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古實習報告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關于考古實習報告四篇
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fā)展,報告使用的次數(shù)愈發(fā)增長,報告根據(jù)用途的不同也有著不同的類型。那么,報告到底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考古實習報告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考古實習報告 篇1
歷史學與考古學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作為一名歷史學的學生無可厚非要二者兼注意之。眾所周知,考古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而在我們的授課中一直都只是理論的學習,沒有實踐?脊艑I(yè)的老師為了提高我們的實際操作能力,豐富我們的專業(yè)知識,將書本理論與實際考察相結合,我們于20xx年12月7日在考古學專業(yè)老師的安排下,來到了盤龍城遺址進行了為期一天的實地考古學習,不亦樂乎!
在去之前我們已經(jīng)對盤龍城遺址有所了解。位于武漢市北郊約5公里的盤龍城湖畔,距今已有3500多年歷史。是長江流域發(fā)現(xiàn)的第一座商代古城,面積75400平方米。遺址城內(nèi)東北部為宮殿建筑群,城外四周分布著手工作坊、民居點和小型墓地,從遺址中發(fā)掘出大量精美的商代青銅器、玉器和陶器。 它是中國商代遺址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城址,其燦爛的青銅文化、較發(fā)達的農(nóng)業(yè)、手工業(yè)、商業(yè)以及完備的城邑形態(tài)和功能,對研究城市文明發(fā)展史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F(xiàn)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遺物參觀:
在盤龍城遺址的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我們首先對盤龍城博物館陳列室進行了參觀。里面包括石器展廳、銅器展廳,玉器展廳,陶器展廳。展廳里陳列了古代先民進行生活和生產(chǎn)活動所用的遺物及制造這些東西所需的模具。工具和武器有臿、斨、斧、錛、鑿、鋸、鉞、戈、矛、刀、鏃;禮器有鼎、鬲、簋、斝、爵、觚、盉、罍、卣、盤等。在這些遺物中,特別最引人注目有一個青銅大圓鼎,高達85厘米,是迄今出土的我國商代前期最大的圓鼎;長達94厘米厚僅1厘米的玉戈,顯示了高超的琢玉技術,是目前我國出土的商代前期最大的玉戈; 高達1米的大陶缸,系商代陶器之精品,顯示了精湛的制陶工藝水準。 遺址現(xiàn)場學習:
之后工作人員帶著我們來到了曾經(jīng)的考古發(fā)掘現(xiàn)場。那里聳立著一塊石碑,上面大書“盤龍城遺址”,上面有著盤龍城遺址的簡介。然后考古工作人員向我們介紹了遺址的發(fā)掘情況, 遺址于1954年發(fā)現(xiàn),1974年和1976年,湖北省博物館與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yè)合作,進行過兩次較大規(guī)模的發(fā)掘,1979年以來,湖北省博物館又進行多次發(fā)掘。經(jīng)過多年的工作,基本上搞
清遺址的分布情況。城內(nèi)僅有宮殿、居民區(qū),手工業(yè)區(qū)和墓葬則分布在城外。城址坐落在遺址的東南部,平面近方形。每面中間各有一缺口,應為城門。城垣分段版筑,分主城垣和護城坡。城垣南部和北部發(fā)現(xiàn)有濠溝遺跡。城內(nèi)東北部發(fā)現(xiàn)大型宮殿建筑夯土臺基,西南部為一片洼地,未見遺跡。建筑基址分上下兩層,平行排列在南北軸線上,方向同城垣一致。一號、二號基址已發(fā)掘。二號基址中間未見隔墻,可復原為一座大空間的廳堂,與一號宮殿基址形成前朝后寢的格局。
