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方體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長方體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長方體教案1
學習目標1.探索并理解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及正確的計算。
2.結合具體情境,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問題,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學習
重點理解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及正確的計算
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問題。
過程與方法
教師活動
一.復習
1.出示長方體紙盒,
說一說:怎樣知道這個盒子的表面積?
盒子的'表面積,是指盒子哪些部分的面積?
二.鞏固練習
1.出示長方體,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
說一說,比一比,糾正學生的幾種錯誤算式。比一比哪種方法簡單。
歸納:
。ㄩL×寬+長×高+寬×高)×2
2.出示正方體,計算表面積
歸納:棱長×棱長×6
3.練一練2
、俪鍪撅嬃虾
②讓學生理解求商標紙的面積,實際就是四個面的面積。
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可以多樣的。
4.練一練3
讓學生結合實際想一想,一個電視機布置要做幾個面。
5.練一練4
讓學生在交流中理解求墻壁的面積不用計算,
同時還要減去門窗的面積。學生活動
1.學生獨立思考
2.集體反饋。
3.學生觀察,并找出盒子的表面積。
學生找出長方體的長、寬、高。
獨立計算長方體的面積
集體反饋。
說一說長×寬是指哪一個面?
寬×高是指哪一個面?
長×高是指哪一個面?
學生獨立列式計算。
集體反饋
說一說自己的計算方法。
引導學生獨立思考
1.獨立解決問題。
2.集體反饋。
學生嘗試計算。
板書設計
長方體的表面積
長方體的表面積:
。ㄩL×寬+長×高+寬×高)×2
正方體的表面積:
棱長×棱長×6教學反思
教學中給學生提供實際操作與觀察、想象與形成表象、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等機會,都是值得教師重視和運用的。
長方體教案2
教學目標
1.理解并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
2.能運用長、正方體的體積計算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歸納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點
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公式的推導.
教學用具
教具:1立方厘米的立方體24塊,1立方分米的立方體1塊.
學具:1立方厘米的立方體20塊.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提問:什么是體積?
2.請每位同學拿出4個1立方厘米的立方體,把它們拼在一起,擺成一排.
教師提問:拼成了一個什么形體?(長方體)
這個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4立方厘米)
你是怎樣知道的?(因為這個長方體由4個1厘米3的正方體拼成)
如果再拼上一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呢?(5立方厘米)
談話引入:要計量一個物體的體積,就要看這個物體含有多少個體積單位.今天我們
來學習怎樣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板書課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二、學習新課.
。ㄒ唬╅L方體的體積
1.拼擺長方體:請同學們四人為一組,用12個小正方體來拼擺長方體,并分別記下擺
出的長方體的長、寬、高.
2.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教師提問:這些長方體有什么共同點?(體積相等)
不同點?(數(shù)據(jù)不同)
為什么形狀不同而體積相等呢?(因為它們都含有同樣多的體積單位——
12個1立方厘米)
教師引導:請觀察自己擺出的長方體長、寬、高的數(shù),除了表示出長方體的長、寬、高的長度外,還表示什么?
師生共同歸納:表示長的數(shù),如4,除了表示4厘米長外,還表示出一排擺了4個1
立方厘米的正方體.同樣的道理,表示寬的數(shù)還表示擺了幾排,表示高的數(shù)還表示有幾層.
3.
第一組:請同學們擺出一個長4厘米,寬3厘米,高2厘米的長方體,說出它的體積.
一排擺出4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一共擺了三排→擺兩層
第二組:同上要求擺出長3厘米,寬3厘米,高2厘米的長方體.
一排擺出3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一共擺了3排→擺2層
第三組:想象一個長5厘米,寬4厘米,高3厘米的長方體,說出體積.
一排擺出5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一共擺了4排→擺2層
思考:請觀察這些從實際操作中得出的數(shù)據(jù),結合拼擺成的圖形,看一看這些數(shù)據(jù)與長
方體的體積有沒有關系?是什么關系?
。ㄩL方體的體積正好等于它的長、寬、高的乘積)
教師板書: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教師:用V表示體積,a表示長,b表示寬,h表示高,公式可以寫成:
板書: V=abh.
出示投影圖:
4.自學例1.
一個長方體,長7厘米,寬4厘米,高3厘米,它的體積是多少?
7×4×3=84(立方厘米)
答:它的體積是84立方厘米.
(二)正方體體積.
1.
教師提問:此時的長,寬,高各是多少?
變成了什么圖形?
這個正方體的體積可以求出來嗎?
2.練習 棱長為2分米,它的體積是多少平方分米?2×2×2=8(立方分米)
棱長為4厘米,它的體積是多少平方厘米?4×4×4=64(立方厘米)
3.歸納正方體體積公式.
教師板書:正方體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用V表體積,a表示棱長
V=a·a·a或者V=
4.獨立解答例2.
光明紙盒廠生產一種正方體紙板箱,棱長是5分米,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
(分米3)
答:體積是125立方分米.
。ㄈ┯懻撻L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方法是否相同.
學生歸納:因為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在正方體中長,寬,高都相等,所以公式中
b,h都變?yōu)閍.變換后,雖然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公式寫出來不相同,但計算方法的實質是一樣的,都是長×寬×高.
三、鞏固反饋.
1.口答填表.
、 ( ) 2.判斷正誤并說明理由.
、 ( )
、垡粋正方體棱長4分米,它的`體積是: (立方分米)( )
④一個長方體,長5分米,寬4分米,高3厘米,它的體積是60分米.( )
四、課堂總結.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新知識?誰來說一說?
五、課后作業(yè).
1.一塊磚的長是24厘米,寬是12厘米,厚是6厘米.它的體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2.一塊正方體的石料,棱長是7分米,這塊石料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如果1立方分米石料重2。7千克,這塊石料重多少千克?
六、板書設計.教學目標
1.理解并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
2.能運用長、正方體的體積計算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歸納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點
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公式的推導.
教學用具
教具:1立方厘米的立方體24塊,1立方分米的立方體1塊.
學具:1立方厘米的立方體20塊.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提問:什么是體積?
2.請每位同學拿出4個1立方厘米的立方體,把它們拼在一起,擺成一排.
教師提問:拼成了一個什么形體?(長方體)
這個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4立方厘米)
你是怎樣知道的?(因為這個長方體由4個1厘米3的正方體拼成)
如果再拼上一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呢?(5立方厘米)
談話引入:要計量一個物體的體積,就要看這個物體含有多少個體積單位.今天我們
來學習怎樣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板書課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二、學習新課.
。ㄒ唬╅L方體的體積
1.拼擺長方體:請同學們四人為一組,用12個小正方體來拼擺長方體,并分別記下擺
出的長方體的長、寬、高.
