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小班社會教案五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社會教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班里有許多玩具,玩過玩具后要把它放回原處。
2、嘗試根據(jù)玩具標記圖,一一對應收拾擺放玩具。
3、愿意參與集體勞動。
4、讓幼兒體會游戲的樂趣,發(fā)展幼兒開朗,樂觀的性格。
5、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活動準備:
1、會發(fā)生的娃娃。
2、玩具標記圖,幼兒用書,送玩具回家。
活動過程:
1、以送玩具娃娃回家的游戲形式,引起幼兒興趣。
將玩具娃娃藏在教室的某個角落,帶領幼兒尋找發(fā)出哭聲的玩具娃娃。
找到娃娃后關心娃娃為什么哭?家在哪里?然后把娃娃送回家,并啟發(fā)幼兒想象自己找不到家會怎樣?懂得玩具玩好后要送回家。
2、認識玩具標記圖,初步學會一一對應收放玩具。
教師提問:我們還有哪些玩具?這些玩具的`家在哪里?怎樣幫助它們找到自己的家?
教師出示幾種不同的玩具和設計好的玩具標記圖,讓幼兒說說這些玩具找誰做自己的標記最合適。
幼兒自己手拿標記圖尋找,貼在相應的玩具籃上。
根據(jù)玩具籃子的數(shù)量,選擇相同數(shù)量的幼兒將玩具根據(jù)標記放回玩具柜里。
2、游戲“送玩具回家”,鞏固一一對應收放玩具。
將剛才的玩具拿出來,一部分幼兒送,一部分幼兒評“什么玩具走錯了家。
游戲可重復若干遍,讓每位幼兒都參與。
3、幼兒閱讀操作活動。
引導幼兒打開幼兒用書,觀察畫面說說:圖上有什么?圖上的小朋友早干什么?啟發(fā)幼兒用連線的方法將
活動反思:
開學以來,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玩完玩具的時候,經(jīng)常把玩具亂扔,掉在地上的就亂踢或就當沒看見,不會把玩具放回原來的地方,也不知道輕拿輕放。通過社會活動“玩具找家”對幼兒進行一些教育,知道自己班里有許多玩具,玩過玩具后要把它放回原處,然后通過幼兒的親身操作,讓幼兒知道了一些正確行為:輕拿輕放,不亂扔,懂得了以后在游戲活動中都應該好好玩玩具,收玩具。這樣就能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地上的玩具放回筐子里面。
小百科:玩具,泛指可用來玩的物品,玩玩具在人類社會中常常被作為一種寓教于樂的方式。
小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知道遇事應想到別人,不能光顧自己。
2、體驗與同伴共同分享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豬八戒木偶或圖片。
2、幼兒帶一樣自己喜歡的東西。
活動過程:
1、出示豬八戒木偶或圖片,引起幼兒興趣。
2、幼兒聽教師講述故事《豬八戒吃西瓜》,了解故事內(nèi)容,知道遇事應想到別人,不能光顧自己。
提問:(1)豬八戒開始是怎樣分西瓜的?;師最后有沒有這樣做?
(2)豬八戒是怎樣獨自一人吃掉一個大西瓜的'?
。3)孫悟空是怎樣教訓他的?
。4)豬八戒做對了嗎?為什么?
3、鼓勵幼兒與他人分享自己的物品。
。1)幼兒互相介紹自己帶來的物品名稱、玩法、吃法。
。2)啟發(fā)幼兒與別人共同分享,體驗快樂。
教師:你有好看的書、好玩的玩具、好吃的東西,自己一人享用,有意思嗎?怎么辦?(與別人一塊玩、一塊吃)
(3)幼兒共同分享。
教師:你覺得大家一起玩、一起吃開心嗎?為什么?