介紹完畢?脊殴ぷ魅藛T向我們展示了考古工具探鏟并闡述了其用法。它為一半圓柱形的鐵鏟。一段有柄,可以接長的白蠟桿。使用時握住手柄,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垂直向下戳擊地面,可深逾20米,利用半圓柱形的鏟可以將地下的泥土帶出,并逐漸挖出一個直徑約十幾厘米的深井,用來探測地下土層的土質,以了解地下有無古代遺址。然后他向我們演示其用法,并讓我們親自體驗了一把。
他還給我們展示了在田野發(fā)掘中所見到的兩種地層關系并教我們?nèi)绾巫R別復雜的地層關系。一種是上下相疊的地層關系,稱疊壓關系;另一種是挖破的地層,稱打破關系。疊壓的地層關系,是未經(jīng)擾動的,由上而下順序相疊的地層,關系并不復雜。打破的地層關系則較為復雜,它有兩個地層之間的相互打破,也有遺跡單位之間的相互打破關系。這種打破關系,有的沒有時代區(qū)分,只是有時間早晚先后的不同,有的則有時代不同的區(qū)分,因此比較復雜。但可以肯定,被打破的地層或遺跡單位,必然比打破它的地層或遺跡單位年代要早,因為,打破的規(guī)律一般是晚的挖破早的。識別復雜的地層關系的關鍵在于區(qū)分和識別土色和土質的不同,同時還必須善于識別地層內(nèi)包含物的同異。把握了這兩個關鍵問題,就容易處理好復雜的地層關系,避免造成混亂。 田野考古發(fā)掘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而后,老師介紹了田野發(fā)掘的方法和注意事項。首先介紹了進行發(fā)掘所需的工具,其一就是確定方位的指南針,主要是用于判定探方邊沿的南北方向是否準確,即判定探方的方格是否為標準正方形。其二為野考古最基本的工具手鏟,參加田野考古的人員每人至少要有一把手鏟。主要用于刮地、壁,以辨認土質土色。手鏟的有幾種使用方法,在對不同的遺物、遺址進行挖掘時使用的方法也不同。其中一種是刮土,這是在挖掘中用的比較多的方法,用手握住把,大拇指放在把柄上,然后與地面成銳角,慢慢的刮地面。
最常見的田野發(fā)掘有遺址發(fā)掘和墓葬發(fā)掘兩大類。遺址的`具體發(fā)掘方法為“探方”法,即把發(fā)掘區(qū)劃分為若干相等的正方格———“探方”。首先用指南針于要發(fā)掘的探方西南角確定一個探方測量的座標基點。在實際工作中根據(jù)發(fā)掘對象的實際情況,探方亦可適當增大或縮小。然后開始拉線,把發(fā)掘區(qū)劃分為若干相等的正方格(演示過程中是5 × 5的方格),需要對方格進行統(tǒng)一的編號,分工發(fā)掘,以便將發(fā)掘資料匯集、納入總體記錄中。探方由主體、隔梁、關鍵柱三部分組成。探方內(nèi)的土層以土質(松、軟、硬),土色(各種顏色)和結構(含沙量等)劃分為不同的文化層,按照先上后下的順序依次發(fā)掘,以便發(fā)現(xiàn)和控制遺址、遺物現(xiàn)象,做好記錄。探方要留剖面,以觀察文化堆積的和層次。發(fā)現(xiàn)遺址后要事先觀察分析其地層關系,按其不同特點,采取不同的操作方法,仔細清理,并探明它們之間所在的位置和相互之間的關系。在全部發(fā)掘過程中,都要做好文字、繪圖、照相記錄,以保證資料的完整性。 考古學與狹義歷史學的關系:
對于此次的實地考古學習,讓我們意識到考古學與狹義歷史學相互作用巨大。首先狹義歷史學對考古學的作用主要表在于考古學要以歷史文獻記載為確定課題與研究途徑的重要參考,為考古學提供信息,為考古發(fā)掘提供一定的方面。同時,考古發(fā)掘遺物在上升到研究層面時也需要歷史學做詮釋。例如,在盤龍城考古發(fā)掘過程中,對盤龍城宮殿分布以及其作為商王朝的統(tǒng)治南方的政治、軍事、經(jīng)濟、文化的中心地位的確定都需要歷史文獻的記載來作為研究的參考。
考古學對歷史學的作用亦是不容忽視。首先考古學的發(fā)展糾正了許多錯誤的歷史觀點。例如盤龍城考古改寫了“商文化不出黃河流域”的史學觀點。盤龍城遺址的發(fā)現(xiàn),是對商王盤庚遷都之前歷史的有力補充,以鐵一般的事實證明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從商代早期起就共享著同樣的文明。商文化南漸,加速了南方原始文化的解體和青銅文化的出現(xiàn),同時大量礦產(chǎn)資源運到中原地區(qū),又促進了商文化的發(fā)展。所以,盤龍城成為殷商文明發(fā)展中的一個重要坐標。
