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心理學讀后感實用(4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拖延心理學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拖延心理學讀后感1
拖延癥,大抵說的是,一件事情明明時間充足,但總要拖到最期限為止才做,正所謂“不見棺材不落淚,不到黃河不死”。
這本書不多250頁左右,一個小時足以看完,但其帶來的感觸以及對心理的影響,可能會持續(xù)一段相當長的事件——直到我能戒除拖延癥為止。
文中提到的一點很有意思,拖延癥,很多時候正是完美主義者最容易犯。
完美主義者分兩種,一種是苛求完美,最后可以完美完成的天才——這種人是論外,正常來說,不會很多,于是,剩下的完美主義者,就成了拖延癥的最大患者群。一件事情應該做,并且應該完美地做到,但偏偏沒有完美做到的方式,在找到完美做到的方式之前,決定先啥都不做——很多時候的拖延癥,都有經(jīng)過上面的經(jīng)歷。
這里的矛盾點在于,沒有去做,就先認為自己條件下做不好,但沒有去做,又如何才能知道自己做不好呢?很簡單,完美主義者們,都有一個大法寶——自知之明,總是認為自己對自己又足夠的認知,知道自己什么可以做到,什么是自己做不到的,任何事情都被二分,基本上不存在中間選項——努力了就可以做到的事情。
然后是下一個問題,完美主義者自認完美,于是對于別人對自己的要求,要自己做的事情,一般不會拒絕——很簡單,交給我,完美地給你做出來。于是下一個矛盾產(chǎn)生,別人地事情,一般很少在自己地熟悉范圍里面,于是結(jié)合前一點,完美主義者手里面,就積攢了大量做不到——但絕對要完美地做出來地事情。
于是拖延癥就產(chǎn)生了。
以上討論僅限于“有自知之明地完美主義者”,懶鬼論外不做討論。
然后是另一種拖延癥,也更普通大眾化——有沒有一件很普通很容易干地事情,屬于10分鐘內(nèi)能解決地問題,被完美地拖到事情不得不解決地最后5分鐘地經(jīng)歷?或者干脆被拖延過頭。
很多時候,對于伸手就可以做到地事情,人們不會太過在意,很簡單,馬上,現(xiàn)在,稍等這種回答地背后,是別人反復地催促——但就是不做,總是認為有時間馬上做好的事情,卻總是不去做,這就是拖延癥。
原因在于,很多人做事情,按照四象限法則,這一類事情會被歸于第四象限,因為任何時候都可以做到,于是不緊急,因為很快就可以做完,即使在deadline前也可以很快弄完,所以不重要,但是,現(xiàn)實中,可能deadline的時候,做事情的條件正好不具備,或者時間被更重要,更緊急的事情占用,導致事情沒有完成。
以上就是兩種最典型的拖延癥——工作拖延癥與生活拖延癥的筆記比較有代表性的群體的描述,更詳細的,可以去參考《拖延心理學》。
然后是下一個討論,如何擺脫拖延癥——這個問題的`提問人,一般就是上面提到的完美主義者,只有這種人才會關注之后的問題,即使對他來說毫無意義。
拖延癥的治療,說起來很容易,規(guī)劃好時間,做事情從小目標做起,但現(xiàn)實是,吹牛誰都會,但做事可不是。
比如說,有自知之明的完美主義者說,我知道我應該糾正我的拖延癥,但感覺我沒有找到一個好的辦法,我先找個完美的辦法再行動。