活動反思:
小班幼兒大多不愿意與他人分享,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們認為分享就是失去。在他們看來分享就是:我好吃的東西給別人吃了,我沒有了;我好玩的玩具給別人玩了,我暫時沒有玩了。所以,我通過這樣的教育活動來培養(yǎng)幼兒自發(fā)的分享行為,讓幼兒真正認識“分享”的意義。通過分享這個行為也可以讓幼兒之間自發(fā)地發(fā)生一些社會性的交往,這對孩子學會交往、進行友好相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小班社會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學習正確使用筷子。
二、活動準備:
小木塊、小布包子、餃子、雪花片、玻璃球、黃豆等。
三、活動過程:
1.謎語,引出活動內(nèi)容。
謎語:"兄弟倆,一樣長,是咸是淡它們先來嘗。"請幼兒猜猜謎底是什么,引起幼兒參與的興趣。
2.學習正確使用筷子的方法。
(1)教師出示筷子,講解正確使用筷子的方法:右手執(zhí)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個手指自然彎曲扶住筷子,并且筷子的兩端一定要對齊。
(2)幼兒每人一雙筷子,嘗試練習。
教師為每組幼兒投放難易程度不同的布包子、小木塊、玻璃球、黃豆等材料,請幼兒練習夾物。
3.鞏固游戲"誰夾得準又快"。
游戲一:撥木珠
玩法:每個小朋友一雙筷子、一個盤子、小布包子、一個大盆。教師發(fā)出指后,(教案:)請幼兒迅速用夾的方法從大盆中夾取包子,以夾得最多的幼兒為勝。
:使用筷子夾取軟的東西時,手指配合要好。大拇指往下壓,食指、中指管一根筷子,(教案:)無名指負責另一根筷子。五指力量要平衡,太緊太松都不利于使用。
游戲二:看誰夾得快又準
玩法:出示小木塊、雪花片、黃豆等、請幼兒分別嘗試夾取,多者為勝。
。赫堄變赫f說,夾不同的東西時,感覺有什么不同?誰用得最好?激發(fā)進一步提高的愿望。
4.延伸活動:
(1)請家長配合,鼓勵幼兒在家就餐時堅持使用筷子。
(2)在進餐時進一步引導孩子正確使用筷子。
小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長大后還要學習更多的本領。
2、感知長大的變化,知道自己在慢慢長大。
3、在判斷、觀察、對比中知道自己的身體、學習、生活能力都在變化。
4、初步懂得自己長大了,遇事能夠試著面對。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活動準備
1、收集幼兒小時候的衣服、物品。
2、幼兒不同時期的照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試穿自己小時候的衣服,感受自己身體上的變化
1.自己動手試穿衣服。
師:這里有一些東西,請你們來試試、穿穿,看看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討論:為什么穿不上了?
師:這些是你們自己的衣服,為什么你們會穿不上呢?
小結:這些你們小時候的東西,現(xiàn)在你們都長大了,所以都穿不上了。
二、判斷、觀察、對比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變化
1.幼兒觀看照片,發(fā)現(xiàn)自己身體的變化
師:這里有些小朋友的`照片,讓我們找一找這些照片里都有誰?!..教案網(wǎng)!他們有什么變化?
(1)讓幼兒觀看小時候身體的照片,再比較現(xiàn)在自己的身高、體重,知道自己在漸漸長大。
(2)讓幼兒通關觀看小時候沒有牙齒頭上光禿禿的照片,再比較摸摸自己的頭發(fā),感受自己的變化。
(3)師:看看我們身體上還有哪些變化呢?(同伴間相互討論)
2.觀看視頻,讓幼兒知道自己學習、生活能力的變化
(1)師:我們的好朋友巧虎也有話想對我們說,讓我們來看一看吧!
(2)師:視頻上的小朋友會做什么事了?
(3)師:那你們還會做哪些事情呢?
小結:我們小時候什么事都要找爸爸、媽媽幫忙,現(xiàn)在,我們長大了,能自己穿衣服、疊被子、走路、和伙伴一起搭積木,還會畫畫、玩油泥……學會了許多本領。
三、繪畫活動《不同的自己》
1.激起興趣:
出示范例,引起幼兒興趣。
師:這是老師小時候和現(xiàn)在的樣子,我用畫畫的形式告訴了大家,你們能不能也畫出來呢?
2.請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要求:用簡筆畫的形式,不涂色,能畫出明顯的不同之處。
3. 教師與幼兒一同欣賞《不同的自己》
師:讓我們來介紹自己小時候是什么樣的,長大了又是什么樣?
小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熊貓是我國特有的珍惜動物。
(2)知道熊貓是生活在深山竹林里愛吃劍竹的動物。
(3)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幼兒去動物園看過大熊貓,與幼兒共同收集熊貓的玩具或照片,熊貓吃竹子的圖片一張或錄象帶一盤。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熊貓的'特征和生活習性。
教師:小朋友很喜歡小動物,你們看,誰來了?,(出示熊貓玩具)
(1)提問:你們喜歡熊貓嗎?為什么?
(2)提問:熊貓是什么樣子的?
(3)提問:它生活在哪里?它喜歡吃什么?
2、引導幼兒討論大熊貓為什么是我國的國寶?
提問:你們知道大熊貓還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什么?(叫國寶大熊貓)
它為什么是我國的國寶?(它是我國的特有的動物,很早就生活在我們國家,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少,我們都要愛護它。)
3、教師用關愛的情感與幼兒共同小結:大熊貓形態(tài)可愛,動作有趣,性情溫和,是我們喜愛的動物,它是我國特有的動物,可現(xiàn)在卻越來越少,它的生存面臨的危險很多,我們都要關心它。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也存在著不足:孩子的語言表達不夠成熟,缺乏連貫性;孩子們安靜傾聽同伴發(fā)言的習慣仍需加強等等?傊谝院蟮幕顒又形覀儠⒁膺@些方面的引導與教育,爭取做得更好。
【小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社會教案:打電話_小班社會教案07-19
小班社會教案01-01
小班社會優(yōu)秀教案01-22
小班社會教案02-23
幼兒小班社會教案03-15
小班社會活動教案02-28
小班社會我會排隊教案03-24
小班社會找春天教案03-28
小班社會愛護玩具教案04-01
小班社會秋天的樹葉教案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