幫助補充了文獻資料記載之不足,豐富歷史記載,開擴人們的歷史眼界。例如盤龍城屬于商文化早期遺址,距今3500多年了,歷史記載較少,距今時空差距甚大,人們對當時的生活、生產(chǎn)、思想觀念的認識非常表面,想要在對那段時期的認識取得突破,都需要取得考古發(fā)掘的支持,考古資料的發(fā)掘就更顯得非常重要?脊诺陌l(fā)掘以實物的形式加深了人們對商代經(jīng)濟水平、生活狀
況的了解,可以說,盤龍城考古幫助彌補了史料記載之不足。同時,它的發(fā)現(xiàn)對于研究南方商代文化面貌、城市的布局與性質、宮殿的形制及建筑技術,都具有重要的價值。豐富了歷史文獻記載。
個人心得:
雖然那天天氣很冷,但是對于此次的考古實習,大家都很積極。臨別時聽著考古工作人員繪聲繪色地講著他的考古經(jīng)歷,令我一片神往。通過此次實地考古學習,讓我認識到理論來源于實踐,它可以很好的指導實踐。但是紙上得來終覺淺,欲知此事需躬行。特別是作為當代大學生,不能每天束縛于教室,而應開眼認識和了解外面的世界。
考古實習報告 篇2
為了配合11年北京奧運會敦煌研究院攜手天津博物館隆重推出了《絲路放歌情系奧運---20xx年天津敦煌藝術大展》,而我則非常榮幸的成為了此次敦煌展的一名志愿講解員。
我們都知道敦煌石窟在中國,但它的聲名卻遠播世界。它的輝煌過去再為人所知,竟起于19XX年一次傳奇性的發(fā)現(xiàn)——敦煌莫高窟藏經(jīng)洞的發(fā)現(xiàn),舉世震驚,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但時逢晚清國勢衰微,列強橫行,藏經(jīng)洞文物慘遭浩劫,其結果是發(fā)現(xiàn)的數(shù)萬件文物流散異國他鄉(xiāng),寫下中國文化史上最傷心的一章。待到國人驚魂甫定,回首西顧,猶幸它的母體——敦煌石窟本身,依然靜默地屹立在大漠深處,遺留下大量精美絕倫的藝術品,成為世界上連續(xù)營造時間最長、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內(nèi)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和文化寶庫。
百年滄桑,古老的中華重新崛起于世界東歡迎;并昭示國人勿忘國恥,振興中華,再造新的輝煌。
這次展出為了讓觀眾對敦煌有全面的認識,我們的展出分為以下幾個大塊:1,序幕展示敦煌的歷史文化背景2,輝煌燦爛的敦煌石窟藝術3,敦煌藏經(jīng)洞的發(fā)現(xiàn)與被劫史實展示4,敦煌藏經(jīng)洞文獻展示。而我們的講解就是帶領著大家全面的欣賞這些瑰寶。
1,序幕展示敦煌的歷史文化背景
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么在敦煌會有留下這么多的文化遺產(chǎn),這就要從歷史追溯淵源。答案就是:絲路咽喉,文化重鎮(zhèn)。敦煌位于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它南枕祁連,襟帶西域,鳴沙為環(huán),黨河為帶,前陽關而后玉門,控伊西而通漠北,是古老的絲綢之路上的重鎮(zhèn)和中西經(jīng)濟、文化交流的薈萃和集散之地,也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自西漢張騫通西域后,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敦煌郡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多元文化共處的地區(qū),歐亞大陸諸文明及多重交通網(wǎng)絡在此交匯,是中國一體多元的區(qū)域文化重鎮(zhèn),也是古代中國與世界文明交往最頻繁、影響最深遠的地區(qū)。
2,輝煌燦爛的敦煌石窟藝術