2.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教師提問:這些長方體有什么共同點?(體積相等)
不同點?(數(shù)據(jù)不同)
為什么形狀不同而體積相等呢?(因為它們都含有同樣多的體積單位——
12個1立方厘米)
教師引導:請觀察自己擺出的長方體長、寬、高的數(shù),除了表示出長方體的長、寬、高的長度外,還表示什么?
師生共同歸納:表示長的數(shù),如4,除了表示4厘米長外,還表示出一排擺了4個1
立方厘米的正方體.同樣的道理,表示寬的數(shù)還表示擺了幾排,表示高的數(shù)還表示有幾層.
3.
第一組:請同學們擺出一個長4厘米,寬3厘米,高2厘米的長方體,說出它的體積.
一排擺出4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一共擺了三排→擺兩層
第二組:同上要求擺出長3厘米,寬3厘米,高2厘米的長方體.
一排擺出3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一共擺了3排→擺2層
第三組:想象一個長5厘米,寬4厘米,高3厘米的長方體,說出體積.
一排擺出5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一共擺了4排→擺2層
思考:請觀察這些從實際操作中得出的數(shù)據(jù),結合拼擺成的圖形,看一看這些數(shù)據(jù)與長
方體的體積有沒有關系?是什么關系?
(長方體的體積正好等于它的長、寬、高的乘積)
教師板書: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教師:用V表示體積,a表示長,b表示寬,h表示高,公式可以寫成:
板書: V=abh.
出示投影圖:
4.自學例1.
一個長方體,長7厘米,寬4厘米,高3厘米,它的體積是多少?
7×4×3=84(立方厘米)
答:它的體積是84立方厘米.
(二)正方體體積.
1.
教師提問:此時的長,寬,高各是多少?
變成了什么圖形?
這個正方體的體積可以求出來嗎?
2.練習 棱長為2分米,它的體積是多少平方分米?2×2×2=8(立方分米)
棱長為4厘米,它的體積是多少平方厘米?4×4×4=64(立方厘米)
3.歸納正方體體積公式.
教師板書:正方體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用V表體積,a表示棱長
V=a·a·a或者V=
4.獨立解答例2.
光明紙盒廠生產一種正方體紙板箱,棱長是5分米,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
。ǚ置3)
答:體積是125立方分米.
(三)討論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方法是否相同.
學生歸納:因為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在正方體中長,寬,高都相等,所以公式中
b,h都變?yōu)閍.變換后,雖然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公式寫出來不相同,但計算方法的實質是一樣的,都是長×寬×高.
三、鞏固反饋.
1.口答填表.
① 2.判斷正誤并說明理由.
、垡粋正方體棱長4分米,它的體積是: (立方分米)
、芤粋長方體,長5分米,寬4分米,高3厘米,它的體積是60分米.
四、課堂總結.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新知識?誰來說一說?
五、課后作業(yè).
1.一塊磚的長是24厘米,寬是12厘米,厚是6厘米.它的體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2.一塊正方體的石料,棱長是7分米,這塊石料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如果1立方分米石料重2。7千克,這塊石料重多少千克?
六、板書設計.
長方體教案3
活動目標:
認識長方體,知道它由6個面組成(2個正方形,4個長方形)。
通過動手操作活動,發(fā)現(xiàn)正方體與長方體的不同,并能區(qū)分。
喜歡動手制作幾何體并保持桌面清潔。
活動準備:
教具:一張放大的操作卡片。
學具:人手一張操作卡片,剪刀,膠水。
活動過程:
集體活動。
觀察操作材料。圖上有什么?(正方形,長方形),有幾個?(2個正方形,4個長方形),一共是幾個?(6個),2個正方形和4個長方形又能做成什么呢?
操作材料。
介紹制作方法。先把圖形沿黑線剪下,把虛線向上折,最后用透明膠粘住。
介紹形體名稱,區(qū)分正方體與長方體的異同。
做出來的像什么?(積木),手指長方體的一面:這叫什么?(面),數(shù)一數(shù)它有幾個面?(6個),6個面一樣嗎?(不一樣),你知道這叫什么嗎?(長方體),6 個一樣大小的'正方體圍成的圖形叫什么?(正方體),2個正方體和4個長方體圍成的圖形叫什么?(長方體)活動尋找教師中類似長方體的物品。請你們找一找、想一想教室里還有哪些東西是長方體呀。
教后感:孩子對長方體都認識,把他們堆在一起,叫他們數(shù)孩子就數(shù)不清。我想:還是要擺出實物圖,讓孩子理解,這樣效果會好一些。
長方體教案4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情景,經歷探究長方體和正方體特點的過程,能夠準確的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特點。
2、能夠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具有初步的立體空間想象能力。
3、使學生感受到長方體和正方體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習數(shù)學的良好興趣。
重點難點:
學生能夠熟練的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特點。
教學方法:
師生共同歸納和推理
教學準備:
長方體模型、正方體模型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教師出示教學板書,請學生觀察下列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點?
教師:提問學生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點?
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問題。(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個直角;四條邊,每組對邊相等;正方形四條邊都相等。)
二、講授新課
教師讓學生觀察課本插圖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或正方體?
教師提問學生:生活中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或正方體?
教師出示長方體和正方體模型,讓學生觀察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什么特點?
學生同桌之間交流討論。
教師提問學生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點有什么?
學生回答:(長方體有6個面、8個頂點、12條棱,對面面積相等;正方體有6個面、8個頂點、12條棱,6個面都相等和12條棱相等。)
學生自己填完課本14頁的表格。
三、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一節(jié)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提問學生回答)
板書設計:
長方體的認識
長方體:6個面、8個頂點、12條棱;每組對面面積相等;
正方體:6個面、8個頂點、12條棱,6個面面積都相等;12條棱長度都相等。
長方體教案5
目標:
1、初步認識長方體,知道長方體的一些基本特征。
2、能正確區(qū)分長方體和正方體。
3、在操作活動中,努力學會獨立完成任務。
過程:
一、出示禮盒(復習正方體)
1、在這個盒子里裝著一些小寶貝,會是什么呢?請小朋友上來摸一摸。
2、瞧,這些寶貝對小朋友對說:我們都有一個相同的地方,你知道是什么嗎?
3、正方體有幾個面?
4、這6個面都是什么形狀的?
5、這些正方形都一樣嗎?
二、出示長方體
1、噓,告訴你們一個小秘密,在這些正方體中,還藏著一個小寶貝呢,你知道它藏在哪嗎?請你來找一找。
2、它是誰呀?(一塊糕)
3、它和正方體一樣嗎?它是什么形狀的?