比如說,我應該馬上行動去整理代碼而不是寫這篇書評。
拖延心理學讀后感2
在翻開《拖延心理學》之前,本人一直對自身在習慣養(yǎng)成、工作效率等方面所表現(xiàn)出的拖延深惡痛絕,并對自己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拖延癥患者深信不疑,且頗有點病急亂投醫(yī)的意思,深恐將不斷為此生以及此生中的若干年甚或幾個星期的碌碌無為而追悔莫及,于是便一廂情愿地將治愈希望寄托在了廣受推崇的《拖延心理學》這本書上。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細讀之下,方知拖延這個問題竟然博大精深。它不只是一種簡單的行為反映,更是心理和大腦共同作用力之下的產(chǎn)物。正如書中所言:拖延是由心理根源、生物因素和人生經(jīng)驗這三者交織在一起而形成的。倘若細究起各自拖延的根源,還會扯出諸如:早年記憶、對成功和失敗的`各種恐懼、模糊的自我認識以及家庭的態(tài)度等等,這些我們自己都不太愿意去觸及的深層次感受仰或真相。
當讀到對各類拖延行為模式的法庭大調(diào)查這一章節(jié)時,書中提到:拖延會激起類似自責或者厭惡這樣的情感反應,但是它很可能同時也在幫你躲避其他更為焦灼的情感。這突然就讓我想到了自己在寫稿過程所表現(xiàn)出來的各種拖延。那時候,總會一邊反復計算已完成字數(shù)和最后交稿期的距離,一邊為自己無法按部就班卻總在不斷往后拖延,而無比自責和懊惱;那時候,自己簡直就像掉入了一個怪圈,一方面在拖延,一方面又在焦慮和自責中痛苦度日;那時候,即使現(xiàn)在想起來,自己也會禁不住起上一身雞皮疙瘩。
如今,是本書啟發(fā)我找到了個中答案。那時之所以那樣,是因為在拖延中寫稿和在寫稿中拖延的我,無論有多么令人厭惡,也比不上作品完成后卻得不到認可或不能發(fā)表的那種挫敗感更令人痛苦。所以,那時候的拖延源自于我對失敗的懼怕,擔心得不到認同和肯定會就此失去自身價值(本書指出,這種就個人表現(xiàn)論個人價值的觀點也是不可取的。)繼而推論出,這可能跟我成長于一個具有懷疑傾向的家庭中有關。當然,探討這些并非是為了逃避或者指責又或者抱怨什么,何況即使這樣也根本于事無補。我要說的是,在這個對自身艱難的探索過程中,自始至終,你都要懷抱真誠和勇氣,否則,很難發(fā)現(xiàn)真正有用的東西。
所幸,經(jīng)過徹底反省分析,雖然拖延癥的對治簡直稱得上牽一發(fā)而動全身,但本人總算不是無可救藥。書中所提出的一些拖延處理技巧,也確實具體而實用。例如,確立一個可操作的目標我要在今天睡覺前完成這篇讀后感。而不是:我要停止拖延;再例如,利用接下來的15分鐘我要打掃房間。即使打掃房間又無聊又辛苦,但我起碼可以忍受15分鐘,而且只能通過一次又一次的15分鐘,才能完成一件事;還有,要為困難和挫折做好心理準備。也許最近投出的一篇稿子,又沒有出現(xiàn)在公布的過稿名單中,但這并非我個人價值和能力的反映,我只需開始著手下篇的寫作就可以了。