輝煌燦爛的敦煌石窟藝術。這是展出數(shù)量最多,也是最吸引觀眾之處。圖版展示的敦煌石窟建筑、復制洞窟、敦煌石窟彩塑、敦煌石窟壁畫。共有6個復制洞窟分別是:莫高窟158號窟、莫高窟249號窟、莫高窟220窟、莫高窟45號窟、榆林29號窟、莫高窟17號窟。復制洞窟除158窟外都是1:1臨摹復制,也就是在真正的敦煌這些洞窟是什么樣子,我們在這里展示出來的就是什么樣子。這些復制洞窟都是敦煌石窟中的代表。就像開鑿于南北朝西魏時期的249窟,此窟壁畫內(nèi)容中最富特色最有意趣的是窟頂四披的壁畫。覆斗形窟頂,中心飾垂蓮藻井,四披“圖畫天地,品類群生”;上部為天空,是神仙的世界,正披畫阿修羅王、前披畫摩尼寶珠,都是典型的佛教題材;右披和左披畫東王公和西王母,較多地體現(xiàn)神仙思想;四披下部繞窟一周則盡是山林野獸及狩獵等地上人間的生活場景,構成天地神人共處的想象空間。
從文化角度來說這里壁畫的內(nèi)容融合了佛、道和中國古神話。我們可以看到佛教中的阿修羅,道教中的飛仙、東王宮、西王母,還有古神話中的風雨雷電四神。這些充分說明了佛教從古印度傳入我國,深受我們文化的影響,這也許就是為什么我們的佛教和東南亞的佛教有很大的不同。更能反映這種中國化的還有這座石窟兩側壁畫中央的說法圖,在說法圖里我們看到四尊飛天,有兩尊是典型的西域式的飛天,她們的特點是上身裸;而與她們形成對比的則是身著大袖長袍的中原式飛天。我們都知道正是我們受傳統(tǒng)儒家思想的影響才產(chǎn)生了大袖長袍的中原式飛天。文化的交融在這里又一次被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建于初唐的220窟,記載了明確的開鑿時間,典型的家族窟,翟氏家族歷代供養(yǎng)了300余年。莫高窟中的特窟,建于盛唐時間的45窟,正壁佛龕中保存非常完好的佛、弟子、菩薩、天王塑像,美輪美奐,形象逼真。在這里你可以體會到什么叫做盛世唐風。榆林29窟,帶有濃厚的`西夏特點,走進她帶給人一種神秘感。莫高窟17號窟,她的另一個舉世聞名的名字——藏經(jīng)洞。中華文明的瑰寶,中國近代的劫難,從這個不到十米見為,塑造和描繪的結合,表現(xiàn)人體的肌膚,面部表情,須發(fā)的蓬松,服飾的質地。它是石窟藝術的主體,信仰崇拜的主要偶像,與石窟建筑,繪畫共同構成完整的石窟藝術,F(xiàn)在的我還是一名大學生,公司的其他員工對我也就十分的照顧,給我解釋工作時都十分耐心,有什么不懂得的事情請教他們時,無論多么復雜他們都能不厭其煩的幫我講解,有時還會手把手的教我如何去做。
作為一名內(nèi)勤,每天做的工作都很瑣碎,每天做的也都不盡相同,這和我在社聯(lián)辦公室的工作也有了共通之處,讓我更好更快的適應一個新的環(huán)境。作為內(nèi)勤要盡全力為外勤做好后勤保障工作,這樣才能讓他們更好的工作。我手頭工作做完后也會盡自己所能幫助其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幫他們在宣傳冊上蓋上他們的名字和電話再打包幫他們拿走,或許事情并不復雜,但是這樣能讓辛苦了一天的他們得到片刻的休息,我也是非常開心的。
這一個月讓我了解了工作的艱辛,內(nèi)勤每天有做不完的小事,而且要仔細、認真,不能出一點差錯,否則錯誤很難查出來。外勤每天東奔西跑,風吹日曬,有時連水都喝不上,離辦公室遠的地方坐車得兩個小時,還要提很多東西……一直在社聯(lián)工作著,曾以為自己早已能夠適應社會上的節(jié)奏,面對工作也能夠比其他人顯得更加的從容些,不過真的實踐了才發(fā)現(xiàn),我還差得很遠。社聯(lián)只是讓我們初步適應,它與實際的工作還有很大的區(qū)別,這次的實踐讓我更清楚的認識了自己。當然,工作雖然辛苦,可是有時的一句“謝謝”或者“干得不錯”就能讓我無比快樂,忘了所有煩惱。
最后還要感謝學校讓我們走出校門感悟工作中的辛酸,更要感謝國家干細胞產(chǎn)品產(chǎn)業(yè)化基地間充植干細胞庫的各位領導給我提供了一個實習的場所,及各位員工對我的關心和照顧,這一個月的經(jīng)歷將成為我以后工作時的一筆來之不易的寶貴財富。
考古實習報告 篇3
歷史學與考古學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作為一名歷史學的學生無可厚非要二者兼注意之。眾所周知,考古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而在我們的授課中一直都只是理論的學習,沒有實踐?脊艑I(yè)的老師為了提高我們的實際操作能力,豐富我們的專業(yè)知識,將書本理論與實際考察相結合,我們于20xx年12月7日在考古學專業(yè)老師的安排下,來到了盤龍城遺址進行了為期一天的實地考古學習,不亦樂乎!