4、原來它是長方體,這個長方體有幾個面?請小朋友來數(shù)一數(shù)。
5、教師總結:長方體有6個面。
6、這6個面都是什么形狀的?它們都一樣大嗎?
7、小結:這個長方體6個面都是長方形的,它們不一樣大,有的大,有的小。
三、出示特殊的長方體
這個盒子是什么形狀的?有幾個面是正方形的?
小結:有的長方體6個面是長方形的`,有的長方體中2個面是正方形的。
四、尋找長方體中哪2個面是相等的,請幼兒每人一個長方體觀察。
師總結:長方體中相對應的2個面是一樣大的:上下、前后、左右。
五、回憶生活中哪些物品是長方形的。
六、出示教師收集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物品,請幼兒說一說哪些是長方體,哪些是正方體。
七、幼兒操作:給正方體涂上紅顏色,給長方體涂上綠顏色。
長方體教案6
教學內容:
長方體的表面積
教學目標:
1、 在操作、觀察活動中,探索并理解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及其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 豐富對現(xiàn)實空間的認識,發(fā)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3、 結合具體情境,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問題,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學重點:
探索理解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及其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正確建立表面積的概念.
教學準備:
學生每人準備長方體、正方體盒子一個,剪刀一把。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需要計算一些物體的表面積。如粉筆盒需要多少紙皮?教室的四面墻壁需要土上多少涂料?裝修房子要貼上多少瓷磚?這些都需要計算表面積。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長方體的表面積。
請同學們思考什么是長方體的表面積?
二、探索新知
1、老師演示課件,學生邊看邊思考:
1)長方體有幾個面,每個面是什么形狀?
2)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它們的面積怎么樣?有幾組面積相等的長方形?
2、將自己準備的盒子量出長、寬、高,沿一條棱剪開,得到長方體的展開圖,并將展開后圖形的每個面標上“上、下、前、后、左、右”。
我們把長方體或者正方體的6個面的面積總和加起來就叫做它的表面積。
3、教學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例1:教師演示課件,學生讀題,如圖。
3cm
5cm
教師啟發(fā):“做這樣一個長方體紙盒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紙板”就是要計算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首先要找出每個面的長和寬.根據(jù)長方體的長、寬、高可以計算每個面的'面積,把每個面的面積合在一起就是表面積.
上、下面變粉色并閃動,學生填空,長__,寬__,面積__;
前、后面變黃色并閃動,學生填空,長__,寬__,面積__;
左、右面變綠色并閃動,學生填空,長__,寬__,面積__。
所以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是:
7×5×2+ 5×3×2+ 7×3×2
上下兩面前后兩面左右兩面
面積的和面積的和面積的和
學生計算其結果。
4、這道題還可以怎樣列式解答,要求學生自己做,待學生獨立做完后,教師訂正。
。7×5 + 5×3 + 7×3) ×2
上面面積 前面面積 左面面積
比較兩種方法,引導學生說出根據(jù)乘法分配律可以把第一個式子改變成第二個式子,而第二種更簡便些。
引導學生概括,推出長方體表面積公式:
(長×寬+長×高 +寬×高)×2
三、鞏固練習
1、估一估,算一算 18頁
2、試一試 .
給棱長為0.8米的正方體木箱的表面涂上油漆,涂漆部分的總面積是多少?
3、討論:如何計算正方體的表面積?
4、小結:正方體的表面積=棱長×棱長×6
四、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我們學習了長方體的表面積有什么用?(鋪地磚、粉刷墻壁、計算長方體罐頭商標紙的大小,都要用到這部分知識)
五、板書設計.
長方體的表面積
長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例1.做一個長7厘米,寬5厘米,高3厘米的長方體紙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硬紙板?
第一種:7×5×2+5×3×2+7×3×2
=70+30+42
。142(平方厘米)
第二種:(7×5+5×3+7×3)×2
。71×2
。142(平方厘米)
答:至少需要142平方厘米硬紙板.
長方體教案7
教學內容:
正方體、長方體的表面積。
教學目標:
1.理解什么是立體圖形的表面積;
2.掌握正方體與長方體的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3.正確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正方體與長方體的表面積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如何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長方體,正方體,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 聯(lián)系實際,揭示課題
同學們,學校利用這個假期同學們休息的時間,要對我們的教室進行從新粉刷。
在粉刷之前,校方提前進行了資料收集,收集的資料如下:
1. 每個教室的長8米,寬5米,高3米;
2. 每個教室要對四壁和屋頂進行粉刷;
3. 每個教室門窗的面積共20平方米;
4. 每個教室要粉刷三次;
5. 第一次粉刷每平米用涂料0.5千克;第二次和第三次粉刷每平米只用去涂料0.2千克。
6. 我校共有 個教室需要粉刷。 你能根據(jù)校方收集的上述信息幫助校方計算出應該買多少涂料嗎? (揭示課題)
二、師生交流,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看到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生1:什么叫表面積?
生2:長方體與正方體的表面積怎么求?它們的表面積之間有什么關系?
生3:學了這些知識有什么用處?
[用與實際相聯(lián)系的事例來引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愿意學。這也正是符合了心理學中:教學過程始終是伴隨著學生的情緒,并且智力活動也受其極大的影響的論點。在良好的情景創(chuàng)設下,學生學習十分容易地投入。]
三、師生互動,探究問題
1. 學生操作,解決問題;
。1)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正方體紙盒,請將這個正方體紙盒沿著棱剪開。 (學生操作) 我們將正方體沿著棱剪開,就得到了一個正方體表面的展開圖。
。ǔ鍪緦W生得到的正方體表面的展開圖。)
(2)引導學生觀察得到的正方體的展開圖,思考:正方體表面的展開圖有什么特征?
[學生通過操作得到正方體表面的展開圖,由于沿著不同的棱剪開,就得到的正方體表面的展開圖也不同,因此會有多種展開圖,至于有哪幾種展開圖之一知識在二年級下的學習中已經解決,教師不需要展開。]
2. 組內交流,發(fā)表見解;
(1)正方體表面的展開圖有6個正方形的面組成。 (2)它們的形狀都相同。
。3)它們的面積都相等。
3. 教師引導,深入探究;
。1)想一想可以怎么求這6個面的面積總和。 先求出1個面的面積,再乘以6,就是這6個面的面積總和。
。2)請你試著求一求你手中的正方體6個面的面積總和。
注意:先測量棱長的尺寸,再計算,取整厘米數(shù)。 (學生計算) 看書鞏固,掌握方法; 剛才我們計算的就是正方體的表面積,那什么是正方體的表面積?正方體的表面積可以怎么求呢?書上有具體的介紹,請打開書,翻到P39,看書回答:
(1)什么是正方體的表面積?