起碼《拖延心理學》給了像我這樣,受拖延頑疾拖累的拖延者一個希望,只要有意愿改變,只要有志征服,只要全心投入且反復實踐,總有一天,我會心甘情愿接受犒賞。這些犒賞,也許于我如愿完成的一篇文稿,也許得益于我花數(shù)十年持續(xù)經(jīng)營的生活,甚至多虧我持之以恒的良好習慣為健康所帶來的珍貴回報總之,連一向追求完美的我(據(jù)說大多數(shù)拖延者都有完美主義的傾向),都不得不佩服自己為開啟新生活所經(jīng)歷的這一切了。這一切,包括拖延,但拖延已不再是一種失敗。只有不敢去經(jīng)歷,才是真正的失敗。
拖延心理學讀后感3
這個暑假,利用零碎時間,斷斷續(xù)續(xù)讀完了一本《拖延心理學》。作者是 簡。博克 和 萊諾拉。袁 讀完以后,發(fā)現(xiàn)其中所講的許多道理,可以應用于我們的日常教學上。
首先,拖延是很多人都面對的問題。我們的學生中也有很多人在拖延。最常見的就是遲交或者不交作業(yè)。而老師們,日復一日的面對著學生的在這種行為。
讀完了這本《拖延心理學》以后以后,發(fā)現(xiàn)拖延其實是許多人都在面臨的問題。而且,隨著現(xiàn)代生活節(jié)奏的改變和互聯(lián)網(wǎng)的迅猛發(fā)展,拖延問題越來越常見。拖延的成因也有許多,比如完美主義傾向;比如對時間的感覺不切合實際,對任務的難度和需要的'時間量過于樂觀,缺乏充足的估計;比如對做事的步驟缺乏詳細的了解和預期,不能很好的啟動任務;比如對完成任務的悲觀;比如企圖一下子徹底完成任務,而不知道分步驟一點一點解決。
讀完了《拖延心理學》和《少的力量》這兩本書以后,我決定做一個實驗,檢驗書上的觀點。
試驗的課題就是《高位剎車燈安裝DIY》。
我曾經(jīng)買了一個高位剎車燈,可是放在那里幾個月也沒有安到車上去。一直想安,可是一直沒有動手,就這樣耗著。下決心要把剎車燈安上?墒菍嶋H啟動任務以后,書上所描述的問題果不其然出現(xiàn)了。
實驗過程如下:從早上10點開始。原本估計安個燈兩個小時就差不多了,可是實際上弄了一天。首先這個燈沒有說明書,也就沒有接線定義。于是為了避免走彎路,先花時間在網(wǎng)上查找類似的20LED高位剎車燈的信息和別人安裝的經(jīng)驗,結(jié)果大概花了一個小時,也沒有查到有價值的信息。沒有辦法,自己用12V電源做試驗,摸索接線的定義,加上中間家里一些雜事打擾,花了一個小時,把接線定義找出來了。這樣,兩個小時就過去了,時間從上午10點走到了中午12點。然后把車上大燈拆下來,研究從何處破線,在車上做試驗,確定各燈位置和走線。然后在拆下來的大燈上做上標記,繼續(xù)上網(wǎng)搜索別人的接線辦法,思考接線方案。用紙筆記錄下來,標上序號,同時在線上做上標記,把延長線接上,并用自粘膠帶纏好,外邊再包上絕緣膠布。這樣時間就到了下午一點。然后吃吃午飯,一點多開始安裝。中間加上解決各種細節(jié),比如放倒座椅,拆下護板,安大燈,走線,接線,接左大燈,時間不知不覺過去,等到弄好,已經(jīng)到了下午4點了。
這次實驗結(jié)果,總共耗時6個小時。原來計劃從早上9點開始動工,12點之前完工的。這還是自己在最快兩小時搞定的基礎上多留了一點時間。可是,我自以為的正常估計,在現(xiàn)實面前碰的粉碎。實際花費時間恰恰是預估的兩倍,因為那個理想時間是一切都順利的最理想情況,可是現(xiàn)實中理想情況是很少發(fā)生的。幸虧這次試驗是利用假期做的,否則,實驗還真完不成。
根據(jù)這次實驗,印證了書中的觀點。我想,我們是否可以遷移到學生的學習上?