在去之前我們已經(jīng)對盤龍城遺址有所了解。位于武漢市北郊約5公里的盤龍城湖畔,距今已有3500多年歷史。是長江流域發(fā)現(xiàn)的清遺址的分布情況。城內(nèi)僅有宮殿、居民區(qū),手工業(yè)區(qū)和墓葬則分布在城外。城址坐落在遺址的東南部,平面近方形。每面中間各有一缺口,應為城門。城垣分段版筑,分主城垣和護城坡。城垣南部和北部發(fā)現(xiàn)有濠溝遺跡。城內(nèi)東北部發(fā)現(xiàn)大型宮殿建筑夯土臺基,西南部為一片洼地,未見遺跡。建筑基址分上下兩層,平行排列在南北軸線上,方向同城垣一致。一號、二號基址已發(fā)掘。二號基址中間未見隔墻,可復原為一座大空間的廳堂,與一號宮殿基址形成前朝后寢的格局。
介紹完畢?脊殴ぷ魅藛T向我們展示了考古工具探鏟并闡述了其用法。它為一半圓柱形的鐵鏟。一段有柄,可以接長的白蠟桿。使用時握住手柄,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垂直向下戳擊地面,可深逾20米,利用半圓柱形的鏟可以將地下的泥土帶出,并逐漸挖出一個直徑約十幾厘米的深井,用來探測地下土層的土質,以了解地下有無古代遺址。然后他向我們演示其用法,并讓我們親自體驗了一把。
他還給我們展示了在田野發(fā)掘中所見到的兩種地層關系并教我們?nèi)绾巫R別復雜的地層關系。一種是上下相疊的地層關系,稱疊壓關系;另一種是挖破的地層,稱打破關系。疊壓的地層關系,是未經(jīng)擾動的,由上而下順序相疊的地層,關系并不復雜。打破的地層關系則較為復雜,它有兩個地層之間的相互打破,也有遺跡單位之間的相互打破關系。這種打破關系,有的沒有時代區(qū)分,只是有時間早晚先后的不同,有的則有時代不同的區(qū)分,因此比較復雜。但可以肯定,被打破的地層或遺跡單位,必然比打破它的地層或遺跡單位年代要早,因為,打破的`規(guī)律一般是晚的挖破早的。識別復雜的地層關系的關鍵在于區(qū)分和識別土色和土質的不同,同時還必須善于識別地層內(nèi)包含物的同異。把握了這兩個關鍵問題,就容易處理好復雜的地層關系,避免造成混亂。
田野考古發(fā)掘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而后,老師介紹了田野發(fā)掘的方法和注意事項。首先介紹了進行發(fā)掘所需的工具,其一就是確定方位的指南針,主要是用于判定探方邊沿的南北方向是否準確,即判定探方的方格是否為標準正方形。其二為野考古最基本的工具手鏟,參加田野考古的人員每人至少要有一把手鏟。主要用于刮地、壁,以辨認土質土色。手鏟的有幾種使用方法,在對不同的遺物、遺址進行挖掘時使用的方法也不同。其中一種是刮土,這是在挖掘中用的比較多的方法,用手握住把,大拇指放在把柄上,然后與地面成銳角,慢慢的刮地面。
最常見的田野發(fā)掘有遺址發(fā)掘和墓葬發(fā)掘兩大類。遺址的具體發(fā)掘方法為“探方”法,即把發(fā)掘區(qū)劃分為若干相等的正方格———“探方”。首先用指南針于要發(fā)掘的探方西南角確定一個探方測量的座標基點。在實際工作中根據(jù)發(fā)掘對象的實際情況,探方亦可適當增大或縮小。然后開始拉線,把發(fā)掘區(qū)劃分為若干相等的正方格(演示過程中是5 × 5的方格),需要對方格進行統(tǒng)一的編號,分工發(fā)掘,以便將發(fā)掘資料匯集、納入總體記錄中。探方由主體、隔梁、關鍵柱三部分組成。探方內(nèi)的土層以土質(松、軟、硬),土色(各種顏色)和結構(含沙量等)劃分為不同的文化層,按照先上后下的順序依次發(fā)掘,以便發(fā)現(xiàn)和控制遺址、遺物現(xiàn)象,做好記錄。探方要留剖面,以觀察文化堆積的和層次。發(fā)現(xiàn)遺址后要事先觀察分析其地層關系,按其不同特點,采取不同的操作方法,仔細清理,并探明它們之間所在的位置和相互之間的關系。在全部發(fā)掘過程中,都要做好文字、繪圖、照相記錄,以保證資料的完整性。
考古學與狹義歷史學的關系:
對于此次的實地考古學習,讓我們意識到考古學與狹義歷史學相互作用巨大。首先狹義歷史學對考古學的作用主要表在于考古學要以歷史文獻記載為確定課題與研究途徑的重要參考,為考古學提供信息,為考古發(fā)掘提供一定的方面。同時,考古發(fā)掘遺物在上升到研究層面時也需要歷史學做詮釋。例如,在盤龍城考古發(fā)掘過程中,對盤龍城宮殿分布以及其作為商王朝的統(tǒng)治南方的政治、軍事、經(jīng)濟、文化的中心地位的確定都需要歷史文獻的記載來作為研究的參考。