(2)正方體的表面積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學生通過對自己手中的正方體表面的展開圖的觀察,自主探究,得出了什么是正方體的表面積。正方體的表面積可以怎么求的結論。最后通過看書規(guī)范自己的結論。]
四、巧加點撥,學而致用
1.追隨上知,質問質疑
拿出手中的長方體紙盒,指出它的表面積,說說什么是長方體的表面積? 知道它的面積該怎樣計算嗎?
2.遷移知識,靈活運用
學生利用所學方法推導長方體的表面積計算公式。
3.組際交流,發(fā)表見解
4.看書小結,掌握方法
請打開書,翻到P40,看書回答:
。1)什么是長方體的表面積?
。2)長方體的表面積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5.引用方法,靈活解答
算一算你同桌手中長方體的表面積。
[凡是學生能獨立思考的,就放手讓學生自己獲得;凡是能通過小組合作解決的問題,就通過班級適當交流取得共識。當學生獨立思考、合作學習都不能很好解決時,教師再適時指導、點撥。]
長方體教案8
目標:
1.感知立體圖形的特點,能找到共同屬性。
2.學習運用非平面的內的計數(shù)方法。
3.感受到體積的存在,萌發(fā)探索的興趣。
準備:自帶一個小紙盒、記號筆每人兩只、油泥每桌一份,米、兩個杯子
過程:1.介紹自己的紙盒,引出課題
每個小朋友拿一個紙盒和桌上的小朋友比一比,用好聽的話說說你的紙盒是什么樣的?
2.認識長方體的'面
(1) 用一支筆數(shù)一數(shù)它的臉(面),用數(shù)字寫在中間,要有順序的數(shù)。
(2) 匯報自己數(shù)的情況,讓幼兒介紹數(shù)的方法(怎樣數(shù)不會漏掉?)
(3) 每個盒子都有6個面,6個面它們都一樣嗎?
(4) 教師在黑板上記錄,并。
" target="_blank" >推薦: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小紅帽送點心》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高個子和矮個子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手影戲的秘密》
3.認識長方體的頂點
(1) 除了這些面以外還有什么一樣的地方?
(2) 給頂點用一點點油泥做一頂小帽子,一邊戴帽子,一邊數(shù)一數(shù)有幾個頂點(幼兒不知道是頂點時不要直接說頂點)?
(3) 幼兒匯報,以及說說數(shù)的方法,教師記錄頂點8個。
4.認識長方體的棱
(1) 除了這些面和頂點以外還有什么一樣的地方?
(2) 用記號筆畫棱,一邊畫一邊數(shù)棱有幾條(幼兒不知道是棱時不要直接說棱)?
(3) 幼兒匯報,以及說說數(shù)的方法,教師記錄。
(4) 教師這種有6個面,8個頂點,12條棱的叫立體的。
5.了解長方體的體積
(1) 摘掉帽子,打開盒子,里面是什么?
(2) 教師出示兩個大小不明顯的盒子問,如果里面裝滿東西,哪個盒子裝的多?
(3) 我們什么辦法可以知道?(教師用米進行演示)
6.延伸
我們用牙簽把盒子打開,看看有什么變化?(面、頂點、棱還在嗎?)
長方體教案9
活動目的:
1、能叫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名稱,認識它們的主要特征。
2、進一步鞏固對正方形和長方形的認識,了解平面和立體的不同。
3、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4、引發(fā)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活動準備:
長方體、正方體積木、紙盒
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硬紙片,正方形和正方體的一個面的面積相等,長方形和長方體的.一個面的面積一樣大。
活動過程:
1、復習鞏固認識正方形和長方形。
教師分別出示正方形和長方形,讓幼兒說出它們的相同和不同的特征。
2、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告訴幼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名稱。
3、發(fā)給幼兒(每組)長方體、正方體、正方形、長方形各一個,讓幼兒隨意擺弄,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它們有什么不同與相同。
4、教師與幼兒一起比較、總結:按順序數(shù)一數(shù),長方體有六個面,它的每一個面一般都是長方形,正方體也有六個面,每個面都是正方形(用正方形和正方體的每個面重疊比較)它的六個面一樣大。
5、讓幼兒說出生活中見過哪些物體是長方體。哪些物體是正方體。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我通過比較法、觀察法、對比法,讓幼兒能直觀看到形與體的區(qū)別和本質聯(lián)系,從而了解平面和立體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點,從而解決活動的重難點使活動有效開展。
本文擴展閱讀:長方體(又稱矩體)是底面為長方形的直四棱柱(或上、下底面為矩形的直平行六面體)。其由六個面組成的,相對的面面積相等,可能有兩個面(可能四個面是長方形,也可能是六個面都是長方形)是正方形。
長方體教案10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理解長方體的表面積的意義,由此建立表面積的概念。
2、能根據(jù)現(xiàn)實情景和信息,通過動手操作、小組合作、觀察思考等方法,去探求長方體的計算方法,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探求意識和探求能力。
3、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初步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并在探究過程中獲得積極的數(shù)學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理解長方體的表面積的意義,建立表面積的概念。
教學難點:掌握長方體的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流程: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復習長方體的特征。
師:同學們,我們上節(jié)課已經認識了長方體,知道它們是由6個長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那么它們都有哪些特征?
生:長方體有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相對的面完全相同(特殊情況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相對的棱長度相等。
2、師:同學們說得真好,都已經掌握了長方體的特征。那么今天我們繼續(xù)來研究長方體,一起來探究一下長方體的面。
二、實踐操作、探究新知
1、教學長方體表面積的概念。
師:現(xiàn)在老師手中有一個長方體紙盒,昨天同學們回家也都做了一個,剛才我們說長方體有6個面,他們分別是,(邊說邊指),那么如果我們沿著長方體的某些棱剪開,再展開,會是什么形狀呢?
接下來學生動手剪(強調要求)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展開后,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我發(fā)現(xiàn)原來的立體圖形變成了平面圖形。
生:我發(fā)現(xiàn)長方體展開后還是由6個長方形組成的。
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演示(實物展開后貼在黑板上)
師:同學們,你們現(xiàn)在還能像中一樣找到剛才指出的前面嗎?后面又在哪里呢?你還能找出上、下、左、右分別在什么地方嗎?
生:能。
師:那么請你們在自己的`長方體展開圖中標出上、下、左、右、前、后。
師:觀察長方體展開圖,回答下面的問題:
。1)我們知道長方體有6個面,哪些面的面積是相等的?
生:前后面,左右面,上下面是相等的。
師:為什么?
