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四年級語文下冊《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反思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是一篇書信體文章。文章作者用飽蘸情感的筆墨抒寫了自己失去父親之后的悲痛心情,并自然地從心底發(fā)出強烈的呼吁:要和平不要戰(zhàn)爭!文章語言樸實,感情真摯,內容淺顯易懂,因此在設計教學時,可重點讓學生通過美讀來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本文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談戰(zhàn)爭和戰(zhàn)爭的危害。我的初衷是:讓學生了解戰(zhàn)爭的殘酷、無情,才能讓他們與作者產生共鳴,才能讓他們也由衷地發(fā)出“要和平不要戰(zhàn)爭”的呼吁。而本文對戰(zhàn)爭的描述僅僅是這樣幾句話!八麉s被戰(zhàn)爭奪去了寶貴的生命!薄安簧俚貐^(qū)還彌漫著戰(zhàn)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因此,在課前我讓學生查找有關戰(zhàn)爭的資料,讓他們在課前就了解戰(zhàn)爭,為課堂朗讀醞釀感情基礎。這一點做得還是很及時、到位的。課堂上學生談起戰(zhàn)爭滔滔不絕,且提起戰(zhàn)爭的危害性,學生們更是深惡痛絕。“太可怕了!”“我們要遠離戰(zhàn)爭!”這發(fā)自學生內心的呼喚是那么強烈。能達到這樣的效果當然得益于課前的準備。
但是,課堂上學生朗讀并不“美”,仔細想想,原因有二個。一是,開始時老師的范讀束縛了學生的思想,使學生總是處在模仿狀態(tài),沒有去認真體驗、感悟。因而朗讀時缺乏感情,不能達到以情動人的效果。二是沒有注重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使學生對文本缺乏感情,對文中的主人公缺乏同情心,沒有將自己融入文章的情境中去。自然,在朗讀中學生不能充滿激qing,因而不能達到以情動人的效果。
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向四十分鐘要質量?磥韨湔n時不僅要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而且要充分的備好學生,只有“以學生為本”的課才是最成功的課。
【四年級語文下冊《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與反思04-30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反思05-30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04-30
小學語文教案: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01-10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的教案03-06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教案03-05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104-30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304-30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