學生是否對于完成任務的難度和需要的時間過于樂觀,從而一旦不能按照預想完成,就產(chǎn)生挫敗感?學生是否對完成任務的步驟清楚明白,而不是籠籠統(tǒng)統(tǒng)?學生是否有一個清楚的時間觀念,知道時間是有限的,必須把有限的時間花在最有價值的活動上?這些道理,如果學生能夠明白,那么不僅僅有助于他們完成學業(yè),更有助于他們將來在事業(yè)上的成功,為他們將來的幸福人生打下基礎,受益終身。
拖延心理學讀后感4
好長時間沒上來寫點啥,因為我把自己生活安排得忒充實了。
我一直感到自己到了一個人生的瓶頸期,在深知自己有很多事情要做的情況下,感到有心無力。知道自己的問題之一是拖延,于是終于前些日子讀了《拖延心理學》,找到了癥結(jié)所在。
自我?guī)椭惖臅椰F(xiàn)在看了幾本之后,把他們劃分為三類,或者三個層次。
第一層是說教式的,通過講道理拓展你的思路,就像年長者給年輕人做心理工作差不多。這個方法在個別想不通的問題上,有時候可以個人豁然開朗的感覺,因為有些道理你先前是不知道的,現(xiàn)在知道了,有了新的目標,問題就迎刃而解了。但是這個類型的有個問題,它只在你先前不明道理的時候管用。那么如果在“道理大家都知道”的情況下,問題有時候還是解決不了怎么辦?這就叫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第二層是方法式的,你現(xiàn)在已經(jīng)知道自己應該朝哪個方向努力,知道了目標,卻不知道怎么能達到,這類書就注重于教你實際操作的'方法。比如教你怎么管理時間,怎么放松精神……但有了目標,有了方法,你就一定能達到目的嗎?不一定能!
第三層是學術式的,它從心理科學的角度來分析。你有了目標,有了方法,即你知道要做什么,又知道如何做,為什么不行動?這問題一點也不荒謬,它幾乎發(fā)生在每一個人身上。問題出在內(nèi)心和大腦。幫你解決“不知道為什么,但是就是……”里那個不知道的為什么!锻涎有睦韺W》就是這個層次的書。它給了我一個很好的啟示:把自己當成活體標本,科研項目來研究!
看了《精子戰(zhàn)爭》之后,內(nèi)容雖不能盡信,但是它的一個主旨是人類終究是一種動物。要從生物的角度來觀測研究。
確實如此,不能因為人類掌握了科學道理,就認為自己的感性一面是凌駕于科學是不可用理性分析的。事實上,那些自然界的科學事實不管人類掌握與否都是客觀存在的,人類自己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當然也可以用科學道理分析。
根據(jù)學習,我終于意識到我的行為方式,思維模式都是有深遠的源頭的。我拖延的行為方式,和一些慣性思維,形成于早年、多年的個人經(jīng)歷之中,匯聚于潛意識的神經(jīng)通路之中。好消息是,人的大腦并非一成不變,我要深挖自己的意識形成,然后去斬斷那些錯誤的聯(lián)系。
通過那本書,和一些時間管理的技巧,我這一個多禮拜,明顯的感受到了自身的變化。我相信長此以往,必將有脫胎換骨的變化。首先,我感到自己確實做了很多事情,尤其是做了幾件以前死拖不做的事情。之后覺得很輕松,很自豪。其次,即使我的學習量沒有大量的增加,但是我以前常有的學習帶來的負面的感覺,如疲憊不堪,日子混沌,空虛,內(nèi)疚等這次都沒有了,有的是充實和滿足。
今天感到身體不適,而且我的學習剛好告一段落,今天給自己一個充分的休息。早上做了一點正事,后來又出門捐書,處理舊衣服,剪頭,買定時器,買菜,洗衣服,剩下時間就是看看書上上網(wǎng)。其實剛剛那么一列舉,今天也做了不少有效的事情。尤其是捐出去那兩大本早已不看的厚重教材之后,我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很神奇,只是幾本書而已。想來我心里大約早就想處理他們,又放不下,收著占地方又鬧心,今天終于決定并行動了,清除了不知不覺占據(jù)我內(nèi)心角落的一個煩惱。往常我在家什么也不干還覺得時間過得超快,今天卻覺得時間變得非常的長,很神奇。
【拖延心理學讀后感】相關文章:
《拖延心理學》讀書筆記02-09
《拖延心理學》讀書筆記09-15
拖延心理學讀后感04-25
《拖延心理學》讀后感04-25
拖延心理學讀后感04-13
拖延心理學讀書心得02-25
拖延心理學讀書心得02-14
拖延10-25
拖延心理學讀后感5篇04-27
拖延心理學讀后感(精選12篇)08-04