生:長方體相對的面完全相同。
。2)每個面的長和寬與長方體的長、寬、高有什么關系?(同桌合作)
生:上、下每個面的長和寬是長方體的長和寬,每個面的面積是長x寬;前、后每個面的長和寬是長方體的長和高,每個面的面積是長x高;左、右每個面的長和寬是長方體的高和寬,每個面的面積是寬x高。
師:同學們,像這樣我們把長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長方體的表面積。
。ò鍟罕砻娣e)
。2)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
師:那么怎樣求長方體的表面積呢?
小組合作:1,先獨立思考,記錄下自己的方法。
2,小組內交流,探討哪種方法更簡便。
學生作業(yè)展示:長x寬x2+長x高x2+寬x高x2
或者(長x寬+長x高+寬x高)x2 分別解釋
教學例1。
出示例1:做一個微波爐的包裝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紙板?(出示)
問題:要求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紙板,實際上就是求這個長方體包裝箱的什么?
生:實際上就是求這個長方體包裝箱的表面積。
根據(jù)上面咱們總結出的公式來求一下表面積
方法一:0.7×0.5×2+0.7×0.4×2+0.5×0.4×2=1.66(平方米)
方法二:(0.7×0.5+0.7×0.4+0.5×0.4)×2=1.66(平方米)
。3)通過剛才的操作與例題,你覺得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需要哪些條件,又該如何計算呢?歸納總結
三、深化提高,綜合應用
1、完成教材第25頁練習六的習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組織交流。
2、完成教材第24頁做一做。
。1)指導學生讀題,理解題意,讓學生發(fā)現(xiàn)本題中“沒有底面”這條信息很重要。
。2)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組織交流。
四、歸納知識,總結學法
師:同學們,時間過得真快,在這節(jié)課學習過程中,你有什么收獲或深刻感受和老師、同學說說。
長方體教案11
教學目標
(一)了解并掌握體積單位間的進率。
(二)理解并掌握體積高級單位與低級單位間的化和聚。
(三)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時,能準確地運用單位間的化聚法進行計算。
教學重點和難點
(一)體積單位進率和單位之間的互化。
(二)復名數(shù)和單名數(shù)之間的轉化。
教學用具
投影片,電腦動畫軟件(或活動投影片)。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教師: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哪些?相鄰的兩個單元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學生口答后老師板書:長度單位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厘米
教師: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相鄰的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學生口答后教師板書:面積單位
1米2=100分米2
1分米2=100厘米2
厘米2
口答填空,并說明算法和算理:
4米=( )分米=( )厘米。(算法:進率×高級單位的數(shù)。)
500厘米=( )分米=( )=米。(算法:低級單位的數(shù)÷進率。)
教師:我們復習了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的進率,和高級單位和低級單位之間轉換的方法,今天我們學習常用的體積單位間的進率和單位之間的轉化。板書課題:體積單位間的進率。
(二)學習新課
1.認識體積單位間的.進率。
(1)出示電腦動畫圖(或抽拉投影片)。
出示棱長1分米的正方體,提問:體積是多少?(1分米3。)
給一條棱涂色,提問:棱長多少厘米?(10厘米。)
1厘米3為單位,一個一個涂,涂滿一排,提問:體積是多少?一排一排涂,涂滿十排(一層),提問:體積是多少?一層一層涂,涂滿十層(即全部涂上)。提問:體積是多少?
(10×10×10=1000(厘米3)。)
教師:由此可知1分米3等于多少厘米3?學生口答后老師板書:
1分米3=1000厘米3
教師:如果把剛才的圖理解為棱長1米,即體積為1米3,它的體積是多少分米3?
再請學生看一遍電腦動畫圖后,學生口答老師板書:1米3=1000分米3。
教師:能說一說相鄰的兩個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嗎?(1000。)
(2)教師:(指黑板板書)這些是常用的長度單位,面積單位和體積單位及進率,比較它們有什么不同處?(名稱、進率兩方面。)
2.體積單位的互化。
(1)教師: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中,經常需要把體積單位進行轉化,現(xiàn)在來學習這個問題。
出示例3:(投影) 3.8米3, 0.54米3各是多少分米3?
把問題改寫成如下形式:(板書)
8米3=( )分米3
0.54米3=( )分米3
教師:看一看問題是從高級單位向低級單位轉換,還是低級單位向高級單位轉換?如何計算?并說出這樣計算的理由。
學生邊討論邊試算。然后歸納,老師板書:
因為1米3=1000分米3,8米3有8個1000分米3,列式:1000×8=8000,填8000。
(第2題同上理)1000×0.54=540,填 540。
(2)出示例4:(投影片) 3 400厘米3, 96厘米3各是多少分米3?
改寫成算式:3400厘米3=( )分米3
96厘米3=( )分米3
教師:審題時首先要注意什么?試說出這兩道小題的解答過程和算理。
學生試算,討論后,歸納并板書:
因為1000分米3為 1米3,3400分米3中包含有多少個1000分米3,就有幾個米3,列式:3 400÷1000=3.4,填 3.4。
(第2題同上理) 96÷1000=0.096填 0.096。
教師:請對比例3,例4,說一說這兩道題有什么不同?
學生討論后歸納,老師再小結并板書:
(例3下面)高級單位→低級單位,用進率×高級單位的數(shù)。
(例4下面)低級單位→高級單位,用低級單位的數(shù)÷進率。
教師:想一想,體積單位間的轉化與我們學過的長度單位,面積單位的轉化有什么相同處與不同處?(換算的方法相同,但進率不同。)
(3)*試解下面幾題:
①2米380分米3=( )米3;
教師根據(jù)學生討論情況可作提示:哪部分需要轉化?沒轉化的部分如何辦?學生口答后
再板書:2+80÷1000=2+0.08=2.08,填2.08。
、5.34分米3=( )分米3( )厘米3;
教師:哪部分可以直接填?哪部分需要轉化?(板書)1000×0.34=340,填5和340。
、3.09米3=( )米3( )分米3。
請學生直接說出列式和結果。
老師:從上面三道題的解答中,你們有什么體會?(復名數(shù)與單名數(shù)的互化,除了要注意是由高級單位向低級單位轉化還是低級單位向高級單位轉化外,還要注意審清題中哪一部分需要轉化。)
書面練習:(請4位同學寫投影片,集體訂正)課本P38做一做和補充題。
出示例5:(投影) 一塊長方體鋼板長2.2米、寬1.5米、厚0.01米。它的體積是多少分米3?
