節(jié),讓孩子們把準備好的'花生慢慢的放在桌子上,自己數一數有多少個?(評價:表揚動作迅速又安靜的小組),完了叫一些孩子進行匯報結果,讓一個孩子到展臺上進行演示,其他孩子監(jiān)督,看有沒有出錯,孩子順利完成了,問孩子你剛才是怎么數的呢?孩子回答:“拿一個數一個!,然后我接著說:“像這種拿一個數一個的數數方法就叫做“一個一個數”。”(板書:一個一個數)(評價:表揚剛才學的環(huán)節(jié)里優(yōu)秀的小組)接下來進行“議”的環(huán)節(jié),我說:“孩子們除了這種數數的方法還有其他的數數方法嗎?
下面小組討論一下,小組合作開了……”,孩子們討論著……各個小組討論陸續(xù)結束,喊完自己的組號迅速坐好了。我說:“小組合作結束了,(表揚:議這個環(huán)節(jié)表現好的小組),下面我們進行展示環(huán)節(jié)”
數花生教學反思2
數學活動是思維的體操,是培養(yǎng)、發(fā)展學生智力的最好學科。但數學的特點之一是抽象、枯燥,而小學數學課外活動以其新穎、生動、形象、有趣的特點,使枯燥的數學問題趣味化,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在教學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數豆子”后,我便給學生留了一個家庭作業(yè)。內容如下:可以借助杯子、碗、用手抓等來估計一斤花生米的顆數,把方法、步驟記錄下來,可以配上照片或圖畫,也可采用列表格的方式。等把學生的作業(yè)收上來時,我驚喜萬分,學生用了很多種方法來估算一斤花生米的粒數。一個平時不愛說話的男生描述到:“先抓一把花生米,數出是多少粒,放到杯子里,再拿一個同樣的杯子裝滿花生米,比較兩個杯子的高度,估測出滿杯花生米的粒數。再裝一裝,看一斤花生米能裝幾滿杯,從而估測一斤花生米的粒數。”這么多的步驟學生記得如此清楚,看來“數豆子”這節(jié)課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意外收獲
這個小小的作業(yè),真是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在這個活動中學生還真是有不少的收獲呢!
我發(fā)現學生在數一份花生米時,自覺地運用第一單元中“數鉛筆”的方法,有2粒2粒數的、有5粒5粒數的。學習能夠做到學以致用,融會貫通是非常好的。我發(fā)現在利用重量估算花生米時,有的學生家里沒有砝碼,居然能夠想到利用5塊巧克力來估測100克花生米粒數的方法,因為一塊巧克力的重量是20克。在這個活動中,學生不但學到了有關重量的知識,為后面的學習打下了基礎,更重要的是學生學會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看到了數學代換的生活原型。我想,在今后的學習中,如果這個學生碰到了類似的代換題目,一定會比別的學生更靈活地解決生活難題,因為他頭腦中有代換的生動映象。在活動的過程中,學生對標準的統(tǒng)一性也有了體會。如有的學生在活動記錄中用到“我狠狠地抓了一把”“平平的一杯”等,也有的學生在結論中明確地指出“每次稱量要一致才能準確”。同時,學生還發(fā)現“花生個大,數量會少;花生個小,數量會多”這樣的問題。
此外,學生得出結論的科學性令我吃驚。如一位學生這樣寫道:“我家一斤花生米的粒數是750粒!币簿褪钦f,學生意識到了花生米顆粒大小的問題。還有的學生用了三種不同的方法來估測花生米的粒數,所以三個數據都不同。該學生得出結論為“估計一斤花生米約有1000粒左右”“一斤花生米數量大約在740粒至756粒之間”,能夠把三次的總數進行比較得出結論本身就體現了估算的意義。如果家長能夠和學生再討論一下三次的結果為何不同(讓學生知道誤差),但又有什么共同點(總數在一定的范圍內),相信學生對于估算會理解得更深。
有的學生在估算完之后,還進行了實際粒數的計量,而且把兩次的數據進行了對比,真正體會到了估算的價值。
二、存在問題
由于估算的數很大,許多學生都列了一個很長的.算式,如8個52相加、5個95相加、183+183+183+62=611等,而計算能力較強的學生善于運用豎式計算。77名學生僅有2名學生想到了估算,可惜沒有把估算的過程寫下來,說明家長和學生的估算意識不強,總想追求一個更加相對準確的數字。其實,可以用估算解決問題的話,就可以將很復雜的計算轉化成很簡單的口算由學生自己完成,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在親子活動中,家長的指導對學生來說很重要,但家長的參與也一定要適度,絕對不能全權代理,讓學生當個看客。在操作的過程中,讓學生養(yǎng)成邊操作邊記錄的好習慣。呈現活動材料時,我們不應一味地追求美觀精致,應該呈現學生最原始、最真實的學習材料。
有的學生把花生米雖然分成了3杯,但每次都數出精確的數,就失去了估數這個活動的意義了。還有一個學生用了三種不同的方法估算,而結果競出奇的一致,仔細觀察,個別數有改過的痕跡。為何改數?這顯現出對估算及其價值的不理解。
三、我的思考
通過這次活動,我感覺到部分家長和學生對這次估數活動的目的、意義理解存在差異,導致出現實際數等現象。教師應對此次活動的目的、意義加以說明,這樣會對家長和學生有一定的幫助。
在活動中發(fā)現家長對學生的指導方法及對活動背后深層次的思考存在差異,如在規(guī)律、誤差的分析上,直接影響學生的收獲。我想,應該設計什么樣的問題,才能給家長和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
此外,從交上來的材料看,大部分都是打印,配著工整的乘法算式,一看完全是家長包辦代替完成這項作業(yè)的。怎能體現學生的參與呢?我覺得把學生估算過程的照片照下來貼上,既省事又真實,再配上學生記錄的原始數據,不是很好嗎?當然,有的學生繪畫能力強,自己把過程畫下來也很好。總之,交上來的材料最能體現出親子活動的過程才是最好的。
數花生教學反思3
《數花生》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二冊第三單元第一課時內容。本節(jié)課主要結合多種數數活動,會數100以內的數,初步認識100以內的數,感知100的意義。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20以內數的認識,已經有了10個一是1個十的經驗,但由于認識的數只是限于20以內,因此還沒有建立起以“十”為單位按“群”計數的概念,所以在數數的過程中往往會產生遺漏和重復。在本節(jié)課中,我設計了一個數珠子的情境,先給每人發(fā)一杯珠子(大約100顆),讓學生分別一個一個,兩個兩個,五個五個,十個十個。讓學生對于100以內數的排列有一個整體的`感知,同時也讓學生感知到當數量很多時,用十個十個地數會更簡便。
雖然上學期有數數的經驗,但在本節(jié)課中也發(fā)現了較多的問題:1、一個一個數時,當數到19,29,39,……時,有部分同學要思考很久才能數對。2、兩個兩個地數對于有部分學生難度較大。3、數出二十七后面的五個數,有少部分學生總會把二十七帶上。解決措施:針對這些情況的出現,我覺得還是大部分學生對于數的順序還不夠熟悉,數感不強,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不要因為簡單就以為學生應該都會,越是簡單的越要多問幾個為什么,例如:29后面為什么是30,可以結合計數器讓學生再次加深印象,當學生對于數的排列順序熟記于心時,很多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數花生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數花生教案03-30
數的產生教學反思04-12
《數的運算》教學反思04-06
近似數教學反思04-07
《數的認識》教學反思04-16
數的認識教學反思04-16
落花生的教學反思04-22
《落花生》教學反思04-09
落花生教學反思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