考古學對歷史學的作用亦是不容忽視。首先考古學的發(fā)展糾正了許多錯誤的歷史觀點。例如盤龍城考古改寫了“商文化不出黃河流域”的史學觀點。盤龍城遺址的發(fā)現(xiàn),是對商王盤庚遷都之前歷史的有力補充,以鐵一般的事實證明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從商代早期起就共享著同樣的文明。商文化南漸,加速了南方原始文化的解體和青銅文化的出現(xiàn),同時大量礦產(chǎn)資源運到中原地區(qū),又促進了商文化的發(fā)展。所以,盤龍城成為殷商文明發(fā)展中的一個重要坐標。
考古實習報告 篇4
四月的西安,似已入夏,我們便來到古都西安,在接下來的日子里,百二十余師生,先后考察了秦始皇兵馬俑,半坡遺址,永泰公主墓,乾陵,漢陽陵,陜西省博物館,大雁塔,碑林,古城墻和陜西師范大學博物館。在為期一周的考古實習工作中,我們付出了汗水,去也收獲了知識,了解了田野考古發(fā)掘方法和技能,知道了歷史文物的的保護和修繕。工作之余的生活,在陜西師范大學的幫助下也度過的很愉快。整個實習,既鍛煉了身心,又拓寬了眼界,大家收獲良多。
現(xiàn)將本人所考察的有代表性的遺跡和文館做歸納整理,詳述如下:
一、秦始皇兵馬俑
兵馬俑多用陶冶燒制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作出初胎,再覆蓋一層細泥進行加工刻劃加彩,有的先燒后接,有的先接再燒。其實當年的兵馬俑各個都有鮮艷和諧的彩繪。我們發(fā)掘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的陶俑剛出土時局部還保留著鮮艷的顏色,但是出土后由于被氧氣氧化,顏色不到十秒鐘瞬間消盡,化作白灰,F(xiàn)在能看到的只是殘留的彩繪痕跡。兵馬俑的車兵、步兵、騎兵列成各種陣勢。整體風格渾厚、健美、洗練。如果仔細觀察,臉型、發(fā)型、體態(tài)、神韻均有差異:陶馬有的雙耳豎立,有的張嘴嘶鳴,有的閉嘴靜立。所有這些秦始皇兵馬俑都富有感染人的藝術魅力。
據(jù)《漢書》和《水經(jīng)注》記載,秦始皇陵于公元前206年被項羽鑿毀。北魏酈道元在其《水經(jīng)注》中說,項羽入咸陽之后,以30萬人運了30天還沒有把東西運完。以后,關東盜賊又將銅棺竊去。后又有牧羊人因尋找遺失的羊,持火把迸入墓穴,不慎失火,將陵墓徹底燒毀, 說大火延續(xù)燒了90天都沒滅。據(jù)說,方圓數(shù)十里的陵區(qū)地面,也隨著一些陪葬坑和陪葬墓的坍塌而下陷了好幾米。這樣使秦始皇陵的地面建筑蕩然無存,地下埋藏也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這些記載都被當今考古發(fā)現(xiàn)所佐證。秦始皇陵發(fā)現(xiàn)的陪葬坑、陪葬墓幾乎都遇到過被盜和火焚的破壞。
二、半坡遺址
半坡遺址是黃河流域一處典型的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遺址,距今5600-6700年之間。該遺址1953年春發(fā)現(xiàn),遺址面積50000平方米。從1954年9月到1957年夏季,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組織近200名考古工作者,前后發(fā)掘5次,延續(xù)近4年時間,揭露遺址面積達10000平方米,獲得了大量珍貴的科學資料。共發(fā)現(xiàn)房屋遺跡45座、圈欄2處、窖穴200多處、陶窯6座、各類墓葬250座(其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兒甕棺73座)以及生產(chǎn)工具和生活用具約近萬件文物。
半坡聚落的范圍為不規(guī)則圓形。居住區(qū)在中央,分南北兩片,每片有一座供公共活動用的大房屋,還有若干小房子,其間分布著窖穴和牲畜圈欄。居住區(qū)有濠溝環(huán)繞,溝北是公共墓地,溝東有陶窯場。據(jù)研究,此聚落是集聚兩個氏族的部落住地。半坡居民的經(jīng)濟生活為農(nóng)業(yè)和漁獵并重。出土斧、鋤、鏟、刀、磨盤、磨棒等石制農(nóng)具,鏃、矛、網(wǎng)墜、魚鉤等漁獵工具。還發(fā)現(xiàn)粟的遺存和蔬菜籽粒,以及家畜和野生動物骨骸。常見陶器有粗砂罐、小口尖底瓶和缽。彩陶十分出色,紅地黑彩,花紋簡練樸素,繪人面、魚、鹿、植物枝葉及幾何形紋樣。從陶器上發(fā)現(xiàn)22種刻劃符號,有人認為可能是一種原始文字。半坡成人死后埋入公共墓地,常隨葬陶器及骨珠等裝飾品。發(fā)現(xiàn)兩座同性合葬墓,分別埋著 2個男子和4個女子 ,一般認為是母系氏族社會的葬俗。死亡兒童埋在居住區(qū),多采用甕棺葬。一座女孩土坑墓中隨葬品精致豐富,有木板葬具,表明當時對女孩的愛重。