請同學們自己解答。老師巡視中可抽選一名先算出立方米,再化為立方分米,和一名直接算出立方分米的同學去板書。集體訂正時由同學自己確定哪種算法較好。
(三)鞏固反饋
口答填空,說出計算過程。(投影片)
0.5米3=500厘米3( ) 2.6分米3=2米3 60厘米3( )
(四)課堂總結
1.體積單位的進率。
2.體積單位的轉化方法。在學生總結基礎上,將例3,例4后歸納的方法匯集成一個,并板書出來:
板書設計
長方體教案12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教科書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人教版)第18~19頁例1、例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長方體,掌握長方體的特征。
2.使學生認識并理解長方體的長、寬、高。
3.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操作,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實踐能力,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和想象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 重點:掌握長方體的特征,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教學難點:初步建立“立體圖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長方體形狀的紙盒、長方體框架。
學生:長方體形狀的物品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些比較有標志性建筑物的圖片,大家一起來欣賞一下。(課件展示圖片)這些建筑物結構的形狀都有什么共同特征?
生:建筑物結構的形狀都是長方體。
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出示課件中建筑物的輪廓)
師:不只是建筑物的形狀,我們身邊的一些物品的形狀是長方體。請同學們一起來看大屏幕。(出示課件)
了解了我們身邊這么多物品的形狀都是長方體,今天我們就來更加深入的研究長方體這個立體圖形。
(貼出課題:長方體的認識,并貼出畫有長方體平面圖的卡紙)
(過渡語)師:我知道同學們也帶來了長方體的物品,請你們拿出來給同桌展示一下。
二、探究新知
(一)通過摸,整體認識長方體的面、棱、頂點。
1.師:接下來跟著老師來用手摸一摸。你摸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覺?
生:我摸到了長方體的面,長方體的面摸起來滑滑的、平平的。
師:其他同學也是這種感覺嗎?沒錯像這樣摸起來滑滑的、平平的部分就叫做長方體的面。(板書:面)
2.師:那除了面,我們還能摸到長方體的其他組成部分嗎?
(預設1)生:我還摸到了長方體的棱。
師:那請問長方體的棱在哪里呢?(請生上臺指出長方體的棱)
(預設2)生回答不出來
師邊指邊說:長方體兩個面相交的部分叫做長方體的棱。(板書:棱:面和面相交的線段)
接著讓生在自己的`長方體物品里找出長方體的棱指出來給同桌看看。
3.指導學生觀察頂點。
師:同學們三條棱相交的地方叫作長方體的頂點。用手摸摸看。(板書:頂點:棱和棱的交點)
4.師小結:同桌互相指一指說一說鞏固一下長方體的面、棱、頂點的具體位置。
。ǘ┨骄块L方體的特征
1.獨立觀察、小組合作探究長方體特征。
。ㄟ^渡語)師:剛才我們認識了長方體的面、棱和頂點,現(xiàn)在請你拿出長方體的物品,仔細觀察長方體的面、棱和頂點,數(shù)一數(shù),看一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ㄕn件出示活動要求)請生朗讀活動要求。
提示:同學們在數(shù)面、棱、頂點的數(shù)目時拿著長方體的手不要來回轉動,要想一想怎樣數(shù)比較好,不重復也不遺漏。(教師巡視指導學生觀察)
2.匯報交流,歸納長方體的特征。(課件一步步出示答案)
在匯報交流時注意:
。1)引導學生按照一定順序數(shù)面、棱、頂點的個數(shù)。
在數(shù)棱和面的數(shù)目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相對(互相平行)及相交的棱、相對(沒有公共邊的面)及相鄰的面(有一條公共邊的面)。
。2)若學生(出示有兩個面是正方形的長方體)讓學生指一指特殊的長方體中哪些面是相同的,哪些棱的長度相等。
3.師小結:通過剛才的觀察、探究,我們知道:長方體是由6個長方形(特殊情況下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有8個頂點,12條棱,并且相對的面完全相同,相對的棱長度相等。
。ò鍟6個面、8個頂點、12條棱)
。ǔ鍪菊n件,并讓生把長方體的定義齊讀一遍)
。ㄈ┱J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1.動手操作,深化認識。
。1)(過渡語)師:為了對長方體有更加深入的認識,我們大伙動動手來制作了一個長方體的框架。如果我只給你細木條和橡皮泥,該如何運用這些材料呢?
請個別生讀活動要求。
小組討論2-3分鐘,請生回答。
。A設)生:我要用細木條來當長方體的棱,橡皮泥用來黏住細木條,同時橡皮泥充當長方體的頂點。
師:同學們覺得這位同學的想法怎么樣?有沒有需要補充的?
師:我也非常贊同你的想法,下面請同學們拿出信封里的材料開始制作吧。
注意:請每組拿出一本書墊在下面再制作長方體框架。
(師巡視并指導學生制作)
(2)師:仔細觀察長方體框架,你發(fā)現(xiàn)長方體用了幾根細木條?
生:12根細木條
師:這些細木條其實就是長方體的12條棱,如果可以分成幾組?
。A設)生1:分為三組,四條長,四條寬,四條高。
(預設)生2:我想分為四組,每一組里有一長,一寬,一高。
2.認識長、寬、高。
。1)師:相交于同一個頂點的這三條棱的長度相等嗎?像這樣相交于同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過渡語)師:你們剛才都說到了長、寬、高,請問同學們誰愿意帶上你們的作品上臺給大家指一指長、寬、高分別在什么位置?
生:橫著、豎著、側著擺放長方體框架,分別讓學生指它的長、寬、高。
。2)認識不同位置放置的長方體的長、寬、高。(課件演示)
3.課堂小結:通過對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對長方體有什么新的認識?
生:我知道了長方體的面、棱、頂點
生:我還知道了長方體是由6個長方形(特殊情況下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有8個頂點,12條棱,并且相對的面完全相同,相對的棱長度相等。
三、練習鞏固
1.判斷。
。1)長方體有6個面,12條棱和8個頂點。( )
(2)長方體相對的面的大小相同,但形狀不相同。( )
(3)在長方體中,不是相對的棱長度都不相等。( )
2.想一想,做一做
書本第21面 練習五 第一題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對長方體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五、板書設計:
長方體的認識
6個面 12條棱 8個頂點
相對的面完全相同,相對的棱長度相等
長方體教案13
教學目標:
1.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認識它們之間的關系。
2.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
3.滲透事物是相互聯(lián)系,發(fā)展變化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重、難點:
1.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2.立體圖形的識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請同學們自己畫一個已經學習過的平面圖形;再請每位同學用手摸一摸畫出的圖形。老師明確:這些圖形都在一個平面上,所有叫做平面圖形。
2、教師擺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臺、長方臺、墨水瓶盒等。
教師提問:這些物體是什么圖形?