三、永泰公主墓
關于永泰公主之死,《資治通鑒·則天順圣皇后》中說“太后春秋高,政事多委張易之兄弟,邵王重潤與其妹永泰郡主、主婿魏王武延基竊議其事,易之訴于太后,九月壬申,太后皆迫自殺!边@段話意思是永泰公主之死是武則天下的毒手,是張易之兄弟向武則天告密所致。
永泰公主墓于1960年至1962年發(fā)掘,是屬封土堆墓,其墓穴是用磚砌的,由墓道、過洞、天井、雨道、墓室構成,全長87.5米。墓道是一條寬約2米的斜坡,進入過洞直至狹窄的雨道,兩旁洞墻內(nèi)有6個小龕,里面 放著彩繪陶涌、騎馬俑、三彩馬及陶瓷器皿等隨葬品,造型逼真、工藝精湛。從墓道到墓室還繪有豐富多彩的壁畫,有宮廷儀仗隊,以及天體圖、宮女圖等。尤其是墓室中放置的一具石槨,石壁上線刻著15幅畫面的仕女 人物畫,其造型之美,實為罕見。在這些人物中,有的.上著披貼、下穿長裙;有的身著男裝;有的身穿長褂,腰束錦帶,帶上綴有荷包;有的腳穿如意鞋;有的身著短襖長裙,或捧壺,或托盤,或弄花,或拱手,或對話等等,所有這一切均展現(xiàn)了當時宮廷生活的情景。此外,石槨兩扇門的頂部,還刻著一對鴛鴦,張開羽翼,相向飛舞,象征著墓內(nèi)主人夫妻恩愛。
此墓曾被盜過,墓道中有一處留有盜賊進入的痕跡。出了墓道,可從墓的兩旁道路直上墓頂,在墓頂上可看到臨近的章懷太子、懿德太子墓等。墓前還有陳列室,存放出土的隨葬品。
四、乾陵
乾陵修建于公元684年,經(jīng)過23年的時間,工程才基本完工。氣勢雄偉壯觀。乾陵位于陜西咸陽市乾縣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陵區(qū)仿京師長安城建制。梁山是圓錐形石灰?guī)r山體,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乾陵就在北峰之上。梁山南面兩峰較低,東西對峙,中間為司馬道,故而這兩峰取名叫 “乳峰”。據(jù)史書記載,陵墓原有內(nèi)外兩重城墻,四個城門,還有獻殿闕樓等許多宏偉的建筑物?碧奖砻鳎簝(nèi)城總面積240萬平方米。城墻四面,南有朱雀門,北有玄武門,東有青龍門,西有白虎門。從乾陵頭道門踏上石階路,計537級臺階,其臺階高差為81.68米。走完臺階即是一條平寬的道路直到“唐高宗陵墓”碑,這條道路便是“司馬道”。兩旁現(xiàn)有華表1對,翼馬、鴕鳥各1對,石馬5對,翁仲10對,石碑2道。東為無字碑,西為述圣記碑。有王賓像61尊,石獅1對,周圍還有17座陪葬墓。“唐高宗陵墓”墓碑,高2米,是陜西巡府畢源為高宗所立,原碑已毀,現(xiàn)在這塊碑是清乾隆年間重建的。此碑右前側另一塊墓碑,是郭沫若題寫的“唐高宗李治與則天王帝之墓”12個大字。另外在南門外有為高宗皇帝和武則天歌功頌德的《述圣記碑》和《無字碑》二通以及參加高宗葬禮的中國少數(shù)民族首領和友好國家使臣的石刻像六十一尊。在中國歷史上,陵前石刻的數(shù)目、種類和安放位置是從乾陵開始才有了固定制度的,一直延襲到清代,歷代大同小異。
五、漢陽陵
漢陽陵,又稱陽陵,是漢景帝劉啟機器皇后王氏塋異穴的合葬陵園,位于今陜西省咸陽市一體的大型文化旅游景區(qū),是中國占地面積最大的博物館。渭城區(qū)正陽鎮(zhèn)張家灣、后溝村北的咸陽原上,地跨咸陽市渭城區(qū)、涇陽縣、高陵縣
三縣區(qū)。始建于公元前153年,至公元前126年竣工,陵園占地面積20平方公里,修建時間長達28年。
漢陽陵出土的漢俑十分引人注意。他們只有真人的三分之一大小,約60厘米高,赤身裸體且沒有雙臂。據(jù)研究,這些陶俑在剛剛完工時都身著各色美麗的服飾,胳膊為木制,插入陶俑胳膊上的圓孔,以便木胳膊可以靈活轉動,但經(jīng)過千年的風霜之后,衣服與木胳膊都已腐朽,因此只剩下了裸露而殘缺的身軀。兵馬俑的隊伍中有一部分是女子,大多面目清秀,身材勻稱,但也有一些顴骨突起,面貌奇異,可能是當時的異民族兵員。比起秦始皇兵馬俑的肅穆與剛烈,陽陵漢俑顯得平和而從容,正反映了“文景之治”中的安詳?shù)纳鐣諊?/p>
六、陜西省博物館
三秦大地是中華民族生息、繁衍,華夏文明誕生、發(fā)展的重要地區(qū)之一,中國歷史上最為輝煌的周、秦、漢、唐等十三個王朝曾在這里建都。豐富的文化遺存,深厚的文化積淀,形成了陜西獨特的歷史文化風貌,被譽為“古都明珠,華夏寶庫”的陜西歷史博物館則是展示陜西歷史文化和中國古代文明的藝術殿堂。陜西歷史博物館是一座綜合性歷史類博物館。
陜西歷史博物館館藏文物370,000余件,上起遠古人類初始階段使用的簡單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會生活中的各類器物,時間跨度長達一百多萬年。中國歷史上強盛的周、秦、漢、唐等王朝曾在陜西西安附近建都,擁有豐富的文化遺存,深厚的文化積淀,文物數(shù)量多、種類全,品位高、價值廣,其中有精美的商、周青銅器,千姿百態(tài)的歷代陶俑,以及漢、唐金銀器,唐墓壁畫。堪稱陜西悠久歷史和文化的象征。陜西歷史博物館被譽為“華夏珍寶庫”和“中華文明的瑰麗殿堂”。
七、大雁塔
大雁塔始建于公元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玄奘法師為供奉從印度帶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經(jīng)典,在慈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五層磚塔。在武則天長安年間重建。后來又經(jīng)過多次修整。大雁塔在唐代就是著名的游覽勝地,因而留有大量文人雅士的題記,僅明、清朝時期的題名碑就有二百余通。
大雁塔是樓閣式磚塔,塔通高64.5米,塔身為七層,塔體呈方形錐體,由仿木結構形成開間,由下而上按比例遞減,塔內(nèi)有木梯可盤登而上。每層的四面各有一個拱券門洞,可以憑欄遠眺。整個建筑氣魄宏大,造型簡潔穩(wěn)重,比例協(xié)調(diào)適度,格調(diào)莊嚴古樸,是保存比較完好的樓閣式塔。在塔內(nèi)可俯視西安古城。
大雁塔是西安市的標志性建筑和著名古跡,是古城西安的象征。因此,西安市徽中央所繪制的便是這座著名古塔。
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法師為供奉從印度取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經(jīng)典,在慈 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高180尺的五層磚塔,后在武則天長安年間改建為七層。
大雁塔通高64.5米,塔體為方形錐體,造型簡潔,氣勢雄偉,是我國佛教建筑藝術中不可多得的杰作。
在實習的過程中,既有收獲的喜悅,也有一些遺憾。喜悅的是,親眼見到了很多文物古跡,領略了古城西安的風土魅力,感覺自己的閱歷和見識長了不少。遺憾的是,畢竟實習時間短暫,我們對考古工作的認識還不是很深,只是在看別人成果,聽人講如何做,未能夠親身感受、處理一些具體工作,所以未能領會其精髓。但時通過實習,加深了我對歷史(考古)知識的基本理解,豐富了我的歷史(考古)常識,使我對考古工作有了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認識。認識到要做好歷史(考古)工作,既要注重管理理論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是要把實踐與理論兩者緊密相結合。
不要以為考古工作是很無聊和乏味的,老祖先留下來的這些東西都是無價之寶,我們以及我們的后人一定要懂得珍惜和愛護,并向身邊的人宣傳保護文物遺跡的重要性。
【考古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熱門】考古實習報告四篇09-23
金工實習報告 -實習報告06-10
測量實習報告 -實習報告08-04
酒店實習報告 -實習報告06-01
實習報告的格式 -實習報告10-03
實習報告格式 -實習報告08-12
實習報告總結 -實習報告07-08
實習報告范文 -實習報告08-28
畢業(yè)實習報告 -實習報告10-13
生產(chǎn)實習報告格式 -實習報告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