3、引入: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進一步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教師板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二、學習新課:
(一)長方體的特征。
1、請同學取出自己準備的長方體。
教師提問:請用手摸一摸長方體是由什么圍成的?
請用手摸一摸兩個面相交處有什么?
請摸一模三條棱相交處有什么?
教師板書:面、棱、頂點
2、參考討論提綱來研究長方體的特征。
討論提綱:
、匍L方體有幾個面?面的位置和大小有什么關系?
、陂L方體有多少條棱?棱的位置、長短有什么關系?
、坶L方體有多少個頂點?
小組討論,然后完成p28的表格。
面:6個,長方形(也可能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
棱:12條,相對的4條棱長度相等。
頂點:8個。
3、教師:請完整地說一說長方體的特征。
4、出示長方體框架觀察。
教師提問:框架上的12條棱可以分幾組?怎樣分?
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長度相等嗎?
教師明確: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二)正方體特征。
1、出示正方體的特征。
教師提問:看一看這個長方體與原來長方體比較有什么變化?
。ㄩL、寬、高變?yōu)橄嗟龋鶄面都變成了正方形,長方體變?yōu)檎襟w。)
2、對照長方體的特征學生自己研究正方體的特征。
學生討論、歸納后,教師板書:正方體
面:6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棱:12條棱長度都相等。
頂:8個。
3、學生討論比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相同點:面、棱、頂點的數(shù)量上都相同;
不同點:在面的形狀、面積、棱的長度方面不相同。
教師提問:看一看長方體的特征正方體是否都有?試說一說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系。
。ㄕ襟w是特殊的長方體)
教師板書集合圖:
。ㄈ┲谱鏖L方體。
制作準備:
橡皮泥八小團,細棒十二根(分成三組,每組四根長短相同)
制作過程:
1.按下圖的順序,逐步搭成一個長方體的架子。
2.成品如圖。
讓學生動手操作,然后說一說在制作的過程中有什么發(fā)現(xiàn)。
三、鞏固反饋:
1、量一量自己手中的長方體的長、寬、高,說出每個面的長和寬是多少?
2、根據(jù)圖中數(shù)據(jù)口答。
。1)(2)
。1)長方體的長是()厘米,寬()厘米,高()厘米,12條棱長的和是()厘米。
。2)這幅圖中的幾何體是()體,12條棱長的和是()分米。
。3)如圖一個長方體,它的長、寬、高
分別是9厘米,3厘米和2.5厘米,它上
面的面長是()厘米,寬()厘米,左
邊的面長()厘米,寬()厘米,相交
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長和是()厘米。
3、判斷.正確的在括號里畫√,錯誤的畫×。
(1)長方體的六個面一定是長方形。()
。2)正方體的六個面面積一定相等。()
(3)一個長方體(非正方體)最多有四個面面積相等。()
(4)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相等的長方體一定是正方體。()
四、課堂總結:
誰來說一說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和它們之間的關系?
五、課后作業(yè):
1、拿一個火柴盒,量一量它的長、寬、高各是多少?然后說一說每個面的長和寬各是多少?
2、完成p29的“做一做”。
(冀教版)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教學內容:
冀教版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教學目標:
1. 知道長方體、正方體各部分名稱,了解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以及長方體、正方體之間的關系。
2. 通過動手操作,知道長方體、正方體的不同的展開圖,加深對長方體、正方體特點的認識。
3. 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滲透一種轉化的思想,及研究方法的學習,體會學科的價值。
教學重難點:
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和長方體、正方體的關系。
教學設備:
幻燈片、一個正方體紙盒、一個長方體紙盒、直尺。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引入
出示實物圖。讓學生找出圖中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物體。(幻燈顯示)
師:同學們請看,這些物體你們認識嗎?你能從中找出形狀是長方體或正方體的實物嗎?
生:墨水瓶的形狀是長方體……
生匯報,教師進行分類。
說出生活中見到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物體。
師: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或正方體?
生:牙膏盒的形狀是長方體,骰子的形狀是正方體的。
生:……
指名發(fā)言要更多傾向于差生。
二 自主探究
1.認識面、頂點、棱的特征。
指出面、棱和頂點。
師:生活中這樣的物體有很多,拿出你準備的長方體,像老師這樣摸一摸你有什么感覺?
生:上面有平平的面,還有邊和尖尖的角。
師:這個平平的面我們就叫做長方體的面、面與面之間的邊叫做棱,三條棱相交的點叫做頂點。(也可以試著讓學生說一說他們的名稱)教師板書。
拿出正方體物體:你們能指出面、棱和頂點嗎?
再讓學生指一指長方體的。
面的特征。
師:數(shù)一數(shù)長方體有幾個面?正方體有幾個面?
生:長方體有6個面、正方體有6個面。
師:你是怎么數(shù)的?這些面有多少特征?
。ㄗ寣W生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來數(shù))
生:相對的面的面積相等。
師:你用什么辦法驗證你的猜測呢?(可以在小組內說一說)
生用一定的方法驗證相對的面的面積相等。
生:我用算的方法來驗證……
生:我用剪的方法驗證,是這樣做的……
生:我用畫的方法……
頂點、棱的特征。
師:觀察用細棒和珠子做成的正方體和長方體。
師:長方體和正方體分別用了多少根小棒、多少顆珠子?(珠子也就是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頂點",所用的小棒就相當于"棱"。)
生:正方體用了8顆珠子12根小棒,證明正方體有8個頂點,12條棱。
生:……
師:說說你是怎么數(shù)的?它們的棱各有什么特點呢?
讓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來數(shù)。
整理特征。
師:剛才我們通過觀察找到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你能把它們的特征整理在表格中嗎?
名稱 面 頂點 棱
正方體 6個面,所有的面完全相等。 8個頂點 12條棱,所有的棱的長度都相等。
長方體 6個面,相對的面完全相等。 8個頂點 12條棱,每組4條棱的長度相等。
學生先自己整理然后在小組內交流。
2. 探究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系。
師:仔細觀察表格,正方體和長方體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些不同的地方呢?
生:正方體和長方體都有……,不同的地方是……
學生匯報得出: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認識長、寬、高。
師:相交于一個頂點有三條棱,這三條棱的長度誰知道叫什么名字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
師:拿出你準備的長方體,這樣放著誰能說出它的長、寬、高?如果這樣放呢?(變換不同的方向說出)
師:你們能看圖說出每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是多少嗎?
師:你能測量長方體的長、寬、高嗎?
完成練一練第一題。
師:正方體的棱長有什么特點?那正方體每條棱的長度都叫做正方體的棱長。
練一練第二題。
三 鞏固新知
練一練的第三題。
師:看練一練的第三題,誰能把題讀一讀,然后回答。
生:……
師:前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呢?……
生:……
總結
回顧這堂課,你有什么收獲?
長方體教案14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正方體、長方體,感知它們的特征。
2.能運用觀察、比較的方法認識形體。
3.在活動中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提高邏輯推理能力,養(yǎng)成有序做事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各種正方體、長方體積木及玩具。
活動過程:
一、通過小故事,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今天老師接到一個電話,前幾天森林里刮大風,把小兔子家的房子吹倒了,小兔子非常著急,怎么辦呢?(小朋友幫助小兔搭房子)二、引導幼兒觀察搭房子的材料--積木,認識正方體、長方體。
。ㄒ唬┱J識搭房子的材料1.師:我們一起看看搭房子的材料是什么呀?這些積木都一樣嗎?
2.請每個幼兒拿一塊積木,看一看、摸一摸自己拿的積木是由什么圖形組成的?(先讓幼兒自由講講,再請個別幼兒回答)(二)引導幼兒數(shù)一數(shù)手里的積木一共有幾個圖形組成。
1.師:有的小朋友的積木是由長方形組成的,有的小朋友的積木是由正方形組成的,也有的小朋友的積木是由長方形和正方形組成的,你能告訴我,你的積木上一共有幾個圖形嗎?(幼兒數(shù),老師觀察)2.請用不同方法數(shù)的'幼兒倒前面來示范數(shù)。
3.全體幼兒用與剛才不同的方法再次數(shù)數(shù)。
。ㄈ┮龑в變河^察每個面的形狀。
1.師:小朋友都很能干,都數(shù)出了積木上由六個圖形,誰來告訴我,你的積木上是六個什么圖形?
2.小結:由六個長方形或四個長方形、兩個正方形組成的形體是長方體,由六個一樣大的正方形組成的形體是正方體。
三、幫小兔子搭房子。
1.師:現(xiàn)在,就請小朋友用這些材料來搭房子吧,要搭得既堅固又漂亮。(幼兒建構房子)
2.參觀房子,說一說搭房子的積木是什么形體的?
四、遷移經驗,運用自己感知的正方體、長方體的特征判斷自己的禮物是什么形體。
1.師:小朋友幫助了小兔子,小兔子非常感謝你們,所以給你們每人送了一份禮物,從你們的椅子下面拿出來看一看,說一說,你的禮物是什么形體的?
2.分別請拿正方體禮物的幼兒和拿長方體禮物的幼兒到前面來,其它幼兒檢查是否正確。
五、活動延伸請幼兒課后在幼兒園、在家里找一找,有哪些東西也是正方體和長方體的,然后告訴小朋友和老師。
活動反思:
本節(jié)課我通過比較法、觀察法、對比法,讓幼兒能直觀看到形與體的區(qū)別和本質聯(lián)系,從而了解平面和立體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點,從而解決活動的重難點使活動有效開展;顒娱_展中,幼兒興趣濃厚,經過操作比較,能大膽表達形與體的區(qū)別,知道體是在形的基礎上構成的,而且在拓展環(huán)節(jié),幼兒能拓展思維,積極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體的,使經驗知識得到了進一步的內化。
長方體教案15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58頁綜合應用:設計長方體的包裝方案。
【教學目標】
1、通過設計長方體的包裝方案讓學生認識到在體積相同的情況下,表面積與它的長、寬、高的相差程度有關的道理。
2、通過數(shù)學活動,運用所學知識,獲得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經驗、方法以及成功的體驗。
3、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策略意識、實踐能力和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讓學生體驗到,在體積相等的情況下,要使表面積較小,長、寬、高應越接近的道理。
【教具學具】
為每組學生準備8個規(guī)格為16×8×4(單位:cm)的長方體紙學具盒,包裝紙,直尺,透明膠,剪刀等。
【教學過程】
一、課前引入
師:觀察自己桌上的學具盒,你發(fā)現(xiàn)這些學具盒有什么特點?
生:形狀都是長方體,每個盒子的規(guī)格都是16×8×4(單位:cm),每組都有8個。
師:如果我們要將這8個長方體盒子包裝成1盒,怎樣包裝更省包裝紙呢?今天我們就運用所學知識解決這個問題。(板書課題)
二、設想與擺放
1、設想與擺放
設想:
。1)要將這些長方體的盒子包裝起來,在包裝的過程中要考慮哪些問題呢?
。2)要達到節(jié)省包裝紙的目的,應該考慮哪些問題?學生思考后發(fā)表意見:要想節(jié)約包裝紙,學具盒中間不能留空隙,表面要平整;擺法不同,所用的紙的大小不同;接頭處盡量不要浪費等等。
。3)明確長方體盒子的擺法不同是造成包裝紙用量大小的主要原因。
2、記錄與計算
。1)你認為造成所需包裝紙大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所需包裝紙的面積=所擺的長方體的表面積+接頭部分用紙量(按2dm2計算)
生:擺成的大長方體的表面積越大,所用的包裝紙越多,反之就少。
。2)究竟哪種擺法會更節(jié)約包裝紙呢?
師:你們可以先將幾個盒子擺一擺,量出所擺的長方體的長、寬、高,計算出擺成的不同長方體的表面積,從而算出所用包裝紙的面積,并將數(shù)據(jù)和計算過程記錄下來。
。3)小組合作:記錄3種不同擺法下的包裝紙用量,并選擇一種用紙最少的方案。
為什么這種方案的用紙量會最少?在全班進行交流。
三、交流與比較
比一比誰的方案用紙少,并分析出用紙量不同的原因。
重點思考并討論:
為什么同樣是將8個學具盒打捆包裝,表面積的大小會不相同?影響表面積大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將分析的原因記錄下來。
四、發(fā)現(xiàn)與思考
通過本次包裝設計,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1、物體重合的面積越大,表面積就越小,包裝用的紙也就越少。
2、同樣的體積下,長方體的表面積與它的長、寬、高的長度有關,長、寬、高的長度越接近,表面積就越小,當長、寬、高相等時,它的表面積最小。
五、知識拓展
師:解決用料省的問題在生活中有什么意義?聯(lián)系實際談自己的想法。
師:現(xiàn)在老師這里有20本數(shù)學書,想想看,怎樣擺表面積最。繛槭裁?
六、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說一說。
【長方體教案】相關文章:
《認識長方體》教案02-17
《長方體的認識》教案02-16
長方體的認識的教案03-06
《長方體的認識》教案設計11-15
《長方體的認識》教案15篇03-02
《長方體的認識》教案 趙桂芳12-16
《長方體的認識》教案 潘春香12-16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教案01-22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案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